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

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

雖然朱祁鎮正式將行在改爲北京,確定了北京大明首都的地位。

準確的來說。

北京在永樂年間已經確立了大明實質上首都的位置。朱祁鎮的確定,其實不過是爲太宗與仁宗皇帝父子之間的反覆劃上一個句號而已。

北京的首都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了。

恰恰相反,南京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所以南京一直有大臣坐鎮。

之前病逝的黃福,雖然說是養老,但也天下敬仰的重臣。坐鎮南京的大臣,太監,勳貴都是大明鼎鼎的。

比如之前,南京兵部尚書黃福,豐城侯李賢,守備太監王景弘,那一個拿出來也都是響噹噹的。

而今王景弘與黃福相繼離世,雖然有繼任之人,但是繼任之人,與之前的老臣相比,就有一點相形見拙了。

所以,楊溥有讓魏國公坐鎮南京的想法,並非僅僅是因爲魏國公家族在京師的活動,其實也是有公心的。

南京作爲大明的首都,也承擔着相當重大的政治責任。

不要以爲北京成爲首都之後,南京就不管事了,其實恰恰相反,南京六部一直在運作,其中戶部直接負責南直隸,江西,浙江,湖廣等省的賦稅。並負責供應漕運上京,兵部負責南京附近四十九個衛所。

這也是爲什麼孟瑛徵麓川,要先到南京籌集兵馬的原因,因爲南京本身也是大明軍事重心之一。

當然了,南方衛所的衰落程度,顯然是非常非常之快,到了大明中後期,就成爲了紙面上的兵力。

但是而今,這些兵馬還不全部是紙面上的。

更不要說,南直隸幾乎所有事務都由南京負責,就好像是北京六部直接管下直隸各府縣一樣的。

更讓朱祁鎮感到不舒服。

大明或許可以有兩個京師,但是卻只能有一個政治中心。

或許因爲大明北京,距離南方,實在有一點太遠了。所以南京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絕對不能是南京威脅到北京的地位。

這也是朱祁鎮心中一直在想的。

北京下轄的直隸,已經分出了直隸省,那麼將南京下轄的南直隸分爲兩個省,各立省會,想來就會分南京之勢。還有南京戶部之權。

爲什麼大明朝廷年收入二千三百多萬石,但是北京倉庫之中,有一千多萬石。除卻運輸問題之外,這也是原因之一。

南京的存在,分了北京之權。

所以,朱祁鎮對南京的情況一直有所想法。

但是他也知道,事情是一件一件的做,而今北方水利,已經足夠朝廷忙活了。但是不做這一件事情。

並不意味着不下手謀局布子。

別的不說,就在魏國公想南下鎮守南京這一件事情上。

朱祁鎮就思慮良多。

他倒不是擔心魏國公造反,說句實在話。魏國公富貴以極,就算是他們對太宗一脈仍舊有心結。但也不可能,造大明的反。

畢竟而今的魏國公的勢力,早就不是當初中山王時候了,可以說,不管是魏國公還是定國公在軍中的人脈,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畢竟中山王已經作古幾十年了,其中又發出了靖難這樣大事情。當年中山王的舊部,早就不在了。

而進入永樂年間,魏國公一家身處嫌疑之地,與軍中的關係,早就斷層了。不要說與英國公,成國公這些靖難勳貴相比。就是與黔國公一脈相比,就差遠了。

所以魏國公只要長了腦子,就不會做這種蠢事。

但是魏國公一脈與靖難勳貴之間,其實還是有心結的。

滿朝文武之中,對魏國公想要南下之事,不置可否,最少沒有人爲魏國公強出頭。朱祁鎮也就擱置在這裡,反正太皇太后也沒有決斷。

朱祁鎮對這一件事情也不上心。

說實話,朱祁鎮對這一件事情,也沒有非要魏國公留在北京不可的想法,只是對魏國公到了南京之後,對將來拆分南直隸,降低南京權力的舉動,到底有什麼影響,一時間拿捏不準而已。

楊溥說道:“江南乃朝廷財賦重地。無重臣坐鎮,的確讓人不安,豐城侯李賢,固然是國之名將,但是以臣之見,還是要派一國公坐鎮爲上,而各國公之中,的確是魏國公最合適不過了。”

“如此可按滿朝文武之心。”

朱祁鎮想了想,決定對楊溥透漏一點想法。說道:“先生,覺得南京之權,是不是太重了一點?”

