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

第一百四十八章識趣的襄王

不過,還好太皇太后不是慈禧。也不是李太后。

知道輕重,而且這內庫的銀子,也是太皇太后一手一腳贊起來的。不會逼着朱祁鎮大出血。

說道:“現在襄王用錢的地方不多,就這些吧,將來卻要時時照顧着些,他畢竟是你親叔叔。”

朱祁鎮說道:“請娘娘放心,王叔坐鎮天南,於朝廷是有功之臣,朝廷決計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

太皇太后看了看朱祁鎮,說道:“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

太皇太后當然也不是完全相信朱祁鎮所說的話,但是朱祁鎮從小在太皇太后的膝下長大,太皇太后也摸透了朱祁鎮的心思。

在太皇太后的教育之下,朱祁鎮是一個皇帝。

皇帝這種生物,講感情是完全沒用用處的。只有講利益才行。

襄王只要能在麓川站穩腳跟,雲南的負擔就減輕不少。西南方向的國力消耗減輕。對朱祁鎮對瓦刺大計,有極大的好處。

故而只要襄王能承擔起他的責任,安撫西南土司,牽制緬甸,使緬甸不能越麓川而北。在此情況之下,襄王即便是麓川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朱祁鎮也會當做看不見的。

就好像是太皇太后對楊士奇的兒子上面一樣。

太皇太后隨即在一子一孫的攙扶之下,清點她的私房錢。老人家性子來了。握着兩個孩子的手,一個說,這些箱子,是她的嫁妝。還有這些是仁宗送她的禮物,太宗的賞賜,等等。

金銀珠寶,還有綾羅綢緞。

太皇太后僅僅留下一些有特殊含義的,她想要帶進獻陵之中的東西。其餘的都留給了襄王。

這一切都清理好了,讓人送到襄王府上。

太皇太后也累了。朱祁鎮與襄王兩人聯袂出了慈寧宮。

朱祁鎮對襄王說道:“王叔,王叔去雲南監軍一事,聖旨已經寫好了,朕已經用印了。只是各種依仗,王府屬官,還有不少缺額。王叔可以去吏部問問,只要王叔有看中的,朕一概準了。”

襄王說道:“多謝陛下。”

朱祁鎮一把抓住襄王的手,說道:“越王叔去了,你與二弟,就是朕的骨肉至親,二弟尚小,朕也能依靠王叔了。”

襄王見朱祁鎮如此,眼簾微微一垂,似乎眼睛之中也有淚光,說道:“陛下放心,臣此去西南,有臣在一日,西南諸夷,不可能亂雲南。我襄王一脈,定然世世代代爲大明守此寸土。”

朱祁鎮說道:“王叔此言壯哉,此去之後,也不知道多少年能再見了。王大伴。”

王振立即出來說道:“奴婢在。”

朱祁鎮說道:“去請郕王來,今夜,朕在乾清宮擺酒,設家宴款待王叔,也讓郕王作陪。”

“是。”王振立即安排下去了。

夜晚,乾清宮之中。

幾十根蠟燭高高的燃起。

無數燈光相互輝映,散發出一團團的光芒。將大殿照着通明。並不比電燈暗上多少。

朱祁鎮與襄王對飲數杯之後,似乎將心思放開了。叔侄兩人之間,也不大拘束了。只是可憐郕王了。

郕王而今還小,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兩個人喝酒,自己端着一碗飲子,就類似現在的冷飲喝。

襄王說道:“皇兄在的時候,我還抱過你的,只是沒有抱過郕王,郕王出生的時候,我已經在長沙了。你不知道,你出生的時候,可是引起好大風波。”

朱祁鎮心中暗自吐槽道:“我怎麼不知道,不就是我老爹廢后嗎?”真是一場大風波。一場風波大不大,要看影響了。

因爲這一件事情,即便是而今,孫太后在太皇太后面前,還是小心謹慎。不敢越雷池半步。

只是朱祁鎮不想說這一件事情,於是轉頭對郕王說道:“二弟,襄王叔將來要領兵打仗了,你將來想做些什麼?”

