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

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

石亨是一粗中有細的人。

石亨剛剛出城的時候,其實還沒有多想,但是在前往雙城衛的路上,他慢慢有思忖出來一絲味道了。

海西衛戰兵兩萬,在臨戰的時候,卻派出一萬人出城,一旦出了什麼差錯。

海西豈不是無兵可用了。

雙城衛與毛憐衛在外駐軍民夫是不少,但是也不值得這麼來冒險。

他看到他身邊的騎兵之後,忽然明白了。

因爲他想起來了,他麾下的騎兵,雖然是大明士卒,但卻是都出自女真,副將凡察更是出自建州衛。

而今李滿住反叛。

這些人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傾向?

這很說不準的。

建州衛埋伏在海西城之中人數雖然不少,但是真要封城鎖拿,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他麾下這五千人如果反了,可就不好辦了。

所以亦失哈第一時間將他們派出去,給焦禮整頓防務的時間,等整頓好了,即便他們再入城,也是有防範之法了。

一想到這裡,石亨就多了一個心眼。

一路上與下面的人談談,不過這些人心眼不多。凡察所部倒也安穩,原因很簡單,凡察所部的士卒家眷都在海西城之中。

這些人馬一直以來都是金凡察帶領着。

但是除卻這些之外的女真人,都有憂色。就是爲家人擔心。

女真鐵騎乃是海西境內各部勇士集結在一起,他們有一些已經將家眷搬到了海西城之中,但是有更多卻是留在部落之中。

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是部落首領的親戚。

此刻兀良哈大軍而來,他們豈能不擔心家人。

而石亨也擔心。

他擔心的不是這些士卒的家人,而是擔心自己在這一戰之中的發揮。

“而今我下面人不穩當,恐怕回去之後,也會被防範着,大戰恐怕輪不到我了。須想一個辦法。”石亨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等到了雙城衛,立即就讓雙城衛的人放棄雙城立即南下。

石亨站在雙城衛的城牆之上,卻見新建好的城牆外面全部都是綠油油的禾苗。大多數旱田種麥,小部分水田種稻。

這辛辛苦苦種下的莊稼,恐怕等不到收成的那一日了。

“報。”有一人士卒上來說道:“在雙城西北發現大隊騎兵,看上來,好像就是兀良哈。”

石亨一拳砸在牆壁之上,說道:“召集各部來我這裡。”

“是。”

不過片刻,女真鐵騎各部就聚集在石亨這裡了。

石亨說道:“剛剛來報,兀良哈的人就要到了,按理我應該帶着雙城衛的人快些回去。但是我知道,你們很多人的家人就在兀良哈鐵蹄之下,親有難而不救,還是一個男人嗎?”

“我決議,凡察。”

“末將在。”凡察立即出列說道。

石亨說道:“你帶着本部人馬,護送雙城衛的人,立即南下海西衛。不得有誤。”

“是。”凡察說道。

“剩下的人,與我在兀良哈軍前走一遭,卻是敢與不敢?”

“將軍垂憐下情,我輩豈能有不敢之理。”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剩下的人紛紛說道:“將軍敢去,我們豈能不敢。”

石亨立即分兵,帶着本部三千騎兵,直接向西北而去

反倒是兀良哈有些措不及防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偷襲者的角度翻轉了。兀良哈以爲自己是偷襲者,萬萬沒有想到,在海西衛西北近二百里外,遇見了石亨的伏擊。

