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佈局(上)

“此次入衛,我舜鄉軍戰死將士一千四百二十五人,傷殘者二百六十七人。依定國將軍之令,大軍班師回州,祭拜殉國將士之後,依律給傷亡將士撫卹。”

“戰死者,每家撫卹安家銀五十兩,傷殘者,每家撫卹安家銀三十兩,視其家人遺孀請求,或一次支給,或按月支給。大部分遺孀家屬,都願意按年月領取。

“此爲安家銀兩,又有其家屬每月撫卹糧米,每月每口供給五斗,遺孀奉養終身,其子嗣,奉養其成年戴冠。”

遲大成沒有絲毫表情的聲音不斷傳來,在寬闊的大堂內迴盪:“將軍仁慈,又給傷殘將士家口田地免稅三年,日後各堡耕田隊免費幫其耕種,加上傷亡將士各殺奴分賞優先分取,其家小己可終身衣食無憂。”

遲大成說完後,向王鬥作了一揖,然後自己坐下。

堂內竊竊私語,均覺舜鄉軍撫卹之優厚,在此時的大明各軍當排首位,可與當年的戚家軍相提並論。家小無後顧之憂,這也是舜鄉軍戰力出衆的原因之一。

州城管屯官張貴與僉書官田昌國坐在一起,田昌國還是那樣的骨瘦如柴,不過此時往日他兩個似醒未醒的大泡眼卻是炯炯有神。

第一次,自己獲邀參加定國將軍的議事,這是難得的榮耀,代表自己同樣成爲定國將軍核心一員。機會極爲難得,田昌國怎能不圓睜自己雙目,專心致志的聽講?

聽着遲大成在那款款而談,田昌國內心一陣一陣的戰慄,王鬥暗藏的實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僅聽那些奪回來的銀兩糧草人口就讓人不寒而慄,這些收穫在未來消化之後,定國將軍的實力會膨脹到哪一步?

田昌國暗暗慶幸幾年前自己沒有參與兵變謀亂,又極力向王鬥靠攏,纔得到現在這個器重接近的機會。

他與張貴二人交頭接耳一陣,張貴站起身來,向王斗拱手道:“將軍,下官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鬥道:“張僉事請講。”

張貴道:“將軍,諸位大人,下官不才,蒙將軍授於州城管屯官之職。下官以爲,我舜鄉軍撫卹過重,先有安家銀,每月又有撫慰糧米,殺敵分賞還不論,如此優厚,未來恐會增加軍中負擔。”

“大明這個世道,拉來一個人就可當兵,陣亡幾個人,給個幾兩撫卹銀己是仁厚。……當然了,將軍的仁慈寬厚是別的將官不能比的,不過下官認爲,別的不說,那傷殘將士家口田地免稅三年大可不必,有那些撫卹糧米己是足夠

。”

他這話說完,田昌國也是站起身來,對王鬥點頭哈腰道:“將軍,下官也是這個意思,我舜鄉軍給的傷亡撫卹己經夠多了,田地免稅,下官認爲有待商榷。”

二人剛說完,高史銀己是跳了起來,涿州與平谷之戰後,他升爲保安衛指揮僉事,未來軍隊整編,他也定是堂堂一千總,與田昌國,張貴等人平起平坐。

雖說張貴以前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不過那又怎麼樣?以前張貴還是定國將軍的頂頭上司呢,此一時彼一時。

經過幾場大戰,高史銀深深認識到麾下軍隊軍心士氣的重要,王鬥給傷亡將士免稅數年,定可更增進軍隊的凝聚力,增強他們的戰鬥力,對他們這些管軍將官來說,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至於未來軍隊的負擔,那不是他管轄的範圍。

他先對王鬥恭敬施了一禮,然後對張貴怒道:“張僉事,給傷殘將士家口田地免稅三年,這是將軍親自擬下的,那是他老人家的仁厚,對將士的體恤之心。不就是田地免稅三年,一千多將士的田地,也不會少收多少糧米?你跳出來反對,這是什麼意思?”

他說到最後,己經有些咬牙切齒,連臉上的橫肉都在抖動。

坐於位上的鐘顯才細聲細氣道:“我贊同高僉事的意見,雖說將士有分下撫卹銀米,不過若田地再免稅三年,可更得將士之心。”

鍾顯纔是僅次於韓朝,高史銀等人最早在靖邊堡跟隨王斗的老人,有他的出言支持,高史銀立時腰桿一下硬了許多。

孫三傑道:“我也贊同高僉事的意見。”

高史銀更是洋洋得意。

張貴瞟了高史銀一眼,說道:“有道是升米恩,鬥米仇。你給我一升米,沒讓我餓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給了我一斗米,就能給更多,你不繼續多給,那你就是仇人。”

“我舜鄉軍都是好漢,當然不會出現這等忘恩負義之輩,不過高僉事不當家不知柴木貴。此次入衛,我舜鄉軍傷亡近兩千人。將軍是豪傑人物,大明處處離不開將軍。未來肯定要出外不斷打仗,將士的傷亡會越來越多,先是一千多將士田地免稅,未來會有多少?這積少成多的……下官提出這個意見,也是一片公心,防患於未然。”

田昌國在旁邊道:“就是就是,張僉事的話,當是老成謀國之言。”

王鬥靜靜聽着張貴說話,看他說得口味橫飛,慷慨激昂。他卻知道張貴此人外貌威猛,短鬚戟張,豹眼圓睜長得就象張飛,其實卻是粗中有細,非常精明的一個人。他刻意體現自己與衆將不和,頗有深意。

