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

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

在景東城牆之上,沐昂與幾乎所有將領都站在城牆之上,遙望下面的戰事。

在沐昂的眼中,孟瑛的攻勢如水銀瀉地一般,根本沒有遇到一絲絲的阻擋。幾乎在半個時辰之內,連破兩陣,使得雙方陷入混戰之中。

沐昂眼睛之中複雜之極,說道:“保定侯已經勝了。”

“麓川軍是什麼樣子,我是知道的,決計不耐這樣的陣戰,而且你們看那邊。”沐昂手一指,卻見各地土司營地似乎一片安靜。

衆將頓時明白,是這些土司恐怕又要倒戈了。

想想就知道,思任發怎麼可能不給各路土司下令。但是這個時候他們都沒有動,就說明了問題。

“將軍,我們怎麼辦?”一時間衆將紛紛說道。

沐昂心中有些複雜。

他與孟瑛的關係一點也不好,如今他兵敗被困,而孟瑛卻有戰勝之功,這一上一下沐昂心中怎麼能平衡。

但是再怎麼不能平衡。

沐昂也知道,此刻當以大局爲重,只要能擊敗麓川,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

沐昂說道:“立即開城門,準備出擊。”

沐昂手中還有萬餘戰兵可以用,只是城門早就被條石給堵死了,想要再次打開,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需要時間。

只是戰場上的變化也太快了。快到沐昂還沒有將城門打開,外面就已經勝負已定。

卻見明軍騎兵以數百騎爲一隊,將麓川軍的陣勢攪亂,然後兩萬步卒感到之後,就好像是一柄鐵錘一般,硬生生的砸進麓川軍中。

麓川軍頓時崩潰了。

這樣的情況,各部土司頓時反戈一擊。

思任發見狀,也知道事不可爲,立即帶着軍隊向西撤退。只是這裡距離麓川還有數百里,當初他追殺沐昂從麓川一直追殺到景東,而今風水淪落轉。

他也要體會一下,當初沐昂的滋味了。

孟瑛見麓川大軍撤退,陣勢不亂。就下令收兵。

倒不是不追擊了,而是這數百里路還長得的。現在的不追,是爲了更好的追擊。

孟瑛下令召見各路土司。

孟瑛就麓川任思發剛剛的大帳之中召見了各路土司。

各路土司莫不膝行,不敢仰視孟瑛。

剛剛孟瑛打得那一仗,痛快淋漓,在他們心中宛如天神一般。

麓川十幾萬大軍,不足兩個時辰,就脆敗了。

只是他們不知道,孟瑛爲了這一天的兩個時辰戰機,從到達雲南那一刻就開始準備。雖然其中有很多事情脫出他的掌控,就好像沐昂的大敗一般。

但是總就回到正軌之上了。

孟瑛說道:“爾等附逆麓川,本是死罪。”

這些土司立即說道:“我等怎麼敢對抗天朝,只是思賊強悍,我等不是對手,不得不從他。請侯爺明鑑。”

還有人說道:“小小意思,請侯爺明鑑。”

一時間不知道多少金銀珠寶,玉器寶器都送到帳前。

孟瑛看了一眼,就知道這些東西,最少值十萬兩,如果能販賣到北京,估計價值能翻一倍。

不過,這東西孟瑛並不看在眼裡。

當初他跟隨太宗皇帝,太宗皇帝視爲子侄,什麼樣的寶貝,他沒有見過。只是他依舊收下了。

因爲此刻這些土司都是戴罪之身,他不收不能安他們的心,二來,他自己可以清高自傲,但是他不能不爲手下兄弟着想。

對於下層士卒來說,提着腦袋上戰場,不過是搏一個功名富貴而已。作爲主帥總要給下面人一點甜頭。

這甜頭從哪裡來,自然是從這些東西里面來了。

“既然是你們一片誠心。”孟瑛說道:“我就收下了,但是你們協同麓川圍攻景東的錯,卻不是那麼容易一筆勾銷的。”

衆土司一聽,立即明白,孟瑛既然將罪變成錯了,這說明不是那麼容易一筆勾銷,實際上是有辦法一筆勾銷的。

“我等愚昧,請侯爺爲我們指一條明路。”

