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

老白牛:發現急更的話,總習慣性情節散漫,因爲不得不湊出一些字上來交單。還是寫好一個大情節再發上來,這樣讀者可以看得暢快,我也可以緊扣中心思想,免得細枝末節太多,有違寫作初衷。嗯,大章不會少於六千字。

……

崇禎十四年九月,己是後世陽曆的十月,塞內塞外,天氣開始轉涼,變冷。

塞外,寬河地帶。

清澈的寬河水由北向南蜿蜒流淌,兩岸植被茂密,森林繁多,不時可見一處處草灘。不過這處鳥語花香的勝地,己經變成死亡之所,來自大明的征服者,帶來了難以想象的死亡與殺戮。

左岸的打雞城,那個原本簡陋的,土木結構的堡壘,此時城門大開,內中不時騰起一股股黑煙,裡面的屋舍帳篷,除了廟宇,己經一把火全燒了。

一架架木杆子,豎立在離河不到百步的距離,上面如小雞似的掛着一個個人,這些人,一水的衣飾華貴(相對的),他們個個雙腳被粗大的繩索勞勞綁住,然後頭朝下,倒吊着掛在木杆頂部。

他們的咽喉,或是手腳,不時往下滴落着鮮血,個個雙目圓睜,扭曲着身子,就那樣血慢慢流盡而死。

此時掙扎的己經少了,長時間下,掛着的人大部分忍耐不住死去,他們僵硬的臉上,滿是猙獰與恐懼。這些人原本是各部落的頭領,至少也是小頭目之類的人物。此時卻死得象小雞。

相對來說,這些人算幸運的,木架前方不遠,還有一團團血肉模糊的東西。那些東西,都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扭曲,顯然臨死前經歷了難以置信的痛苦與掙扎,他們都是被亂馬踏死的。

還有……

銃聲一陣接一陣,木架的一旁,橫七豎八的佈滿屍體,個個死狀各異。神情痛苦。雖說相比踏死與掛死,這樣死會輕鬆些,然中了銃彈的痛苦,一樣難以忍受。

打雞城南邊,黑壓壓聚滿了被俘獲的各部落牧民,還有數不勝數的牛馬帳篷等。寬河兩岸,遠方草原丘陵,還有一隊隊彪悍的大明騎士奔騰着,源源不斷的押解上來衆多人口。車輛,帳篷。牛馬。

皮鞭的抽打中,大羣的蒙古人被捆綁着跪在地上,無論男女老幼,皆是神情呆滯木訥,眼中有掩飾不去的恐懼與憂慮。真是禍從天降,好好的來參加達幕大會,結果變成死神大會,明軍出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他們難以掩飾的畏懼中。還有一些人則得意洋洋,舞動皮鞭,在人羣中走來走去。

這些人,原本都是被擄去的漢人奴隸,靖邊軍一到,他們立時翻身做主人。以原來的漢人奴隸暫時管理部落,五十人。一百人的分成一隊隊,是靖邊軍出塞方略之一。

事實證明,農奴翻身變主子,對各人積極性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這些漢人奴隸,皆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們的工作,首先是指認那些對漢人仇視的,對清國忠誠的各部頭人,勇士等,雖說錦州大戰,外藩蒙古十三旗,各旗的扎薩克,協理臺吉等大多隨軍而去,不過也留下一些管旗章京、副章京等人。

這些人,大多挑出殺了,連隨軍的商隊,也認爲這些人難管理,還是處死比較乾脆。

他們的處決分爲三等,一等,裝入麻袋用馬踏死。

次一等,架在木杆上掛死。

最後一等,用刀斧或鳥銃處死。

這邊殺人熱火朝天,讓被擄旁觀的牧民們膽戰心驚,那邊現場販賣,同樣熱火朝天。

打雞城西面,堆積如山的牛馬,皮毛,車輛,帳篷,人口等等,進行現場販賣。場面非常熱鬧,嚷嚷聲不絕於耳,衆多商賈來來往往,挑選自己中意的物品。

這些貨物,己經完成登記,那些人口,也完成甄別,證明無害,可以買賣了。

依事前規定,便是武裝商隊獲取的牛馬財帛人口,一樣需要登記,由商科統一販賣。私藏是大罪,不過價格更爲優惠,畢竟那些商隊是出了力的,而且他們還可獲得功勳。

很多人大開眼界,沒想到草原上的東西不少,商科主事田昌國,事前估算可能獲得商貨一百七十六種,看來估得少了。

一個精明的掌櫃,帶着幾個隨從,其中一位,還是劍士,他一口氣收羅了衆多的黑貂皮、松鼠皮、黑狐皮等皮毛,還有數百頭牛羊,想想自己開了牧場,還想購買一些韃子婦女與小孩回去。

