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紅顏

離九月不遠,滿套兒正是最美的時候,廣闊的闊葉林與針葉林,寬廣的草場,宛若一副副色彩絢爛的油畫。

雖然中原打成一鍋粥,大軍也在征討歸化城蒙古人,滿洲韃子,更在紅崖子山屯兵超過二萬,不過新永寧城附近,仍然一片祥和的氣氛,商民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對他們來說,這裡就是樂土。

往新永寧城東北而行,此時隨着蜿蜒的山道,經灤河、以馬兔河等地,在以遜河邊上,後世的圍場地界,有着一個最前沿的堡壘,離紅崖子山不過二百多裡,該寨建立後,鍾素素取名爲鎮胡寨。

“踏踏踏……”

沉重的馬蹄聲音。

在新永寧通往鎮胡寨的山道上,一行騎兵正在奔行,他們舉着旗,盔甲上有着白虎軍的標誌,個個策在馬上,腰桿筆直,神情冷肅,帶着一股征戰沙場,硬朗英武的氣質,自信昂揚,極爲吸引人。

靖邊軍已是職業化的軍隊,軍中講究軍人儀態,不論兵將,個個走出來,都顯得英氣蓬勃,又似乎擁有鋼鐵般的意志,與普通明軍大不相同。

秋風颯爽,山道兩旁的紅楓林颯颯聲響,落葉紛紛,灑落身上,頗有一種幽寂空遠的味道。

鍾素素策馬最前,前幾日,她回新永寧城辦點事,不過掛念前線之事,事情辦完後,立時又奔回鎮胡寨去。

шωш ◆tt kan ◆c○

此時她騎在馬上,打了披風。鐵尖盔下,是一雙閃亮的眼睛,顧盼間自有威嚴,作爲統領一軍的人物,不知不覺,已然擁有一種氣質,一種自內而外散發的氣質。

事實上,在宣府鎮內,就有一些無知少女或少婦,對鍾素素懷有莫名的憧憬。

不過她似乎懷有心事。眉頭微蹙。一聲不響,不知想着什麼。

戰馬神駿,踏行如飛,一行人只是策馬奔馳。有時在林中穿行。有時奔出山林。淺草沒了馬蹄。

灤河、以馬兔河這一帶,是歸附蒙古人駐牧之地,不過也有一座座屯堡。卡在交通要道上,可以看到,很多蒙古人在各草場上放牧,一些水源邊,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一些蒙古人甚至開始建屋定居。

不過觀其居所,總有貧窮與雜亂的感覺,建設上,塞外胡人是短板,當年東京城爲天下一等一的繁華之所,結果女真人佔後,沒幾年搞得象豬欄一樣,無當年百分之一的神韻。

這也是許多牧民嚮往新永寧城等地生活的原因,不過相對以前,如今他們生活好了很多,許多人都面帶喜悅。

此時韓朝西征大軍多次大捷消息傳來,各部落之人都是歡喜,草原上民族觀念淡漠,並不以同族撕殺爲意,只慶幸跟對人,自己部落選擇的正確。

同時白虎軍在以遜河邊建立鎮胡寨,紅崖子山的清騎不得南下,保護了灤河等處部落安危,讓他們心中感激,也證明靖邊軍確實有能力保護他們,讓在西線的新附營蒙騎安心征戰。

看到鍾素素等人奔來,一行精銳的騎兵,中間一杆高大的白虎銀雕大旗,很多人牧民遠遠就恭敬的跪下叩頭。

鍾素素神情一動,曾聞大將軍言說,塞外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此時他們神情卻是真心畏服,邊塞復見漢官之威儀,此爲強軍之故。

又想起自己煩惱時,“妻子”?李雲蘿對自己說,自己身份,大將軍怕早已知曉,只是揣着明白裝糊塗,自己心思,妹妹她也明白,不過她言說,姐姐該如何定位?

她曾問:“刺繡女紅姐姐會嗎?”

自己答:“早忘了,舞刀弄槍還可以。”

她問:“琴棋書畫姐姐會嗎?”

自己答:“也不行了,兵書韜略倒可以款談一二。”

她道:“就算如此,這樣的女子,侯爺他會稀罕嗎?不言他府上有蕙質蘭心絕色佳人,便以他現在地位威望,想要什麼美人兒沒有?收羅府上,不過賞玩一二,又如何讓他另眼相看,記憶於心?”

