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

“欲攻佔歸化城,此時確是良機。

參謀司大使,上都尉溫方亮看着地圖說道:“依哨探回報,現歸化城內外,僅餘區區三千餘丁,還是分屬古祿格、託博克、杭高三個頭目,阿勒坦汗的六世孫俄木布,也早被東奴貶爲庶人,現閒存歸化城內。”

土默特分東西二部,西稱歸化城土默特,東又分土默特左右二翼旗,而歸化城土默特,從阿勒坦汗到三娘子死去的三十年時間內,一直處在長期內耗之中,到卜失兔之子俄木布歸附後金時,更僅剩壯丁數千。

崇禎十一年,還發生廢爵之事,俄木布構陷被廢,所以事實上,歸化城土默特,以後一直由左翼扎薩克古祿格,右翼扎薩克杭高,三等甲喇託博克管理軍政大事。

錦州大戰,歸化城土默特派了三百個兵略表心意,皆盡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戰後,欲不告而別,回去投王斗的東土默特左右二旗扎薩克,俄木布楚虎爾,善巴,被多爾袞當着滿蒙各大臣的面下令處死,任命了新的左右二旗扎薩克,不過也使這二旗,對清國更加離心離德。

退兵後,多爾袞奉行韜光養晦政策,在塞外,與王鬥勢力範圍接近的外藩蒙古各部,皆盡後退數百里,重新劃分草場,儘量避免與靖邊軍發生衝突,所以清國,與歸化城土默特的聯繫,時斷時續的。

不但如此,外札薩克蒙古。土謝圖汗部、賽音諾顏部、車臣汗部等,都開始與清國若即若離,什麼青海等處的蒙古各部,更不用說,錦州之戰後清國的損失,影響是深遠的。

特別眼下,歸化城土默特,基本上屬於半農半牧、農牧並舉的經濟體系,就算他們逃跑,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正好將城池佔了。

而且歸化城算是當地部落聖地,畢竟這是模仿元大都建的城池,內有銀佛寺等出名建築,當地蒙古人,也捨不得放棄。

“如無意外,歸化城將一鼓而下,不過,要防止可能的韃虜援兵,還有。草原不比腹地,戰前哨探。也需得細緻……”

韓朝看着地圖緩緩說道。

目前來說,外藩蒙古喀喇沁、科爾沁這些大部落,離滿套兒等地頗遠,察哈爾部,在林丹汗時,倒是駐牧宣化、張家口外間,不過崇禎五年時,皇太極戰敗了林丹汗,其子額哲被俘投降後。所部被安置到潢河與大淩河流域,夾在喀喇沁、科爾沁二部之間,一樣離得遠。

特別喀喇沁某些駐地,還被靖邊軍掃蕩過,餘者北面或東面一些小部落,靖邊軍出動後,跑都來不及。更不用說支援了。

外札薩克蒙古那些汗王,也不可能跨過沙漠來支援,只看多爾袞,會不會千里來援了。這個可能性很小。

只是,草原沙漠的危險不只是人,最重要,還是自然環境,狼羣什麼就不說,遇到大股軍隊,只能是送肉送皮的貨,馬賊也不必談,不過,什麼水源,沼澤,流沙,還是讓人頭痛無比。

不比當初塞外東征,環境相對溼潤,河谷衆多,從宣府鎮西北向歸化城,旱地與草場居多,還有一部分沙漠,路途,也達到七、八百里,一路行軍,還是有危險的。

“那些新附軍,不能光吃飯不幹活,該讓他們動動了,就讓他們打前鋒。”

高史銀囔囔道。

沈士奇用力一點頭:“這完全沒有問題,眼下新附營各部,七七八八,雜七雜八算起來,人口也有二萬多,青壯數千,他們都是草原部落,熟知草原情形,讓他們打前鋒,最好不過。”

新附營,便是爲那些歸順蒙古人設的營伍,與忠義營一樣,仍歸沈士奇管理,他很賣力,也管得不錯。

這些歸順的塞外部落,安置在滿套兒東面及北面的以遜河一帶,除了向王鬥納貢外,便是使用牛羊馬,氈毯皮毛等物,向屯堡的百姓,換取糧食鍋碗等,他們毛織物品豐富,也頗有市場。

甚至一些部落頭人,開始學習漢民商人,養起雞鴨來。

草原生存,是很不容易的,平日裡,黑災與白災盛行,若是冬季少雪或無雪,往往便牲畜缺水,疫病流行,造成母畜流產,甚至大批牲畜死亡的現象,這便是黑災,若是風雪過大,牲畜容易被凍死,這便是白災。

