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費用

老白牛:感謝書友指出本書的bug,我會陸續修復,認真看書的讀者我最喜歡了。

……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周延儒目光閃動一下,對陳新甲建議起復孫傳庭與洪承疇他都沒意見,但是以孫承宗爲薊遼總督……

這個位子,他已經許給門生範志完了,範志完心腹之人不說,一樣資歷出衆,先後任湖廣佈政司檢校、山東按察司僉事,寧國推官、真定知府、還曾任過山西巡撫,兵部左侍郎之職,以他爲薊遼總督,替代楊繩武,各方都沒有意見。

早前洪承疇去後,朝議以順天巡撫楊繩武代之,楊繩武曾任過河南巡撫,巡按河東時,在發展鹽業上很有一手,也曾剿滅過白蓮教,更偵得唐王朱聿鍵陰謀叛亂之實,星夜密奏朝廷,擢爲兵部右侍郎。

他任薊遼總督時,崇禎帝親自“平臺召對”,更賞賜尚方寶劍,杜度等攻掠遼東時,楊繩武督永平、山海關諸軍前往援救,但剛出山海關,楊繩武便因疝病惡化而卒,朝議追贈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兵部尚書,諭賜祭葬,諡號莊介。

薊遼總督位子空出,各方爭奪,周延儒當然意屬門生範志完了,孫承宗這橫插一腿,自己如何向心腹門生交待?

他皺眉道:“再言,孫閣老畢竟年事太高,似乎八十多歲了,這還要千里奔波前往遼東,又豈是優待大臣之道?”

東閣大學士魏藻德也道:“孫閣老勞苦功高。一生爲國盡忠,這老大人操勞一輩子,也當頤養天年了。”

再恨周延儒,這個時候,他也堅決與其站在一起,孫承宗德高望重不說,還是東林黨一員,他任了薊遼總督,周延儒在內閣中更穩如泰山,哪還有自己的出頭之日?

陳演也是如此。自然不希望周延儒勢頭更盛。就連崇禎帝都沉吟不決。

說實在,他也不想再有一個德高望重之人鎮着自己,特別孫還曾是帝師,一見孫承宗。崇禎帝就覺得壓力很大。老人家還是在高陽頤養天年吧。

他來回踱步。最終道:“以孫傳庭爲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爲京營總督可行,復孫承宗爲薊遼總督……此事再議吧。”

他也不給衆臣談論的機會,又道:“本兵言在京師與地方編練新軍。衆卿以爲如何?”

對陳新甲提議在京師大練新軍,諸臣自然沒有意見,奴賊幾次興兵打到北京城下,京師一日數驚,朝中公卿皆沒有安全感,就算只爲了自己,這新軍也必須練!但是地方……

禮部右侍郎、東閣大學士魏藻德上前說道:“本兵所言京營大練新軍,微臣贊同,但言地方也練。”

他冷笑一聲,雙目森寒地盯着陳新甲,厲聲大喝:“豈不聞漢末,唐末軍閥之禍乎?本兵此舉,意欲亂我大明天下焉?”

他對着崇禎帝大聲稟報:“漢末黃巾作亂,爲剿滅賊寇,許可豪強自建武裝,導致地方坐大,州郡擁兵爲重,後董卓之亂,三國之禍,皆由此出!”

他怒目而視陳新甲:“現今中樞衰弱,與漢末何異?微臣不得不懷疑本兵的用心,陛下,此國賊也,臣請誅之!”

魏藻德雙目幽深,身爲北臣,豈願見到南方坐大?

再說他擅於猜測皇帝心思,眼下各地軍頭已經控制不了,好在除了王鬥,皆是蛇鼠之輩,還不足爲懼,但給地方督撫練兵掌兵實權,這不又一個地方豪強刺史擁兵爲重嗎?皇帝定不答應!

果然魏藻德的話說中了崇禎帝的心思,漢末唐末軍閥之亂,不可不防,特別文人實兵之權,更不可不防,因爲他們除了軍務,更有治政治國能力!

他目光閃閃,也是懷疑地看着陳新甲!

