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

看着下面商人期盼的眼神,溫方亮拍拍手,幾個參謀司的人員出來,擡出來幾塊沙盤,竟是塞外的一些地形立體圖,河流,山川皆歷歷在目。

衆商人圍攏過來,很多人立時找到自己熟悉的地方,都是嘖嘖的驚奇議論,特別一些外路的商賈,聽多了靖邊軍的強悍種種,此時見了沙盤,皆是歎服。

一個太原來的商賈更道:“此物極利,山川家國,盡在觳中矣。”

窺一斑可見全豹,僅這沙盤地圖,就可看出靖邊軍的不凡,立時衆商賈的信心更增添幾分。

溫方亮看了溫贊畫一眼,溫贊畫明白,對溫方亮略施一禮,出列略爲講解。

不論溫贊畫是溫方亮的爹還是什麼,明面上,溫方亮是一軍參將,又是參謀司大使,軍中無父子,這禮不可廢,該行禮行禮,該下跪下跪,不得含糊。

他撫了撫美須,淡然而出,對衆人道:“諸位,有賴這些年我靖邊軍情報司的勘察,還有諸位掌櫃的支持,早在出兵之前,我軍就摸清了塞外北虜各部的情報……”

“就目前來說,在我新永寧城東面、東南面,東北面數百里處,有東虜外藩蒙古土默特右翼旗,喀喇沁左右翼旗,還有韃子稱之爲昭烏達盟的一些小部落,內有敖漢、奈曼、巴林諸部,他們現在大體在以遜河與寬河地帶(後世承德、赤峰與隆化)放牧。”

“當然。靠近我新永寧城的。以喀喇沁右翼、還有土默特右翼蒙古部落居多。這喀喇沁大夥都不陌生,便是以往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的蒙古人,特別原來的朵顏部落,更是喀喇沁、東土默特二部的始祖。”

“歸順東奴後,奴酋洪太,給他們劃下草場領地,相比以往歷朝愛遷移的胡人,他們己經不怎麼挪動,要找到他們,很容易……”

溫贊畫一邊淡然說着。一邊將小旗一一插在各處,立時沙盤上,塞外各部的地盤勢力一目瞭然。周邊各商賈看得嘆息不己,情報收集如此細緻。靖邊軍怎能不屢戰屢勝?

很多人更心中暗凜,對靖邊軍的強大心悸,更增畏服之心。在場的商賈們,一邊仔細傾聽溫贊畫的講解,一邊還有些好奇地端詳這靖邊軍中的贊畫。

對各人來說,特別一些外路的商人,靖邊軍一切都是神秘的,關於他們的傳言很多。

這隻強軍,有若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大明。出現在衆人的視野,從崛起到名聞天下,似乎並未使用多長時間,他們的強悍,引起無數有心人的關注。

研究他們的人很多,然這隻軍隊似乎蒙上一層面紗,隱隱約約,朦朧不清,每次你自認了解他們時,卻無意中發展。他們展露在外面的,只是他們實力的冰山一角,每每讓人生出心有餘而力不足之感。

當然,越是如此,靖邊軍越吸引各有心人員注意。軍中的贊畫,也是外人關注的焦點之一。

這贊畫。也就是後世的參謀人員,中國古而有之,多以文人充任,便在軍中,大多也是寬袍大袖,一副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樣子,或身着官服,一副官員的做派。

與衆人中的印象不一樣,靖邊軍中贊畫打扮,即有軍人的幹練,也有文人的儒雅。

就見此時的溫贊畫,戴着襆頭,身穿緊身青衫,腰佩利劍。青衫外面,罩着一件短袖大氅,一直到小腿處,氅身上面有系巾,可如斗篷一樣繫上。

溫贊畫本來就是美男子一個,此時穿着贊畫的制服,更儒雅中帶着英氣,風姿即可迷死少女,也可迷倒少婦,事實上,溫贊畫私生活頗爲混亂,這點上溫方亮很象他。

這身打扮,也是靖邊軍新軍服,新營制設立的體現結果,力圖展示各軍最英武的一面,各兵種的特色。很顯然的,王鬥目的達到了,多少東路的士子書生,看到溫贊畫後,產生了棄筆從戎的衝動。

面對衆人注目的目光,內中甚至有幾道怪異貪婪的眼神,溫贊畫神情不動。

他繼續淡然道:“……老哈河,寬河東面過去,是喀喇沁左右翼旗各部,再往東北而行,便是土默特左右翼旗大部,他們皆爲東土默特一部,與西邊的歸化城土默特不同,又有科爾沁各部在更東北角……”

