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思機發之死

第一百六十章思機發之死

特別是前幾日的金沙江之戰,方瑛帶着襄王三衛主攻,尤其是方瑛身先士卒,大破思家軍隊,首當其衝的就是思機發的班底。

這種擋又擋不住,打又打不過的情況之下,特別是王驥到處宣揚,所要的只有思機發這欽犯的人頭而已。

這樣不會不讓其他人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城中險些火併。

思機發見此,這纔有獻頭之計,他想以此犧牲,來換取他兒子的繼承權。

大總管立即召來思開番如此如此交代一番。

在孟養城中一處竹樓之中。

說起來,孟養雖然是一個思家最後的據點,但這裡有多繁華,卻是未必了。

所以,思開番召集思家個頭目所能選最好的地方,也不過是一座竹樓而已,這樣的竹樓放在現在的,不過是純天然,無污染,農家樂而已。

大總管眼睛掃過下面的思家將領,這些人都是除卻思機發一派之外的實權人物。

大總管說道:“諸位,而今的局面 ,大家也都清楚,思家在孟養是堅持不下去了。大明天兵源源不斷的來,區區孟養小城,能夠堅持多久。”

“前家主固然冒犯天威,但是已經死了,現家主,原因以死謝罪。難道朝廷不能給我們一條生路嗎?”一個白髮老人說道。

大總管看得出來,這白髮老人似乎是這一羣人之中,年紀最大,資歷最老的,也是說服他們的關鍵。他淡淡一笑,說道:“朝廷向來以寬大爲懷,很多事情都是既往不咎,自然不會對思家斬盡殺絕,但是朝廷不想對思家斬盡殺絕,與不想將思任發一脈斬盡殺絕。”

“大家知道知道黔寧王,前黔國公之死,朝野震動,太皇太后也是非常生氣,你們大概只知道黔寧王之威,卻忘記了黔寧王乃是本朝太祖義子,他這一脈與宮中聯繫緊密,前黔國公之四,令朝野震動。這不是思家死兩個家主就夠的。”

白髮老人聽了,卻是信了大半,咬着牙說道:“朝廷到底要我們思家流多少血,才肯罷休。”

“不用多少,思任發一脈斬草除根。”大總管說道:“如果孟養宣慰司還是由思任發一脈掌管,朝廷是信不過孟養的。”

其實襄王信不過孟養而已。

對於朱祁鎮來說,很抱歉,孟養宣慰司不過是奏摺之中的一行字而已,大明太大,孟養太小,根本沒有什麼信得過信不過的。

根本就是無視。

好一陣子,這白髮老將說道:“如此,就請決戰於孟養城下吧,老夫等人全部是先家主提拔出上來,思家家主只有老家主一脈可以擔任。”

“其餘的人誰也不行。”

這白髮老將所言,下面的沉默了一會兒,紛紛贊同。

其實這固然有白髮老將對思任發的忠心,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對於麓川餘部來說,除卻思任發的血脈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將他們凝聚在一起了。

要知道思家各部彙集在孟養,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先有一分散的過程,然後他們發現,他們不抱團的話,會被其他土司一口一口吃掉。

而抱團的話,除卻思任發的血脈,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壓過對方的籌碼,除非來一場大火併。

大總管沒有想到這一點,但是他也不在意,說道:“沒有想到,諸位如此忠肝義膽,在下佩服,既然如此 ,我就告辭了。”

大總管的突然離去,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其實有一些人還是有猶豫的在,等大總管看出更多的價碼。萬萬沒有想到,大總管所做所爲儒臣出人意料。

思開番雖然在麓川之中,也算是青年才俊了。但是對大總管所做所爲還是不明白。知道離開孟養城之後,才小心翼翼的問道:“總管,我們就這樣回去?”

大總管手中捏着佛珠,笑眯眯的好像是彌勒佛一般,說道:“大事以定,不走做什麼?”

思開番說:“這麼怎麼大事以定了?”

大總管說道:“我再讓你去召集這些人的時候,順便將這一件事情告訴了思機發。”

思開番聽了,頓時覺得後背冷汗直冒,說道:“也就是當時,思機發的人隨時都可以能殺過來?”

大總管笑的更加迷人了,說道:“孺子可教也。”

大總管進入孟養城之中,從來沒有想過怎麼策反某人,他一直所想到,不過是激化矛盾而已。

精確打擊孟養城之中思機發一脈,大總管一時間想不到什麼辦法,但是如何將孟養局面搞亂,大總管卻是太多太多的辦法。

畢竟,他曾經在姚廣孝門下學習過。

wWW •Tтkan •¢O

今日小試身手,就足以讓孟養城中血流成河。

果然,他們還沒有走出多遠,就聽見孟養城中一陣喊殺之聲。、

思機發兒子雖然不小,但也才十幾歲,思機發寧願一死,爲兒子保留一線生機的時候,他最擔心的人,就從大明變成這些老將了。

在這方面大明的信用還是可以的。只要答應了。決計會辦到了。

而且只要安安分分的,大明其實並不會多管下面土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時孟養宣慰使,是給了之後,就能坐穩的嗎?

思機發其實很擔心。

而大總管這個舉動,直接摧毀了思機發最後一根信任線。當然了,大總管在他寫給思機發的書信之中,也沒有那麼單純。

其中也有一些承諾,比如說朝廷想一要不過是一個不能威脅麓川的孟養,並不在乎誰是孟養宣慰使等。

這些騙人的小伎倆,就不用細說了。但是思開番跟着大總管,簡直是驚爲天人,簡直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疑問要問。但是大總管卻不想說了,說道:“此處距離方將軍大營,尚有幾十裡,立即過去,請方將軍發兵,孟養指日可下。還不快點趕路。”

大總管快馬加鞭來到了方瑛大營之中。

因爲漫長的糧道,方瑛所部僅僅有五千人,雖然都是精銳,在金沙江以西紮營,是守有餘而攻不足,其實也是這樣狹長的控制線,讓王驥想要妥協。

方瑛聽了大總管所言,沉吟了片刻,立即起兵,放棄所有輜重,直撲孟養城中。

等方瑛趕到孟養城下的時候,孟養城中的戰鬥已經分出勝負了,思機發幹掉了自己所有的異己,並且受降了下面的部衆。

如果給他一段時間,讓他有時間整頓的話,朝廷將面對一個更加團結的孟養,所不定更不好打的。

但是方瑛來到太是時候了。

鏖戰半日的思家軍隊,身心俱疲,身體就不用說了,畢竟古代打仗都是力氣活,打了一天仗,根本是沒有力氣動一下了,至於心理上更是如此。

本來這些人軍隊,很多人都是相互認識了,今天這一場內部的廝殺,不知道多少熟人相互廝殺。

他們剛剛自相殘殺的時候,稍稍慢一下,就會要人命,自然沒有時間多想,而今剛剛停下來,心中對思機發的怨氣,也就油然而生了。

這樣的情況之下,方瑛面對的抵抗相當之薄弱,幾乎如入無人之境,明明方瑛本身才五千部衆,是以少敵多,但是打起來,卻有一種以衆臨寡的感覺。

思機發見此情況,長嘆一聲,躲進了自己的竹樓之中,然後在竹樓下面鋪滿了柴火,一把火點燃,將整個竹樓都燒成一個大火炬了。

而這個大火炬也消除了思家士卒最後的抵抗之心。

第六十章 明浪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九十章 貝琳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八十章 寇深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二十章 出京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二十章 出京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
第六十章 明浪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九十章 貝琳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八十章 寇深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三章 西南風波起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二十章 出京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三十五章 廣西內部的分歧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二十章 出京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