黑災與白災一來,往往不知不覺,一個小部落就消失了。

然這些蒙古人驚訝地發現,就算到了冬日,那些漢人的畜牧,一樣可以生存得很好,他們想來想去,最後發現,這是定居飼養的功勞。

而且,他們的畜場,大部分不養牛羊,而是養雞養鴨,依漢人的介紹,在草原上放養禽類,可謂省心省力,這草原上,多的是各種蟲子、草籽、嫩葉、灌木籽,基本上,只要趕出去,都可以讓家禽吃飽,便有時要餵養糧食,也頗爲少量,可謂本小利厚啊。

民政司的宣傳,不象牛羊需逐水草而居,雞鴨不但不會破壞草原,拉出來的糞便,還可以肥草啊,可長年累月定居,大大避免遷移之苦。

而且,家禽可在光照足,雨量集中的年份飼養與生長,避免牛羊等畜牧,春瘦、夏肥、冬掉膘的現象,所以在草原上養雞養鴨,是很划算的。

大批肉瓷罐廠,鹹蛋廠的設立,也可讓雞鴨肉與蛋及時賣出,加上腹地的需求蓬勃,總之養雞養鴨很賺錢。

各部落頭人看後紛紛心動,向各屯堡聘請獸醫技師後,也個個忙着養雞養鴨去了,他們的部民,則紛紛進來各廠內打工,他們的手藝,還是受歡迎的。特別在一些制氈廠,皮毛廠內。

當然,此時的羊毛,並不適合制呢絨,草原上毛紡廠,多以各類織物,還有羊毛繩索爲主。

總之,不需要搶掠,就可以吃飽飯,這些依附的部落。對目前生活還是滿意的。

而對進入漢人生活區的蒙古人等,對他們貫徹的,是暫住,夷籍,歸化籍,漢籍四等戶籍制。

“以那些新附軍打頭陣,當然好,不過情報司與尖哨營,也需哨探好各個河谷及水源之地。爲我大軍出行,探知準確情報。”

溫方亮贊同。他說道:“爲防東奴可能的援兵,介時滿套兒之地,至少需駐一軍,警戒東面,攔截敵援之用。末將還建議,聯絡定興伯共同舉兵,如此,出塞大軍可分二路,我靖邊軍。以萬全左衛處出口,定興伯的大同軍,由玉林衛處出口,東西夾擊,一戰而下歸化城。”

韓朝說道:“末將並不擔憂歸化城不下,關鍵的一點,是打下這些地方後。以後如何守住,要知道,歷朝歷代,漢軍都有控制漠南。然日後都慢慢放棄,大明也是如此。”

高史銀叫道:“不用守,一直往外打就行了,再不濟,多分田地。”

他心中一動,看來大將軍分賞功勳田地,頗有深意。

溫達興這時出口道:“防守並不難,只需控制水源要道,再且,往日大明曾設大寧都司,在塞外多設衛所,在舊址上覆設屯堡便可,如此,東到滿套兒,北到河套,皆盡在我靖邊軍掌握之下。”

衆人都興奮起來,此次靖邊軍的功勳分賞田地,呈現一個弧形大圈,從滿套兒外圍,一直蔓延到大同鎮外的貓兒莊,土城等地,大部分還處於各屯堡外圍,有着未來護衛口內的意思。

此次若進兵歸化城,佔據之後,只需在關鍵地方設立一些屯堡,等於將沙漠之南的範圍全部包含進去,未來自己做個莊園主,也放心安全了許多,當然,看靖邊軍態勢,便是佔據漠南,又會望向漠北,這叫得隴望蜀。

高史銀叫道:“不錯,大寧都司22個衛,並不需要全部復建,佔了歸化城後,沿草原到沙漠一線,設些屯堡便可,當然,必須以歸化城池爲基點,好好掃蕩周邊一番再說。”

議事大堂內討論熱烈起來,衆人七嘴八舌,紛紛發表意見,便連趙瑄這個炮癡,也難得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王鬥手指輕敲案桌:“具體用兵之策,參謀司定個方案上來,本將觀後,再作打算。”

“大將軍,兵部發來公文,又要求我宣府鎮供應鳥銃與子藥,給還是不給?”

攻略歸化城之事議後,後勤司大使齊天良,卻提起一事。

高史銀一拍案:“媽的,張口就要一萬杆鳥銃,幾十萬子藥,還一文不給,當我宣鎮軍民,都是散財童子?”