他點點頭,放下手中的茶盞站了起來,立時堂內爭論各人閉嘴,恭敬肅立。

王鬥在堂內負手踱步,他來到窗口,外面淅淅瀝瀝的雨聲不斷,雨幕連綿,堂前樹木,臺階上的石板被沖刷的潔淨無比。

王鬥負手在窗前看了良久,堂內各人靜靜看着他的背影,不敢出聲一言。

好久,王鬥轉身回來,他嘆道:“屈子曾有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本將每讀史,也總感於民生之苦,有道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鬥不才,願與諸君共勉,儘量讓治下軍戶百姓,日子過得好些。”

他的聲音在堂內迴盪:“那些傷殘將士,也曾是我保安州的軍戶百姓,此次國戰,他們的家小,或失去自家的子弟,或是傷殘不能勞作。本將心中憐恤,盡綿薄之力,便是以後再艱難,我也會想方設法,讓這些傷亡將士家小,能夠衣食周全,不再有飢寒之苦。也讓我活着的舜鄉軍戰士,再無後顧之憂慮。”

堂內各人一齊站起身來,面上皆是動容感動之色,他們齊聲道:“將軍仁厚,世所罕見,我等能追隨將軍,實是幸事。”

張貴更是哽咽,他拜倒在地:“與將軍相比,下官醒覺自己真乃井底之蛙,慚愧,慚愧。”

王鬥伸出雙手虛虛攙扶:“衆將請起。”

又過去親手扶起張貴:“拾遺補缺,大膽直言,張僉事也是一片公心,請起。”

張貴痛哭流涕起身。

衆人又坐定後,位於大堂右側上首的令吏馮大昌微笑起身。

他動作優美對王鬥深施一禮,又對堂內各人微笑點頭,然後展開手中一份公文:“將軍,自三月下真定府與保定府各獲救百姓解回保安州,學生連日與令吏廳諸同僚詳加統計。”

“連帶流井寨數月收容之兩萬五千餘災民,我保安州新增口數二十三萬六千五百四十七人。這些丁口,多爲壯男壯女,以壯男居多,有丁十三萬一千六百餘口。壯婦八萬八千七百餘口,餘下的爲老弱幼女,多爲流井寨收容內中災民。”

“這二十三萬災民百姓,安置在張家堡,舜鄉堡,五堡,礬山四地,未來如何,請將軍定奪。”

說完後,他又對堂內各人微笑點頭,含笑坐下。

張貴咳嗽一聲,拿出一份厚厚公文,爲了今日這場會議,他己經精心準備好久,他起身對王鬥作了一揖,說道:“將軍,關於這些丁口的安置,下官曾與林大人詳加商議,眼下我保安州有口十萬衆,州城的田地,早己開墾完畢。要安置這些百姓,唯有朝向周邊衛所發展,正好將軍鎮守宣鎮東路,設立屯所,安置軍戶,名正言順。”

他說道:“將軍鎮守之東路,治下有保安州城、保安衛城、懷來城、永寧城,延慶城諸地,各處荒地衆多,大可設立軍屯,安置百姓,屯糧屯兵。下官的意思,每一千戶設立屯堡一處,以一千戶五、六千口計,只需設立屯堡五十處,便可將這二十餘萬百姓安置完畢。此戰我舜鄉軍奪回的糧草耕牛衆多,要安置這些百姓,想必容易。”

“當然,這些救回來的百姓,很多都是單丁散戶,可效防州城之策,讓他們配對成親,鼓勵他們生育,未來繁衍子嗣,也可增加我宣鎮東路的丁口,詳情種種,下官己粗粗擬定方略,請將軍過目。”

說着張貴恭敬地將手中文案遞給謝一科,讓他轉給王鬥。

王鬥接過文案瀏覽,其實他內心早有自己的全局戰略,這些天也一直在思索未來整個宣府鎮東路的執政綱領,整體的軍政民務規劃等,不過聽聽部下的意見也好。

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624章 攻寨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24章 建堡第260章 援兵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588章 紫荊關第112章 野戰(下)第103章 登城第377章 內應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243章 鉅鹿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793章 驚歎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629章 過河第724章 對比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743章 南門第566章 清虜第777章 刑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799章 擋兒嶺第550章 決斷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87章 不留情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486章 激鬥(上)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67章 扮象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502章 決定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254章 肉搏第83章 家丁風波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592章 “封地”第337章 聖意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41章 自盡第221章 誰是兔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355章 想伏擊?第14章 升賞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25章 比賽第783章 說服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638章 屍堆第629章 過河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763章 惡之花第468章 戰果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549章 處置第698章 事故第413章 新營制第430章 京師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647章 情報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336章 反應第416章 爭論第619章 野心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818章 碾壓第30章 震驚第763章 惡之花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723章 怒了第516章 合圍
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624章 攻寨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24章 建堡第260章 援兵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718章 緊急佈防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588章 紫荊關第112章 野戰(下)第103章 登城第377章 內應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243章 鉅鹿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793章 驚歎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629章 過河第724章 對比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743章 南門第566章 清虜第777章 刑具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799章 擋兒嶺第550章 決斷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87章 不留情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486章 激鬥(上)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67章 扮象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502章 決定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254章 肉搏第83章 家丁風波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592章 “封地”第337章 聖意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41章 自盡第221章 誰是兔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73章 是時候了第355章 想伏擊?第14章 升賞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25章 比賽第783章 說服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371章 強攻、硬守(上)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638章 屍堆第629章 過河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11章 管隊官張貴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763章 惡之花第468章 戰果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549章 處置第698章 事故第413章 新營制第430章 京師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647章 情報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168章 參將來了第336章 反應第416章 爭論第619章 野心第681章 若大明能活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818章 碾壓第30章 震驚第763章 惡之花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723章 怒了第516章 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