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鹿死誰手

老白牛:隆重推薦平山散人的旁醫左相,很不錯的書,再隆重推薦一本個人看得很爽的書,都市至尊天驕。

……

其實在內心深處,對於漢八旗能否與靖邊軍銃炮對戰,皇太極仍然保持猶豫與惶恐,不過在清國中,能給靖邊軍大規模殺傷的,除了烏真哈超炮營與漢軍銃兵,己經找不出別的優良炮灰,只能趕鴨子上轎了。

那日靖邊軍火炮的犀利表現,也給皇太極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靖邊軍防間頗嚴,直到現在,清國細作,也未能得知他們的火炮發射秘技,不過按孔有德的佈置,大清炮營,還是可以發揮優良戰力的。

清國君臣,細細謀劃此次決戰,情報所得,小淩河邊的吳三桂,馬科、唐通幾部,約有兵馬四萬多人,不到五萬,錦州城內,也有兵馬超過二萬。

不過圍城兩年多來,錦州守軍,早己疲憊不堪,就是祖大壽數千本部,一樣疲倦非常。

對峙這些時間來,清國也早己摸清,馬科部的山海軍,各營傷亡頗大,不論官將軍士,皆是怨聲載道,各營士氣低落,處於崩潰的邊緣,面對種種不妙情形,身爲總兵的馬科卻無力彈壓。

唐通只會自保,小淩河邊,有戰鬥力的,唯有吳三桂的寧遠軍。

對峙以來,該部表現出衆,他們不但擋住乳峰山清軍的側擊,還攻佔了小淩河北岸與女兒河北岸某些狹小地帶,多少支援了錦州城部分物資供應,如運進一些柴禾等。

安排中,仍以代善的滿洲正紅旗、杜度的鑲紅旗應對祖大壽與城外吳三桂等人。

此次出征,滿蒙漢各旗,幾乎全丁而出,連各牛錄下的餘丁,也隨軍出征不少,二旗各有牛錄三十餘,再加兩個附屬的蒙古正紅旗、鑲紅旗,計有旗丁二萬七千人左右。

最初圍城時,代善與杜度等人,只有旗丁約一萬五千人聚於錦州城下,餘者安排在義州。

然明清在女兒河對峙來,皇太極又從義州抽調了一部分兵力,所以該處只剩七千的滿蒙正紅旗、鑲紅旗旗丁,不過三萬餘負責屯田運輸的跟役與阿哈未動。

因爲得知草原消息,皇太極己下令義州的清軍戒備與注意防守。

杜度雄心壯志,揮舞拳頭:“錦州與小淩河邊,雖有明軍號稱超過六萬,不過明軍可戰的,只有祖大壽數千人,吳三桂萬餘人,奴才等有兵四萬餘,定可大破明軍,將他們剿於城下。”

隨同杜度等圍困的,還有超過兩萬的阿哈雜役,那些雜役,很多是各牛錄的餘丁,同樣善射善戰,緊要關頭,一樣可以派上戰場,阿哈們也可以頂一頂。

雖說圍城這麼久,各旗傷亡了一些人馬,但在杜度心中,他們兵馬打王鬥不行,打吳三桂等人,還是尤有餘力的,所以對此戰充滿了信心。

只有老代善頗爲慎重,他向皇太極建言:“王鬥偏師自塞外逼來,雖不知是真是假,也當提高戒備。奴才以爲,可從雜役中挑選一些餘丁,參與義州城守,還可將一部阿哈擡旗,這些奴才感恩之下,定然竭誠爲大清效力。”

義州守軍,己經有七千人,由嶽託次子洛洛歡統帶,他們有城池作爲依靠,若再挑選雜役協守,更將一部分強壯忠誠阿哈擡旗,義州的防守更爲無憂。

皇太極心想:“薑是老的辣,老狐狸就是老狐狸,未預勝,先預敗,只要後路無憂,大軍儘可在前線安心作戰。”