他突然發現,自己買得太起勁了,帶來的糧票不夠花,只得賒賬。

此次出塞,田昌國言明可以賒賬,他很放心,沒人敢對靖邊軍賴帳。除非他能逃出東路,甚至逃出大明去,不過賴帳之人產業肯定被沒收了。

該掌櫃前的一張大馬紮上,一個幕府書吏奮筆疾書,生意太火爆了,他感覺自己手腕有點酸,就等着眼前這位商賈買完貨,自己好和下一位同事換下班。

卻不料眼前久久沒有動靜,書吏有點奇怪擡頭,就見該掌櫃皺着眉頭,望着那邊大片的韃子婦孺不語。

城西市場,以牛、羊、馬、皮毛、雜貨、人等分欄擺放,其中人,又加細分,如是否有技藝,是否強壯,是大人還是小孩等等。若干種類前,都清楚地標明他們的價格,又插了一塊上書“明碼標價,概不再議”的木牌子。

雖說事前田昌國己與衆出塞商賈,議好了各樣貨物的價格,不過還是有人喜歡討價還價,衆隨軍書吏,不勝其煩,緊急打製這些牌子插上。

良久,聽該位掌櫃喃喃自語:“一些破爛小達子。破爛小娘子,價格也這麼貴?”

該掌櫃注視時,那邊欄內,衆多韃子婦孺或是神情麻木,或是神情期盼地看着他,城南的大屠殺將她們嚇破了膽,如能被這些明國商人買去,未來之事不說,眼前肯定安全了。

反正她們平日在部落,一遇戰事。或是天災人禍,便在各部落轉來轉去,再被買去,也無意見,甚至聽說東路那邊,過去幹活可以吃飽飯,比在塞外好多了。

聞聽此言,一個韃子婦女着了急,她懂得一些漢語。便用生硬的漢話叫道:“我們不破爛,我們能幹活……”

那書吏其實認得這位掌櫃。姓孫,以前在懷來城開當鋪,自己甚至也去典當過,對這奸滑的商賈向來沒有好感,現在他發了,倒人模鬼樣起來。

聞言他不客氣地道:“孫掌櫃,你是開當鋪開傻了,這人還有破爛的?你看這些韃子,個個粗壯。活蹦亂跳,她們能放牧,能制皮毛,吃苦耐勞,洗衣疊被樣樣精通,哪裡破爛了?”

周邊商人此時也圍繞過來,聞言紛紛發出鬨笑之聲。

孫掌櫃身旁的隨從。也面露尷尬之色,東家是職業病發作了,口出荒唐之言,料想以後在東路。定然成爲衆人笑柄,眼見旁人指指點點,他們也覺臉上無光。

“此次出塞,我師收穫巨大啊!”

瘦得如麻花似的商科主事田昌國,在賴滿成等大商賈簇擁下,昂首闊步往這方而來。

賴滿成仍然身披鐵甲,抗着青龍偃月刀,出塞這段時間,他吹噓自己砍死了五個韃子,也不知是真是假。

“皆賴靖邊軍虎威,也承蒙田主事的關照啊。”

衆商人諂詞如潮。

“有錢大家賺,諸位儘可放心,好日子還在後頭。”

田昌國負着手,腰桿挺得筆直,他發現自己進商科是對的,這日子,簡直是如魚得水。

一位商人忽然道:“大軍很快要過寬河,青龍河,攻打喀喇沁左翼旗,甚至老哈河,大淩河水韃虜。不知田主事可否勸說溫、高二位將軍,讓我等跟隨?”

田昌國沉吟了半晌,嘆道:“諸位知道,那方離錦州奴賊越近,也是爲各位安危着想。”

衆商人立時個個慷慨激昂:“爲國爲民,何惜此身?”

“田主事但且安心,吾等,早將生死置之度外!”

“前線將士血戰,我等豈可安居後方,望盡綿薄之力。”

身旁商人拼命遊說,大軍出塞來,收穫讓人紅了眼,往更東北的大淩河流域過去,韃子人口財帛更是密集,不奪之,實是浪費啊。

田昌國仍舊沉吟,這時他忽然看到前方圍了一圈人:“什麼事?”