沈士奇也罵道:“貪得無厭,不知羞恥,我們的錢糧,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夏糧開始收穫,戶部要求宣府鎮儘快繳上夏稅,還都要銀圓,不過因爲李自成大軍,浩浩蕩蕩逼向開封,朝廷急令曹變蛟、王廷臣、陳永福回軍,只留陝西三邊總督的汪喬年,繼續在河南府剿滅流賊,防守洛陽等城池。

又鑑於流賊勢大,開封的重要,又急令督師丁啓睿、保定總督楊文嶽,還有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等人,率領大批軍隊去援,又令唐通準備南下。

靖邊軍鳥銃的犀利,在河南府曹變蛟與王廷臣,對劉芳亮的戰鬥中,又得到深刻的展現,所以兵部希望,王鬥能支援一批鳥銃,就以將要上繳的夏稅抵衝,如此一來,等於朝廷什麼都沒花費,硬得王鬥一批火器。

溫方亮神色深沉:“現在擺明了,朝廷對大將軍,對我靖邊軍猜疑,便是局勢惡化,流賊大興,猛帥與孫帥先後戰死,也依然死死壓制,不讓大將軍出戰,搏取立功機會。”

他冷笑一聲:“可笑的是,要糧要物,卻毫不手軟。”

高史銀越想越火,罵道:“一羣飯桶,十萬杆鳥銃送他們也沒用……當然,曹帥、王帥、虎帥還是不錯的……”

自王鬥崛起後,對國朝居功甚大,然錦州大勝歸來,卻飽受猜疑,特別一些士紳官員橫加指責,莫須有的罪名不斷扣上,將士們心下都是忿忿不平,也對朝廷越發冷淡,只維持一個表面的關係罷了。

很多心腹將士,更是紛紛開罵了。

王鬥不語,他手指輕敲,心下沉吟,猛如虎與孫應元戰死後,朝廷都有了追封,自己聞聽後,也有上表致哀,不料卻遭來一些言官的風言風語,讓他也頗爲惱怒,大明爲何如此?真是癌症末期了嗎?

而看情形,朱仙鎮大戰,比歷史上晚了一些時候,不過,最終還是到來,只是,結果會是如何?

想起當初,自己在襄陽,與猛如虎及孫應元相見情形,他嘆了口氣,說道:“讓後勤司送去吧。”

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394章 行刑!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101章 來臨第457章 首級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706章 腰斬第413章 新營制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479章 哨騎第131章 衛城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198章 留守第610章 直搗第145章 處決(下)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511章 難支第9章 殺奴!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549章 處置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87章 不留情第153章 銀礦第743章 南門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658章 構想第100章 值得第1章 火路墩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19章 盤點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07章 暴怒第428章 中暑第612章 勝利第480章 輜重第780章 轉機第483章 馬科第553章 血河(下)第382章 勝利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743章 南門第665章 發佈第389章 潰逃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475章 塞外第640章 炮轟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247章 血海下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804章 六部分第260章 援兵第750章 聯軍第330章 密謀第553章 血河(中)第68章 對戰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84章 去與留第732章 血溝第428章 中暑第99章 不屈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312章 佈局(上)第584章 鐵廠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390章 伏擊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86章 饑民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737章 此獠第283章 盡殺第144章 平亂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779章 絕望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382章 勝利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108章 小堡
第341章 如潮而來(上)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394章 行刑!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101章 來臨第457章 首級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706章 腰斬第413章 新營制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479章 哨騎第131章 衛城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198章 留守第610章 直搗第145章 處決(下)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511章 難支第9章 殺奴!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549章 處置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87章 不留情第153章 銀礦第743章 南門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658章 構想第100章 值得第1章 火路墩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19章 盤點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07章 暴怒第428章 中暑第612章 勝利第480章 輜重第780章 轉機第483章 馬科第553章 血河(下)第382章 勝利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743章 南門第665章 發佈第389章 潰逃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475章 塞外第640章 炮轟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247章 血海下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804章 六部分第260章 援兵第750章 聯軍第330章 密謀第553章 血河(中)第68章 對戰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84章 去與留第732章 血溝第428章 中暑第99章 不屈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312章 佈局(上)第584章 鐵廠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390章 伏擊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86章 饑民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737章 此獠第283章 盡殺第144章 平亂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779章 絕望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382章 勝利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108章 小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