他不動聲色道:“便如禮親王所言。”

此次決戰關鍵,是正面戰場,還有斷絕明軍後路之戰。

皇太極毫不客氣,點名多爾袞與多鐸,還有全部的漢八旗與朝鮮軍,將他們安排在正面戰場,與王鬥等面對面會戰。

爲顯公正,他兒子豪格的滿洲正藍旗,還有濟爾哈朗的鑲藍旗也一同參戰,隨同的還有正白、鑲白、正藍、鑲藍等四旗的八旗蒙古兵,一部分外藩蒙古兵。

如此,女兒河北岸的正面戰場上,以滿洲四旗爲主,蒙漢軍,朝鮮軍爲輔,總兵力差點達到十一萬。

當然,因爲戰後各旗傷亡的緣故,能戰鬥的兵馬只有約十萬,甚至不到一點,他們對面的明軍,連上松山守軍什麼的,估計也就十萬左右。

皇太極目光如鷙鷹般銳利,來回掃視衆人:“兩黃旗旗主阿山與拜音圖,率八旗蒙古二黃旗,共約三萬兵丁,又有外藩蒙古二萬餘人,五萬雜役阿哈,十萬大軍,攻打明軍杏山,以爲包抄斷絕後路之舉!”

情報所得,明國在杏山等地,佈置有遼東總兵劉肇基,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等人,加上當地一些兵馬,總兵力約四萬餘人,筆架山附近,也有協守總兵孟道數千人馬。

十萬大軍雷霆攻打,想必可以將他們包抄,消滅!

曹變蛟、王廷臣等雖稱可戰,然皇太極並未放在心上,讓他稍稍有點擔憂的,便是靖邊軍佈置在長嶺山的一些人馬。

這個長嶺山,遠遠觀之,就是一座普通的山嶺,實在沒什麼出奇,甚至看不到防守工事,只有近近一看,纔好象有一些矮矮的土牆,似乎寨牆什麼都沒有,簡陋得不能再簡陋。

當然,以皇太極對王斗的重視,他認爲長嶺山不會這麼簡單。

雖然哨騎只能遠遠觀之,難以逼近,不過從他們描繪的詞語中,皇太極感到一種熟悉感,有點類似當年多爾袞等攻打王斗的鉅鹿防線,這引起皇太極很大關注。

不過他認爲,長嶺山的守軍還是太少,估計就是二、三千人馬,還是靖邊軍的輜兵駐守,在己方優勢兵力下,還是可以攻打下的。

當年多爾袞等人攻鉅鹿時,不是一樣攻進他們的防線?多多驅使阿哈雜役便可。

隨軍的阿哈奴隸們,大可使用擡旗,分發田地等措施誘惑,定可大大增強他們作戰送死的積極性。

所以重視歸重視,皇太極並不認爲長嶺山奪取不下,而且此處位於自己計劃中斷絕後路,挖取壕溝關鍵所在,必奪之。

多爾袞心中惱怒,皇太極將自己與多鐸的兵馬布置在正面戰場,而他的兩黃旗,則去包抄後路。誰都知道,與王鬥作戰危險,包抄後路,則相對輕鬆,便是在錦州城外與吳三桂等人大戰,危險性也不高。