溫贊畫慢條斯理地在沙盤各處插上小旗,這些小旗的分佈,多處一些河流谷地之中。

這古時不論是行軍或是駐地,人畜都需要大量飲水,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更是如此。他們的部落駐地,基本都處在河流邊上,特別各部間有山脈阻隔的,若是行軍,都是順着河谷行進。

靖邊軍出塞作戰,同樣如此,往日情報司與尖哨營出塞哨探,也是沿着河谷搜索,或收買一些蒙古人,或是聯絡各部落中被擄漢人做嚮導,或以商人爲間。

大體來說,雖然塞外各部落對靖邊軍畏懼,不過因爲大明己經百年無大規模出塞之事,所以總體而言,塞外諸部,謹慎心都不強,很多部落,聚集在離大明邊牆不遠處。

他們遊牧能力還退化了,半耕半牧的,很多大部落的駐帳之地,還建起了簡陋的城寨。特別各部投靠清兵後,劃分草場勢力,也被限制了遷移活動,使得靖邊軍的情報收集,更爲容易。

他目光緩緩掃過場中各人:“此次作戰方略,吾可略略透露一些,當然,此略的隻言片語,諸位都不得對外泄露半句,否則……”

他手按利劍,斜眼相睨衆人,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吾想,諸位都不想家破人亡吧?”

似乎一股寒流涌過場中各位商人的心。讓他們都不禁打了個寒噤。這位贊畫不得了,表面言笑晏晏,儒雅親切,然說出的話,卻是這麼滲人。

不過這位贊畫,卻也不是單純的恐嚇在場商賈,衆人都知道,忠勇伯對反亂者冷酷無情,誰不懼怕被誅殺滿門?就算留下一些活口,也是世代在礦山爲奴的下場。

而且就算逃跑。衆人也知道幕府情報司的厲害,下面管轄的各抓捕隊,除奸隊可止小兒夜啼,特別那些新入的劍士堂成員。立功心切,追殺他們到天涯海角也願意。

所以溫贊畫此言一出,在場的商人立時一片阿諛之聲,個個都拍着胸脯保證,自己決不做這種狼心狗肺的事情,特別以賴滿成聲音最爲高亢堅決。

高史銀與沈士奇互視一眼,都是裂了裂嘴,這位溫贊畫表面看來儒雅風姿,然內心陰暗狠毒,越與之接觸。越是心寒。二人雖然兇殘,不過都喜歡明刀明槍來,對溫贊畫的風格,都有些不適應,不過靖邊軍中各色人等都有,卻由不得二人性子。

溫士彥也是微微點頭,料想在場的商賈們,也沒有那麼不知趣,況且,東路實行的是連坐制。保人制,背叛的代價極爲高昂與艱難。而此次具體方略,爲了保密,便是忠義營下面各將,也懂得不多。

他的手離開佩劍。又淡然道:“我大軍一萬五千人,共分三軍。以二營靖邊軍內甲等軍,又有忠義營數千人爲前軍,約六千餘人,一色騎軍,分若干大股,以雷霆之舉,掩耳不及之勢,一舉蕩平各部落抵抗力量!”

“隨後武裝商團跟上,收容各處人口牛馬,征剿殘餘北虜牧民,將所得繳獲,運送回新永寧,該處的屯丁屯戶,會負責接應整理。最後是二營的靖邊軍步卒,作爲後軍,護衛大軍後路,並攜帶火炮,迎接有可能的城寨攻堅,或是韃虜可能的包抄後路之舉!”

溫方亮與高史銀二營軍馬,有軍六千餘,其中約一半的甲等軍老卒,人人有馬。

而且忠義營約三千人,也是一色的馬隊騎兵,內中幾乎都爲家丁精騎者,跟在靖邊軍身後,還是可以打仗的,更不用說,他們對上的只是蒙古人。

而此次出塞,聯合東路的商賈,還有諸多外路的武裝商人們,集合起來,也有人馬四五千,其中不下三千的武裝人員,很多都有車輛或馬匹。

這些人很多都是亡命之徒,其實戰力不可小看,當然,他們沒有紀律,沒有組織,在王鬥看來,只是烏合之衆。雖說如此,王鬥也不會給他們合力一條心的機會。

“此次塞外征戰,主要之地便是以遜河,寬河,老哈河,青龍河各處,諸位掌櫃的活動地帶也主要在此。至於更東北的大淩河流域,爾等就不必去了,便是我師到達那邊,也只殺人,不奪人口牛羊諸物,當然,馬匹除外……”

溫贊畫娓娓道來,各位掌櫃都是聽得又激動,又忐忑,從溫贊畫平靜的話語中,可以隱隱感受到那種血腥之氣,可以想象到時場面之大。而這種大場面,自己也有參與其中,怎能讓衆人不興奮,不坐立不安?