當時自己苦惱,是啊,以大將軍現在的身份,只需招招手,各類美人兒就可從永寧城排隊到宣府鎮城,泯然衆人,自己也不想啊。

見自己苦惱,李雲蘿道:“其實有一種女子,對男人的吸引是致命的,姐姐正巧有這個優勢,不必捨近求遠。”

自己追問:“是什麼?”

燈光下,李雲蘿眼神溫柔,她抿嘴一笑,說道:“那便是慷慨激昂的戰爭紅顏啊。”

她說道:“不依附男兒,有自己真性情,若男兒一樣去征戰,在屍山血海中建立自己的功業,你似乎屬於他,又不屬於他,有自己獨立的尊嚴與靈魂。軍務上,二人相須若左右,便有所分歧,也據理力爭,表現出自己的價值,讓他依重你,離不開你,靜處時,你是他的知己,傾聽他的話語,聽他不能說給妻子的煩惱,心靈相依。”

她示意觀看鏡中,現出自己那滿是紅暈的臉,繼續說道:“從此,你了無脂粉氣息,舉止瀟灑,爲人慷慨,在這亂世中,你率領重兵,威望素著,爲追隨心中的男子而平定天下,介時世人傳唱,將帥相知,紅顏相惜,那便是史書歌頌的奇女子啊,就算心中火熱,如許娘子那般生個孩子,又何嘗不幸福?”

是啊,當時鍾素素覺得自己開竅了,果然家有賢妻很重要啊,她感慨言,若有朝一日,好事終成,自己定不會忘了雲蘿妹妹,定會分她一杯羹。

李雲蘿聽着,先是一怔,隨後玉臉一紅,燈光下,眼神水波一般,神情誘人,鍾素素見之,不免與其假鳳虛凰一番。沒辦法,內心總有一種騷動,特別被李雲蘿說得心口火熱的時候。

此時策在馬上,見那些胡人恭順崇敬的神情,鍾素素一震,更有一種拔開雲霧見晴天的感覺。

曾聞大將軍言說,此生最樂見漢軍威武,雄風遍佈天下,就讓自己做個如雲蘿妹妹所說,隨心中男人征戰天下。讓他掛懷。慷慨激昂的戰爭紅顏吧。

決定完畢後,鍾素素感覺自己似乎不同了,成長了,更有了自己目標與前行道路。或許。靦腆。只是她的表相,內心中,也有自己的火熱與激情啊。

懷着這個心思。鍾素素覺得許多煩惱消失了,餘下的,對如今的自己,也不是問題。

她策馬如風而過,多年下來,鍾素素的騎術已經頗爲精良,一行人行在山野草場河流之中,蹄聲如點鼓一般密集,到達以遜河邊時,就見河水邊上,聳立着一座城寨。

附近山邊平原地,同樣有許多營盤,上面無數白虎旗獵獵聲響,金戈鐵馬之氣,鋪天蓋地而來,帶着一股肅殺。

白虎主殺伐,以猛銳聞名,整個白虎軍,也充滿讓人窒息的銳氣。

鍾素素心中自豪,這就是她統領的大軍啊。

這座鎮胡寨,其實由二寨合成,兩岸各一寨,一座浮橋跨越兩岸,將二寨聯爲一體,便如襄陽城與樊城格局。

寨成後,鍾素素領軍駐之,防範紅崖子山的東奴騎兵,數千大軍,需要糧草輜重衆多,每日後方各類物資運送不絕,很多由滿套兒各個屯堡提供。

此時各營盤操練聲驚天動地,號鼓震天,便是鍾素素不在,大軍也一樣操練,靖邊軍發展到現在,各項體系成熟,各官各將各司其職,主將一時不在,也可以正常運轉,鍾素素這個白虎軍大將,其實過得很輕鬆。

一矯健騎士從營盤方向朝鐘素素奔來,帽兒盔上,有一面青白的小旗,上面寫着一個令字,卻是軍部的傳令兵。

靖邊軍設五軍前,原本各護衛除保護軍營部外,還要兼旗鼓手護衛,兼當傳令兵,此時傳令兵已單獨設出,他們的裝扮,便是沒有纓須,盔上改插一面小旗。

又因爲主要職能,便是需跑得快,所以個個只着青色齊腰甲,內中還未嵌甲葉,輕便靈活。

快到農曆九月了,鎮胡寨這個地方,不說夜晚頗寒,便是白日,一樣頗有寒意,再過一段時間,可能還要下雪,所以他們一樣穿上褡護似冬衣。

又依白虎軍特色,不說鑲邊,便是領上皮毛,一樣染成白色。

這傳令兵到了近前,一護衛將他帶到鍾素素面前,他在馬上拱手,大聲稟報道:“回稟鐘上都尉,職依將令,已傳各營將官,在白虎堂議事。”