他知道,皇太極早對自己與弟弟猜忌,他與多鐸的兩白旗,總牛錄數達到98個,大大超過兩黃旗的75個牛錄。

雖說再加上豪格的42個牛錄,皇太極父子,實力還是超過他們,不過也差不了多少,怪不得皇太極始終疑神疑鬼,一有機會,就讓二旗做炮灰。

不過多爾袞也沒辦法,皇太極身爲清國皇帝,命令他們名正言順,多爾袞再是惱怒,他也不敢當面抗拒。更何況這次大戰,豪格的正藍旗一樣安排在正面戰場,讓多爾袞更無話可說。

他只得出列,與濟爾哈朗等人一起領命。

高聲喝應的時候,他感覺皇太極陰冷的目光從自己臉上掃過,多爾袞心下更是一凜。

朝鮮國右議政金自點心中哀嘆,爲巴結主子,這次領軍前來錦州,是來錯了。

他率領的朝鮮軍,因爲各處都要他們送死,眼下能戰鬥的,己經不到一萬。

兵將們怨聲載道,將他這個右議政恨之入骨,這次更攤上讓人畏懼的靖邊軍,只希望決戰大獲全勝,否則回國之後,他都不知如何向朝野上下交待。

孔有德,石廷柱等人倒是雄赳赳氣昂昂,充滿激情,自投靠清國那一刻起,他們己經沒有退路,只得安心爲清國賣命了。

當然,他們齊聲大吼的同時,內心還是不無惶恐,連朝鮮兵在內,他們銃兵不到三萬,而估算靖邊軍與楊國柱,王樸等人銃兵,可能有一萬三千到一萬五千人左右,能不能在鳥銃對射中打贏,他們也沒有把握。

只有外藩蒙古一些王公大臣,臉上露出輕鬆的神情,看來色楞的犧牲沒有花費,博格達汗還是對他們有所照顧,各旗大部分兵馬,都隨兩黃旗去包抄後路,避開了危險的正面戰場,這是個好消息。

豪格對父親的安排自然沒有異議,不過黃土嶺之戰後,他對靖邊軍也起了畏懼之心,他說道:“爲何兩黃旗不佈置在伊家嶺東側,對王鬥等人展開側擊?如此正面之地,以二十萬大軍左右夾擊,定可大獲全勝。”

代善對皇太極任何安排都甘之如飴的樣子,此時更出言解說:“伊家嶺等處,雖說有利漢軍攻守,然卻不利我鐵騎奔騰,只得步攻,王鬥善守,火器犀利,若戰事陷入僵局,不利我師殲滅明軍精銳。”

濟爾哈朗也道:“兩黃旗若佈置在伊家嶺東側,明國的曹變蛟、王廷臣等人,也可能渡過女兒河,側面攻打我白廟堡大軍,介時兩黃旗便可能被明軍左右夾擊,不若包抄後路,動其軍心,使之陷於絕境。”

豪格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難得施禮道:“受教了,多謝禮親王與鄭親王教誨。”

代善與濟爾哈朗都感意外,連忙還禮,豪格仗着皇太極的勢,向來飛揚跋扈,被王鬥爆打一頓後,變化很大啊。

皇太極微笑點頭,兒子自受了挫折後,成熟了許多,他忽然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就似看到往日那隻小鷹,己經成長爲天上的雄鷹,可以自己飛翔了。

衆漢蒙大臣也是暗暗點頭,皇帝身體每況愈下,他們都感焦慮,豪格展現出英主的端倪,他們心中欣慰。

多鐸撇了撇嘴,只有多爾袞低下頭,掩飾他眼中閃過的寒光。

大軍安排計定後,屋內氣氛肅然,明清大軍雙方,很快將在女兒河北岸,那東西十餘里,南北十餘里地帶正面對戰,鹿死誰手,不得而知。

皇太極緩緩掃視諸王貝勒,目光前所未有的嚴厲:“此次我大清兵馬二十餘萬,將在錦州,女兒河,杏山等處,與明軍展開大戰,正面對決,斷敵糧道,爾等務必死戰到底,有臨戰退縮者,朕定斬不饒!”

他更說道:“九月十八日,雙方大戰,介時女兒河北岸,朕會率噶布什賢兵馬,親自督戰!”

豪格首先振臂高呼:“大清必勝!”

多鐸也是吼道:“殺光南蠻!”

衆蒙古人再次五體投地,個個高呼:“博格達汗,博格達汗,博格達汗……”

衆臣高呼中,皇太極高居上首,他目光深沉,心中暗暗祈禱:“高皇帝在天之靈,望護佑我軍大勝,天佑我大清!”

