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據河洛以爭天下

李自成很是高興:“有先生出馬,定能馬到功成。如有人願意獻城,到時打破洛陽,就可以大大減少我義軍士卒的損傷。先生也當立下首功。”

牛金星對李自成深施一禮:“爲闖王效命,學生義不容辭。”

他道:“只要闖王願尊聖人教誨,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大業定成。”

李自成站了起來,肅然回禮:“李某受教了。”

自歸附李自成後,有感牛金星的學問,李自成都是稱其爲先生,待以賓師之禮。牛金星也常給李自成講一些經史文章。他的用意,不外乎希望李自成大事可成,那他也成爲歷朝歷代那樣的謀士賢臣,青史留名。

現在歸附李自成的文人慢慢多起來,所以牛金星很看重這個首席的位置。衆人中,他比較忌憚的便是李巖,所以雖說李巖也是舉人出身,學問不錯,牛金星卻始終不向李自成建議也請他說書講史。

二人禮來禮往,高興坐下後,李自成沉吟一番,說道:“義兵義民,可以讓我大軍少費很多力氣,不過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上面,還是要做好攻城的打算。”

他問袁宗第道:“袁兄弟,攻打洛陽的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

袁宗第道:“闖王,各營兄弟已經慢慢調齊,洛陽城的地形,也漸漸摸清楚。洛陽城東,曞水合護城河很寬,不好攻打。城西的護城河也很寬,不好架橋。城南的地勢很低,城牆很高,也不利進攻。”

“只有城北的城牆較低,比較方便圍打。俺與各營兄弟的意思 ,主攻城北,調集很多火炮猛轟那城北城牆,然後在北護城河上架起幾十座木橋,應該可以突破。”

李自成道:“攻城是最壞打算,卻不得不做好準備。洛陽一定要攻下,那裡是皇帝的親藩之地,真的打下來,不但可以繳獲大批的金錢財物,增強我義軍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朝廷震動,提高我等必勝的信心,更吸引天下英雄歸附。”

堂內各將都是起身,異口同聲道:“闖王高明。”

他們都知道打下洛陽肯定好處很多,卻沒有李自成說得這麼明白,說到他們心裡去。

確實,打下洛陽,最重要的是在政治上造成的深遠影響,歷史上李自成、張獻忠連克洛陽、襄陽,代表雙方的力量對比與作戰主動權轉移到農民軍手上。也使天下更多人看出大明內中的虛弱不堪,此後降者、投靠之人不絕。

衆人異口同聲的讚譽,連幾個文人都對自己投來讚賞的目光,讓李自成心下很滿意,他的手指在案桌上輕敲,說道:“就算有王鬥,洛陽城也肯定會打下,不過打下洛陽成,下一步該怎樣呢?”

李巖起身道:“闖王,洛陽爲河南之中,洛城不守無河南,河南無保無中原,中原無保則河北咽喉斷。所以學生再次提議,據河洛以爭天下。昔漢高祖曾據關中以制天下,明太祖也有高築牆、廣積糧之策。我等義軍,也該找個根本之地了。進可攻,退可守,方是大業之道,也好過這樣到處漂泊。河洛,正是這樣的大業所在。”

李自成說道:“先生說的,我也明白,將士們不能到處走個不停。不過現在河南府殘破,戶口十不存一,各樣災禍不斷,旱災蝗災的,不知什麼時候纔是頭。這安定民生,恢復農桑,怕是要好多年後的事,一個河南府,養不活我們幾十萬將士。”

他道:“最重要的是,我們義軍還是弱了些,官兵還是勢大,他們要是圍上來,這河洛,就成爲死地了。所以我們現在之得走着打,以後到富足些的開封府,汝寧府,甚至到湖廣去,避強擊弱。等再打幾次象洛陽這樣的大仗,局面好些了,就可以找個富足些的地方安定下來,獎勵耕種,整頓地方,以爲大業之道。”