這傳令兵胸前有一塊精美的銅製紋章,卻是一個上士,有着勳階,依新定軍律,不論面見何等上官,皆可以只揖不跪。

而且爲提高將士尊嚴,定五軍後,王鬥規定,拋棄軍中小的、屬下、卑職等稱呼,右都尉勳階,遊擊軍職者或上,面見上官時,稱末將,餘者稱職。

平級之人,在公共場合,也需互稱軍職或勳階,上官稱呼下官,同樣如此。

鍾素素回了一個禮,看着他道:“嗯,本將知道了,你辛苦了,下去吧。”

“是!”

傳令兵又再施禮,偷偷看了鍾素素一眼,感覺上都尉今日好象有所不同,他顧不上多想,夾緊馬腹,回奔營盤中去。

很快,鍾素素奔回營地,她的大營位於南山之中,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山窩邊長着一片響鈴樹,還有潺潺山泉,大營周邊三步一哨,五步一崗,崗哨森嚴。

她的白虎議事大堂,同樣寬闊,威嚴,主座前,一尊大案桌,上面有着令箭,大印,砂筆等物,象徵主將的威嚴權勢,兩邊是一個個座位,一面牆上,掛着巨大的地圖,後方案桌壁上,則掛着巨大的白虎旗。

此時,兩邊座位上,已經坐滿了頂盔披甲,身着披風斗篷的軍官,中軍將官,左營將官,右營將官,還有軍營部的鎮撫官、撫慰官、贊畫官等,各營千總級別的軍官。濟濟一堂。

他們昂然端坐,個個胸前綴着自己的紋章勳級,在位上一動不動,散發着厚重的氣場。

“見過上都尉!”

鍾素素進入大堂時,衆將轟然而起,一齊躬身拱手大吼,鐵甲鏘鏘,聲若驚雷。

鍾素素在自己位中坐定,沉聲說道:“衆將免禮!”

衆將大吼:“謝上都尉!”

轟然落座,又是一片甲葉鏘鏘。

鍾素素舒服的坐着。她的雙手。放在椅子兩邊扶手上,雖征戰多年,她的雙手仍然白皙,悠長的手。似乎掌握了強大的力量。那是所統無敵軍伍權勢威望。自信昂揚帶給她的力量。

衆將心中一動,往日上都尉面對衆人時,總有一種倉促不安的感覺。眼下好象有點不一樣了,說話雖說一樣輕緩溫柔,卻比往日有力道,有氣度,便若有了自己道一般,也平添了許多魅力。

鍾素素掃視各人,白虎軍三營主將中,後營將官田志覺留在東路,中軍將官陰宜進,左營將官楊國棟,右營將官高貴在場。

高貴人如其名,富態,氣質出衆,三絡鬍鬚修剪精緻,觀之有若貴族子弟,世家大族出身。

其實往日不過街邊賣豆腐的,不過不要小看他,也不要被他正直的外表所矇蔽,其人作戰勇猛不說,還狡猾若狐,詭計多端,深刻展示什麼叫人不可貌相。

楊國棟作爲盧象升麾下,投奔王鬥後,多年下來,也成爲一個合格成熟的靖邊軍軍官,此時更率領白虎軍左營之羽騎兵。

陰宜進作爲百戰老軍,升遷到現在這個地位,可謂一步一個腳印,作爲中軍官,他地位是出衆的,平日協助主將安排軍務,鍾素素若不在,還可向全軍發號施令。

營將與軍部各官後排,則是各營千總及營部各官,盡肅然坐於自己主將後面。

“情報傳來,紅崖子山奴騎蠢蠢欲動,看來韓上都尉攻佔歸化城後,他們忍不住了。”

鍾素素緩緩說話,她看向楊國棟:“楊右都尉,羽騎兵操練如何?”

