第九十五章 西軍

第九十五章 西軍

只是王英並不知道,山名宗全如此咬牙啓齒,卻是山名家的領地被細川家的侵犯了。

而今日本人自己將兩方以東軍西軍稱之。

本來歷史上足利義政一直坐鎮京都,被成爲西軍。但是而今被趕出了京都,他所在的地方在京都之東,故而現在足利義政所部纔是東軍,細川勝元所部纔是西軍。

但是,所謂東軍西軍本來就是一種很簡單的劃分,無非是足利義視與足利義政的位置來劃分的。

但是真正來說,雙方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之前鬥爭一直侷限於京都。

而今細川勝元取得了京都的勝利之後,自然向各方進軍了。

日本的首都而今在京都,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爲京都這裡日本四方之中。特別是本州島東方與北方有大量未開發的地帶。京都的地理優勢就更明顯了。

佔據了京都,細川勝元就將自己本部人馬聯繫在一起,而將足利義政的支持者分割在各個地方。

比如山名宗全,他帶着大軍在這裡的,但是山名家的領地卻在京都之西。細川勝元不想辦法拿下才算是怪事。

如此一來,西軍日盛,而今有二十萬之衆,也是非常正常的。

王英心中雖然有些擔心,畢竟人多到一定數量,即便明軍精銳也未必能勝,不過此刻王英自然不能顯露出一絲怯意,說道:“烏合之衆,即便有五十萬有如何?還請山名將軍說一下西軍有什麼人。”

不得不說,日本與中國貿易往來加速,也給中日雙方的文化往來帶來極大的好處。或許日本下層百姓不懂漢語,但是日本上層大多是懂漢語的。

當然了,這些所說的漢語口音,就有一點一言難盡了。

山名宗全說道:“不敢當,真要稟報航海伯。”

“西軍主力乃是細川一家,以細川勝元爲首,有細川成之,細川成春,細川常有等人,再有就是,畠山政長,京極持清,武田信賢,等人。”

隨即細細分析起來。

王英聽了,甚至有一種當前的人才是烏合之衆的感覺。

無他,西軍的核心就是統帥細川勝元。他不僅僅是統帥,還是細川家的家主,之後清一色的細川,並非細川家的成員,而是每一個細川都是一家大名。

也就說細川一家有日本十國的土地。

當然了。日本的國家劃分太小了。十國土地放在大明也不過一個府。但是日本才六十六國了,其中就可以看見細川家族之勝。

細川勝元很容易以細川一家爲核心掌控西軍的權力。再加上幕府將軍足利義視都是他扶持出來的。

細川勝元更是可以一言可決的。

ωwш¸тt kan¸¢ ○

但是眼前的東軍,權力分在三家手中。足利義政其實並不直接指揮作戰,他也沒有這個能力,真正直接指揮作戰的是山名宗全。

只是山名家之前損失慘重,以爲不能坐穩盟主之位了。

更不要說,王英在西軍名單之中,發現了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西軍名單之中,有畠山政長,山名持豐,斯波義敏。

畠山政長在對面很能理解,彼此畠山家族繼承權爭奪之戰,是先於而今這一場大戰開始的。

但是山名持豐。斯波義敏似乎都與家族發生了矛盾,好像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投奔對面了。

這話王英一眼就能看透,不過是兩面下注嗎?

王英敢肯定,雙方敵對是真的,上了戰場生死相搏也是有的。但是並不妨礙他們私下交流。

真到了不可爲的地方,出賣主家跳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家族傳承是最重要的。

不要看雙方大戰連連的,但是三管理四守護,七大家族也是鬥了百餘年了,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其中關係複雜的很。

王英說道:“此輩不過是土崩瓦解而已,以我之見,十日之內,盡起大軍,西進京都。爲國王奪回大位,撥亂反正。”

不過片刻,王英就確定自己該怎麼做了。

他雖然有些擔心。但卻必須前進。

因爲王英擔心,他這裡說一句軟化,下面的大名們都轉投對面了。

王英固然不在乎足利義政的生死,但是在乎朱祁鎮給他的任務,雖然長崎已經在手了,即便足利義視上位,也不可能改變這一點了。

但是石見銀礦,還有廢除天皇這兩點,還沒有做成的。

他縱然向國內求援,也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他首先要做的是穩定軍心。以攻爲守,自然不用打到京都去,只需打贏一兩場大戰,讓東軍各部都確定,大明是能與西軍抗衡的就行了。

等人心穩定了,再調兵遣將,或者向國內求援軍,有了時間。

“這-----”足利義政有些猶豫。

他並不是不想打西軍,而是他被打怕了。足利義政很清楚他麾下的大軍已經沒有戰鬥力。

想想就知道,其實細川勝元的重點在京都,足利義政退出京都不遠,細川勝元就不追了。

足利義政完全可以在附近停下來,比如奈良城。

足利義政之所以一口氣退到這裡,不就是對麾下戰鬥力沒有信心。

王英似乎看出了足利義政的心思,說道:“請國王放心,這一戰大明一力主之,無須各部動手,只需在後面押運糧草即可。”

足利義政聽到這裡,也鬆了一口氣,說道:“那就拜託航海伯了。”

於是王英立即轉入戰鬥狀態。

數日之內,各部紛紛下船,王英首先放出了斥候。

明軍斥候活動了幾日,就長驅直入向西探查。

很快明軍各部消息就傳過來了。

細川勝元並沒有大舉東進,而是僅僅佔據了幾個戰略要點,大部分地方都還在各地地頭控制之中。

近江一帶,更是雙方勢力犬牙參差。

細川家的主力並沒有東進,但是很多打着細川家的名頭,爭奪田地,資源等等的。總之,京都之戰之後,似乎整個日本的秩序都混亂了。

這也是爲什麼,日本歷史將應仁之亂作爲日本戰國的開始。

無他。

不僅僅幕府的影響力降低到了冰點,大家都似乎忘記了日本還有一個將軍,更是日本之前的秩序完全崩潰。

下克上,爲了爭奪土地,各種戰鬥從最底層打到最上層。

典型就是尾張織田家,而今的織田家還是斯波家的下屬,根本沒有資格在接待明軍的宴會上有一席之地。

但是在歷史上,應仁之亂後斯波家迅速衰落,織田家就開始了一步步的崛起的腳步,雖然步伐並不大,但也列爲於大名之列,纔給尾張大魔王崛起的基礎。

而今,明軍斥候探查的就是這樣的模樣。

幾乎沒有任何秩序可言,看上去一個個爲東軍,或者爲西軍而戰,但是真正的卻是爲了自己的田地而戰。

王英心中大喜,暗道:“這正合我意。”

王英隨即將楊珍叫過來,讓他立即整合騎兵,盡力向西而進,所到之地,一律拿下,直到遇見西軍主力爲止。

楊珍乃是楊洪的孫子,也是武學出身。

想想就知道,而今大明沒有敵人可言,參加的戰事越來越少,而勳貴爲了保持自己的影響力,自然給自己的子弟身上刷戰功。

日本自然是上好的刷戰功的地方。楊珍能坐穩這一次騎兵將領,還是他祖父賣給別人好大的面子。

否則區區二十多歲的營官,是不可能擔當如此重任的

畢竟而今京營之中老將宿將不知道有多少。都是打出來的,那一個比楊珍差了。

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七章 議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九十章 貝琳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二章 大武學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八十章 西寧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
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七章 議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鎮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試探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六十九章 水師主導權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九十章 貝琳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二章 大武學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二百一十八章 罪己詔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十四年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五十九章 松潘舊事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八十章 西寧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