劉宗敏大笑道:“先生的學問俺老劉是佩服,不過說起打仗,你就不如我們了。這仗要打活,不能打死,敵人強了,我們走,敵人弱了,我們打,敵人退了,俺們追。要走着打,不能挺着打。多多避免跟官兵死扛。要知道我們本錢少,要是有個意外,就全部沒了。也因爲我們走着打,所以一次次爬起來,官兵怎樣也沒法消滅了我們。”

闖軍各將都是哈哈大笑,連稱總哨劉爺說得妙,說得有趣,他們義軍,就是要這樣。

李自成也是微笑點頭。

個人如此,李巖只得不再勸說,他心下嘆了口氣,其實闖王說的各樣問題,並不是沒有解決的可能,只是目前他無意找個立足之地,餘者各將也仍改不了流寇的思想,想勸說他們安定下來,何其難也。

旁邊的牛金星與宋獻策欲語還休,最終沒有開口。

見李巖不再勸說,李自成鬆了口氣,其實掄起經營地方,他更意屬陝西。那裡不像河南這麼殘破,又是老家。他軍中將領,大部分是陝西人,到時候衣錦還鄉,自然是風光無限,比在河南經營好多了。

他對身旁雙目似閉非閉,努力保持仙風道骨式的宋獻策道:“對攻打洛陽,還有如何對付王鬥,軍事不妨說說你的高見。”

宋獻策聞言睜開雙目,他的腿腳不便,就沒有站起神來,他在位上拱了拱手,說道:“方纔在座諸位不乏真知灼見,學生也有一計,定可讓洛陽官兵疲於奔命,使我義軍從容一一擊破。”

他的聲音頗爲沙啞,便如從封箱中擠出來一般,看着衆人期待的眼神,他昂然揚起手:“便是圍魏救趙之策。”

他的一對細眯眼閃着寒光:“袁將軍曾有言,開封府大部分官兵,已經到洛陽救援。如此算來,開封府便是兵力空虛。正好給我義軍可趁之機。若是我大軍佯攻開封,洛陽的開封官兵就不得不派出一部回援。”

他道:“開封至洛陽四百里,我義軍同樣有可趁之機!這四百里路途,兩側山地起伏,大有伏擊之所。王鬥肯定只在洛陽。援救定是別部無疑,我義軍伏擊不了王斗的軍馬,還伏擊不了回援的官兵?”

他嘿嘿而笑:“或許,因此而下開封也說不定,開封府城並不比洛陽,省城所在,戶口更多,財帛更衆,比洛陽富足數倍,若下開封、、、、、、”

堂內個人眼睛都是亮起來,李自成也現出注意的神情。

看個人的神情,宋獻策心下滿意,他續道:“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伏擊不成,開封不下,洛陽城也因此減少防守兵力,使我義軍攻城更爲容易。”

他道:“不但如此,我義軍還可佯攻汝州,依劉將軍所言,他共打汝州多日,州城已是強弩之末,我義軍大可排除大軍繼續圍攻,洛陽若援救,又減少他們的兵力,若是補救,便可順勢而下汝州城池。”

“汝州富足,城周九里,與洛陽城大小無二,若能取之,定然大大增加我義軍的力量。”

堂內各人皆是興奮地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李自成也是撫掌而笑:“妙,妙,軍師真是才智非凡,不愧爲我義軍的智囊腦袋。”

他有些急迫地道:“軍師,卜個掛吧,看看這次攻打洛陽,到底是兇還是吉。”

宋獻策拱了拱手,道:“學生領命。”

一般卜卦有四種方法,揲箸法,簡化揲箸法,金錢卦法,太極丸法,宋獻策適用的正是揲箸法,四種內最難的一種。幾根莁竹在他手上靈巧的擺動,不時發出悅耳的相碰之聲。

堂內各人都是伸長脖子看着這邊,很多闖將看向宋獻策時,眼內都充滿敬畏。

只有李巖微笑而坐,神情中不以爲然。他是正統的儒家子弟,子不語亂力怪神,雖說占卜之事也是博大精深,內中有深厚的易經諸學支撐,不過軍國大事放在區區一副卦象上,卻是草率了。

幾陣莁竹的聲音後,宋獻策停下了動作,撫摸着他稀稀拉拉的幾根鬍鬚沉吟。

李自成迫不及待道:“怎麼樣軍師,是兇是吉?”