楊溥聞絃音而知雅意。說道:“陛下,臣以爲事有輕重緩急,而今北方大旱,有些事情即便陛下有心,而今也是做不得的。”

朱祁鎮說道:“在先生眼中,朕就是如此不知輕重之人。朕不過是預留將來做事的餘地,正如先生所言,魏國公在南京,根基深厚。朕將來有所作爲的時候,這魏國公會不會成爲阻礙,與其如此,還不如留魏國公在北。”

朱祁鎮心中暗道:“將來人心惶惶的時候,或許可以放他南歸,安南京士紳之心。”

楊溥說道:“陛下,南京乃是太祖高皇帝肇基之地,孝陵在此,乃朝廷根基之所在,不可輕動,即便陛下奪南京六部之權,奪南直隸建省,但是南京依舊爲南京,這是不可動搖的。”

“如此南京還是需要重臣坐鎮,以國公世守,卻是在合適不過了。”

朱祁鎮心中一嘆,不得不承認楊溥所言極是。

這是從正統性上來說,朱祁鎮,不,任何一個大明皇帝都不可廢南京的原因。

楊溥說道:“至於陛下所擔心,魏國公會從中做梗,卻是別過慮了,任何人都會從中作梗,唯獨魏國公不會。”

“因爲,他要世守南京。”

朱祁鎮心中一動,頓時明白了。

正因爲魏國公在南京鎮守,他才萬萬不可能,也不敢對抗中央,甚至還要自證清白,一定會在朝廷做這一件事情上,竭力支持朝廷。

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魏國公世鎮南京,卻阻止朝廷對南京的消弱,那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割據啊,造反了,等等事端。

朱祁鎮忽然一笑,說道:“是朕想差了。”

楊溥說道:“陛下,不管怎麼說,江南財賦,西北兵馬乃是我大明之兩翼,唯有兩翼齊張,才能高飛,故而南京或許可以消弱。但是管控江南財賦之權,卻要加強。派重臣鎮守江南,也是必須的。”

朱祁鎮說道:“朕知道了,魏國公之事,就令內閣擬詔吧。就讓魏國公負責海運,令王英在魏國公帳下聽用。”

“朕的意思,你也要給魏國公解釋清楚。不要讓魏國公誤會了。”

楊溥說道:“老臣明白。”

說起鎮守江南的重臣,朱祁鎮一瞬間響起了周忱。說道:“周忱到京了沒有?”

楊溥想了想,說道:“算算時間,周忱也就在這幾日了。”

朱祁鎮對身邊的張環說道:“交代下去,等周忱到了,立即令他越次覲見。”

張環立即說道:“奴婢明白。”

“江南啊江南。”朱祁鎮心中暗暗的唸叨。雖然遠隔千里之外,但是朱祁鎮卻感受到與北京息息相關。

除卻九邊之外,乃是與北京聯繫最緊密的地方之一。

“只是這江南到底是一個什麼摸樣?”朱祁鎮心中暗暗的揣摩着,對即將來到京師的周忱,心中更加期盼了。

而這個時候,周忱在運河之上坐船北上,進入了直隸地界。一進入直隸地界就看到了大規模興修水利的局面。

周忱見狀,臉頓時綠了。

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序章 我, 朱祁鎮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章 外戚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
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章 大雪紛紛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零四章 周忱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序章 我, 朱祁鎮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零七章 迂迴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殺人是爲罪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傳來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零五章 銀荒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八十章 沿途所見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四十三章 萬方有過,罪在朕躬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二章 外戚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八十章 寇深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忱辦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