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

第四十章雨夜奪城

而今已經進入六月來了。再過幾天也就是七月了。

說起來,也到了下雨的時候。

只是前半年整個中國,不,大半個東亞都缺少雨水。

這種情況,固然對農業生產不利,但是對打仗卻是相當有利,比如曹義攻朝鮮期間,就沒有遇見風雨,不管是鴨綠江渡江之戰,還是江華島之戰,如果下起連綿大雨,總讓人頭疼的。

只是而今曹義不頭疼了。

頭疼的是石亨。

暴雨之下,山路異常艱難,而更讓人感到不好的事情,石亨馳援海西的時候,輕裝了。

很多裝備都丟在後面了。

包括了,斗笠蓑衣。

石亨清點了一下,全軍上下,大抵只有兩萬件蓑衣。

石亨只能將斗笠蓑衣都讓給士卒,他與各級將領,都穿着盔甲行走在雨水之中,任身上的衣服,溼了幹,幹了溼。

只是這樣的情況,石亨可以堅持下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堅持下來。

大軍之中,就有人陸陸續續的掉隊了。

大概有一千多人生病發燒,只能安置在山中,留下一些人守護。

而今缺醫少藥,只能看他們能不能熬過去了

能熬過去就是萬幸,熬不過去,就在長白山之中添一座孤墳而已。

所以,提醒穿越到古代的人,一定要保持衛生習慣,不要淋雨,因爲你不知道古代淋一場雨的代價,大概就是你的生命。

終於,通過了三天三夜的跋涉,石亨終於到了三道關南邊。

這三道關就是石亨當初對陣女真部落的地方,而夾金溝距離這裡並不遠,在夾金溝西北方向,就是威虎山。

只是而今這一座山籍籍無名而已。

大雨雖然停了,但是雨水依舊淅淅瀝瀝的。石亨站在大軍騎兵前面,二話不說,翻身上馬,黑夜裡面冒雨前行。

一功奔馳了幾十裡,到了天快亮的時候,纔到了夾金溝所在。

顧名思義,夾金溝是一座山谷,而這一座城就在谷口,這原本是一道牆壁,防止淘金的人逃走,但是後來人多,需要住的房子也就多了。

佔地面積大,就建立一座小城。、

別的不說,總要防着三更半夜,一頭大蟲到了街裡吧

不要以爲這是不可能。

東北有大量未開發的深山老林,正是老虎出沒的地方。

烏雲遮住了即便天色的變化,雖然日頭大概已經了,天地之間能見度變高了,但是已經昏暗的就好像是夜裡一般。而雨聲又遮掩住了大軍出動的聲響。

所以,當石亨衝到城下的時候,瓦刺士卒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一丈多高的城池,大概有而今一層樓那麼高,如果有人防守的話,足夠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

但是沒有人防守,大部分人都在躲雨,只有少數幾個人在巡視。

如此一來,明軍入城,簡直如探囊取物。

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一聲喊殺之聲爆響,城門轟然打開,石亨帶頭衝進了小城之中。

小城之中立即變成殺聲震天。

此刻,明軍佔盡了便宜。

對瓦刺人來說,他們更熟悉的是馬背上的廝殺,對這種長街短巷的短兵相接,卻並不是太熟悉的。

特別是京營將士,都是河北大漢,最少有一米七出頭。而瓦刺人除卻了戰馬的加成,普遍的比京營將士矮上一個頭。

這種身體因素,在搏殺之中,表現的很明顯。

再加上兵器的因素,突襲的因素,總之這一戰一開始,這些人都落於下風。

但是這一戰依舊殺了近一日。

原因很簡單,石亨不要他們投降。

一來,大明以首級論功,首級自然是多多益善,二來,石亨本部才四萬人,而這個小城之中的駐軍,雖然有三萬之衆,但是相對駁雜。

就是這些部落首領不想讓瓦刺獨吞這裡的利益。如果收降的話,根本無法安置。只有殺了乾淨。

石亨剛剛開始要收降之後,再殺降的,但是這些人也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來,最後自然是沒有人肯投降了。