宋獻策不語,待李自成也出聲請教後,他才含笑道:“卦辭所云,此乃上卦也,恭賀闖王了。”

李自成立時露出笑容,堂內各將也是眉歡眼笑,都要軍師解釋。

待衆人等得急了,宋獻策才搖頭晃腦道:“比,人並肩而立謂之,比,爲相親,靠攏也。元,物之始爲元,爲長,爲創業。元永貞無咎,爲大沒有過失也。”

“此卦雖預示有微微兇險,卻居於地上,人皆見之而知避,能夠化險爲夷,越險而過,從象上說,此爲上卦。”

李自成哈哈大笑,心下更定,下首的李雙喜卻仍有孩童心性,他說道:“軍師,再卜一卦吧,更保險些。”

旁邊各將忙道:“不可不可,有上卦就好,卜多了就不靈了。”

李自成也是不悅地看了李雙喜一眼。

李雙喜與李過皆爲李自成親近子侄,宋獻策專門爲他解釋,“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莁告,再三讀,讀則不告,禮貞也。占卜不得反覆無定,無心方得真實,若是一再重佔。心亂而卦亂,此爲大忌。”

李雙喜嚇了一跳,忙雙手合十:“百無禁忌,百無禁忌。”

李自成站了起來,道:“好了,大家議事也累了,也到了午後,就讓伙房開飯吧。”

很快飯菜上來 ,卻多是一些粗食窩窩頭之類,李自成吃得很香甜,他平日較爲刻苦簡樸,不好酒色,一飲一食,皆與普通士卒無一。明末邊軍將領中,倒於張獻忠、羅汝纔等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315章 定局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588章 紫荊關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486章 激鬥(下)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532章 反響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336章 反應第454章 驚聞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112章 野戰(上)第706章 腰斬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88章 繳獲所得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38章 私人莊田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87章 不留情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796章 起兵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562章 雌雄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120章 大敵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756章 追諡第376章 技窮第640章 炮轟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589章 所見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736章 煉獄第248章 對策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14章 破陣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117章 新編制第363章 傳奇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776章 忠與順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12章 勝利第91章 火藥沒了第243章 鉅鹿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517章 後路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8章 誰敢同行?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95章 仁與義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175章 馬上風第386章 到達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22章 小人多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762章 無知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244章 防線第60章 不放棄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656章 費用第444章 毒煙彈第621章 紅顏第99章 不屈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804章 六部分第576章 自刎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204章 拷問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145章 處決(中)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
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315章 定局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588章 紫荊關第699章 霍爾火箭第486章 激鬥(下)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532章 反響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336章 反應第454章 驚聞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112章 野戰(上)第706章 腰斬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650章 難解難分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88章 繳獲所得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38章 私人莊田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87章 不留情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796章 起兵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562章 雌雄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120章 大敵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71章 容人之量、上任第756章 追諡第376章 技窮第640章 炮轟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589章 所見第476章 魔盒打開(下)第736章 煉獄第248章 對策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702章 吏員開考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14章 破陣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117章 新編制第363章 傳奇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776章 忠與順第498章 隔河炮戰(5)第612章 勝利第91章 火藥沒了第243章 鉅鹿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517章 後路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8章 誰敢同行?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95章 仁與義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175章 馬上風第386章 到達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22章 小人多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762章 無知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中)第244章 防線第60章 不放棄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656章 費用第444章 毒煙彈第621章 紅顏第99章 不屈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804章 六部分第576章 自刎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204章 拷問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145章 處決(中)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