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

第二百三十八章挖出精銳

瓦刺即將退兵的消息還沒有傳開,但是紫荊關之戰的消息傳到了北京。

紫荊關這一戰結束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方瑾立即將消息傳回了京師。

一路飛奔,從紫荊關到京師的時候,也在三更時分。

朱祁鎮被連夜驚起了。

朱祁鎮猛一聽,心中也震驚非常,起身徘徊,心中暗道:“不能從宮外叫人,一旦有大臣星夜入宮的消息傳開。明日不知道有多少流言蜚語,民心不安。”

一旦恐慌情緒傳染了,很多事情都會受到影響。

比如說,少府從城外搬遷回城內,很多備戰工作。

朱祁鎮立即說道:“去內閣,將王驥老大人請過來。”

王驥很快就來了。

王驥也知道,當今雖然年輕,但也是曉得輕重的,而且在這個時代,有些事情,不是你趕上一個時辰,兩個時辰就能起作用的。

很多時候,即便是搶出一兩個時辰的時間,也會在另外環節浪費掉。

而距離天亮,距離早朝也沒有幾個時辰了。除非這一件事情緊急之極,否則也不會鬧出這樣星夜召見的架勢。

等王驥到了,朱祁鎮已經穿好衣服正襟危坐的等待着了,見王驥來了,也不客氣,立即將這紫荊關的戰報送到了王驥手中。

王驥打開一看,看完奏摺,忍不住手上一抖,說道:“方瑾有乃父之風。”

兩個時辰,甚至不到兩個時辰,死了這麼多人,方瑾依舊能做到巋然不動,這一點很難的。

王驥也是帶過兵了。

怎麼不知道,衡量一個將領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他麾下的軍隊,能承受多少傷亡。

固然這樣的因素太多了,將領的統率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單單是這種承受了三分之一的傷亡,還不崩潰。這已經是一個優秀將領的標準了,縱然大明各種將領不少,方瑾單單憑藉這一個優點,就能在軍中有一席之地。

朱祁鎮也微微點頭說道:“方瑾自然是才堪大用,這是而今的局面該如此處置?”

朱祁鎮對方瑾還是很滿意的。

或者說朱祁鎮看方瑾本身就是有濾鏡的,因爲方瑾,郭登,等人都是在徵麓川之戰嶄露頭角的,而這一戰的總體思路卻是朱祁鎮決策的。

這些人可以說是他挖掘出來的。

朱祁鎮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王驥沉吟片刻,說道:“陛下,方瑾固然能戰,但是臣以爲這一戰,也是他超長髮揮了,即便將神機營放到這個地方,也不過是如此了。”

“而瓦刺軍與方瑾對峙在紫荊關下,正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所以派多少軍隊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精銳士卒。”

“只是而今京師根本沒有精銳。”

“所以一旦方瑾撐不住,很容易兵敗如山倒。所以臣以爲應該在北京預作準備。以防萬一。”

朱祁鎮皺眉說道:“那麼方瑾就不去管了嗎?”

王驥語氣之中冷酷的說道:“畢竟北京所有十萬人馬,但是我們都知道,這裡面的水分有多大,讓他們憑藉北京城防守城,還是可以的,如果陛下將他們放出支援紫荊關,一旦紫荊關破,這些人一點用處都沒有。”

“到了那個時候,陛下連站滿城牆的士卒都找不到。”

“紫荊關那樣的地勢,派過去不過是,搖旗吶喊而已,但是將這些人留在京師,卻是可保北京無憂。”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這一刻,他甚至有些痛恨北京城池的高大,沒有十萬人馬,根本不用說守城的事情。

但是十萬人馬不管放在什麼時候,都是一支重兵集團。

此刻他手握這麼多大軍,卻對二百里外的紫荊關危機,視而不見,一來他心中不安,二來,方瑾與成國公不同,成國公乃是朱祁鎮政治上的敵人,雖然這股敵意,朱祁鎮隱藏的很深,但是對成國公的倒臺,他心靈深處,是樂見其成的,只是如果不搭進去十萬騎兵就更好了。

方瑾卻是他的班底之一,他如果見死不救的話。恐怕讓其他人寒心。

這會影響他的政治威信。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說道:“不管怎麼樣?紫荊關乃是京師的門戶,決計不能有失,一旦瓦刺突破紫荊關,京城之中百姓能夠保全?那麼京城外的百姓會怎麼樣?”