問清楚原由後,他對孫掌櫃,還有周邊商賈道:“我商科定下價格,絕對公道,童叟無欺,爾等信不過老田,還信不過我靖邊軍?”

周邊商人紛紛道:“田主事言重了。”

他們七嘴八舌,譴責那位孫掌櫃:“孫掌櫃過分了。”

“開當鋪的老毛病要不得。”

“第一次聽說丁口還有破爛的。”

“老孫,今時不同往日,一言一語,當三思而後行,不要惡了我商行與軍隊的干係。”

在衆人責備下,那孫掌櫃紅了臉,團團作揖求饒。

事情很快過去,市場上恢復熱鬧,對各位掌櫃來說,他們時間也是寶貴的,不能都用來圍觀。

田昌國身旁的商賈們,跟在田昌國身後,繼續遊說。

對他們來說,孫掌櫃只是小角色,不清不重說兩句也就罷了,不值得投入多大精力。

遊說,纔是重要之事。

……

“出塞月餘,我大軍成果顯著,橫掃喀喇沁、土默特、敖漢、巴林諸部,奪得大批牛馬財帛,韃虜望風而逃。”

寬河邊一處樹林外,溫方亮與高史銀,高史銀、沈士奇等人一邊漫步,一邊閒談。

樹林周邊,佈滿了三營的護衛,他們個個都換上了冬裝,厚實的棉衣外套上罩甲臂手,還有帶着皮毛圍子的大衣,短袖。保暖同時不影響作戰,衣後有篷帽,可避風雨。

往日靖邊軍使用披風斗篷,看着威武,其實不實用,因爲戰時很多人都將披風脫了,免得影響作戰。

當然,軍官們,還是身着披風斗篷,比如溫方亮三人。便是一身大紅披風。

這些士兵,帽兒盔內,還有小暖帽作爲內襯,腳上穿着的軍靴,一樣保暖厚實。

颯颯秋風而來,拂在臉上頗有寒意,不過這些精銳的戰士,都是一動不動,只雙目警惕地看着四周。

高史銀神情輕鬆:“那是當然。塞外部落,大多剩一些老弱。就算有一些青壯,又哪是我靖邊軍的對手?”

沈士奇志得意滿地吸了口氣:“打這些蒙古韃子,真是輕鬆啊。”

一邊說,一邊哼着小曲:“他們的妻啊就是我的妾,他們的兒啊就是我的僕……我的馬鞭將他們重重抽打。”

對他的歌聲,不論溫方亮與高史銀,或是後面的贊畫們,無不流露出反胃的神情,然沈士奇不以爲恥。反以爲榮,仍舊哼唱不停。

出塞的一萬五千大軍,二營靖邊軍甲等軍,還有忠義營數千人,一色的馬隊騎兵,他們爲前鋒,雷霆之勢下。草原各處熱鬧的達幕大會,變成了屠宰大會。

衆多部落的留守力量,被一舉蕩平,武裝商團很快跟上來。將他們一鍋端了,各部落能搬的東西全部搬走,連鍋碗瓢盆都被掃之一空,錦州的韃子若知後方之事,定然痛哭流涕,後悔莫及。

當然,隨着大軍滾滾東進,越過一個又一個乾涸的水溝,穿過一處又一處荒蕪的草原,越來越多的蒙古部落得知消息,連夜逃竄,這也是溫方亮等人有意宣揚的結果。

在那些恐懼的蒙古人口中,出塞的靖邊軍,己經被傳聞擁有騎兵十萬衆。

溫方亮等人認爲這個傳聞對大軍有利,對在錦州作戰的大將軍有利,可以對那方的奴賊產生巨大的壓力。

“哨騎回報,大將軍在錦州連場大戰,數十萬大軍,在女兒河諸地僵持,我軍需儘快出擊,打破僵局。”

塞外軍隊,以哨騎不斷與王鬥保持聯繫,所以錦州情報,溫方亮等人也有所瞭解,反之,王鬥也是一樣。

高史銀點頭:“嗯,騎兵後天就出發,先攻喀喇沁左右翼大帳,再北攻龍城,那個什麼固魯思奇布,算滿洲韃子的鐵桿,狠狠給他點厲害瞧瞧!”

