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

第一百三十九章石彪的決然

石彪聽石亨如此喊,手中動作不可察覺的一頓,但是隨即深深的刺入金先生的胸前。

對於殺人,石彪是內行,自然是一刀見血,即便是隔着厚厚的衣服,也準確的避開胸骨,直入心肺之處。

拔刀出來,也不見鮮血噴濺,卻是被棉衣給吸收了。慢慢從的傷口之中洇透出來。

石亨此刻才上前,金先生已經重重到底了。兩眼之中雖然也有神光,但是隨着身下大片鮮血漫了出來。

石亨如何不知道,這人沒有救了。

他帶着幾分暴怒,說道:“你做的什麼事情。”

石彪反手將手中染血的切肉刀倒轉過來,將刀柄遞向石亨,說道:“叔父,如果覺得我做的不對,可以用這一柄刀殺了我。”

石亨對外人,談不上友善,但是對自己人,卻是向來不錯的。對這個自己視爲衣鉢傳人的侄子,又怎麼能下得了手啊?、

石亨暴喝道:“難道你做的對嗎?金先生跟隨我多年,爲我處理庶務,沒有功勞,也是苦勞的,無端端殺了。難不成還有理了?”

石彪說道:“既然叔父不想回北京,侄兒也不可能回北京了,這龍城就是我的死地,叔父對侄兒恩重如山。侄兒自然不能與叔父動手。只能殺此人表明心跡。”

“叔父,如果想爲此人報仇,就殺了我吧。”

石亨聽了,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卻在這裡時候,有人聽見裡面的動靜,推門而入,卻聽石亨暴喝一聲,說道:“出去。”

這些親兵雖然看見金先生躺在地面之上,身下大片是血,似乎已經死了,但是也不敢違逆石亨的意思。

立即退了出去。

石亨重新坐在酒桌旁,拎起一罈子烈酒,一飲而下,隨即抄起幾片羊肉,大口大口的吃了下去。

等吃完了。低沉的說道:“罷了,多少年沒有回京了,我回去便是了。”

石亨終究不是一個梟雄。他其實很重視石家的,他也忘不了當初他牽涉到走私案之中,是石彪將家裡的家底拿出來,也就一千兩銀子,來京師走門路要救的。

如果不是石彪當初通過人脈找到皇上哪裡,他也沒有那麼容易脫身,從海西重新開始。

更不可能之後的平步青雲。

當然了,石亨從頭到尾心中就沒有想過,如果他再這樣下去,等待他的是身首異處,也不只是心大,還是別的。

很多人都是這樣,有些話說了多少遍了,也唯有事到臨頭,才知道,哦,真的是這樣?

石彪聽了石亨的話,終於鬆了一口氣。說道:“請叔父放心,雖然陛下對你有所不滿的,但是你畢竟是陛下親手提拔的愛將。而今西征在即,陛下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西征?”石亨忽然問道:“什麼西征?”

石彪就將自己的一些猜測說了出來。

石家在各將門之中,其實也是一個大山頭的,所以雖然石彪走得急,但也是聽到一些風聲的。

但也僅僅是風聲。

石彪半是寬慰,半是寬自己之心,說道:“西域瓦刺異動在京師已經傳了好些日子了。”

石亨聽了,頓時眉頭一挑,帶着幾分眉飛色舞的說道:“我說,卻是陛下想用我了,你不早說,否則我早就答應下來了。”

石亨似乎因爲洞察了朱祁鎮的用心,而興奮不已,更讓他興奮不已的是,如果這是真的,他又能主持一場大戰了。

對石亨來說,打仗是癮的。

幾十萬人大戰,對別人來說,或許是極其悲慘命運的高潮,但是對於石亨來說,卻是人世之間莫大的享受,什麼都無法替代的。

而且石亨而今的一切榮華富貴,一切榮譽名望,都是從戰爭之中來的。故而石亨對戰事有骨子裡的喜歡。

只要能讓他打仗,很多委屈並不是不能受。

石亨忽然起身,說道:“你且在這裡住上一夜,明日就出發,在此之前,我要先給你做一件事情。”

石彪說道:“是何事?”