而聽溫贊畫解說,衆商賈便是不通軍事,也是連連點頭。加之配上沙盤,軍事行動,一目瞭然,絲毫不會有眼前一摸黑之感,與往常各文人,各贊畫的紙上談兵大爲不同。

衆人都覺此次行動,勝算極大,到時定然大獲其財,獲得大把功勳,都是興奮的交頭接耳。

看着場中各人的神情,溫贊畫撫須一笑,他喜歡這種掌控衆人情緒的感覺。

最後他道:“依大將軍事先所定之略……”

說到這裡,他對右上空拱了拱手,表示對忠勇伯的崇敬之意。

衆商人一愣,皆全部作出相同的舉動,不論他們心中怎麼想,表面上,都是一副尊敬崇拜的神情。

只聽溫贊畫續道:“……此戰所獲人口牛羊財帛,皆以市價之二成到四成的價格,販售給諸位。具體每物之價,諸位可與商科田主事,還有鎮東商行賴副會長詳細商議。”

他衝商科主事田昌國一笑。又看了溫方亮。高史銀等人一眼,衆人都是點頭,在衆商人異口同聲的聲音:“恭送諸位將軍。”中,各將手按佩劍,昂然而出,片刻就走個乾淨。

田昌國站了出來,兩個大泡眼發出耀眼的光芒,心想:“總算輪到我了。”

他咳嗽一聲,看着下面期盼的商賈們,說道:“好了諸位。做買賣的時間到了,老田我仔細算了算,此次塞外作戰,有可能獲得商貨一百七十六種。每種商貨,我都標了價格,大夥都來仔細議議……”

溫方亮,高史銀,沈士奇諸人出了大廳,又來到城樓之上。

放眼城內,不論軍士或是屯戶,都在緊張地作着出征準備。再看城外,潮河玉帶似的從城的東北處流過,河邊田園處處。一些草灘處,牛羊成羣,頗有塞外的風情畫卷。

再看看天空,萬里無雲,一片蔚藍,這個時代的空氣真好。

高史銀臉上橫肉抖動幾下,終於道:“娘娘的,在廳內真不習慣,那些商賈之輩,滿身的銅臭味。”

溫方亮看着前方出神。喃喃道:“老高,要學會習慣啊。”

沈士奇看着城外的景色,有些癡迷,嘆道:“真美啊。”

他說道:“此次出塞,我們算不算封狼居胥呢?”

不等旁人回答。他忽然道:“兩位哥哥,此情此景。小弟心中有感,想高歌一首。”

溫方亮與高史銀異口同聲道:“別。”

看着沈士奇委曲的樣子,高史銀眉頭皺了良久,終於心軟,說道:“真的不要唱,真要唱,明天出征時我們一起唱吧。”

……

崇禎十四年八月四日,辰時,新永寧城。

天空仍然很高,農曆的八月,按陽曆算,己經是九月,正是秋高氣爽,草長馬肥的時候。

一大早,溫方亮的左衛青龍營,高史銀的前鋒朱雀營,還有沈士奇的忠義營皆列陣東郊,又有各位商人的武裝商團數千人,還有衆多新永寧城屯民與附近各堡的屯戶約兩萬人,也聚集到這。

人海似乎無邊,一個又一個整齊方陣看不到盡頭,旌旗獵獵,血紅的浪濤日月旗翻滾。

觸目間,一個個方陣中,盡是密集的帽兒盔,密密的鮮紅的長身罩甲,外鑲黑邊,外鑲青邊。還有外鑲藍邊,這是忠義營的標誌,他們皆着靖邊軍乙等軍似盔甲,區分便是外鑲藍邊,旗邊也是如此。

密集的武器如林,不時閃耀着金屬的光芒,便是新永寧城的屯民,不論男女老幼,也人人皆有腰刀鳥銃長槍,他們居在塞外,閒時的軍事訓練,比路內還要嚴格,幾年下來,不論男女老少,個個列起陣來,也是嚴整齊肅。