周延儒等人不語,確實,他們也有這個擔憂。

對陳新甲來說,內閣首輔這個寶座,他何嘗不眼熱?猜測自己可以在兵部尚書之位穩穩後,他決定拼一把,獻幾個治國良法出來,令皇帝另眼相看,便若楊嗣昌那樣在皇帝心中地位也好。

他苦心孤詣,便獻出了地方大練新軍這個議案。

對魏藻德的指責,他雖然憤怒,並不驚奇,眼下內閣便是大混戰的現狀,有大明南北派系的鬥爭,有東林黨、閹黨之間的爭鬥,同一派系之間,爲了各自利益,又相互的內鬥。

爲了對付周延儒,魏藻德、陳演經常與他站在一起,但窺到打擊自己良機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落後,畢竟將一個人扯出內閣後,這空出了位置,各方都可以換得非常豐厚的收益。

他看着魏藻德,淡淡道:“敢問大學士,不如此,你又有何剿滅流賊的良策?”

魏藻德冷冷道:“可想羣雄割據日,大明水火時,陳新甲,你是在飲鴆止渴嗎?”

陳新甲繼續問他:“敢問如何剿滅流賊?”

“闖賊只是流竄,豪強卻是割據!”

魏藻德眼中神情冷如冰雪,他看着陳新甲大喝道:“爾意欲何爲?陳新甲,可是當今的何進,欲招董賊進京哉?”

“問你如何剿滅流賊?”

陳新甲厲喝一聲,手指更直接指到魏藻德的鼻子上去。

他深呼一口氣,對着崇禎帝跪下道:“漢末唐末軍閥之亂,微臣豈又不知?然以史爲鑑,地方編練新軍,卻可避免。督撫本是輪換,豈有長據掌兵實權?再則微臣之意,也是先京師後地方,強主幹而弱枝葉,定無前朝擁兵之禍,請陛下明察!”

崇禎帝看了他良久,緩緩道:“依你之意,京師該練多少兵。地方又該練多少兵?”

陳新甲說道:“臣有算過,山西鎮、陝西、湖廣、南直隸,最好各練一萬新軍,京師練五萬,京師練成後,再練地方。爲新軍可用,可設練兵處,還可請永寧侯、或是薊北侯選派一些教官,臣想,永寧侯他們定會同意!”

崇禎帝有些心動。若能避免擁兵之禍。中樞又有一隻可用強兵,他當然願意,崇禎帝聽說王鬥也是練兵與掌兵分開辦理,避免了兵爲將用。還不影響到打仗。若將練兵處握在手中。此事大有可爲。

對於讓王鬥選派教官,此事他也心動,雖朝中有壓制王鬥之意。但對他手中的好東西,如銃啊,炮啊,盔甲啊等等,中樞各人無不眼紅,工部還曾派人向王鬥索要威勁子藥配方,被王鬥斷然拒絕,差點就糧餉方面向王鬥伸手了。

魏藻德也啞了口,如陳新甲這樣說來,雖然自己還能挑刺,顯然皇帝與衆臣已是心動,畢竟仔細說來,還是利大於弊。

不過轉念一想,他又冷笑道:“說得輕巧,幾萬新軍說練就練,糧餉呢?兵員呢?還有原來京營怎麼辦?”

他大聲道:“王斗的秘訣,乃良家子,分田地!從薊北侯、還有靖南伯、寧南伯經歷可以看出,要招良家子,首要田地,敢問田地何來?五萬新軍,一人五十畝,便要二百五十萬畝,京師這一片,有這麼多土地嗎?就算有,開墾費用又需多少?”

他說道:“還有新軍的糧餉呢?舊年徐光啓曾在山東練兵,以隊兵、鋒兵、壯士、上士四級選兵,不言上士每月便需兵餉四兩,便是區區隊兵,每月也需餉一兩五錢,這已是許多地方家丁的價格了!還有隊兵安家銀也需二十兩,五萬新軍隊兵,僅安家銀一次便需一百萬兩。他們的兵餉呢?每月也需七萬五千兩,一年便需九十萬兩!”

“他們還有盔甲,徐光啓言精甲一副需十六兩,茅元儀言一副不過三兩,到底是幾兩?”

他冷笑看了一眼工部尚書苑景文,說道:“折箇中,算十兩好了,靖邊軍盡數精甲,中樞財力不足,但至少長槍兵需披甲吧?火銃兵就用棉甲好了,二萬五千副鐵甲,便需二十五萬兩銀子。一副棉甲三、五兩,二萬五千副,也需七到十萬兩!這甲冑總需更換,還得多預備些銀子……”

“長矛與腰刀還好,每把只需幾錢銀子,但鳥銃可不便宜!”

