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紅夷大炮

在鉅鹿圍困宣大營地的清軍中,有八旗滿洲正白旗,正紅旗,鑲白旗,鑲藍旗的全部軍隊。八旗滿洲鑲紅旗旗主杜度與八旗蒙古正紅旗旗主恩格圖留守通州,他們己經派遣一部分軍士,押解幾門巨大的紅夷大炮,很快就會到來。

除了這些八旗滿洲軍隊外,清營中還有八旗蒙古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鑲紅旗的全部軍隊。還有外藩蒙古三旗軍隊,十幾個東北、蒙古高原亭降附小部落。

此外還有兩萬多的阿哈雜役,如果這些人算上,圍困宣大營地的清兵計有39;萬四千多人。

今日攻打宣大營地,多爾袞的正白旗領外藩蒙古喀喇沁部,八旗蒙古正白旗、鑲白旗,還有一些東北降附小部落,也就是後世的布特哈八旗一部分,加上三千多的阿哈等雜役攻打王鬥正面。

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領本旗大部軍士,外藩蒙古土就特右翼「八旗蒙古正黃旗、鑲黃旗,一些降附小部落,加上四千多的阿哈等雜役攻打楊國柱左翼。

嶽託的正紅旗大部,領外藩蒙古土就特左翼,八旗蒙古正藍旗、鑲藍旗,加上四千多的阿哈等雜役攻打虎大威防守的右翼。

八旗滿洲鑲白旗旗主多鐸沒有出戰,領軍留守大營,督促旗丁雜役等製造器械,四處掠獲糧草輜重等。

“今日之戰,我各旗勇士傷亡八百八十七人,其中披甲人一百人十四人,旗丁一百二十八人……這是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的稟報。

嶽託作爲揚武大將軍,理論上與多爾袞平起平坐,自然沒必要向多爾袞稟報什麼,他也向衆人通了氣:“……各旗勇士傷亡七百五十三人,其中披甲人一百二十四人,旗丁九十四人……”

多爾袞神情平靜,聽完各旗的傷亡數字後,心下還是鬆了口氣,還好,八旗滿洲與八旗蒙古的勇士傷亡數目不大。這仗,還可以繼續打下去。

阜日之戰,他正白旗領數旗攻打王鬥正面,各旗傷亡人數近千人,披甲人與旗丁傷亡人數合起來不到三百人,損失雖大,但對多爾袞來說,過可承受。

也怪不得多爾袞這樣想,他們八旗軍的結構有些特別,大體爲阿哈、披甲人、旗丁三種。

阿哈即奴隸,或爲漢人、或爲朝鮮人,或是東北各部落中人。這些人無甲,甚至有些人連兵器都沒有,隨軍出戰時,他們一般只是作爲雜役或炮灰使用,或餵馬造械,或填取濠溝,或挖掘城磚使用。 WWW •ttκan •¢O

每次隨軍人數雖多,有時可達數萬人,並不列爲清國軍隊人數。這些人是清軍輔兵中最大頭,由於這些人家小留在後方,他們如果逃跑,家小就別想活命,由不得他們不賣命。

而披甲人多爲東北各降人部族,民族多樣,多爲黑龍江與松花江流域的鄂倫春人、錫伯人、鄂溫克人、索倫人、達斡爾人、赫哲人、苦夷人等,滿洲人稱他們爲野人,多從各個山地河流蒐羅而來。

由於這些人戰力強悍,所以他們是清軍中炮灰的主要對象。死兵在前,銳兵在後,該處死兵,很多便是這些部族中人。由於戰事頻繁,這些被充爲炮灰的東北部族兵,到了後面,很多部落都消失了。

便如赫咎人,明中葉時,還是幾萬人口的大部落,到了滿清入關後,全族死得只餘幾千人。一直到了後世,全球赫哲人的總人口不到三萬人。這便是東北炮灰部鼓的典型代表。

他們雖號稱死兵重甲,其實也是奴隸兵,沒有自由,不可逃跑,否則就是全部落等着被剿滅的下場。披甲人地位高於阿哈,最後纔是滿蒙八旗的旗丁們。

八旗以牛錄爲單位,三丁抽_,一丁披甲,餘者爲散丁。這些披甲兵中,一部分爲巴牙喇兵,餘者爲步甲、馬甲兵。戰時披甲旗丁爲主力,餘者旗丁作爲普通士兵使用,大多要隨軍出戰,上陣撕殺。