當然,也有不和諧的地方,便是那些民間的大俠們,不但各人武器似開展覽會,盔甲服飾也是款式多樣,還站得鬆鬆垮垮的。

還有忠義營的將士們,雖然在編營後,突擊訓練了一段時間,不過隊伍的陣列嚴整,紀律的整肅方面,甚至還不如塞外的這些屯民們。

不過這樣的軍容,在那些武裝商團,忠義營的舊軍們看來,己經極爲強悍威武,煞氣沖天了。

這樣的氣氛感染下,人人皆是興奮地喘着粗氣,賴滿成身旁一商人忍不住道:“我大軍實是威武雄壯,此次王師一出,虜賊各部定然灰飛煙滅。”

賴滿成此時又披上了鐵甲,使他看起來有若一個鐵罐頭,不過他的青龍偃月刀扛在肩膀上,卻讓他的威武之氣減去不少。

此時他一晃腦袋,說道:“確實,雖不是第一次見到大軍雄姿,然,實是威武啊!”

忠義營中的楊東民、張文儒、徐友漁諸人,也是興奮地交換着眼色。

經過沈士奇的訓練收拾後,他們都對軍律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時這個嚴肅時刻,定然不敢喧譁出聲,否則誰知道那姓高的,姓沈的,會不會將他們當場祭了軍法?

只有楊東民部的許祿,劉瑋、餘慶元、藍布廉幾人,暗下決心,這次再怎麼說,也要立點軍功了,看到溫方亮的樣子,羨慕啊。

大軍高臺前。溫贊畫出列。展開一道討胡檄文,抑揚頓挫地宣讀,詳細歷舉北虜歷年來的罪過,又再列舉此次靖邊軍出塞的必要性與仁義性,宣讀完畢後,衆軍山呼:“萬勝!”

他們齊聲高呼,幾乎用盡全身的力氣,排山倒海的聲音,聽上去震懾人心。

溫方亮站在高臺上,他平日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此時神情嚴肅,只有一股威嚴。

他看向臺下,黑壓壓的鋼鐵洪流,似乎要蔓延到天邊的盡頭。在一些乙等軍軍陣前方。還擺着一些火炮,有數十門之多,都是佛狼機火炮,輕便靈活,火力也頗爲強盛,這是應對可能的韃虜城寨攻堅戰。

還有那些靖邊軍甲等軍的馬匹上,放置着炒麪袋,可維持七到十五天的飲食需求。

爲了造成快速突擊的目的,此次甲等軍與忠義營,除了必要的武器外。他們甚至連帳篷都不帶。這種天氣,便是露營外面,確實也沒有攜帶行軍帳篷的必要。

溫方亮又看向高史銀與沈士奇,二人此時也是一樣板着臉,一副嚴肅的樣子。見溫方亮看來,三人似乎心有靈犀,皆同時點頭,他們一身戎裝,下高臺後,策馬從各方陣前緩緩經過。

蹄聲響動。三騎並行,所到之處,一個個方陣軍士,皆着注目禮與並槍禮。

經過那些屯民方陣時,各人都有些好奇地看着三將。特別看在溫方亮的身上。

久聞靖邊軍中有兩大美男子,一位高尋。一個便是眼前這位溫參將,參謀司大使。關於溫方亮的傳聞很多,此時各屯民親眼見到,皆是露出八卦滿足的神情,果然名不虛傳啊,沒想到男人,也可以長得這麼俊俏。

到了軍陣中段,溫方亮嘆道:“想唱就唱吧。”

高史銀與沈士奇皆呼了口氣,二人對視一眼,都是重重點頭,二人深吸一口氣,忽然齊吼:“嘿……”

二人在軍陣前高聲唱開:“美麗的大草原啊,我會來的,我會來的。”

衆人愣了一秒,不過很快,無數軍陣,數萬人齊唱聲音響起:“啊喲啊喲,啊喲啊喲!”

沈士奇嚇死鬼的聲音吼唱:“我會將韃子頭顱做成我酒杯。”

數萬人雄壯齊唱:“啊喲啊喲,啊喲啊喲!”

高史銀破鑼似的聲音高唱,遠遠傳揚開去:“他們的妻啊就是我的妾,他們的兒啊就是我的僕。”

無數軍陣合唱:“啊喲啊喲,啊喲啊喲!”

