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密謀

靖胡堡之議後,宋佳選先去鎮城活動了一下,見到了自己前上司張國威,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及暗示。幾天後,又在延慶州守備陳恩寵的引見下,見到了東路管糧通判郭士同。

郭士同官位雖小,但他是文官,掌管東路糧餉諸事,實權極重,更不用說,他的後臺是宣大總督陳新甲。往日對他來說,宋佳選之類的武夫,並不怎麼放在眼裡。

陳恩寵示好投靠較早,所以郭士同勉強接納他。看在陳恩寵的面子上,郭士同接見了靖胡堡守備宋佳選。

宋佳選雖然長得凶神惡煞,但在郭士同面前,卻不如王鬥那樣“跋扈”,依文貴武賤的潛規則,恭恭敬敬給郭士同叩頭。郭士同暗暗點頭:“這宋佳選雖是個粗鄙的武人,卻也懂得規矩,不象那王鬥……”

叩完頭後,宋佳選從頭上爬起來,臉上拼命擠出笑容:“聞聽大人雅緻,酷愛書畫,前些日府中下人前往鎮城,尋得考亭先生一匣珍本。下官一介武人,這等聖人的手抄書卷落在手上,真是暴殄天物,還不若由大人收藏。”

隨後他低低說了一聲:“此外還有一些黃精、白蠟之物,一同奉給大人。”

郭士同不由大喜,宋朝大儒朱熹的手抄卷本,這可是難得之物,還有那些黃精、白蠟……

其實這是隱語,黃精便是黃金,白蠟便是白銀。爲了行賄受賄方便,此等隱語常常變來變去,以前稱爲“黃米”、“白米”,現在流行稱起“黃精”、“白蠟”來。

郭士同神情更爲溫和,咳嗽一聲:“你倒有心。”

他賞給宋佳選一張椅子,宋佳選恭敬地坐了半邊屁股,對面的陳恩寵同樣如此。

看着二人,郭士同撫須微微點了點頭,往日他對這些武夫並不放在心上,他掌握糧餉,後臺更是宣大總督陳新甲,對誰說話都是一種不容置喙的味道,那些將官也得對他恭恭敬敬。

但隨着王斗的來到,此人盛氣凌人,處事直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讓人一下反應不過來。

馬國璽那老狐狸看來有與王鬥同站一條船的意思。東路有此二人,未來豈有自己說話的份?王鬥越來越對自己登鼻子上臉,郭士同怎麼能忍受?

未雨綢繆,自己需要拉攏一批人了。

“大人,那王鬥來勢很猛,剛到東路,便一系列舉動,屯田,剿匪。下官從延慶來,各處百姓只知有定國將軍,不知有朝廷。王鬥這樣邀買人心,這心思,嘿嘿……”

郭士同在旁陰陰說了聲。

郭士同臉色更爲難看,哼了一聲:“東路是朝廷之東路,不是某個武人的。有本官在此,決不許治下再現唐季藩鎮之禍。”

宋佳選與陳恩寵忙站起來:“下官等是忠心爲國的。”

郭士同讓二人坐下:“你等謹守勤勉,本官是看在眼裡的,坐,坐。”

二人越是恭敬,郭士同越是想起王鬥對自己的傲慢無禮,對他輕易博得聲望充滿嫉妒,而且這種嫉妒越來越濃烈。百姓對王斗的讚許如果落在自己頭上該有多好。

他緩緩道:“祖制文武分工,分守參將不過修茸地方城池,操練人馬,兵備與本官治理屯田民政,免於軍士飢寒之憂。那王鬥越廚代庖,是何用意?王鬥之膽大妄爲,兵憲卻也不問。”

郭士同語氣中對兵備道馬國璽的不滿怎麼也掩蓋不住,這個話題,宋佳選與陳恩寵卻不敢接口。

陳恩寵訴苦道:“定國將軍新設屯堡,下官等是贊成的,然各城原有軍戶貪圖新堡免稅之利,紛紛逃亡。他們進入新堡,下官等也不敢追捕。……這卻誤了下官等堡內夏稅秋糧的徵收,這個……”