……

衆臣出來後,額駙,八旗蒙古鑲紅旗固山額真布顏代,與正紅旗固山額真恩格圖走在一起。

布顏代臉上掩飾不住的憂慮,對恩格圖抱怨道:“博格達汗是怎麼想的?真要與明軍決戰?”

恩格圖嘆道:“大汗己經決定了,看看打得怎麼樣再說吧。”

與二人一樣,外藩蒙古土默特旗的俄木布楚虎爾,還有善巴,同樣擔憂此戰結果。

他們更掛念,草原上到底怎麼了?

……

當日下午,雙子山女兒河段。

此時的河水,被密密麻麻的浮橋所覆蓋,南岸數裡,還有北岸約三裡處,己經聚滿了明軍的營寨,密密飄揚的旗幟,在寒風中獵獵鼓動聲響。

大營北面不遠處,是一道一道複雜彎曲的壕溝,壕溝過去一、二里,就是清軍的大營,那邊的營寨前方,同樣佈滿複雜多樣的矮牆壕溝。

壕溝後面,明清雙方許多士兵,在走動眺望着,他們神情中,都有掩飾不住的疲憊。

不但如此,雙子山東面沿着官道,數道深深的壕溝,蜿蜒南行,差點蔓延到松山城堡。

爲了防止清軍自乳峰山衝下,斷了女兒河岸明軍後路,在大量隨軍民夫的辛勤勞動下,官道差點不見了,一道道十數里長的溝壑,代替了原先相對平坦的大地。

王鬥站在河水邊,一道浮橋附近,那邊,正有成羣的民夫,搬運着大量的輜重,正匆匆忙忙過橋而去,他們沉重的腳步,踩得浮橋吱呀吱呀作響。

待這些民夫過後,一羣的靖邊軍戰士,從浮橋那邊過來,他們是替換下來輪休的,女兒河南岸,營中大軍基本沒有戰事,不過女兒河北岸,就時不時會發生戰鬥,有時數日沒有一戰,有時又一日數戰。

可以看出,這些乙等軍們,神情中都帶着疲憊,不過他們的眼神更銳利了。

戰火的錘鍊,讓他們個個成爲合格精銳的戰士。

天氣轉冷,他們都換上了冬裝,雖說穿着青灰的外衣,然內中偶爾露出的一抺鮮紅,又讓他們整個形象亮麗起來。

在服飾色感的悅目與絢爛上,大明己經達到中國數千年的巔峰,無論是後世的清國,民國,共和國,都達不到他們的層次,靖邊軍服飾更注意這點,最大程度的體現軍士們英氣與威武。

這些戰士過來時,疲憊中帶着輕鬆,看到浮橋邊的王鬥時,他們個個臉上,都現出尊崇的神情。

看他們往後方大營而去,王鬥身旁的謝一科忽然嘟噥一句:“真累啊,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要我說,相峙什麼,不如痛痛快快大戰一場,更來得爽利!”

養好傷後,謝一科又恢復了活蹦亂跳,長久的大軍相峙中,他神情萎靡了許多,因爲敵我大營就在眼前,也沒什麼好偵察的,謝一科無所事事,也閒得慌。

溫達興拉了拉謝一科的手,鍾顯才啪的一聲,在謝一科頭上拍了一下,王鬥面前,鍾顯才還是挺暴力的。

謝一科摸了摸頭,嘀咕一句:“亂打人。”

他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大軍相峙,是大將軍堅持的,溫達興與鍾顯才,也是爲了他好。

韓朝遲疑了一下,也是輕輕道:“大將軍,我師與韃虜的相持,還是繼續下去嗎?”

王鬥看向他,韓朝的臉容削瘦不少,顯得更爲堅毅,眼中閃動着智慧的光芒。

不過可以看出,韓朝內心深處,也是疲憊的。

而主將如此,士兵更是不用說。

王鬥忽然有點猶豫,他的軍隊,風格就是一往無前,攻擊,再攻擊,在野戰中掃平一切,眼下這種相峙對戰,靜坐戰爭,是否會對軍隊的士氣,造成隱蔽打擊?