孟瑛說道:“首先,你們各回本部,必須誅殺麓川思家的人。與思家劃清界限,而且在雲南有一位是能替你們求情的。只有他纔不怕沐氏。”

這些土司想了好久也沒有想明白是誰。不知道誰提醒了一句道:“襄王。”

這一場大戰之中,雖然襄王根本沒有插上手,但是襄王本身的身份在哪裡放着,自然有辦法爲他們開脫。

孟瑛這纔打發了這些土司都離開景東。

“侯爺。”石璟進來說道:“沐將軍求見。”

孟瑛冷笑一聲,說道:“不見,讓他好生在景東修整吧。傳令下去,步兵留下修整,本部騎兵與我一起,追擊麓川。讓步軍在後面跟過來。”

孟瑛很清楚,從昆明到景東這幾百裡山路,對騎兵與步兵來說,是不一樣的體力消耗,騎兵畢竟是有坐騎的。

而步卒就要靠自己的兩個鐵腳板了。

所以大勝之餘,孟瑛能帶着騎兵立即追擊。但是步卒就要修整一兩天了。

孟瑛心中暗道:“而今能不能拿下思任發,就要看方家兄弟兩人了。”

雲南欠開發的地方很多,很多地方都是深山老林,思任髮帶着人,往林子裡面一鑽,想要抓住他,就難上加難了,除非在之前設好埋伏。

就孟瑛大破麓川大軍的時候,方家兄弟也開始行動了。

橫斷山脈之中的河流,都是波濤洶涌,勢如驚雷一般。尋常船隻在裡面根本不能航行。還好橫斷山脈到了騰衝一代,已經是餘脈了。

故而方家兄弟向南尋了幾十裡,終於找到一個造船的好地方,這一時間造了幾十條大船。只是儘管如此,潞江的洶涌也不是尋常人能夠承受的。

方瑾第一波乘船。

一上船,他就將自己綁在船上。

然後在洶涌的波濤之中,就好像是坐過山車一般。顛簸了一日左右,就已經衝下數百里,到了他們事先預計的位置。

也正是雲南充滿了未開發的地帶。故而在這一片尋找一片能隱藏萬餘兵馬的地帶。只是方瑾一到這邊,就發現一個問題。

“什麼?船根本不可能回去?”方瑾說道。

“將軍,小的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急的江水,除非拉縴,否則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而且這些船都是緊急造出來的,船槳,船帆都不行。”這個船工說道。

方瑾大怒說道:“你怎麼不早說?”

“小老兒,也算是見過不少大江大河了,唯獨這潞江實在是沒有見過,這麼急的水流,將軍你就是殺了小老兒,小老兒也做不到啊。”

方瑾冷哼一聲,不再說話,他有種殺了這個船伕的衝動,但是卻也知道,這不是殺人的時候。

而今本已經能來一兩萬軍隊,卻只來了五六千人馬。

這樣一來,能攔得住思任發的敗軍嗎?

甚至如果保定侯沒有在景東大敗麓川軍,他幾乎是自陷死地了。

一時間,方瑾心中不住的打鼓。

忽然有人報,有一個人自稱錦衣衛千戶王裕的人求見。

方瑾聽了是錦衣衛的人來了,頓時大喜,因爲這個隱藏地帶,就是錦衣衛爲他能找的地方。至於錦衣衛千戶王裕,雖然沒有見過,但也聽過了,乃是錦衣衛在雲南境內的負責人。錦衣衛既然來了,自然會有情報。

方瑾立即說道:“快請。”

只是當王裕站在方瑾的面前的時候,方瑾幾乎不敢相信,卻見王裕一副當地土人的打扮,身上叮叮噹噹的,頭上帶着頭巾。臉色也黝黑無比,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個漢人。就好像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當地人。

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九十章 少府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六章 困境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
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二十章 郕王之意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七十章 懸危之計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三章 都掌蠻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九十章 少府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六章 困境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九十二章 畜牧業革命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間的爭執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傳京師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話南京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