郭士同臉色更爲難看,他負責東路各州縣衛所糧糧稅徵收,因舊有軍戶逃亡,各城之稅收得少,這筆帳,大部分算在他頭上。大明對文官越來越嚴厲,不能完成賦稅徵收,動不動就被奪官視事。

爲了這個官位,郭士同花費不少銀子精力,如果因此被奪官,他吃了王斗的心都有。

宋佳選忽然在旁說了句:“下官聽聞,定國將軍有意徵收商稅,不分保安州,還是東路各處。”

聽到這裡,郭士同猛地站起來:“荒謬,此乃與民爭利之舉。”

他說道:“顯皇帝時便有商稅礦稅之禍,礦稅繁興,萬民失業,上下相爭,惟利是聞。百姓無朝夕之保,天下亂景蓬生,此前車之禍,王鬥未所聞哉?”

他疾言厲色:“本官與兵憲還未議從,他區區一分守參將有何權限徵稅?此虎狼之心,可想制國中之國焉?”

“王鬥若敢從這萬夫所指之舉,本官定然彈劾之”

看他義憤填膺的樣子,宋佳選與陳恩寵卻是心下有數,郭士同任東路管糧通判後,他族內的子弟紛紛涌到,買田買地,開店設鋪,糧油店,布匹,鹽店等等,開設達有十幾家。

如果王鬥徵稅,不是要從他口中奪食嗎?這讓郭士同怎麼能忍受?

宋佳選掌管邊關城堡,更是心下了然,郭家子弟,若是沒有參與走私塞外之事,那纔有鬼了。王鬥有意整治軍隊,禁止私貿,己經讓郭士同極爲忌諱,如果再徵稅……

其實是否徵收商稅,王斗的參將府還沒決定,王鬥雖然有這意思,不過念在時機未到,打算緩緩,過個一、兩年再說。但不知道爲什麼,突然這股風傳來,在東路各城迅速傳揚開來。

對宋佳選等人而言,這消息如久旱逢甘雨一般,不管是不是真的,王鬥都將陷入極大的危機,他將得罪東路大部分商人,士人,武人等。反對如潮聲音下,他未來在東路能不能坐穩位子,真的難說。

這樣一來,王鬥就顧不上治理軍隊,禁止私貿了,宋佳選等人又可以安心發財,吃空餉,喝兵血等。

三人在屋內不知談了多久,宋佳選與陳恩寵才滿意出來,二人互視一眼,都是冷笑一聲。

……

延慶州建於永樂十一年,包磚於景泰二年,擴建於萬曆七年。與保安州一樣,是東路境內兩處民州所在,內中居住的百姓,很大部分是民戶。

延慶州有州治與守備官廳,內有冠山書院,設之儒學。州城坐擁平川之地,南北爲山川,東西爲平坦沃土,更交通鎮城與京師要道,向是居民繁衍之所,永寧年間便在這裡募民鎮守。

城內有大街數條,皆搭有坊表,此時在承恩坊一條衚衕的大宅內,聚集了衆多商人。大宅華貴,大廳寬敞富麗,內中的商人,也個個錦衣袍服,盡顯富貴之氣。

他們慢條斯理坐着談笑,簡單幾句交談中,有時價值幾萬兩的貨物交易就此達成。

在座商賈,多是糧商、鹽商之輩,有人同時還經營着藥布皮毛、當鋪旅館、錢業、茶業、倉庫諸務,個個身家鉅萬,舉手間撲面而來的富貴之氣。

大明初期爲了解決邊軍糧餉運輸問題,便實行了“開中法”,鼓勵商人運糧到邊關。從那時起,九邊便糧鹽商人大興,便是“開中法”敗落,然隨着大明衛所的破敗,九邊需要大量的糧食棉花布匹,同樣離不開這些商人。