楊國棟起身拱手:“末將相信,我白虎軍之羽騎兵,不會輸於玄武軍之羽騎兵,同等軍力下,我營與奴騎騎戰,定然不會落於下風,若下馬步戰……昔漢軍一可當胡兵五,我師同樣可以如此。”

他眼中閃着寒光,當年鉅鹿之戰,督標營損失慘重,盧督臣更身死殉國,自己日思夜想,就是多殺韃子,爲軍中袍澤報仇,又想當年一千總,此時手握天下有名強軍羽騎兵,人生際遇之奇,未過於此。

鍾素素很高興,在案上一拍,歡笑道:“好。”

雖然她敬佩韓朝,當時玄武軍羽騎兵大捷消息傳來,鍾素素私下感慨:“韓大哥太厲害了。”

同時高興,靖邊軍中,往日騎兵是短板,不過現在羽騎兵有了殺手鐗,整個靖邊軍,等若有強悍騎兵二萬,全方位的完善了自己體系,身處這個集團之人,豈能不興奮?

當日時韓朝書寫戰報,毫不保留,將羽騎兵成功的作戰心得,經驗教訓等等,送給後方的王鬥。

王鬥得之,非常重視,立時將戰報下發全軍,各軍主將,各營羽騎兵,皆要精習,白虎軍同樣如此。

靖邊軍的優勢,就是善於學習總結,又因爲體系化的練兵,成功經驗容易推廣,所以不論遇到何等敵人,他們是什麼風格戰術,很快便有應對之法。

當然,鍾素素同樣有爭強好勝之心,友軍成功,她又豈能安坐?她白虎軍之羽騎兵,一樣想取得此等成功。

往日就有訓練,再集中突擊一段時間的騎牆戰術後,白虎軍羽騎兵上下,都是信心滿滿。

此時楊國棟再這樣說,鍾素素高興,衆將同樣高興,玄武軍羽騎兵打出威風,自家白虎軍,也要威風。

楊國棟稟完,並不落座,只對鍾素素大聲請戰,希望主動進攻紅崖子山的清騎,大軍在此,豈能任由韃子威脅家門?正好他們要動,便好好痛擊一場。

鍾素素話到嘴邊又咽下,想起大將軍曾言,身爲主將,要多聽部下的意見,多聽則明。自己要做的,便是握好決策權,如何決斷,什麼時候決斷。

駐紮在紅崖子山的濟爾哈朗,杜度等二萬滿蒙大軍,已在那方停留多日,平了除了小股騎兵,大部只是不動,不攻打滿套兒,也不前去歸化城救援。不知打着什麼主意。

當然。他們也曾有數千騎,攻打滿套兒數個屯堡,皆被屯丁所擋,不比別處。想攻下靖邊軍一個屯堡。可不容易。更害怕白虎軍救援,所以一攻不下,立時退走。此後不敢輕動,更不敢繞道深入。

說起來,屯堡周邊,並不是無路可走,但攻打的清騎,就是害怕,這後方城堡未下,自己深入,突然被斷了後路怎麼辦,輜重所獲又怎麼辦?所以說,城堡的意義就在於此。

論堅固,其實王鬥麾下之屯堡,遠遠不如大明各邊修建的軍堡,然有個優勢是他們沒有的,便是擁有強悍的野戰力量,不敢野戰,沒有援兵,堡壘修得再堅固,也是一個個孤獨死地,最終淪陷的下場。

遼東鎮,薊鎮,還有大明許多邊鎮,慘遭清騎攻掠攻城多次,便是如此,兵臨城下,守軍只能各自爲戰,被敵一一擊破,所以說,堡壘戰術,是有前提的。

面對滿套兒多個屯堡,富饒之地,清騎只能眼巴巴看着,不知心中什麼味道,歸化城蒙古人打生打死,他們也遲遲未去救援,顯然擔憂軍伍從原開平衛西去後,被在興和所,沙城等處的靖邊軍主力攔腰一擊。

因爲前往歸化,最方便的,就是這條路,避開靖邊軍,繞道漠北?那對後勤的考驗就大了。

wWW ☢T Tκan ☢c○

二萬步騎,人吃馬嚼,可不是簡單的事,清國出兵,同樣要考慮後勤,特別沒有油水可撈的戰事。

所以東線這邊,大體平靜,只餘雙方一些哨騎戰,小打小鬧,眼見敵虜就在不遠處,白虎軍上下,都是心癢難撓,恨不得痛痛快快打一場。

“濟爾哈朗等賊奴,皆是老奸巨猾之輩,所以末將以爲,還是靜觀默察爲好,奴不動,我不動,東線這場仗,比拼的是耐心,他們出征在外,疲師遠征,我們則是主場,論耗,他們耗不過我們。”

