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無知

正月的塞北一樣漫天飄雪,這邊的冬天極冷,最冷時可達到零下二十多度,就算正月時一樣有零下十幾度。

不過天氣雖冷,歸化城這邊仍充滿了濃濃的年節氣氛,元宵節這些天,各大街小巷張燈結綵,賞燈,猜燈謎,吃元宵,一個活動接一個活動,使得城內外佈滿宛若狂歡節般的氣息。

都護府建立有一年多了,這一年多來,歸化城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原來城池外殼雖然不錯,但內中完全沒有規劃好。東一堆西一堆的地窩子、帳篷,棚戶,到處的菜地與田地,隨處可見的牛圈與羊圈,還有坑坑窪窪的街道……

現在全變了,街道住房整齊劃一,道路平整寬闊,統一規劃的排水溝,下水道,垃圾箱,隨處可見的環衛局清掃人員,使得歸化城頓然一變,乾淨亮麗,變得生機勃勃起來。

每天,這裡的行人都是步履匆匆,但又信心十足,街上車馬川流不息,按照左右通行的規則,繁忙而不混亂。短短時間,歸化城就欣欣向榮,如同旭日初昇般的城市。

因爲人口越多,特別富戶越多,如當時在東路,在宣府鎮城一樣,大量茶館酒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各類戲曲班子、說書先生紛紛進駐,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都有,使得歸化城展現出一種奇異的魅力。

安定、富足、整潔、繁榮,這就是外人對歸化城的第一印象,每個到這裡的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對那些塞外胡人來說。

所以,他們都希望能在歸化城定居。

他們也需按照都護府的規定,從暫住籍,到夷籍,到歸化籍,最後到漢籍,一級一級的往上爬。

當然,對中原的百姓來說,他們少了夷籍一檔,往上爬的過程,稍稍不會那麼辛苦一些。

他們相同的待遇,就是有子女的,適齡的,全部都需入學,強制教育。他們統一的制服,統一的課本,統一的教學,統一的考試,然後考出來後,他們直接就是漢籍。

不象他們父母輩一樣,還要辛辛苦苦的熬,最正統的知識改變命運。

這也算是都護府設立後的第二個年節,而且這個年節意義更大,所以民政部各糧店向全府百姓供應了一定量的,可以以較低價格購買的優質米麪布匹肉蛋鹽茶。

使得全府的每一戶人家,至少都可以吃到白麪,可以吃到肉蛋,孩童都可以穿上新衣,過一個歡慶喜悅的年節。

對很多移民來說,幾個月前他們還在過飽一頓飢一頓的苦日子,很多時候靠過吃樹皮野菜煎熬,周邊又匪患盜賊密佈,朝不保夕。猛然到了一個太平安定的地方,第一次過上富足溫暖的年節,心中那種歸屬感實在難以形容。

過完大年夜又是元宵節,他們也放開一切顧慮,盡情投入那些歡騰的人羣中去。

王鬥也隨之過了這個熱鬧又喜慶的新年,往日每到年節,他總要忙着給別人拜年,到處遞拜帖。現在不說親自上門,就是值得讓他遞賀貼的都沒有幾個。反一個正月,如潮水般的拜年官將擠破他的門檻。

他麾下官將不用說,臨近的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各處,都有大量的官將送來拜貼,送上新春賀禮,連京師也有很多人送來拜禮。

