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英靈、退兵

如此慘重的傷亡,讓清兵上下心寒,在聽了前面的哨騎回來的稟報後,阿巴泰也是鐵青着臉,那城外的壕溝還沒填上,己方的勇士己經傷亡近三百人,如此嚴密的防護,盾車木盾雲集,還這麼大的傷亡,難道攻陷城池後,自己旗中勇士還要死傷千人不成?

想想前幾日那甲喇章京顏扎,反而一鼓作氣攻上了城頭,他果然是自己旗中最強悍的勇士,自己是錯怪他了。

他身旁的土默特右旗固山額真俄木布楚虎爾閉上雙目,喃喃不知在說些什麼,他睜開眼睛,輕聲對阿巴泰道:“饒餘貝勒,還是退兵吧,我大清的勇士折損在這裡,不值啊!”

阿巴泰冷着臉,他喝道:“繼續進攻,將那些明人百姓押上去,讓他們填壕!”

號角聲響起,城外清兵安靜下來,除了前面那幾輛精心打製的清兵盾車外,餘者的木料大盾都後退了不少,儘量避開城頭虎蹲炮的射程,或是躲藏到盾車後面去,城外的清兵也是一片喧騰忙亂,不知在搞些什麼鬼。

看城外的清兵不動,城頭的舜鄉堡火銃兵也趁機休息,南面城牆上的四百隻火銃,經過剛纔的戰鬥,平均下來都發射了三輪,各火銃兵手上的火銃都有些發燙,銃口一直在冒着輕煙,需要停止下來讓它們散熱。

經過這些天的戰鬥,舜鄉堡火銃大發異彩,在優厚的獎勵與不合格就要殺頭的獎罰措施下,舜鄉堡打製出的火銃門門精良,幾乎沒有火銃炸膛,火銃的啞火率也頗爲少見,每次兩百隻火銃射擊時,啞火率不到十分之一,所以四百門火銃僅僅三輪發射,就可以打死打傷如此之多的清兵。

至於城頭那些佛狼機火炮與小炮,他們運來時,舜鄉堡工匠己經經過檢驗,並沒有不合格的產品。此時大明軍中普遍實行定裝火藥,每一類炮裝填多少子藥,都有過詳細的規定,只要操作規範,不添加過量火藥,就沒有炸膛之憂。

加上這些火炮總共不過打了兩輪的彈藥,也沒有過度發射導致炮膛過熱的隱患。

舜鄉堡城頭虎蹲炮衆多,在第一輪的齊射後,就算這些虎蹲炮事後裝填需要三、四分鐘的時間,耐不住城頭虎蹲炮之多,這些第二輪裝填好彈藥的虎蹲炮,每次二、三門對準城外密集處轟擊,十幾門虎蹲炮,或許可以用到戰鬥結束了。

通過這些天的戰鬥,王鬥也認爲大中型火炮在戰鬥中作用不大,嚇人比打人好。

這個時代的火炮大多用來打散對方的密集陣形,遺憾的是清兵的佈陣向來不密集,反而是虎蹲炮近戰威力大,戰後自己應該大力發展虎蹲炮這類近戰小炮了。

看城外清兵的攻勢停了下來,各將官們都是紛紛向城下看去,韓仲站在王斗的身旁,他張着嘴叫道:“那些韃子兵在搞什麼鬼,怎麼停下來了?”

他臉上露出喜色:“難道韃子要退兵了?”

他身旁的林道符皺着眉頭道:“怕沒那麼簡單。”

城外清兵接連的號角聲響起,忽聽哭叫聲響起,卻是大隊的大明百姓被清兵們驅趕着朝城頭而來,她們有數百之衆,以婦孺居多,手上搬運着草木磚石,還有盛滿土的布袋等物,只是被驅趕往前而來。

她們跌跌撞撞而來,大羣的清兵,則是躲躲閃閃地跟在她們身後。

那些婦孺上前而來,她們對城上的舜鄉軍哭喊道:“城上的軍爺,都是鄉鄰百姓,萬求不要開炮放箭。”

聽着她們那熟悉的保安州當地口音,城頭上的舜鄉軍鴉雀無聲,人人都是看着王斗的城樓。

“阿巴泰,不過如此!”

城下的情形王鬥看得清楚,他先是憤怒,隨後臉上浮起不屑的神情,志窮計短,只能驅使百姓攻城,這樣的軍隊,戰鬥力也有限,虧自己還曾對他們充滿畏懼。清國名將阿巴泰如此,可以想象阿格濟,多爾袞,皇太極之流是什麼貨色,看來自己是高估他們了,拋去歷史的敬畏感,他們只是普通角色!