以軍士月糧一石標準計,僅宣大三鎮一年便需要糧食二百多萬石,布幾十萬匹,棉花幾十萬斤。還有大量馬匹的草料,柴米油鹽醬醋茶等雜貨需要的數目也是天文數字。

這養活了一個龐大的商人集團,有資十萬兩不敢稱道,百萬兩纔算平常,特別以晉商、京商,徽商等爲富。

由於獲利甚巨,雖明末天災**,百姓流離失所,但對很多商人而言,卻影響不到他們的富貴生活。香塵載道,玉屑盈衢,商賈之間的誇富鬥豔層出不窮,極盡揮霍之事。

看周邊一排排站開的丫鬟侍女,身旁那精緻的黃花梨桌椅,還有旁邊吹拉彈唱,專門從太原請來的梆子戲班堂。對許多貧民百姓而言,做夢也想象不到這等奢侈。

這還僅僅是東路一個普通州地,若是到了太原諸處,這所宅院的主人便又是土包子了。

衆商賈正在交頭接耳,輕言淺笑,這時一個穿着藍綢長衫的管家出來,含笑道:“諸位,張老爺子到了。”

一個五十餘歲的老者在一干侍女的攙扶下出來,他鬚髮半黑半白,身材高大,舉手投足間頗有威嚴之氣,顯然是久居金錢權力中心的人物。看他出來,在座商賈紛紛拱手作揖,連稱“張老爺子萬安。”

由不得各商賈不恭敬,這張老爺子張萬山便是原東路參將張國威的族叔,張國威在東路鎮守多年,觸手無孔不入,東路所有能賺錢的產業,哪個他沒伸手?田地,糧油,布匹,棉花,畜牧,礦山,等等等等,都有張家的身影存在。

張萬山老奸巨猾,手段狠辣,對竟爭對手從不留情,除非答應他提出的一系列苛刻條件。在場商賈或許有些人是外來的強龍,但強龍不壓地頭蛇,張家就是東路的地頭蛇。要想在東路這塊地方經商營業,誰敢不聽張家的號令?

便是張國威調任到鎮城,但張家的影響仍在東路深深存在。

見衆商賈施禮,張萬山呵呵而笑,拱手團團作個圈,略略提高聲音說道:“諸位,讓老朽來引見。”

他指着身旁一穿着綢袍,頭戴**一統帽,神情頗爲精明的中年人:“這位便是範家的大公子範三拔,範大掌櫃,諸位多多親近。”

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4章 童養媳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455章 救援第131章 衛城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202章 哨探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725章 洪流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94章 紀小娘子第103章 登城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107章 暴怒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10章 分銀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790章 監國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488章 致意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614章 空城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585章 軍工廠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618章 方向第539章 離去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783章 說服第793章 驚歎第408章 歸家第762章 無知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543章 白熱化第646章 獎賞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544章 優勢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469章 傷亡第772章 到了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768章 各方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787章 動員第249章 看誰狠!第617章 重圍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355章 想伏擊?第796章 起兵第428章 中暑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327章 滅之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121章 轉移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551章 說服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58章 吃驚第468章 戰果第387章 襲城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638章 屍堆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801章 盡出第803章 到齊第525章 密議第68章 對戰第459章 打響第551章 說服第336章 反應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723章 怒了第720章 二溝第820章 一箭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
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4章 童養媳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中)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455章 救援第131章 衛城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202章 哨探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725章 洪流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94章 紀小娘子第103章 登城第474章 王鬥爲薊鎮總兵?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107章 暴怒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10章 分銀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790章 監國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488章 致意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62章 用事實說話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614章 空城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585章 軍工廠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618章 方向第539章 離去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783章 說服第793章 驚歎第408章 歸家第762章 無知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543章 白熱化第646章 獎賞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544章 優勢第422章 宣大總督第469章 傷亡第772章 到了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768章 各方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787章 動員第249章 看誰狠!第617章 重圍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355章 想伏擊?第796章 起兵第428章 中暑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327章 滅之第六十四章 狠辣第121章 轉移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551章 說服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58章 吃驚第468章 戰果第387章 襲城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638章 屍堆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801章 盡出第803章 到齊第525章 密議第68章 對戰第459章 打響第551章 說服第336章 反應第194章 恕下官直言第723章 怒了第720章 二溝第820章 一箭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