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肇州

第六十二章肇州

正統二十年五月,也先摔數萬步騎,在肇州城下寨,號稱十萬大軍,遍召各地女真部落來會。

各部落都遣使恭賀,但並沒有一兵一卒到。

與此同時,朱儀知道也先要來,徵召各地女真衛所入城護衛,但是大多都沒有到,只有附近依附肇州城生活的女真百姓,一千餘戶,壯丁一千多人,願意爲大明效力。

肇州城雖然是一座舊城,甚至說是廢城,但是在明軍進駐之後,也是下了大功夫修整的。

再加上後方源源不斷物資供應,肇州城中,有五千士卒吃上三五年的糧食,至於其他布匹,火藥,彈丸,乃至火銃,火炮,等等。

都是應有盡有。

出手闊綽的明軍,自然引起很多當地百姓的投奔。

有人一直覺得在明清時期,東北這一片土地上沒有漢人的。

這卻是大錯特錯了。

不管是唐代對東北的統治,還是金元之間,都有大量的漢人來到東北,只是在東北的部落體制之中,只能成爲部落的一員而已。

而今明軍重新進駐,也引起了不少漢人已經失去部落的女真人。

這一千多戶百姓都是這樣來的。

他們幾乎每家都有女兒嫁給漢人士卒。

當然,未必是嫁了。

畢竟朱儀這一支軍隊雖然在肇州駐紮,但是還是屬於明軍京軍序列,每年十二兩銀子,更不要說絕域危城,苦寒之地。

自然要是加錢的。

所以,士卒們出手都很闊綽,同樣的十二兩銀子,在這裡的購買力是北京的好幾倍,故而這些士卒一個個都很富有。

這些士卒有的是沒有娶親,在這裡討一個老婆,有的是已經娶親,在這裡再納一個,也不爲過。

反正這裡的女人都很便宜。

朱儀也很明白,真要遇見殘酷的攻城戰,城中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力量。他一直拼命招攬人口。

對這一件事情,也睜一支眼,閉一隻眼,甚至以身作則,將附近部落的貴女納了好幾位,希望能得到他們父兄的幫助。

只是,這些人都是老滑頭。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卻是想都不要想了。

所以朱儀只能將這裡的情況上報,並死守城池,一心一意的準備防守。

瓦刺騎兵這一次出動的自然是沒有十萬,但即便是沒有十萬,也將肇州城四方合圍,包圍得水泄不通,並一次又一次勸降。

朱儀根本不在乎。

甚至朱儀覺得,如果他能戰死在這裡,讓朝廷恢復成國公爵位,他也是願意的,毫不猶豫將瓦刺使者人頭砍下,投入瓦刺軍中。

瓦刺自然沒有再派使者。

張宗周出面開始打造攻城器械,而也先更是分兵四處,將如今各部落的人全部強硬的徵召過來。

一場大戰即將開始。

而肇州急報也在五月末傳到了京師。

頓時京師整頓。

武英殿中。

一張東北地圖,已經鋪在長長的桌面之上了。

在地圖之上,明軍用紅色標註,瓦刺用黑色標註。

而在肇州城這一個點上,卻是非常鮮明的對比。

明軍只有五千人,而瓦刺大軍卻有十萬,一比二十。

朱祁鎮都能感受到其中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氣氛。

朱祁鎮說道:“諸位肇州危急,朝廷該如何應對?”

內閣成員都在。

孟瑛說道:“自然是要出兵救援,與瓦刺決勝於肇州城下。”

孟瑛不可能說不救的。

這是他的基本盤決定的,他如果說不救,這話傳出去,他的危險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王驥越發老態龍鍾了,他微微咳嗽一聲,說道:“陛下,救自然是要救的,但是朝廷必須考慮一件事情,怎麼救?”

“如果如去年一般,抽調十萬京軍,合遼東鎮主力北上救援,就與滕國公所言,與瓦刺決勝於肇州城下?也先會怎麼應對?”

“陛下,以爲也先會與我們打這一仗嗎?”