石亨說道:“將事情交代給朱儀,另外將你的手尾收拾乾淨。”

石亨似乎覺得自己一回去,就回登壇拜將,統率大軍。固然要在一些事情上做的漂亮一些。所以將這裡的事情交接給朱儀,也算是一種讓步。

當然了,這更多是儀式而已。

石亨並不覺得,朱儀能控制他麾下的大軍。

至於給石彪做的事情收尾,就是指金先生之事。

倒不是給金先生辦後事,而今將與金先生牽扯過密的朝鮮人,一併誅殺殆盡。

所謂疏不間親,就是這個道理。

石亨而今還在惋惜金先生之死,畢竟金先生固然一肚子鬼蜮伎倆,但是到死都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在石亨眼中 還是自己的得力幕僚。

只是石彪畢竟是自己侄子。石亨怎麼可能不護着石彪,爲金先生報仇雪恨,如果金先生在的話,還能演一個劉備摔孩子。

而今人都死了。

即便摔孩子,摔給誰看的。

而且金先生在的時候,也有過拉幫結派的行爲,尤其好拉一些朝鮮人。

這些朝鮮人以金先生爲核心抱團。這些人過從甚密。

而今金先生一死,石家就是金家的大仇人了,石亨又怎麼能等什麼讓外人傷到自己的侄子,即便是有可能也不行。

所以如果不殺人就不殺。要殺就殺乾淨。

此刻纔是石亨的真面目,只是在處理政治勾心鬥角來說,對石亨來太過糾結。還不如拿起刀子,砍人容易。

石亨似乎真的爲西征主帥準備立即回京師一趟,在此之前,一夜未眠,將大大小小的事情給辦好了。

石亨即便是再輕車簡從,但也有十幾個人之多。

個個都是高手。

只是他們一路向南,但是依舊沒有逃出大雪覆蓋,似乎大雪追着他們,一路覆蓋了整個草原。

進入喜峰口之後,雪色纔算是變淡了。

卻是燕山山脈以南的地區,就沒有漠南地區的雪那麼多了。

如果說在草原上的情形,讓石亨比較習慣的話。

但是進入關內之後,眼前的一切都讓石亨感受到極度陌生,特別是路過遵化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這裡是遵化。

要知道,石亨並不是沒有來遵化,好幾次都路過過遵化。但是而今遵化與他的印象之中,一點也不一樣。

首先遵化城的城牆外面有大量的建築物。

總體上來,這種建築物溢出城池外面。但事情並不少見。畢竟京師,南京,揚州,蘇州等地方都是這樣的。

不過這一般都是大城市,或者省會什麼的。

但是遵化是一個什麼地步。

乃是邊境一座城池,一度還是衛所所在之地,即便是而今,遵化境內還有衛所駐紮。

何曾繁華成這個樣子了。

而且遵化境內有一處比遵化更加繁華的城池,那就是鐵城。

本來是鐵廠,外面有城牆,就被人稱作鐵廠城,或者鐵城。

在鐵城外面,這種情況比遵化那裡更加嚴重。一來是少府的擴建,二來也有很大大小小的作坊或者商販,都以鐵城爲中心,建立作坊還有商鋪。

原因無他,整個北方的鐵業遭到了遵化鐵廠的降維打擊,以至於很多地方都是直接運遵化的鐵來做進一步加工,更有甚至直接買遵化鐵廠產出的鐵器。

最直接的一點是,在戶部鐵課收入,整個北方都直線下降,朱祁鎮已經準備將北方各省免除鐵課了。

不過,戶部也有別的心思,就是想爭奪遵化鐵廠的控制權。

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二十章 出京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五章 新內閣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
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滅乎?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猶豫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巡城二第一百零八章 倭寇疑雲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五十八章 礦稅第二十章 出京第八十五章 日食不至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一百二十三章 旱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業帝國的景願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三十九章 國事家事二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第五章 新內閣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