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

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

這一年來,冼景的心力全部投入佛山鐵廠之中,而今佛山鐵廠已經從一個概念變成了實體。

冼景娶了重慶公主,對他來說,有兩大的好處。

第一個好處,就是重慶公主給了冼景政治上的保護。

而今在廣東地界,冼景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世家。即便是兩廣總督面對有關於冼家的事情,也都要掂量一下。

另外一點,就是冼景有了遵化鐵廠的全套技術。甚至從遵化鐵廠之中抽調了不少技術骨幹,參與了佛山鐵廠的修建。

這都是以公主陪嫁的名義來的。

這對冼景來說,如虎添翼。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之內,佛山鐵廠之中,高大的鐵爐都已經聳立起來了。

從鐵礦石冶煉出來到,加工成爲火銃,火炮,乃至各種刀槍,民間所用的鐵料,農具,也唯一應具全。

冼景高興之餘,也暗暗心驚。

無他,這投資太大了。

冼景前後砸進去一百多萬兩銀子,這還不算遵化鐵廠的所來的所有技術,如果將這些技術折算爲錢,真不知道要折算多少錢,纔算夠。

這些錢將這鐵廠辦成了。但是冼景要面臨着強大的回本的壓力。

什麼時候才能賺回來一百萬兩?

這是冼景一直所想的事情。

這也是爲什麼冼景想要插手火器的原因,無他,火器的利潤最高,特別是精良的火銃與火炮。

日本人賣得火銃,都是在原價後面加一個零。這一段時間之內,爲大明送來了不知道多少白銀。

無數日本人在礦洞之中,拼死拼活,但是他們的辛苦勞動都換成了殺人的武器,用來屠殺,他們一個又一個同胞。

然後這些染血的財富,一點一點的充滿了朱祁鎮的內庫。這也讓朱祁鎮在大明內政改革之中,有更強大的底氣。

不得不說,這就是一種諷刺。

而此刻,冼景最注意的是一門千斤重炮的出產。

千斤重炮,已經是大明所有火炮之中威力最大,重量最大的火炮了。不僅僅是在陸地之上,在海上也有不知道多少船主想要。

一門炮幾千兩沒有絲毫問題。

唯一要擔心的,佛山鐵廠能不能造出來。

所以,在這一件事情上,冼景不敢有一絲放鬆,看着一個個大匠,將一片片模具給敲了下來,隨即一個還冒着熱氣,有這黝黑的光澤的火炮,冒了出來。

冼景忍不住上前,用手指輕輕的摸着,似乎感受到不一樣的金屬光澤。

隨即,命人拉出去試炮。

“轟轟轟”的炮聲之中,冼景眼神之中似乎看到了金錢流動的蹤跡。

等試射完成之後,冼景看着還冒着硝煙的炮口,說道:“這是遵化鐵廠之中,能造出來最好的武器嗎?”

一個工匠說道:“不敢隱瞞駙馬,其實不是,遵化鐵廠之所以不造更重的火炮,是因爲即便造出來了,也不能運輸。這纔不造的,而遵化鐵廠之中的精兵強將都在造蒸汽機。”

冼景心中暗道:“蒸汽機?”

對於這個名詞,冼景並不是太陌生的。

無他,大明朝廷的體制,想要一件事情完全保密,那是不可能的。

冼景娶了重慶公主之後,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圈子,在這個圈子裡面整個大明沒有多少事情能稱爲秘密的。

但是即便如此,冼景對蒸汽機也是隻聞其名,不見其物。這不盡讓他心中嚮往了很久了。很多時候,都在想:“能被陛下如此看重的蒸汽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這個聲音也傳到了公主府之中。

重慶公主與冼景的感情還算好。

故而重慶公主並沒有與冼景分宅住,此刻重慶公主正在接見太子的使者。

重慶公主本來與太子都是親兄妹,兩人平日的感情都不錯,太子本身與二皇子,也就是他親弟弟感情不錯之後,對其他幾個弟弟,關係就有一些尷尬了。

還在朱祁鎮膝下的。還沒有成年的皇子就不用說了。

三皇子與四皇子是庶子,在太子身前更多想到的是君臣名分,並沒有多少兄弟之情,而五皇子反而有分庭抗禮之心。

這讓太子更有心結。

但是對諸多妹妹們,太子卻很是喜愛。

一方面也是妹妹們對他沒有什麼威脅。二來太子也不是真正的鐵石心腸之人,他也是需要感情的,對兄弟之間的感情,讓他不得不多想一些,但是對妹妹們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故而,重慶公主到了廣東之後,與太子還有二皇子之間的通信最爲頻繁。

如果不是太子守土有責,又是萬千眼睛盯着,太子都有些想來看重慶公主了。

重慶公主看了太子的來信。微微皺眉。

因爲冼景的所做所爲,招惹出來。

就是冼景給南方各都司送樣品,想讓他們在佛山採購的事情。

佛山鐵廠有造武器的資格,還是朱祁鎮給特批的。但是這武器銷售給誰,卻沒有說。

雖然在海面之上,火銃火炮的需求量並不小,但是相比與大明百餘萬大軍相比,需求量根本沒有辦法比。

冼景想要從中間分一杯羹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即便朱祁鎮不發話,在少府這一條線上,已經有很多利益共同體了。他們自然會出來發聲。

太子告訴重慶公主的就是這一件事情。告訴重慶公主這一件事情,他已經給擺平了,讓他轉告冼景,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太子要見一見冼景。

重慶公主立即派人將冼景叫過來。

重慶公主屏退左右,說道:“冼郎,你當時做的事情,我都不贊同,你還要做,這不,連大哥都插手了。”

冼景深吸一口氣,說道:“預料之中。”

重慶公主說道:“預料之中?預料到了你還做?”

冼景是一個商人,一個合格的商人,從來是一個利益驅動的人。其實政治家與商人有時候也很相似。

無非是商人的利益無非是錢而已,但是政治家所想的利益,就複雜多了。

讓冼景看到錢不去賺,簡直是難爲他了。

他做的事情,其實也想過後果,有重慶公主的光環庇護,雖然不能說是不敗金身,但也出不了什麼大事。

但是一旦成功了,哪怕拿下一個省的武器供應,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的財富。

即便不成功,也要鬧一鬧,因爲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他看來,太子想見他,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了。

當然了,冼景不能這樣對重慶公主說,他輕輕攬住重慶公主說道:“好了,我錯了。”

重慶公主,說道:“這樣的事情,你不要做了,有我這個公主在,還能餓死你不成嗎?”

冼景口中沒有說,但是心中卻有一絲厭煩。

冼景雖然不至於大恩成仇,他對重慶公子並非沒有感情的。只是他並不是一個能吃軟飯的人,重慶公主對他越好,他越想做出一番事業出來。

讓天下人看看,雖然是他娶了重慶公主,但並不意味着是他的成功都是靠了重慶公主,甚至相反,是因爲他有這樣的才能,當今陛下才會選中他爲駙馬。

冼景避開這個話題,說道:“這一次太子召見我,會有什麼事情啊?”

重慶公主沒有那麼深沉的心思,能夠洞測冼景的心思,一提起太子,她就忘記了之前說什麼了,她說道:“你放心,太子哥哥是很好說話的人,即便你犯了錯,老老實實的認個錯,也就沒事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二章 外戚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三十章 江華島水戰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二章 外戚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零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退步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六十二章 大赦詔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二十章 脫歡之死背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