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

第一百零二章南洋水師初戰

這個時候,郭登寄希望的勝負手在什麼地方?

在廣州。

不是別的,就是南洋水師。

王英已經在廣東三年了。

如果說三年前,大明水師之中戰鬥力最強的是北洋水師,不,那個時候還沒有北洋水師,有的只是海運水師。

但是而今大明所有水師之中,實力最強大的就是南洋水師了。

因爲從王英從北邊調任廣東之後,朝廷的水師資源就向南洋水師傾斜。

但是這一支強大的水師,一直沒有什麼動作。

似乎僅僅負責,一些物資從江南運輸到廣東而已。除此之外,什麼事情都不做。只有將水師之中人抽調一些到廣東水師上面效力,最主要的是讓他們熟悉廣東海況,也熟悉當地水情。

畢竟,雖然王英到了廣東之後,也從當地徵收了不少水手,但是真正的班底,還是以江浙福建爲主。

無他,王英之前的駐地在江南,而王英本人的祖籍是福建。而且福建航海人才也是最多的。

這些對廣東南海的的水情都是不大瞭解的。

而今三年下來雖然都瞭解了。但是他們一次也沒有出現過安南水師面前過。

此刻正是他們大展神威的時候。

他從廣東出發,先在海南島上稍稍休整之後,就向紅河出海口這一片海域而去的。

王英特別放了貨船在前面。

作爲誘餌。

前文已經說過,安南也是水師的。

與廣東水師有過多次交手。

安南水師不是廣東水師的對手,但是頻繁的劫掠大明與占城之間的運輸。

而臨近紅河出海口這一片海域,就是安南水師高頻率出沒的地方。

果然,王英在一片島礁上等了兩日,就釣到了魚。

王英將南洋水師分成數隊,就好像是一張大網一般,將這一片海域給罩了進去。

安南水師也是非常機警,遠遠的發現了南洋水師的船隊,二話不說立即向西而去。

原因很簡單,南洋水師船並不算大。最少比不上鄭和寶船,但是總體上來要安南所有的船隻都大上一圈。

只是看上一眼,安南水師就知道,這不是他們可以力敵的。

安南水師想走,但是南洋水師豈能放過他們。

王英憋了這麼多年了,就是要一個完美的初勝。

很快雙方就接戰了。

以明軍水師的火炮船隻優勢,安南水師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安南水師根本沒有做出反抗的意思,他們只做了一件事情,只能悶頭的向西逃。

不得不說,這個決斷,似乎有些沒有出息。但是卻是最合適的。

在海面之上,一旦打起追逐戰,追上幾百裡都是很正常的。

而且這裡既然是安南水師出沒的區域,就意味着距離海岸線並不遠。

明軍船隻上固然有很多大炮,但是這些大炮超出半里之外,根本就沒有準頭可言,畢竟明軍火炮在陸地上的準頭都是相當有限的,更不要在漂浮不定的海面之上,更是消弱到了極點。

明軍船隻總不能排成一條線,在海面上攔截。

於是南洋水師每一道封鎖線,安南水師都丟下幾艘船,但是大部分卻能逃出生天。

王英見狀冷笑一聲,獨自帶着本部轉向。

他並不是不追了。

而是繞到了他們前面。

王英本身就是以航海才能被朱祁鎮重用的,故而他上位之後,也提拔了很多在航海之上有專長的人才。

再加上王英船大,所有風帆張開,然後調整航向,乘着北風,雖然從航線上比安南水師要長,但是後發先至,從北方忽然插入安南近海。

安南水師在層層追殺之後,只剩下十幾艘船。

不過,他們也看見了曙光,西邊若隱若現的海岸線,就是安南了。

他們到了近海,就能躲進港口,或者水道之中,避開了明軍水師的追擊。

只是就在這個時候,王英帶着本部十幾艘船,居然從西面迎面而來。

雖然雙方數量相近,但是戰鬥力可不能同日而語。

要知道,王英作爲水師主將,身邊的船隻都是整個南洋水師之中船型最大的,船況最好的,水手素質最好的,乃至火炮最新的。

自然也是南洋水師之中,實力最強的。

此刻唯有一戰。

於是安南海防港的無數百姓都看上,明軍水師與他們的水師,就在東邊數裡的海面之上交戰。

或者說根本不是交戰,是一場屠殺。

明軍遠用炮轟。靠近之後,先是撞擊,然後是接舷戰。

但是不管是怎麼樣打,明軍都壓着安南打。

明軍水師的火炮,未必比明軍炮營的火炮差多少。而安南船隻之上,並不是沒有火器,但是可以與之對抗的火器,卻是一樣也沒有。

至於撞擊噸位放着,近乎壓榨。

至於接舷安南士卒根本沒有辦法跳幫,因爲雙方的船舷差距,安南人想跳到明軍船隻上,幾乎等同攻城,但是明軍卻可以居高臨下,用各種火器打擊。

甚至不稀罕俘獲安南水師的船隻。

而是直接投擲很多燃燒物,直接將船隻給點燃了。

如此壓榨一般的戰鬥,自然打得安南人魂飛魄散,最好幾艘船,也顧不得戰鬥,徑直衝向了海防港之中。

只是他們想如此,明軍就不敢追擊了。也太小看王英。

王英可是憋了三年。

二話不說就追了上去。如果不是怕船隻擱淺,不敢太過靠近岸邊。就在岸邊十幾丈的地方,放開架勢炮轟海防。

當然了,這個距離是轟不到海防城上的。

但是海防本來就是安南一個繁華的港口。就好像是中國一些地方一般,並不是說城牆之外就沒有房屋的。

海防港外,幾乎連着港口有不知道多少房屋。

王英直接用燃燒彈,就是將燒紅的鐵彈打出去。

這樣的燃燒彈在航行之中的船隻上使用,很容易還沒有打到別人,先點燃了自己,但是而今王英已經下錨了。自然不怕了。

故而一顆顆冒着紅色光暈的炮彈越過天空,隨即被無數空氣迅速冷卻,恢復了黑色本色,但是砸入一片木製房屋之後,紅色似乎迅速從內部冒了出來,點燃了房屋,船隻,乃至各種各樣的易燃物。

卻見一個火頭升了出來。隨即無數個火頭升了出來。

火與火之間的距離,迅速被火焰填空。北風一吹,無數個火頭迅速聯繫在一起,好像成爲一個火之巨人,向東南方向內陸方向衝了過去。

到了這個時候,王英已經不用做什麼了。

岸上滾滾熱浪,也讓船上的人感到難以忍受。

王英不得不下令船隻駛入外海。

即便在外海之上,遠遠的看着,王英也有一些不敢相信。

當然了,這也不完全是王英的功勞。整個東亞的大部分建築都是用木製的,本來就容易點燃。

而今又是安南的旱季,大半個月已經沒有下雨了,本來就有一些天乾物燥。

再加上王英的炮擊也是帶了幾分運氣。安南人又來不及及時撲滅,等火勢一成,就是神仙難救了。

不過,王英很快就回過神了。

他纔沒有爲安南人傷心,他心中暗道:“這是徵南以來第一大功。我何不立一個大功。”

說起來明軍攻安南以來,其他各部都在苦戰之中。唯有王英這裡卻是如此順利,王英自然有了得隴望蜀之意。

他想立的大功,自然是直入紅河,攻破升龍城的大功勞。

王英心中存了這個念想,自然一心一意向這個方向努力,不過升龍城還是太過危險了,王英決定先從外部入手。

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
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一百零一章 細川勝元,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五十三章 粉身碎骨渾不怕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去向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情報速報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報仇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五章 都是壞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誼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