石亨手下都是當地女真部落,對當地的地形熟悉之極,故而這一場伏擊,快準狠,積極不過一柱香時間,就將兀良哈的前鋒給擊潰了。

斬首三百餘人。

不過石亨不敢停留。

因爲他早就知道,兀良哈三部幾乎全部出動,總兵力在六萬騎左右,除卻兀良哈本部之外,還有其他女真部落,乃至瓦刺本部萬騎,總兵力在十萬之上。

再加上建州女真反叛。

估計這一次海西之戰,瓦刺一方有十一到十二人馬參與,雖然瓦刺本部人馬並不多,多是旁系各部。

這些人馬,雖然不如瓦刺本部那樣精銳敢戰,但也不是輕易可以忽略的。

石亨三千人馬,雖然兵堅馬快,但是總就不是鐵打的,見好就收便是了。

只是石亨做完這一件事情之後,立即去了距離最近的莫溫河衛,想莫溫河衛指揮使陳說利害,讓莫溫河衛撤退到海西去。

石亨覺得莫溫河衛那個老頭子看石亨的眼神,幾乎要吃了石亨一般。

石亨的所做所爲,跟隨石亨的年輕人,似乎看不出來,但是作爲莫溫河衛指揮使,能不明白的。

石亨哪裡是來救他們的?根本就是來害死他們的。

莫溫河衛哪裡需要救?

關外自然有自己的生存法則,那就是依附強者,而不是依附大明,莫溫河衛之前是朝廷的忠臣,不過是因爲這一帶乃是海西衛力量的輻射區而已。

他敢投靠瓦刺,朝廷讓他看不見明天的太陽。

而今瓦刺大軍而來,這一帶的力量形式發生了改變,最強大的是瓦刺了。他們自然也會依附瓦刺了。

不會對朝廷多忠心的。

是。他部落是有人在石亨鐵騎之中,甚至其中還有是他的親信子侄。

但是那又如何,爲了整個部落的生存,即便是讓他親手殺死自己的子侄,向瓦刺表達忠心,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就殘酷的法則,誰也不例外。

但是石亨做了什麼?

石亨先打了兀良哈一個伏擊,然後來這裡來救莫溫河衛。

在瓦刺知道,會怎麼看?他們定然認爲,這一場伏擊戰,莫溫河衛參與進去了。、

此刻這個老人,甚至想將石亨所部給滅了,向瓦刺說明情況。

但是他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原因很簡單,他發現石亨不管做什麼事情,一隻手都按在刀上,而且都是容易發力的位置。

也就是說石亨隨時準備一場火併。

石亨的勇名海西誰不知道。近石亨十步之內,沒有他殺不了的人。

而今即便他能滅了石亨一部,但問題是瓦刺他們得罪不起,大明他們就能道得罪起了。

這就是小部落的悲哀。

夾雜在大勢力之間,左右爲難,要麼成爲炮灰,要麼連炮灰也做不成。

他思量想去,長嘆一聲說道:“石將軍,我莫溫河部,三千戰士,數千老弱,就託付給石將軍了。”

石亨義正言辭的說道:“我乃大明將領,保護大明子民義不容辭。事不宜遲,還請速速動身吧。”

於是乎,在石亨的動員之下,這些部落不管願意不願意,想不想,只能成爲大明的忠實臣屬了。

石亨所部立即開始壯大起來,居然有一萬多戰事,數萬老弱跟隨。

雖然石亨手中所謂的戰士,大多僅僅是青壯而已,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些山林之中女真人底子很好,只需稍稍訓練一下,就能上陣殺敵。

石亨所部人馬,似乎就要超過了海西總兵力了。

但是問題也隨着而來了。

誰都知道人多越多,走得越慢,特別是有這麼多老弱婦孺的時候,行軍速度更是龜速一般。

雖然石亨打了兀良哈一個悶棍

但是這一點點損失,對兀良哈來說,根本不算是什麼?兀良哈很快就反應過來了,而大隊人馬行軍的痕跡根本沒有辦法遮掩。

於是兀良哈所部派遣三萬騎作爲前鋒,咬着石亨所部留下的尾巴,就追了上來。

兀良哈三萬鐵騎,對石亨手下烏合之衆,勝負不用想就知道了。這將是一場悲劇,而這一場悲劇,卻是石亨一手醞釀出來的。

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四章 太后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五章 新內閣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四十九章 瓦刺
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稅收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四章 太后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五章 新內閣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二十一章 太子南下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六章 困境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四十九章 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