又有漠北各部、河套各處,青海、土魯番等地,大量番人遣使來賀,所以從元旦到元宵,王鬥都在繁忙中渡過。

不過他也沒忘了關注外界事務,正月十七這天,他在書房翻看幾封情報。

……

獸爐中點着薰香,地板上鋪着紅氈,靠椅上搭着黑狐皮的袱子,下面墊着大白狐皮的坐褥,加上燒的火夾牆與地暖,書房內溫暖愜意,任外面漫天雪飄,這裡卻尤如另一個世界。

到了王鬥現在的身份地位,若想奢豪享受太容易了,不過他倒不很在意這些,舒適就好。

當然,若有條件,他也不會故意矯情虧待自己,注意一個度就好。

薰香嫋嫋,看完情報后王鬥點上一根雲煙,靠在搖椅上陷入沉思。

他得到消息,流賊破歸德,克徐州後,又渡過黃河圍打兗州。兗州有魯王就藩,想必流賊又想用這一招來圍點打援,在城外消滅大明各處的援軍。

他們這一套用得越發熟了,真是一招鮮吃遍天,只是現在明軍野戰能力越發薄弱,這一招可謂屢試不爽。

沒有出乎他的意料,歸德、徐州都保不住,他特別關注的孫可望、李定國二人,也沒有發揮力挽狂瀾的效用。

王鬥認爲這是必然的事,時代不同,現在並不是屬於他們的時代。

歷史上李自成,張獻忠在的時候,孫可望、李定國二人並沒有什麼出衆的表現。二人脫穎而出的時候,已經到了永曆元年,那時張獻忠剛死,大西軍被追得山窮水盡。

面對強勁清軍,他們有種上天下地都無路的感覺,滅亡的陰影籠罩他們心頭。

作爲原流寇軍隊,他們還是清軍最重點的打擊對象,就算投降,往往也逃脫不了被清算的命運。比如田見秀、張鼐、吳汝義等人,都是投降後被多爾袞下令斬殺,連他們的部下都被殺得個乾淨。

所以改變實爲必然,以孫可望爲首,他們徹底改變張獻忠在時不分青紅皁白的濫殺政策,逮捕仍然頑固堅持舊策的皇后與宰相汪兆齡。並主動聯明抗清,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散發出璀璨的光芒,屬於他們的時代到來。

鄭成功也一樣。

但現在並不是屬於他們的時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背景作爲,滿洲鐵騎在明末算是強勁,但若遇到明初的徐達,常遇春等軍隊,自然就不堪一擊。

時勢造英雄,但英雄的誕生需要附合時代。

王鬥當然也注意到孫可望在壽州的種田經營,對此他抱着讚賞的態度,到時他也會很高興地去接收他的財產。

……

潛伏在山東、徐州等處的情報部員還探知了清國聯絡闖軍之事,依他們收集的情報來看,李闖等人對此極不重視。

似乎多爾袞派出的使者見到了闖營中一位果毅將軍級別的人物,然後那果毅將軍將此事告知了李闖,但李闖不以爲意,連多爾袞的使者都不想見。他麾下大小官將,文人大員,也沒有一個人對此重視。

這本質是一種無知。

從歷史上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各方佈置所爲來看,他根本對滿清之事毫無概念,甚至認爲這是前朝之事,跟他大順國毫無關係。

似乎順國各方都認爲清國與明朝交鋒,那都是明朝的事,大順國從沒有與清兵打過仗,所以彼此無怨無仇,可以相安無事。明朝滅了,雙方恩怨也了結了,兩國可以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處於各種無知的想法與考慮,順國對山海關的佈防,對吳三桂部的處置,都讓人瞠目結舌。

而清國展現他們的獠牙時,結果他們不堪一擊,還被清國視爲他們最大敵人,基本不接受他們的投降。李自成辛辛苦苦打下江山,結果爲他人做嫁衣,嫁衣王的名號不是白來的。

在認知上有先天性缺陷,這也是幾千年歷史中,流寇很難成事的原因。

就如一個暴發戶,中了彩票很快變得更窮。

……

又拿起這封情報,王鬥看了良久,歷史上李闖佔了西安後,多爾袞立即派使者往陝北同大順軍聯絡,但同樣沒有下文。不過滿清利用明朝覆亡之機分羹之心不死,想必多爾袞等人定然不會放棄。

王鬥拿着情報思索良久,這時外面有侍衛低低的聲音:“大將軍,紀夫人有請。”

王鬥說道:“知道了。”

去年臘月下他的妻小家人都到了歸化城來,或許是知道了鍾素素等人的事,她們其行急急,到了大將軍府後,妻妾幾人輪流上來,讓王鬥分身乏術。當然面上,她們未說任何事,母親鍾氏,一樣沒說什麼。

對鍾氏來說,她對這個兒子滿意得不得了,早在王斗升任總旗時,她就大大自豪,有種心滿意足的感覺。未想到兒子官越來越大,現在更是徵虜大將軍,永寧侯爺,超品的存在,這實在是光宗耀祖。

她自己也是太侯夫人,又子孫滿堂,讓她盡享天倫之樂,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所以兒子現在做任何事,她都願意無條件相信他,支持他。