“精工打造的鳥銃,一般每杆需三到五兩銀子,人人都說東路火器好,他們一杆賣八兩,再配十發的威勁子藥上面,如果向他們買,幾萬杆鳥銃,二十幾萬兩銀子總是要,這裡算算多少銀子了?”

閣內君臣臉色難看,陳新甲欲言又止,聽魏藻德繼續道:“有了新軍,原來京營怎麼辦?十幾萬京營,雖然看起來價格比新軍便宜不少,但一年也需支米一百六十萬多石!誰都知道,京營人馬多佔役、虛冒之弊,三大營兵力十幾萬,超過一半是老弱不說,餘下多是將領勳戚虛冒吃餉,名冊上兵員,也不知多在何處做工。他們不會打仗,鬧事本事卻不小,整肅京營,歷來做了多少次了?崇禎二年李邦華也綜理過京營戎政,最後一樣無疾而終……”

魏藻德緩緩說着,他儀態頗佳,聲音富有磁性,畢竟是狀元出身,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

當然,魏藻德說這話風險不小,若是傳出閣去,會激起不小風波,這還肯定的,內閣中的事情,就象透明似的,不過能簡在帝心,魏藻德認爲還是值得的。

而且他說的也是事實,崇禎二年時,崇禎帝大力支持李邦華整頓京營,一共淘汰京軍虛冒者四千五百餘人,但遭到京師勳戚、太監,權貴們的激烈反撲,最後被勒令閒住。

李邦華辭京時,行李盡爲地方所搶,屈辱歸鄉,如當時整頓驛站的刑科給事中劉懋一樣待遇。

試問有新軍在後,如何處理舊軍?按時發糧餉也罷了,如若不然。

魏藻德看着陳新甲,冷冷笑道:“對了,微臣還將地方新軍糧餉忘記算了……”

“夠了!”

崇禎帝猛喝一聲,他道:“宣鎮那方的軍伍,王鬥是如何做的?”

陳新甲道:“似乎各將官家丁全選入忠義營內,餘者全部遣散屯田了。”

崇禎帝愣了一下:“就沒人鬧事什麼嗎?”

陳新甲低聲道:“敢鬧事的,都被他殺光了!”

第742章 過溝第726章 登塬第418章 忠義營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819章 覆蓋第144章 平亂第623章 痕跡第572章 公審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41章 春耕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31章 內應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29章 過河第821章 大潰第712章 福星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408章 歸家第588章 紫荊關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363章 傳奇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621章 紅顏第91章 火藥沒了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78章 火銃改進第420章 採購第785章 開關第513章 射死第758章 聯絡第587章 農場主第765章 國徵第629章 過河第544章 優勢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730章 傾瀉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428章 中暑第229章 聖旨到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668章 緩衝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783章 說服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638章 屍堆第585章 軍工廠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773章 真男人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444章 毒煙彈第335章 驚駭第489章 密信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1章 風雨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458章 安排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763章 惡之花第799章 擋兒嶺第24章 建堡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790章 監國第247章 血海下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9章 殺奴!第467章 身死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131章 衛城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483章 馬科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770章 兵臨第55章 尚公戰第152章 護送第788章 全民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489章 密信第580章 負恩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738章 磨坊第85章 揚眉吐氣
第742章 過溝第726章 登塬第418章 忠義營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819章 覆蓋第144章 平亂第623章 痕跡第572章 公審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41章 春耕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31章 內應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629章 過河第821章 大潰第712章 福星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408章 歸家第588章 紫荊關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363章 傳奇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621章 紅顏第91章 火藥沒了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78章 火銃改進第420章 採購第785章 開關第513章 射死第758章 聯絡第587章 農場主第765章 國徵第629章 過河第544章 優勢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730章 傾瀉第173章 憤怒的紀兵備第428章 中暑第229章 聖旨到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668章 緩衝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783章 說服第288章 秦軍到來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638章 屍堆第585章 軍工廠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773章 真男人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444章 毒煙彈第335章 驚駭第489章 密信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1章 風雨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458章 安排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763章 惡之花第799章 擋兒嶺第24章 建堡第716章 戰爭烏雲第790章 監國第247章 血海下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9章 殺奴!第467章 身死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197章 什麼叫羞恥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131章 衛城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483章 馬科第393章 齊奔襄陽第770章 兵臨第55章 尚公戰第152章 護送第788章 全民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489章 密信第580章 負恩第340章 觀摩王鬥練兵第738章 磨坊第85章 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