陰宜進戰場經驗豐富,爲人也謹慎穩重,他認爲,還是靜觀其變爲好,看看韃子,打什麼主意。

他的意見,得到高貴的贊同,他以爲,韃子舉動詭異,必須看清楚他們的打算。

不過坐於第二排的各營部官將,他們大部分人,倒傾向楊國棟的意見,認爲可以主動出擊,爲西征大軍,掃清威脅。

白虎堂議事,他們同樣有發言機會,作爲基層軍官,他們一樣有着真知灼見。

鍾素素的手指輕敲扶手,聽着各將發言,情感上,她很想率軍與韃騎狠狠幹上一場,真的開打,此時白虎軍雖說只有二營,但她並不畏懼,不過理智上,告訴她應該謹慎。

軍議後,東線這塊地方,她有便宜行事的權力,然自己必須謹慎運用這個權力,爲大將軍守好手上這份基業本錢,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慮。

而且當時軍議時,各將認爲,濟爾哈朗等奴兵意圖,應該是隨我而動,所以該當反其道而行之,細觀敵之破綻。

情報傳來,紅崖子山奴騎蠢蠢欲動,他們忍不住了,自己更不該輕舉妄動。

想到這裡,鍾素素揚聲道:“不急,我們再等一等,等韃子動,看清他們動靜,若他們西去救援歸化城……”

她一掌重重拍在案桌上,轟然一聲巨響,惡狠狠道:“找準機會,重重從屁股後面給他們來一下!”

衆將一愣,隨之鬨堂大笑,鐘上都尉雖然威望漸著,不過總給人斯文羞赧的感覺,此時暴了粗口,衆將反覺親切,似乎彼此距離拉近了許多。

陰宜進更高聲笑道:“好,好一個從屁股後面給他們來一下,果真如此,韃子便要痛不欲生了。”

話一出口,鍾素素也是臉色微紅,先前自己的話,是不是粗俗了一些,往日自己可不是這樣。

不過隨後一想,如雲蘿妹妹所言,自己要做巾幗不讓鬚眉的奇女子,衆兄弟面前,說個粗話又有什麼?

她一樣大笑起來,堂內洋溢了一片豪情,陽光照進來,灑在鍾素素身上,朦朦朧朧的,讓她似乎罩上了一層光芒。

第614章 空城第816章 鐵線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557章 銀冬瓜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595章 檄文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767章 傾國第747章 火箭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680章 責任第783章 說服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543章 白熱化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636章 淹沒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588章 紫荊關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52章 護送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553章 血河(中)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345章 離去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755章 堅定第311章 雄主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356章 可怕的官兵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203章 搏戰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775章 涅槃第69章 成親第589章 所見第433章 關外第308章 傳說第390章 伏擊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571章 譁然第312章 佈局(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315章 定局第626章 信念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112章 野戰(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763章 惡之花第658章 構想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790章 監國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816章 鐵線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739章 對策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619章 野心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813章 拼命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759章 陌生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15章 譁然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412章 費用、軍火第413章 新營制第647章 情報第797章 前鋒第377章 內應第613章 銃劍,刺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46章 定裝火藥第610章 直搗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666章 騷動第801章 盡出第15章 還鄉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596章 魅力
第614章 空城第816章 鐵線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557章 銀冬瓜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595章 檄文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767章 傾國第747章 火箭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680章 責任第783章 說服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543章 白熱化第360章 陳永福想立功第636章 淹沒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588章 紫荊關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52章 護送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553章 血河(中)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345章 離去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755章 堅定第311章 雄主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37章 誰人可掠其鋒芒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356章 可怕的官兵第164章 田畝風波第203章 搏戰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775章 涅槃第69章 成親第589章 所見第433章 關外第308章 傳說第390章 伏擊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571章 譁然第312章 佈局(下)第569章 歸化司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315章 定局第626章 信念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112章 野戰(上)第604章 新附軍第259章 最後一戰第763章 惡之花第658章 構想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下)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790章 監國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816章 鐵線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739章 對策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619章 野心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813章 拼命第701章 督查專員第759章 陌生第354章 初戰流寇(上)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415章 譁然第564章 天下無處不漢風第412章 費用、軍火第413章 新營制第647章 情報第797章 前鋒第377章 內應第613章 銃劍,刺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46章 定裝火藥第610章 直搗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666章 騷動第801章 盡出第15章 還鄉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596章 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