郕王立即說道:“自然是與王叔一樣,爲大明鎮守邊疆。”

朱祁鎮說道:“好,我弟弟就是不一樣。不過,你要鎮守邊疆,就要好好的練習騎射,不能如而今一般,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般。”

郕王朱祁鈺聽了,連忙低頭,似乎想將頭埋在桌子下面去。

比朱祁鎮自覺的每天讀書習武,郕王朱祁鈺就差多了。不過,在對朱祁鈺的教育上,太皇太后乃至皇太后都沒有怎麼上心。

畢竟朱祁鈺將來最多是一個親王,無論如何也不能與朱祁鎮相比。

朱祁鎮搖搖頭,又問襄王,說道:“卻不知道祁鏞的功課怎麼樣啊?”

朱祁鏞乃是襄王的嫡長子。也是襄王世子。

襄王說道:“他的功課平平。”雖然襄王如此說,但是臉上還是不只覺得露出了笑容。可見對朱祁鏞還是很滿意的。

朱祁鏞是要比朱祁鈺還要小几歲。也算是朱祁鎮的堂弟。

朱祁鎮說道:“麓川百事艱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安定下來。留祁鏞一個人在襄陽,朕恐怕下人們照顧不周,朕準備延請明師,教育郕王,將來郕王之藩,也能獨擋一面,正好也讓祁鏞來京師吧。”

朱祁鎮說的款款情深,但是襄王聽得心中猛地繃緊。隨即緩緩的平和下來,襄王這一點城府還是有的。

在燈光之下,只是見襄王的動作微微一僵,根本沒有一點差錯。

襄王大腦之中,在飛快的運轉。第一個想法,就是人質,隨即也想明白了,即便是朱祁鎮真是拿他兒子當人質,襄王也是沒有辦法的。

這畢竟不是建文之時。

當時藩王掌握各地權力,好有一搏之力。而今所有藩王加在一起,也不可能與中央掰掰手腕。

既然不能抵抗,襄王自然往好處想。

的確麓川之戰,這纔剛剛開始了,真正等麓川平定下來,卻不知道是幾年之後的事情,孩子還小,留在襄陽固然不錯。

但是襄陽哪裡能什麼名師?之前襄王養兒子,也是拿來當富貴閒人來養的,只是而今襄王一脈的命運大變,將來一個富貴閒人,可是撐不起襄王一脈的命運。

留在京師,卻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襄王立即行禮說道:“臣謝過陛下恩德。”

朱祁鎮一把將襄王拉起來,說道:“這都是哪裡的話?我們都是一家人。”

襄王說道:“自然是一家人。”

兩人重新坐定,朱祁鎮與襄王三言兩語之間,將這一件事情定下來了,唯一不高興的就是郕王了。

郕王也聽明白了,他將來的功課自然是難做的很。

只是郕王一點小心思,絲毫影響不了大局。

襄王非常識趣,回去之後,當即就上書朝廷,言語之中,萬般懇切,求皇帝恩准,留在朱祁鏞在太皇太后的膝下盡孝。

這樣符合封建國家價值觀的事情,皇帝自然沒有不準的。

下令以皇子禮節待襄王世子,並在宮中重建大本堂。收勳貴弟子又各藩王子弟入學。當然,這也是自願的。並傳令天下宗室,有想要效力于軍前者,都可投奔襄王麾下。

只是大明宗室,都被富貴給養廢了。到底幾個人有勇氣。捨棄榮華富貴,奔赴戰場,卻是一個未知數。

藉着襄王的名頭,這大本堂算是重建起來了。

但是大本堂重建,僅僅是朱祁鎮想建立的軍事體制教育的一環,雖然是最高一環。但是這一件事情,還不算完。

最少,要趁着這個東風,將武學給敲定。

這一件事情,就萬萬不能繞過張輔了。於是,朱祁鎮思量一晚上,第二天,就召見張輔

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
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七十九章 歃血爲盟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一十章 糧與銀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七十九章 解縉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八十三章 弊政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四章 都掌蠻之滅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十四章 主導權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獄吏之貴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九十章 一巴掌一甜棗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八十八章 冼駙馬?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