對鍾素素這個女孩鍾氏也是滿意的,早在鎮城時,鍾素素就勤跑府邸,早晚請安,頗得老人家歡心,她“跑得勤”外號就是那時落下的。現在她跟了兒子了,讓鍾氏頗爲欣喜。

而且買一送一,她還帶了一個李雲蘿過來。

當年在辛莊時,李家對王家來說是高不可攀的存在,現往日顯赫的人家也讓兒子予取予求,每每想起都有如在夢中的感覺。

一切都讓鍾氏滿意,她唯一的遺憾,就是丈夫死得早,不能看到王家現在的光鮮。

鍾氏以前很注意維護謝秀孃的地位,但現在謝秀娘是侯夫人,有朝廷的誥命在身,又有嫡子王爭,地位穩如泰山,已經不需要她維護。

對謝秀娘來說,現今的一切也讓她滿意,她沒什麼渴求的了,只願帶好孩子,侍候好丈夫,孝敬好婆婆,永永遠遠這樣過下去。她也展現賢惠禮讓的一面,讓王鬥多陪紀姐姐她們。

不過王鬥原則不會變,每陪紀君嬌兩晚,都會陪她三晚,這個制度已經通行好多年了,行之有效,王鬥也不會因此改變。只在白天時候,多突擊陪陪紀君嬌她們。

而紀君嬌,現在是正一品淑德夫人,出門不再言說紀氏,而是有名有號,稱之爲紀夫人,淑德夫人。

她也有自己的儀仗,連她爹紀世維見了,明面上都要向她施禮。

對紀君嬌,王鬥內心其實更寵她一點,她是王鬥來到大明朝後見到的兩個美人之一,難免印象深刻。而且她華貴嫵媚,擅解人意,又通琴棋書畫,讓王鬥有種紅顏知己的感覺。

更加她不計名份,私下逃婚跟隨,無怨無悔多年,讓王鬥心下愧疚,更寵她一些難免。

當然,原則不可變,王鬥不會因此多陪她一晚。

而紀君嬌入住歸化城後,不久後的正月,她的閨蜜少夫人也尋來了大將軍府,住入了她安排的府中別院。

歸德府城失陷時,潛伏在歸德的情報人員鄭文智營救了李振珽。回到山西老家後,李振珽似乎看淡世事,從此隱居,不再過問任何事務,只來了一封書信感謝就罷。

不過李家族長倒非常熱心,拖家帶口的專程前來歸化城感謝,還留下少夫人在府中,讓她多與紀夫人走動。

其實自與奸商紛爭起,這兩年風言風語一直跟隨着少夫人,說她是永寧侯的外室野食,二人間早有一腿等等。

謠言紛紛,她走到哪裡,總有人以異樣的目光打量她。

以前她還要避嫌,但最近不知如何,少夫人卻不再避嫌,她整日與紀君嬌在一起,二人也不知在聊些什麼。。

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第664章 議論第418章 忠義營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7章 白甲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40章 上官視察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757章 準備第616章 糜爛第350章 陳永福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588章 紫荊關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381章 決戰(上)第817章 光復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62章 神機箭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647章 情報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628章 凹凸陣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131章 衛城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3章 你信不信?第579章 裹脅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779章 絕望第25章 比賽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57章 原則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00章 值得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791章 顫慄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417章 舉措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785章 開關第248章 對策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108章 小堡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807章 驚遇第557章 銀冬瓜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639章 淚水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731章 擋住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22章 小人多第511章 難支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419章 銃劍第660章 清洗第735章 紅眼第77章 雙喜臨門第255章 唯有堅持第29章 分解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562章 雌雄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212章 追擊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799章 擋兒嶺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763章 惡之花第382章 勝利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
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671章 浪潮的激流第664章 議論第418章 忠義營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7章 白甲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40章 上官視察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757章 準備第616章 糜爛第350章 陳永福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588章 紫荊關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670章 欽差大臣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381章 決戰(上)第817章 光復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696章 流賊內亂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62章 神機箭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574章 送別、新行業第647章 情報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628章 凹凸陣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131章 衛城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3章 你信不信?第579章 裹脅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779章 絕望第25章 比賽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57章 原則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00章 值得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791章 顫慄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417章 舉措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785章 開關第248章 對策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108章 小堡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305章 排槍擊斃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807章 驚遇第557章 銀冬瓜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506章 大決戰(下)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639章 淚水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731章 擋住第199章 滿載而歸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22章 小人多第511章 難支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419章 銃劍第660章 清洗第735章 紅眼第77章 雙喜臨門第255章 唯有堅持第29章 分解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562章 雌雄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212章 追擊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799章 擋兒嶺第593章 朱仙鎮之序幕第763章 惡之花第382章 勝利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