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構想

崇禎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王鬥在歸化城待了數日後,掛念未來規劃漠南諸事,除留下部分兵馬駐守歸化城外,他便率餘下大軍迴轉興和所與沙城堡。

繳獲的丁口輜重牛馬等,仍安置在歸化城附近,眼見草原便要冬日了,周邊畢竟天然牧場一片片,不論放牧牛馬,還是儲存牧草過冬,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沒那個必要全部帶回去宣府鎮。

不過王鬥還是挑選了一些牛羊隨軍,除供大軍路上吃喝外,還有作爲未來犒賞將士之用。

大軍班師迴歸,主要是順着韓朝西征時設立的小黑河寨、下水海寨、集寧寨、東陽寨、源洋寨路線行走,一路上王鬥除了巡視這五寨外,便是思索未來的軍政民政諸事。

王鬥回師時,廢汗俄木布也隨在軍中,還有王樸人等,也打算先期到達興和所,然後從懷來衛等處迴轉大同鎮。

消息傳來,宣府鎮、大同鎮各界人士,已經組織了規模浩大的慰問團,雲集在興和所、沙城堡等處,如王樸這樣喜愛風光的人,自然不會錯過。

王鬥那結實無比的,可防火炮的,必須以四匹高壯健馬拖拉的元戎車,在王鬥到達下水海寨時,也由後勤司運送到了,他每日坐在元戎車內,只是思考。

透過窗口,護衛營戰士每每看到大將軍在奮筆疾書,每當此時,一種無比的敬仰就涌上各人心頭。

他們知道,就在這馬車之內。在大將軍的筆下,未來的宣府。未來的漠南,肯定會大不相同,自己有幸目睹這一時刻,各人都有一種親眼見證歷史的自豪感。

當然,麾下集團發展到現在,不單單是王鬥一個人的事,他一個人,也不可能辦到所有的事。或傍晚紮營時,或就在行駛的馬車上,各將便時不時聚集到王鬥身邊,與他一同思考,衆人還時不時激烈的爭論。

衆多身高馬壯大漢一齊跨上馬車的後果,便是護衛營戰士,不得不爲元戎車多加幾匹拖拉的健馬。

衆人靈感的火花。思索的片段,也由中軍書記官記下,傳遞到隨軍贊畫手上,由他們化成具體條文,然後再轉回王鬥與衆將手中,條條仔細的推敲議定。

還有民政方面的設想。也通過快馬,源源不斷傳到民政司官員手上,再轉回王鬥手上,並附上他們的詳細建議,一樣由王鬥等人審定。思考未來是否可行。

當然,民政方面細節。很多還是王鬥粗步設想,也必須班師到家後,招集全體民政官員商議,才能最終定論。

他幕府發展到現在,牽一髮而動全身,軍事、民政、指揮、後勤、管理、保障等等等等,諸事繁多,很多事情,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定下的。

參謀贊畫衆多,他們高學識,又制度化,條例化的結果,就是讓王鬥輕鬆了許多,往往自己只需一個設想,部下就可以轉化爲條文,並備上多種方案供自己選擇。

羣策羣力結果,更使失誤減到了最少,一個人再有能力,便如諸葛孔明再生,但生產、訓練、運用、後勤等等諸多方面,又豈能面面俱到,全部的照顧得過來?時代不同了,贊畫制,是軍民政實行必然。

關於民政上的事情,王鬥也與衆將談得頗少,畢竟在他的設想中,未來是軍事歸軍事,民政歸民政,監督歸監督,各方權利會劃分得更清楚。

“大將軍的意思,是未來大同鎮與山西鎮,這個,啥,作爲原材料進口,還有產品粗加工地……?”

這日大軍行到了東陽寨,不遠處便是該處也稱大青山的山脈,此時離立冬不遠,山邊的白樺樹葉一直在變換顏色,一陣寒風吹來,金黃樹葉便不時在簌簌飄落。

王鬥領衆將在蕭瑟的草原上散步,一邊談起自己的構想。

而靖邊軍各將,鐘調陽、謝一科、韓朝、溫方亮、高史銀、沈士奇、曾就義人等,還有中軍將官贊畫們,都聚在王鬥身邊。

孫三傑人雖然人在王鬥身邊,不過他的輜重營,仍不停的往歸化城及沿途五寨運糧運貨,等到了明年,他的輜重營將更爲繁忙。

此時聽了王鬥說的話,高史銀不由睜大自己的牛眼說道。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吃肉,也得讓別人喝口湯不是?避免自己吃獨食惹來外人閒言怪話!老高啊,你越來越笨了,要注意跟上大將軍的步伐!”

謝一科得意洋洋地對高史銀說道。

衆將都是哈哈大笑,王鬥也不由莞爾,只有高史銀對着謝一科齜牙咧嘴。

溫方亮深思道:“這便是當日大將軍說過的鐵廠礦廠道理吧。”

當時王鬥視察軍工廠時,曾對張貴,齊天良等人說過一番“要使民有活路,必須多分行業階層”的話,在幕府各員中深爲流傳,很多人越想越覺深以爲然,溫方亮自然揣摩心中。

王鬥點頭道:“不錯,開發漠南,不單是我們宣府鎮的事,必須發動山西全民的力量。”

他說道:“舊日我們查抄晉商,便可以看出了山西官商士紳個個袋中金銀不少,只不過都藏在窖中罷。眼下局勢,以暴力的手法奪取財富已經行不通,又必須甘心情願的讓他們掏出金銀,有財一道發,則是必要的手段前提……”

他目光深沉,緩緩說道:“我們宣府鎮,有自己的優勢,便如軍工、畜牧、礦業、還有許多產品的加工等等。但也有劣勢,便如棉花、食鹽、茶葉、桐油、藥材等都是鎮中缺乏的,與友鎮合作,大可互通有無。”

他說道:“其實採礦什麼,耗費大,利潤低,大可分包給友鎮,讓他們自己開採,我們收購礦石便罷……甚至就在友鎮處,讓他們粗加工,然後我們買回來,加工成甲等鐵,甚至鋼鐵等,然後製成精良的軍火,器械,農具等販賣回去。這樣我們收益更大,友鎮當地百姓,也有一口飯吃不是?”

