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

第八十一章江南田畝狀況

似乎寇深並沒有給朱見濬一點優待,他帶着張懋,在衙門找一個房間,就開始了工作。

工作內容也是相當簡單,但是業務量繁多。

那就是將下面一鄉一縣的編好的黃冊,整理在一起,彙編起來,還要檢查一下他們有沒有什麼比較明顯的錯漏。

如果會的話,打回去讓下面的重做。

朱見濬很快就明白寇深這樣做的第一重深意了。

朱見濬的位置看似不重要,卻能從整體上觀察整個江南地區土地情況的全貌。

首先,江南雖然富庶,但是真正大戶人家並非沒有,但是都很少,即便有什麼大戶人家,只要拉出來,就是本朝開國以來,在朝廷上最少做過六部尚書的顯赫人物。

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

因爲很多即便是出過六部尚書家族,也未必成爲當地大戶。

往前數幾十年,也就是太祖年間對打壓大戶,近乎不遺餘力,各種各樣的大案之中,還從江南遷移人口,所遷移的都是大戶。

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那就是當地田產超過三千畝的大地主都不復存在。

當時百姓之中,也沒有明顯的貧富差距。

似乎,這就符合了太祖皇帝審美,太祖皇帝將治國當成種莊稼,那些雜草,自然要下手除去,但是對於那些長得太好,冒出頭的莊稼,也不是太喜歡的。

太祖皇帝喜歡整整齊齊的麥隴。對於整個大明,也想建設成一個大農村。

只是太祖皇帝在的時候,這些政策還能執行下去,但是太祖皇帝不在了,畢竟農業時代並不是後世財富積累非常快。

很多時候,幾千畝的家產,也是好幾輩人才能積攢出來的。

再加上太祖皇帝雖然不在了,但是他政治思想還在,大明朝廷很多時候還是執行着太祖皇帝的法度。

這就造成了,除非你家有人當官,還是不小的官,纔能有資格兼併土地。

否則很多人幾十年經營之下,也不過將家產擴充在幾十畝或者幾百畝土地,至於更高就不大可能了。

整個江南所有權的結構,大抵就是這樣的。

大片自耕農,再加上一些中小地主,和極個別士紳地主。

總體上來說,朱祁鎮很多政策也讓土地集中兼併的趨勢有所放緩,那就是遷移百姓,往東北,夷州等地。

看上去,江南土地結構還算得上基本健康,但是真正與洪武年間相比,卻差了不知道多少。

因爲洪武年間,幾乎都是自耕農。而今大地主都是政治有關聯的,而中小地主的卻在迅速發展起來。

隨着中小地主發展過程之中,有一個不在大明律之中的制度,只是在民間約定成俗的制度,也映入朱見濬的眼簾。

那就是永佃制度。

這一個制度,更是讓土地情況更加難以確定,增加了朱見濬不知道多少工作量。

什麼是永佃制度,那就是將土地的所有權與土地的使用權分離,地主不再從土地徵收分成的租稅,而是讓佃戶每年付固定的田租。

這樣一來,地主就免於經營性風險。

畢竟種地遇見年景不好,賠本也是很正常的。如此一來,這個制度將風險轉嫁給佃戶了。

當然了,佃戶並非沒有得到好處。

佃戶得到的好處就是穩定。

什麼穩定?那就是地主不可以奪佃。

也就是說,地主不干預土地經營的任何事物。甚至不能奪回佃戶租種的權力。

這就形成了一田二主的模式。

在北方因爲田產的問題,這樣的模式還沒有出現,但是這是在江南,可以說是整個大明農業最發達,精耕細作最爲興旺的地方。

纔會將這個制度普遍開來。

這個制度並非始於今日,其實在唐宋之間就已經有了。但是也是在明中葉,才擴散開來,到了晚明,全天下幾乎都是這樣的模式了。

一直到民國時期。

任何經濟行爲的擴散就是有利益驅使的。

沒有好處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做。

之所以這樣在後世被批判的剝削模式,能夠擴散全國,卻是因爲這種生產模式,適應了當時的生產力。

因爲明中葉南方,幾十年的太平人口滋生,形成了一個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地少人多。

地少人多的情況之下。想要高產,自然不能選擇擴大耕種面積,只能選擇另外一個模式那就是精耕細作。

但是精耕細作要花費的精力人力物力,是尋常耕種的好幾倍。佃戶自然不願意再與地主分成地租。

而很多地主或許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發家,在改換門庭之後,就會不直接主持土地耕種了。

所以如果是分成的田租,對他們這些不經營土地的地主反而是麻煩,特別是很多書香門第來說。

說是耕讀人家,但是有幾個真的是耕了?

所以,這種定額的地租對他們也是方便。

但是對朝廷來說卻未必方便了。

一田二主,但是朝廷黃冊之上,卻只能有一個名字。有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想想就知道這上面要多事了。

除此之外,還有官田的問題。

甚至說官田是最開始用永佃制度的,原因很簡單,朝廷文武百官哪裡有精力關注土地收成,直接將官田的地租當做一種特殊的稅種,加到官田之上,跟着賦稅一起上繳衙門就行了。

這也就構成了江南官田重賦的原因。

官田都是好田地,甚至嚴禁買賣,但是還是有人賣,本來即便是賣,賣的也是永佃權。但是官府很少直接管理官田。

就讓官田有了二地主,即他將永佃權賣給農民,從中間又抽了一成。

這也是永佃制度的問題所在。

在明代永佃制度大抵是一田二主,但是到了清代甚至有了一田三主,一田多主。

讓地主的生產屬性越發淡了,反而金融屬性,也就是食利屬性也就越發明顯了。

這也是本朝爲什麼要土地改革的原因。

不清理這個階層。農民的產出就會被一層層的剝削,最後國家收不上來稅,農民不堪重負,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就無法改變。

當然,這是永佃制度走到末期的時候。

而今永佃制度正是初生之時,散發着勃勃的生機,特別是大明開國以來,一直鼓勵開墾荒地。很多農民都自己開墾荒地,將土地的田底也就是土地所有權給地主,自己保佑田皮,也就是土地的耕種權力。

之所以這樣做,卻是因爲很多原因,比如說成本。

開荒是需要成本的,但是真正幹活的百姓偏偏什麼資本都沒有。比如官面上的事情,畢竟有些時候,是不是荒地,不是你說了算,而是官面上說的人說。

能不能開墾也是要有人出面的。

這個制度,也極大的刺激了開荒。

最少朱見濬雖然感到麻煩之餘,對這一個制度並不是多反感的。

就這樣朱見濬每日就做不完的事情,即便有張懋等人分擔一些,但依舊很忙,一邊忙碌一邊將江南的大致情況從文書之中看得七七八八了。

寇深自然也不會真將朱見濬當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吏員。

在朱見濬埋頭苦幹一個多月之後,寇深派人去請朱見濬了。

朱見濬自然也是明白這一點,他不可能一直待在這裡的。

寇深見朱見濬的時候,屏退左右,相互行禮,自然是以對待太子的禮節來招呼朱見濬,兩人寒暄了幾句,寇深看着書桌上已經被朱見濬整理過的文書,輕輕一笑說道:“太子的算術很好。”

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四章 太后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四章 太后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八十章 經筵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
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七章 定國公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三章 此長城非彼長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七十四章 三喜衝厄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八十七章 對劉定之的安排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一百零八章 南洋水師大出血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九章 通報,內參,與明報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元重光皇帝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四章 太后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四章 太后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四十五章 登聞鼓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四十九章 煙火羣山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八十章 經筵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