雖然王鬥自信,他的軍隊,可以堅定不移地執行他的命令,不過軍隊士氣的步步沉淪,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而且是否還要與清軍相峙下去,現在明軍陣營中,一樣爭論激烈。很多官將都認爲,與其長久的消耗埋沒軍隊士氣戰心,不如痛痛快快一戰,與韃虜一決雌雄,免得整日這樣死氣沉沉的,不知什麼時候纔是盡頭。

眼下雙方的大軍,都很疲倦了,就看誰更能堅持。

王鬥還想起昨日自己接到的情報,流賊再起了。

大明朝廷,內閣等保密程度爲零,因此李仙風的奏疏到達京師後,很快就沸沸揚揚,情報司安排在京師的情報人員,快馬加鞭,不久後就將情報送到了王鬥手中。

對於李自成如此快死灰復燃,頗讓王鬥感到意外,雖然他知道李自成在歷史上就是小強,能折騰的命,然如此快速崛起……

內憂外患,看來皇帝將很快作出選擇了,自己竭盡全力,真能改變歷史上的遺憾嗎?

這瞬間,王鬥有些猶豫,彷徨,不過很快的,他就將這種懦弱心思,排遣出自己體內。

多年的鬥爭,鐵血下來,他的內心,早己錘鍊得如鋼似鐵,意志堅定不移。

“自己該做個決定了!”

王鬥對自己道。

他正要回答韓朝,忽然一騎滾滾而來,那騎士滾鞍落馬,對王斗大聲道:“大將軍,洪督急喚,皇帝有聖旨來到。”

又有一騎到來,大叫道:“大將軍,韃子似乎後撤退兵了!”。

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710章 胡寨主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489章 密信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91章 火藥沒了第595章 檄文第750章 聯軍第412章 費用、軍火第81章 我的理想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621章 紅顏第508章 衝鋒第807章 驚遇第783章 說服第80章 激勵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795章 力量第606章 兩截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816章 鐵線第14章 升賞第664章 議論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569章 歸化司第42章 修牆第51章 鄧一腳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484章 放肆!第786章 大略第280章 破營第509章 右臂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462章 神機箭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27章 滅之第457章 首級第336章 反應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678章 交鋒第310章 隱患第479章 哨騎第801章 盡出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第723章 怒了第734章 掩護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381章 決戰(上)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336章 反應第698章 事故第755章 堅定第774章 越急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24章 建堡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753章 出關第589章 所見第51章 鄧一腳第752章 憂慮第384章 得知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444章 毒煙彈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809章 大陣第731章 擋住第662章 思想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558章 反響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720章 二溝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556章 末日第363章 傳奇第145章 處決(上)
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710章 胡寨主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489章 密信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91章 火藥沒了第595章 檄文第750章 聯軍第412章 費用、軍火第81章 我的理想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621章 紅顏第508章 衝鋒第807章 驚遇第783章 說服第80章 激勵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795章 力量第606章 兩截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816章 鐵線第14章 升賞第664章 議論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569章 歸化司第42章 修牆第51章 鄧一腳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484章 放肆!第786章 大略第280章 破營第509章 右臂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462章 神機箭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263章 三日後退兵第327章 滅之第457章 首級第336章 反應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678章 交鋒第310章 隱患第479章 哨騎第801章 盡出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第723章 怒了第734章 掩護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381章 決戰(上)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336章 反應第698章 事故第755章 堅定第774章 越急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24章 建堡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753章 出關第589章 所見第51章 鄧一腳第752章 憂慮第384章 得知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444章 毒煙彈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809章 大陣第731章 擋住第662章 思想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558章 反響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720章 二溝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下)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556章 末日第363章 傳奇第145章 處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