王鬥揹着雙手,繼續緩緩道:“未來在漠南各處,我們還要大規模種植小麥、棉花、大豆。小麥這方面,我們要種植最多,糧食必須控制在手上……當然,願意種糧食的商人百姓,我們也要大大鼓勵支持。”

“棉花、大豆什麼,可以鼓勵各地商人百姓多多參與,畢竟這些作物種植比較麻煩,需要廣泛的人手,然後我們包他們的收購,大豆也是如此。

“最後從棉花采出到布匹,我們可以設立大規模的工廠,或是豆料加工的廠坊,宣府鎮這邊人等,可以幹些精細的,友鎮那邊,作些繁瑣的……”

“漠南的畜牧業,一樣如此,不管怎麼說,最後大家都有飯吃,彼此雙方的合作,也會越來越緊密!”

王鬥總結說道:“看到有錢賺了,不論商人或是士紳,纔會踊躍投資。未來我們設立大銀行,他們也纔會心甘情願的將地窖中金銀拿出來儲存,最後便若山西百姓的錢袋子,都交到我們手上來經營!有此財力,經營漠南,只是閒庭信步!”

衆將都覺佩服得五體投地,瞧瞧大將軍這腦袋,真是怎麼長的。

贊畫秦軼感慨地道:“小民要求不多,其實只需有一口飯吃,便是萬家生佛之事。”

其實他多少有些聽出王鬥語中玄機奧妙,只是也沒有細想太多,眼下這個世道,不論你活計再苦再累,饑民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皆會感恩戴德無比。

秦軼可以想象,大將軍這政策出後,山西不論軍民商紳,均會大加擁護,大將軍的威望,也不動聲色間就籠罩了三晉各處,還是兵不血刃的,越想,他就越佩服王斗的手段。

看衆人神情,王鬥點頭,實際上他這手法說穿了也談不上高尚,因爲放在後世,就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經濟殖民!

以比較溫和的方法控制周邊人口與產業,似乎梯次的,以原料或產業方式向高端傾斜,便如高端纔是最終主人,餘者只是附屬務工對象,典型的,便是幾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

當然,對這個時代來說,這種手法是各方都能接受,而且普遍讚揚的。

畢竟原料供給,產品粗加工,需要的就業崗位非常多,老百姓們有了活計,纔有生存下去的希望,更隨着財富的積累,他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自然會對提供此策的王鬥感恩戴德。

而且比起粗暴的掠奪,這種手段隱晦且又高明,不是才智高絕之輩,等閒難以看出。

以往晉商在大同鎮、山西鎮等處抵制宣府商貨,也引起了王斗的思考,確實,將什麼廠坊都設在宣府鎮,不免斷了餘處商人的活路,此計一出,算是皆大歡喜。

隨着周邊地區對宣府鎮的越加依賴,自己還可以很輕鬆就控制這些地方,他王斗的設想雖然不是最高尚的,卻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特別在這三晉之地。

也可以想象,隨着商貿的繁華,原料的流通,未來的漠南,三晉各處,一個個米鎮,鐵鎮、棉鎮、牛鎮將會雲集,財富不斷在高端、中端、還有低端處流通。

各類階層將會不斷誕生,不論富豪或普通百姓,皆可找到自己生存方式。

第748章 鼠疫第784章 算計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712章 福星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814章 衝陣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735章 紅眼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616章 糜爛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421章 陳九皋第16章 小小心思第509章 右臂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416章 爭論第464章 勇氣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556章 末日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94章 紀小娘子第384章 得知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606章 兩截第720章 二溝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761章 眼熟第771章 人心第47章 豬圈第588章 紫荊關第254章 肉搏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817章 光復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686章 溫疫論第208章 爭糧第24章 建堡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816章 鐵線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621章 紅顏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469章 傷亡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327章 滅之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445章 矮德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198章 留守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484章 放肆!第68章 對戰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799章 擋兒嶺第445章 矮德第622章 在哪裡?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95章 仁與義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736章 煉獄309章 觀聞第244章 防線第543章 白熱化第805章 三方第29章 分解第3章 你信不信?第325章 進剿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491章 攻山第478章 雞蛋
第748章 鼠疫第784章 算計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712章 福星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814章 衝陣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69章 世界前列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735章 紅眼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完)第616章 糜爛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421章 陳九皋第16章 小小心思第509章 右臂第124章 寧爲玉碎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416章 爭論第464章 勇氣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556章 末日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94章 紀小娘子第384章 得知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606章 兩截第720章 二溝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761章 眼熟第771章 人心第47章 豬圈第588章 紫荊關第254章 肉搏第135章 閱兵操演第347章 桃源、出發(上)第817章 光復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686章 溫疫論第208章 爭糧第24章 建堡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397章 致勝秘訣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816章 鐵線第347章 桃源、出發(下)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333章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第621章 紅顏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469章 傷亡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327章 滅之第118章 懷隆兵備道第445章 矮德第608章 王樸的惱怒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198章 留守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484章 放肆!第68章 對戰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上)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799章 擋兒嶺第445章 矮德第622章 在哪裡?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95章 仁與義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736章 煉獄309章 觀聞第244章 防線第543章 白熱化第805章 三方第29章 分解第3章 你信不信?第325章 進剿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491章 攻山第478章 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