故而一場好殺。從陰雨連綿,殺到下午烏雲散開,陽光洞徹而下,金光暈開,將天地染成了一片金黃,卻無法遮掩住一片殘酷的血腥。

一番殺戮下來,石亨讓下面的人去清點斬首人數,估計有兩萬多,雖然不全部是瓦刺本部,但是瓦刺本部大概也有好幾千之多。

這是一場的功勞。

石亨更大的收穫,卻是從小城之中收刮出數千兩黃金,石亨直接按照軍中品階,分配了下去。

很多將領都分到一根金條。

軍中頓時變得喜氣洋洋了。

只是石亨到底撈了多少,卻沒有人知道了

軍中放馬,這種戰利品侵佔,是大明之中早就有的規矩,是潛規則。縱然皇帝知道了,也只能當做不知道。

這也是爲什麼,王越在朝鮮這麼招人恨了。

石亨這邊喜氣洋洋的時候,伯顏帖木兒就與墜冰窖了。

“什麼?”伯顏帖木兒拍案而起,說道:“石亨那個殺賊忽然出現在夾金溝,而今三萬人都全軍覆沒了?”

下面的人都瑟瑟發抖,不敢多言。

伯顏帖木兒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局面,他一時間大腦之中充滿了問號,石亨不是在北京,他從什麼地方來的。

他即便是來支援海西,不應該在南邊,爲什麼忽然跑到西北方向了。

他是要做什麼?是截斷我的後路嗎?

是他自己來了,而是明軍的主力來了?

等等,如果明軍主力來了,那麼大兄那邊打的怎麼樣了?爲什麼明軍打我,不打大兄,莫非大兄已經退兵了,或者已經敗了。

什麼是戰爭迷霧,而今就是。

不管是石亨,還是伯顏帖木兒他們瞭解的都不是全部的信息,他們只能通過殘缺不全的信息來判讀整個戰局的發展。

石亨寧可犧牲不少忠於大明部落,還有移民點,就是爲了得到情報上的優勢。

他這突然一擊,一下子將伯顏帖木兒給打懵了。

這個時候,是最考驗一個將領的時候,什麼消息都沒有,只知道敵人在什麼地方,主將是誰?

這個消息還是石亨衝殺在前,才被人看見。

否則伯顏帖木兒連敵將是誰也不知道。

敵人有多少?敵人意圖?等等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之下,要做出正確的判斷。

是庸將,還是名將,就看這個時候的決斷了。

伯顏帖木兒很顯然不是名將之選,他雖然冷靜下來,很多自己嚇自己的想法,被他否定了。但是他依舊覺得,這一場戰事不能再打下去了。

首先朝鮮已經淪陷了,海西又是一個硬骨頭,一時半會是攻不下來的。而石亨所在這個位置也很微妙。

大家都知道三道關,乃是海西與肇州一條通道,乃是長白山之中一條通道。

當然, 這不是唯一的通道。

但是焉知沒有其他明軍去封鎖其他通道。

一旦他不能撤到長白山以西,大軍迴旋的餘地就沒有多大。如果明軍將東征軍都派過來,伯顏帖木兒麾下的烏合之衆,處境就相當不妙了。

再加上也先在之前的叮囑,讓他見事情不對,就準備好保全自己。而今就已經是事情不妙了。

自然是三十六計走爲上。

伯顏帖木兒的決策,不能說錯,畢竟這個時候,他再與石亨在這裡糾纏,也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但是伯顏帖木兒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撤退這項軍事行動,要比進攻難多了,更不要說,伯顏帖木兒麾下各部混雜之極,在進攻的時候,有香餌吊着,或許能聽話,但是撤退的時候還會如此嗎?

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十二章 軍議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七十章 父子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十六章 海漕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十五章 禮樂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
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子見冼景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八章 張輔眼中的雲南戰局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七十六章 聯姻蒙古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十二章 軍議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來臨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運三難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二十八章 工部兩尚書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七十章 父子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十六章 海漕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十五章 禮樂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