看着城下的大明百姓,聽着她們的哭喊,林道符臉上也是露出猶豫的神情,他對王鬥輕聲道:“大人,打還是不打?”

王鬥喝道:“攻城,便爲敵人,我必須爲堡內近萬軍民着想。”

他對韓仲吩咐幾句,不久後,王鬥走下城樓,他來到城頭處高喊:“堡外的父老姐妹們,你們不要怪我王鬥心狠,堡內近萬民衆,我不可能對韃子屈服。如果你們死去,我王鬥會爲你們祭祀!看,這些韃子的心肝,就是我最先給你們的香火供品,以後還有更多!”

城頭上傳來一陣陣淒厲的慘叫聲,城下清兵看去,卻是城頭上設立了一個高高的香案,上面插了一大捆的香火,隨後那十個被豎立在甕城上,裸着身子的清兵俘虜個個被剖心挖肝,擺在香案上作爲供品。

明軍這種作派,讓城下清軍一片喧譁,同時又是心生寒意。

“阿巴泰,鼠輩!滿洲奴,懦夫,劣等軍隊!”

韓仲奉王鬥之令,在他身旁用滿洲語對城外大囔,他粗豪難聽的聲音遠遠傳揚出去,城下數千清兵都是聽得清清楚楚。

城上的明軍也是一樣大聲嘲笑,那些清兵個個臉色鐵青,聽任城上明軍的羞辱,又是無可奈何,很多人對城上的明軍,己經產生了一種說不出來的畏懼之情,他們打定主意,以後遇到這隻舜鄉堡的軍隊,走得遠一些。

城下那些百姓都是痛哭,城上的明軍神情堅決,她們都知道了自己的命運,亂世之苦,難以言表。

一片哭聲中,忽然聽到城下一個老者大叫:“鄉梓父老們,都是一死,與韃子們拼了。”

他放聲長笑:“老漢在生前還能享受香火祭祀,還有韃子兵的心肝作祭品,值了。”

他手上舉了個磚塊,撕心裂肺地大叫道:“鄉親們,殺韃子啊!”

他領頭朝身後衝去,他身旁那些婦孺百姓們,同樣都是聲嘶力竭地大叫,跟隨他衝去。

她們沒有武器,便用自己的拳頭,牙齒與清兵搏鬥。

最後她們全部戰死了,死時,她們臉上滿是輕鬆的神情,人世之苦,她們終於解脫了。

戰後,王鬥爲這些百姓修建義民墳冢,旁邊又再設廟,香火旺盛。

有司傳聞,遣官員素服以祭祀。

……

阿巴泰聞聽城頭韓仲的大叫後,本來憤怒非常,不過又見城下那些百姓所爲,不由驚道:“該地百姓性烈如此!”

他旁邊的土默特右旗固山額真俄木布楚虎爾,還有土默特左旗固山額真善巴都是苦勸退兵,最後那幾個鑲白旗的甲喇章京同樣加入苦勸的行列,他們都斬釘截鐵地道:“如果再攻下去,就算攻上城頭,最少還要死一千的勇士,該地明軍作戰意志堅決,攻上城頭,不等於攻陷城池。要使堡內軍民屈服,或許還要再死一千人!”

“如果死了兩千人,那鑲白旗還在嗎?”

“這樣一個小堡,又沒有油水,何苦在這裡折損旗中勇士?”

“那明國防守官確實是個威脅,不過爲了除去這個威脅,讓鑲白旗土崩瓦解,這值得嗎?”

“不若轉移到別處城堡,看看有沒有人口財帛可以劫掠。”

攻城遇挫,又見城頭守軍的堅毅勇猛,遊牧民族與漁獵民族的劣根性便顯現出來,況且阿巴泰還不是鑲白旗的旗主,權威不足,他雖有戰略眼光,卻是制止不了手下將領們的抱怨。

他們紛紛鼓譟,只是不願意再次攻城,特別是那幾個甲喇章京,見自己甲喇中的輔兵紛紛倒在明軍猛烈的銃炮之下,己是心寒。壕溝還沒填上就死了這麼多人,繼續攻下去,攻個兩天,三天,還要死多少人?

一個甲喇章京一千五百人,就算死個二百人,也是讓整個甲喇元氣大傷。而且甲喇中的勇士死光了,讓他們去做光桿甲喇章京?到時旗中可有人口與勇士補充下來?

看城頭明軍的堅決,驅趕明人百姓填壕也沒有意義,徒然讓城頭明軍大殺俘虜,折損自己軍中士氣。該地守將更是自己生平僅見的果敢狠辣,他也不會因爲驅趕百姓填壕就停止守城。

要攻下這個沒有意義的城池,需要流下不計其數旗中勇士的血,他們付不起這個代價!