此時大軍所處的寬河地帶,隸喀喇沁右翼旗地界,屬蘇布迪部遊牧地,卓索圖盟一部分,蘇布迪在崇禎元年就歸順皇太極,算鐵桿親清勢力,爲人足智多謀,其子固魯思奇布一樣英勇善戰。

天聰九年,皇太極詔編喀喇沁左、右二旗,固魯思奇布掌右翼旗,授扎薩克,並封固山貝子,賜號多羅杜棱,共編二十二牛錄,四十四佐領,計六千六百戶,三萬三千餘口,其叔色楞,掌管左翼旗。

外藩蒙古諸旗中,喀喇沁旗倍受清廷恩寵,數度聯姻,成爲其漠南屏藩,若將他們老窩端了,對外藩蒙古的親清勢力來說,威赫力還是強大的。

而寬河,此時離二者王府大帳己然不遠,其一在老哈河,二在大淩河龍山,騎兵快速行進,不需數日便可到達。

雖說情報傳來,喀喇沁很多部落己經開始遷移,然溫方亮等人並不擔憂,那些蒙古部落可以逃離掌控打擊,除非他們拋下所有的牛馬帳篷,否則他們的遷移是緩慢的。

軍略中,大軍打擊了喀喇沁旗後,便是北上龍城,介時或東進,直臨錦州城西,或是北上,逼向義州,視軍情而定。

甚至大軍繼續北上,攻擊清國鐵桿,科爾沁部。

外藩蒙古十三旗中,科爾沁右翼旗的土謝圖親王,計有254個牛錄人口,左翼的卓裡克圖親王,也有193個牛錄,左右翼旗,總共447牛錄,二萬二千多戶的龐大人口。

若進去燒殺一番,對清國的打擊,是難以想象的沉重。

這些方略,三將仔細商談一會,均覺沒有問題,高史銀忽然想起一事,他拳頭捏得啪啪響,獰笑道:“老溫,聽說你許可一些小部落投靠?這些韃子要來何用。要我說,領頭的全部殺了,他們部落人口,全部賣給商人。”

沈士奇也是讚許點頭。

溫方亮擡頭看向天空,正色道:“可以了,我師威赫己足,可以收編一些人了。”

他淡淡道:“老高,殺戮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下面要進軍的路線,頗爲危險。有一些熟悉草原的小部落帶頭。可以增加勝算,也使錦州的奴賊更爲離心。”

高史銀呆了一呆,忽然覺得溫方亮有點陌生,他沒那種玩世不恭神情時,有一種莫名氣勢。

他嘟噥道:“你是參謀司大使,你說怎麼樣就怎麼樣。”