朱祁鎮沉吟片刻,說道:“不會。”

這麼多年曆練下來,朱祁鎮並不覺得自己在軍事上有太大本事,但是基本的認知還是有的。

每一次歷史上轟轟烈烈的大戰,都必須是雙方一拍即合。

或者雙方都有勝利的希望,或者地理上是必攻必守之地。

肇州這裡,看上去是符合後一點的,但是卻要結合具體情況。

也先太明白瓦刺與大明的國力差距。不能用漢人王朝的眼光來看也先。

也先面對朝廷大軍,朱祁鎮估計大概率會退縮的。

等明軍從肇州城退下來,再次圍攻肇州。

畢竟朝廷如果將十萬大軍暴師於外,這個消耗,就是戶部不能忍受的。

所以肇州固然是朝廷之必守,但未必是瓦刺之必攻,最少不是今年一定要攻下的必攻。朝廷用度如此緊張,一兩次徒勞無功的出兵,必然擠佔其他方面的資源。

就好像是太宗皇帝后三次北伐一樣,錢沒有少花,但是戰果並不是太大,可謂虧損之極了。

朱祁鎮也要面對這個問題,他目光看向孟瑛。

孟瑛卻沒有反駁,朱祁鎮心中一動,知道孟瑛對救援肇州並不是十分迫切,只是礙於自己的位置不好說。

頓時朱祁鎮對立即救援肇州這一件事情,有些淡了。

朱祁鎮說道:“肇州危急,朝廷總要做些什麼吧?”

朱祁鎮言語之間,已經退了一步,不再說提一定要救援肇州。

但是正如朱祁鎮所言,肇州城被圍攻,朝廷卻什麼也不做,估計不說別的,朝廷上言官都將五軍都督府給噴死了。

畢竟,肇州駐守的是大明官軍,而不是什麼羈縻衛所。更不要說,這些大明官軍還是京軍,大多是北京河北本地人,而今消息還沒有傳開,等消息傳開之後,估計北京百姓對朝鮮坐視不管都不大滿意了。

王驥說道:“陛下,而今也先攻肇州,其意未必在肇州。也先最擔心的並不是肇州孤城,而是海西屯田,已經鬆陰城,長白山諸關的修建。一旦我們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在救援肇州城,那麼海西與鬆陰的建設,就會被拖累。”

“倒是反而給了也先機會。甚至我軍大舉出塞,萬一有了破綻,一場大敗,之前的辛苦就付之東流了。”

朱祁鎮心中一凜,也覺得王驥所言的對。

畢竟,也先不是別人,乃是赫赫有名的名將,貓兒莊之戰,是他一生最高光的時刻,即便是放在歷史上,也能留得性命那種。

也先是不是在圍城打援,這一點真不好說?

王驥說道:“以陛下步步爲營,寸土寸進的方略,瓦刺將來決計不是對手,這樣勝負難料的戰事,臣以爲還是少動爲好。”

朱祁鎮縱然對明軍有信心,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關外與瓦刺大軍決戰,正統之後,雖然有黑山,興凱湖兩捷,但是細細分析,都是取了巧。

還沒有真正堂堂正正一戰取勝的。

貓兒莊之戰,讓朱祁鎮舔了四年傷口,再有重新出兵的能力,如果再來一次,朱祁鎮都不知道該怎麼收場了。

可以說王驥的話,正中朱祁鎮下懷。

既然決戰勝負不好說,避免決戰,積小勝爲大勝,當明軍與瓦刺實力比,大比分超越的時候,再發動決戰不遲。

“那肇州怎麼辦?”朱祁鎮說道。

王驥咳嗽一聲,說道:“自然是要救的,但是怎麼救卻要好好斟酌,臣有一計,無須出動大兵,決計萬無一失。”

朱祁鎮聽了,立即問道:“先生,有何妙計?”

王驥說道:“老臣不敢當,不過一愚之得,陛下覺得水路救援如何?”

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二章 大武學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
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峽之策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二章 大武學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三十一章 交趾與西洋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六十章 明浪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