“朕不忍大同城外的事情在京師發生。”

“先生真沒有辦法嗎?”

王驥說道:“陛下仁心,老臣明白。只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朱祁鎮說道:“先生真的沒有辦法嗎?只能召英國公入宮了。”此刻朱祁鎮也不在乎舉城驚駭了。

畢竟紫荊關距離北京二百多裡,即便大軍天亮就出動,等到了紫荊關也是一兩天後,畢竟大軍行軍,不能弄什麼八百里加急。

這個速度已經夠快了,畢竟北京也缺馬,不管是戰馬馱馬都已經被抽調一空了,往日北京街道之上充滿了牲口糞便的味道,而今連這味道都沒有了。

而方瑾雖然沒有說他還能守幾日,但是他那一副“成功雖無把握,成仁但有決心”的樣子,卻讓朱祁鎮憂心忡忡。

所以,不管怎麼說天亮之後,第一支援軍就要發出去。

不管是什麼樣的援軍。

王驥忽然眼睛一瞄看見外面侍立的乾清宮侍衛,他立即說道:“陛下,其實京師之中,還有一部精銳人馬。”

朱祁鎮順着王驥的目光看過去,嘆息一聲搖搖頭,說道:“朕的親衛不過三百人,能派得上什麼用場。”

如果乾清宮侍衛有三千人,不用王驥說,他就派出來的。

本質上,乾清宮侍衛的功能是與宮中侍衛重疊。

真以爲朱祁鎮不在宮中設三百侍衛,就沒有人保護朱祁鎮了嗎?

當然宮中大權在太皇太后手中,朱祁鎮心中還是有一些擔心的,但是而今紫禁城的大權都在朱祁鎮手中,他一點擔心都沒有。

所以乾清宮侍衛全派出去,也不會耽擱宮中的安全。

只是人太少了,在戰場之上三百精銳,能發揮出什麼作用?

王驥說道:“老臣所言的不僅僅是乾清宮侍衛,而是各家勳貴的親衛,雖然貓兒莊之戰,各家勳貴的損失慘重,但是還有很多沒有參加的勳貴,如果英國公,定國公,沐國公,乃至不少勳貴,各家親兵多則數百,少則幾十還是有的。”

“陛下以乾清宮侍衛爲首,召集各家親衛,可得多則五千,少則一兩千士卒,而他們都是各家的底蘊與班底,最爲精銳不過了。”

“恐怕京營人馬,也比不上這些人。”

朱祁鎮心中頓時大放光明,暗道:“我怎麼沒有想到啊?”

畢竟而今距離太宗年間還沒有多少年,大明勳貴都還沒有墮落到不知兵事的程度。但是名將父親未必有名將兒子。

如果讓家中世世代代領兵打仗的能力不退化。

就出現了家中的家丁。

不要以爲這些家丁都僅僅是打仗的,不,他們熟悉打仗的所有流程,只要當代家主不是傻子,在這些人的輔佐之下,不敢說打出什麼經典戰例,但是最少也在水準之中。

就好像前魏國公平定葉留宗之戰,魏國公之前何曾打過仗,但是一到軍中,也是井井有條,雖然未必抓得住葉留宗,但是行軍紮營,各種佈置也沒有什麼大錯。

這是前任魏國公的本事?不,這是徐家的底蘊,老底子。

這些人發揮出近乎教導隊的作用,自然是一等一的精銳。

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六章 困境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八十章 西寧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章 明浪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九十章 少府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十四章 遺詔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
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六十二章 楊信的失望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六章 困境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風雨時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八十章 西寧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六章 新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六十章 明浪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八十八章 舊港施家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九十章 少府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十四章 遺詔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五十八章 豐收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