高史銀與沈士奇高唱:“我的馬鞭將他們重重抽打。”

無數人合唱:“啊喲啊喲,啊喲啊喲!”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踏過大地,踏過草原!”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

“直到天邊的盡頭處,嘿。”

數萬人齊吼:“殺殺殺殺,殺殺殺殺!”

嗆啷龍吟聲,溫方亮,高史銀,沈士奇都拔出自己的兵器,高高舉起。

所有的軍民都舉起兵器,一片片耀眼的寒光,從各軍陣中連續不斷的閃起。

張文儒一把舉起自己的大槍,賴滿成舉起自己的青龍偃月刀。

衆人齊吼:“殺光,燒光,搶光!”

咆哮有若驚雷,震動四野。

一聲炮響,高臺上溫贊畫喝道:“吉時到!”

溫方亮眼中森嚴的光芒一閃,喝道:“祭旗,將那些韃子都押上來!”

天地一片安靜中,異族的哭叫,喊罵,與掙扎聲傳來,透過一個個軍陣,就見十幾個皮帽皮袍的韃子,五花大綁的,被一些靖邊軍甲士押解上來。

沿途所過,各軍陣中,投向他們的,都是憤怒與仇恨的眼神。

這些韃子,他們都是夜不收或是情報司出外哨探時,順手在途中一些部落外擄獲來的,正好大軍出征,拿來祭旗。

這些韃子,眼見一處處明軍鐵甲大軍肅然列陣,此情此景,哪還不知等待自己的命運?

他們心中惶恐,什麼時候明軍出塞了?他們想幹什麼?驚訝恐懼之下,他們個個都是拼命掙扎,有人或是哀求,有人只是麻木,或有人自知無望,橫下心來,破口大罵。

其中一個身材粗壯的韃子掙扎喊罵最爲厲害。他還向身旁人等喝罵:“成吉思汗的子孫。長生天的子嗣,不要向這些南蠻子求饒。我們都是族中的勇士,就是死,也是迴歸天神的懷抱,怕什麼?”

他竟然沒有露出驚恐之色,只是眼睛中爬滿血絲,喉嚨間發出野獸般的低吼,掙扎衝高臺大吼道:“你們這些卑賤的尼堪,下賤的南蠻,待我族中扎薩克回來。定會給我們報仇。他們還會帶來數不清的大清兵,將你們這些南蠻子,全部殺個精光!”

高史銀做過夜不收,懂得蒙語。自然知道這韃子在罵什麼,他臉上橫肉劇烈抖動,獰笑道:“好,很好!”

溫方亮臉色淡然,問道:“這韃子在罵什麼?”

高史銀說了,沈士奇大怒:“死到臨頭還敢嘴硬,看老子怎麼折磨他!”

溫方亮似笑非笑地看着這韃子,突然一陣大笑:“好,不愧是爾族中的勇士,我靖邊軍。我溫方亮最欣常勇士,我定會給你一個勇士該有的祭旗死法!”

他對沈士奇說了幾句,沈士奇嘿嘿而笑,道:“痛快!”

他傳命令給忠義營的幾個將官,他們聽了同樣嘿嘿而笑,特別張文儒臉上,更浮起了殘忍的笑容。

很快的,數十個忠義營的士兵撲了出來,將這韃子,還有幾個同樣罵得厲害的韃子全部裝進麻袋之內。麻袋口用繩口紮緊。

靖邊軍如此舉動,麻袋內那些韃子如何不明白等待自己是什麼?皆是一片淒厲的喊叫聲音,甚至有一半的人反悔,不再喝罵,而是拼命的求饒。他們的聲音從麻袋內傳出,含糊不清。更顯詭異。

而旁邊那些沒裝進麻袋內的韃子,則是嚇得魂不附體,縮在一旁不住發抖。

張文儒哈哈一聲狂叫,一提馬繮,喝道:“出來一百個,隨老子踏死他們!”