見盟軍與手下部將鼓譟,阿巴泰眉頭緊鎖,此時他心中己生退意,不過自己大言放出,全軍氣勢如虹而來,卻是灰溜溜回去,這不是讓他這次軍事行動成爲一個笑話嗎?

以後自己威名何在?鑲白旗軍士在這城池下折損的士氣,又如何彌補?

正在這時,卻見東面幾騎滾滾而來,看他們的衣甲旗號,卻是武英郡王阿濟格的部下。

看這些人急急而來,阿巴泰等人都是驚訝張望,阿濟格的大部不是在延慶州嗎?怎麼他們到保安州來,難道出了什麼事?

那幾騎急急奔來,遠遠的他們便大呼道:“武英郡王有令,饒餘貝勒阿巴泰,速速從保安境內退兵……”

“我大清兵己攻下明國昌平、居庸等地,我西路軍馬盡數入關,合東路之兵攻取明國京畿之地。”

……

崇禎九年七月初,清兵入寇,一路攻取獨石口,一路攻取喜峰口。

清兵入喜峰口,明巡關御史王肇坤激衆往御,不敵,退保昌平。十日,昌平被圍,王肇坤與守陵太監王希忠,總兵官巢丕昌,戶部主事王一桂、趙悅,攝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分門守禦。

十六日上午,居庸關從內側被攻破,十六日晚,昌平兩千朵顏蒙古兵作爲內應,引清兵入城,巡關御史王肇坤戰死,同時戰死的,還有戶部主事王一桂,保定通判王禹佐,守陵太監王希忠,判官胡惟忠、吏目郭永、學正解懷亮、訓導常時光、守備鹹貞吉等人。

總兵巢丕昌出降,清兵焚天壽山德陵。

東路軍攻破昌平、居庸,阿濟格聞報大喜,在他準備與東路軍匯合的同時,還在十六日緊急派出使者傳令正在四處劫掠的阿巴泰、揚古利等人,讓他們率軍到延慶州與自己會合,合東路軍人馬,依戰前方略,準備合兵劫掠大明富庶的京畿之地。

……

聽了該使者的傳令消息後,阿巴泰頗爲失望,同時心下又暗暗鬆了口氣。

他身旁的衆將則是非常歡喜,總算可以名正言順的退兵了。

阿巴泰看了一會身旁喜形於色的諸將,他提高聲音道:“傳令,退兵!”

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730章 傾瀉第812章 恐懼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748章 鼠疫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428章 中暑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553章 血河(下)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539章 離去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816章 鐵線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758章 聯絡第580章 負恩第614章 空城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175章 馬上風第562章 雌雄第749章 城下町第85章 揚眉吐氣第83章 家丁風波第525章 密議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544章 優勢第376章 技窮第640章 炮轟第453章 潰敗第84章 去與留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557章 銀冬瓜第521章 落幕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54章 奪炮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248章 對策第430章 京師第94章 紀小娘子第44章 變化第799章 擋兒嶺第52章 衝突第30章 震驚第683章 老胡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823章 騎海第640章 炮轟第325章 進剿第579章 裹脅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766章 議南遷第13章 捷報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68章 緩衝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465章 側翼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585章 軍工廠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656章 費用第449章 初勝第387章 襲城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384章 得知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415章 譁然第480章 輜重第665章 發佈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4章 首戰之威第449章 初勝第748章 鼠疫第14章 升賞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90章 進京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767章 傾國第113章 隨我上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
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730章 傾瀉第812章 恐懼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748章 鼠疫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428章 中暑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553章 血河(下)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539章 離去第530章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816章 鐵線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758章 聯絡第580章 負恩第614章 空城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175章 馬上風第562章 雌雄第749章 城下町第85章 揚眉吐氣第83章 家丁風波第525章 密議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544章 優勢第376章 技窮第640章 炮轟第453章 潰敗第84章 去與留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中)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557章 銀冬瓜第521章 落幕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54章 奪炮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248章 對策第430章 京師第94章 紀小娘子第44章 變化第799章 擋兒嶺第52章 衝突第30章 震驚第683章 老胡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823章 騎海第640章 炮轟第325章 進剿第579章 裹脅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766章 議南遷第13章 捷報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68章 緩衝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465章 側翼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585章 軍工廠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656章 費用第449章 初勝第387章 襲城第427章 匯合行軍(上)第384章 得知第526章 殺人不用刀第415章 譁然第480章 輜重第665章 發佈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4章 首戰之威第449章 初勝第748章 鼠疫第14章 升賞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90章 進京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767章 傾國第113章 隨我上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