他心中忽然有種危機感,身邊的兄弟都在成長,自己要學的還很多。

……

京師。

崇禎帝依在案桌前小憩一會,很快驚醒過來。他罷了罷手,止住值事太監的勸說。吃了幾塊點心,又聚精會神看起奏疏。

這些奏疏,大半是關於錦州的戰報,在崇禎要求下,錦州事務,都是一日一報。

源源不斷,遞到他的案頭,爲恐臣下欺瞞,洪承疇。張若麒,邱民仰,王承恩,王鬥等人奏疏,他都要多方印證觀看,特別王承恩的奏疏,更讓他相信。

錦州戰事。正在僵持,前些日明軍在女兒河的勝利讓他振奮,此後雙方膠着,大戰沒有。小戰不斷,雖說賊奴對錦州攻勢放緩,不過城池被圍仍舊。

雙方,就這樣相持下來,考驗的,就是各自的後勤供給能力。

戶部尚書李待問只是叫苦,糧草難支,糧草難支,便是遼東有了魚乾,還是難支。

每當王承恩催促糧草的奏疏到來,他便抱怨連天。

他叫多了,又沒解決的辦法,崇禎皇帝便感到煩憂,起了以倪元璐替換李待問的心思。

大明祖制,浙人不得官戶部,倪元璐爲浙人,明太祖在洪武二十六年曾詔定:戶部官不得用浙江、江西、蘇鬆人,甚至連日常辦理具體事務的吏員也包括在內。

究其原因,這些地方是大明賦稅收入主要來源,爲了防止戶部官吏串通江浙、蘇鬆、江西等地官吏豪紳徇私舞弊,上下其手,所以明太祖有明令,戶部官員不得由這些地方人等出任。

爲了改變糟糕的財政問題,崇禎帝也顧不上祖制,只是替換人選歸人選,遼東前線的糧草壓力確實在這裡,遠水解不了近渴。

閣臣都以爲,遼東之事不可久拖,需趁銳而決之,閣臣一至抱怨,陳新甲都有些動搖,探聽洪承疇等口風。

各方強大壓力下,洪承疇也在猶豫,只有王鬥還在堅持。

他言,王師糧草供給困難,賊奴更難,只需相持下去,賊奴必退,儘可不戰而勝。

顯而易見,王鬥意見非常重要,所以戰爭一直相持。

想起王鬥,崇禎心中不知是何滋味,他己經得到一些風聲,傳聞來自塞外的風聲。

他拿起另一封奏疏,眉頭皺起,楊嗣昌死前,薦丁啓睿任兵部尚書,總督湖廣、河南、四川及長江南北諸軍,仍兼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專剿操賊與革、左諸賊。

對丁啓睿,崇禎帝也頗爲器重,賜尚方劍、飛魚服及印信,然其督師以來,深深讓自己失望。

剿賊進展緩慢不說,革、左轉戰數省,饑民雲集,還搞得聲勢越大,引得明軍焦頭爛額,特別不久前左良玉違令夜奔襄陽,賊軍追擊二百里,明軍死傷衆多。

左良玉不是第一次擅自逃跑,然崇禎帝對這些武人,除責其戴罪立功自贖,別無他法。

好在比起張獻忠與李自成,羅汝纔等人,不至讓他引爲心腹大患,他煩躁地拿起另一封奏疏。

這是河南巡撫李仙風發來的奏摺,還沒看,崇禎帝己是眉頭皺起,進入夏秋來,河南各府又是大旱連連,赤地千里,饑民四起,往往自河南發來的奏疏,就沒好事。

雖有了心理準備,然看奏疏內容,崇禎帝差點跳起來:“闖賊不是隻餘殘卒逃入山中,爲何又突然進逼洛陽?”

他雙手顫抖:“還,還有衆十數萬?”

他呆立良久,隨後勃然大怒:“闖賊何時出山,如何有兵十萬衆?郵牒無聞,塘報不發,李仙風,你將朕當聾子!更恨!更恨!”

他厲聲道:“召,內閣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陳新甲!”

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152章 護送第712章 福星第145章 處決(中)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203章 搏戰第666章 騷動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618章 方向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408章 歸家第777章 刑具第4章 童養媳第543章 白熱化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517章 後路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6章 狼煙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355章 想伏擊?第76章 法與情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453章 潰敗第466章 樣子貨第106章 斬獲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624章 攻寨第710章 胡寨主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623章 痕跡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38章 磨坊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641章 自盡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801章 盡出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577章 髒活第728章 甲五號第48章 納捐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351章 進開封第514章 破陣第484章 放肆!第792章 天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69章 成親第280章 破營第556章 末日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495章 渡河第722章 打糧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282章 俘獲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745章 羅剎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101章 來臨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377章 內應第29章 分解第336章 反應第738章 磨坊第638章 屍堆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73章 文冊、工匠第576章 自刎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143章 鬧餉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31章 內應第559章 善後第85章 揚眉吐氣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30章 震驚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100章 值得第22章 小人多
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152章 護送第712章 福星第145章 處決(中)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41章 許月娥之事、清兵謀議第53章 畜場械鬥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203章 搏戰第666章 騷動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618章 方向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408章 歸家第777章 刑具第4章 童養媳第543章 白熱化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517章 後路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6章 狼煙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355章 想伏擊?第76章 法與情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453章 潰敗第466章 樣子貨第106章 斬獲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624章 攻寨第710章 胡寨主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623章 痕跡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738章 磨坊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641章 自盡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801章 盡出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577章 髒活第728章 甲五號第48章 納捐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351章 進開封第514章 破陣第484章 放肆!第792章 天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69章 成親第280章 破營第556章 末日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495章 渡河第722章 打糧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282章 俘獲第396章 匹夫無禮!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745章 羅剎第218章 出兵搶糧第101章 來臨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377章 內應第29章 分解第336章 反應第738章 磨坊第638章 屍堆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73章 文冊、工匠第576章 自刎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143章 鬧餉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31章 內應第559章 善後第85章 揚眉吐氣第344章 各有所得第30章 震驚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100章 值得第22章 小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