馬匹的嘶鳴中,張文儒策馬疾衝而出,他看準一個麻袋,前方兩個馬蹄,重重踏下。

清晰的骨裂聲音,還有刺耳的慘叫聲,從麻袋內傳出。失禁惡臭的味道,還有麻袋內似乎有噴泉似的血水狂噴,立時將麻袋的一大片染紅,甚至血水滲透到地面上,將泥土染得黑紅。

這麻袋內裝的,正是方纔喊罵最爲厲害的那個韃子,他被五花大綁,困得四腳朝天。

如此除了掙扎蜷縮,不能再做別的動作。張文儒的馬匹踏下,正踏在他的胸脯上,立時不知多少骨頭折斷。甚至多根肋骨突出,刺破了幾處麻袋,紅白的骨頭茬子從中露了出來。

這韃子痛不欲生,只是拼命扭動,從外看去,看不到麻袋內他的神情樣子,只覺得他的扭動,過份詭異了些。

張文儒又是策馬過來,再狠狠踏下,似乎血液在袋內突然炸裂,整片麻袋上方,都向上擠壓飆出一片血霧,只是片刻間,該個麻袋,就成了血肉之袋。

袋內的韃子,似乎還沒死,只是身體的扭動,己呈三百六十度之勢。

張文儒狂笑着,策馬亂踏,而旁邊,能讓人耳膜破裂的慘叫聲不絕。一百個忠義營的騎士出來,策動馬匹,對着那些麻袋內的韃子亂踏,不斷的骨裂聲中,那些韃子在慘叫中被活活踏成肉泥。

這附近的區域,也似乎成爲血肉泥潭,暗紅的鮮血,流得滿地都是。

軍陣中,不論軍士或是屯民,都看得無比解氣,只有一些商賈臉色蒼白,眼前一幕,太滲人了。旁邊那些沒有被裝進麻袋的韃子們,則個個嚇得魂不附體,屎尿齊流,他們萎縮在地,只求能有一個痛快。

確定這些韃子皆盡成爲肉泥,張文儒才領着麾下騎士迴歸,這些騎士們,也個個高呼過癮,皆道如果以後抓到韃子,定要如此辦理。

看時辰差不多了,餘下的韃子們一刀砍了,祭旗儀式,勝利結束。溫贊畫一直面不改色地看着這一切,此時撫須道:“祭旗大吉,將士痛飲韃虜之血,此戰我師定能大勝!”

高史銀與沈士奇,都理所當然的認可點頭。

溫方亮深深地眺望東方一眼,隨後看向臺下的雄軍,一揚利劍,喝道:“出征!”

“萬勝!萬勝!萬勝!”

鋪天蓋地的歡呼聲中,二營靖邊軍甲等軍,還有忠義營的騎士們,策動自己馬匹,當先而出。

他們好像一股紅色的潮水,向着東方奔騰而去,鐵蹄擊打地上,有若地動山搖的震顫……

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519章 等待第416章 爭論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15章 譁然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55章 尚公戰第14章 升賞第336章 反應第542章 暗殺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246章 滿江紅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52章 憂慮第626章 信念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145章 處決(中)第1章 火路墩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54章 安慰第589章 所見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198章 留守第756章 追諡第517章 後路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626章 信念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539章 離去第774章 越急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52章 衝突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400章 天使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626章 信念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714章 議所向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95章 仁與義第40章 上官視察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662章 思想第817章 光復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221章 誰是兔第781章 騙局第245章 合圍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63章 伏擊第726章 登塬第315章 定局第105章 射殺第580章 負恩第61章 風雨第557章 銀冬瓜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363章 傳奇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309章 觀聞第81章 我的理想第747章 火箭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679章 舌戰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290章 進京第31章 內應第550章 決斷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249章 看誰狠!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221章 誰是兔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350章 陳永福
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519章 等待第416章 爭論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415章 譁然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306章 威武、清兵退去第55章 尚公戰第14章 升賞第336章 反應第542章 暗殺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246章 滿江紅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443章 狂轟濫炸第752章 憂慮第626章 信念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下)第145章 處決(中)第1章 火路墩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239章 王樸離去、南下真定第754章 安慰第589章 所見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198章 留守第756章 追諡第517章 後路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626章 信念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539章 離去第774章 越急第104章 城頭血戰第52章 衝突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400章 天使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626章 信念第727章 惡毒防線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714章 議所向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95章 仁與義第40章 上官視察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662章 思想第817章 光復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221章 誰是兔第781章 騙局第245章 合圍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63章 伏擊第726章 登塬第315章 定局第105章 射殺第580章 負恩第61章 風雨第557章 銀冬瓜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363章 傳奇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309章 觀聞第81章 我的理想第747章 火箭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679章 舌戰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663章 笑中有淚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290章 進京第31章 內應第550章 決斷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下)第249章 看誰狠!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221章 誰是兔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350章 陳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