皇太極時改革軍制,設立巴牙喇營,阿札哈超哈營,噶布什賢營後同樣如此。

在八旗制度完善後,清軍與明軍交戰,向來第一波先驅漢八旗作戰,第二波驅蒙古部落兵作戰,第三波驅東北各部落兵作戰,第四波驅蒙古八旗作戰,最後纔是八旗滿洲的軍隊上陣。

雖然現在清國八旗蒙古與八旗漢軍的結構還不怎麼完善,驅使炮灰雜役攻城攻壕作戰,八旗滿洲各旗主們己是極有心得。

今日激戰下來,看似八旗軍一天就傷亡二千五百多人,其實近達二千人的傷亡都是軍中雜役。軍中外族披甲人,甚至滿、蒙八旗的旗丁傷七人數較少。

對八旗來說,那些雜役無足輕重,只要從大明等地擄獲了人口,要多少有多少。至少披甲人,消耗完了,再去深山老林子抓就是。只要旗丁大部不失,那些部落還不乖乖就範?昨日下午清軍攻打營地,各旗傷亡人數上千人,今日澆增到二幹五百人。算算初次進攻宣大營地的傷亡人數,幾天下來,圍在鉅鹿的八旗軍傷亡己高達五千多人,其中旗丁的傷七人數也超過一千人。

加上通州與定州等地八旗滿洲鑲紅旗、鑲白旗等折損的兵馬。單單死傷在宣大軍手中的清兵們,己經接近八千人。對於八旗來說,逕是一個備大的數字。

損失的人馬中,八旗滿洲鑲紅旗與鑲白旗己是傷筋動骨。銻紅旗連帶兩個八旗蒙古,最終折損人數一千三百多人,大部分是披甲人與旗丁。不算雜役,多鐸的鑲白旗損失了一十多披甲人與旗丁,幸好近千的重騎與巴牙喇兵保住。

也是多爾袞等人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多驅炮灰雜役攻濠,所以連日攻打宣大營地來,旗丁們的傷亡人數才增長不那麼快。但可以肯定的,最終要消滅盧象升,王鬥等人,此次入關的八旗軍,滿蒙正牌旗丁傷亡人數恐怕要超過三千人。

此次入關的清兵,八旗滿洲五旗約三萬多人,加上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兩萬多人,連上各降附小部落,總兵力在六萬多人。還有近三萬的雜役,號稱十萬。

到了現在爲止,清軍傷亡己近一成,依他們傷亡承受不足百分之六的能力,其實己經接近崩潰的邊緣。

各旗傷亡數日統計完後,在場衆人都是一片沉就,八旗滿洲各旗旗主都在心疼自己旗中戰士的傷亡。雖說這幾天死的大部分是各旗雜役及炮灰。就算各人披甲旗丁與未披甲旗丁死傷幾百,都讓他們受不了。

作爲炮灰的披甲人及雜役們在帳內根本沒有代表,自然輪不到他們發言。外藩蒙古與八旗蒙古各旗主們,也是心下暗暗憤怒,那些膽小如鼠的滿洲人,打仗只會躲在後面,讓他們這些大蒙古勇士前去送死,作爲成吉思汗的後代,他們當然不幹!他們入關是來撈媚處,不是與明人拼命來的。要拼命,就讓那些滿洲人去拼好了!

八旗滿洲勢大,他們主力仍在,各旗主雖在心內誹謗,面上各人只是作深思、沉吟、沉痛狀。

對於蒙古人的想法,多爾袞當然心知肚明,特別是八旗蒙古,更走出名的首尾兩端,有好處才上,沒好處閃得比誰都快。可恨自己滿洲人還要極力籠絡他們,皇太極幾個女兒更是全部賠出去。

看他們的神情,顯然這幾日殘酷的戰事己經讓他們膽寒了,看來還得靠自己滿洲勇士啊,多爾袞內心感慨了一陣,先開口道:“今日作戰,我大清國勇士己經攻入明軍壕牆之內,兩翼的明軍,更是差點潰散。他們膽氣己失,只要我們趁勝追擊,繼續猛攻兩翼,攻破明國宣大營地,只是這一兩日之間的事。”

鑲白旗旗主多鐸,立時附合哥哥的話:“不錯,明軍銳氣己失,只要我軍乘勝直上,調集精銳猛攻兩翼,兩翼一破,明將王斗數面受敵,他部下再驍勇能戰,也一樣迴天無力。“良機到了!”多鐸最後總結道。

一個頭箱皮盔,內穿柳葉明甲,身材矮壯的中年蒙古將領瞥了多懌一眼:“豫親王是不知道那明將王斗的厲害,今日下午,我軍己經攻入他的防線,結果被殺得潰敗。看他守護正面防線還有餘力,如果他派出援兵支持兩翼,那又該怎麼辦?”

此人面目焦黃,大餅臉,小眼睛,典型蒙古人相貌,卻是外藩蒙古喀喇沁部的固山額真古魯思轄布,他不敢對多爾袞怎麼樣,但聽多鐸這樣說,卻忍不住出言諷刺反駁。聽他這樣說,各外藩蒙古與八旗蒙古衆旗主都是在一旁看好戲。

多懌一瞪眼,正要說什麼,多爾袞己是接口道:“多棱貝子不必擔憂,明日作戰,我大清兵繼續重兵猛攻正面,定讓那王鬥分不開兵來。牆。他雙目掃向多鐸:“明日作戰,豫親王隨本大將軍一起攻擊王鬥壕多鐸一呆,只得起身領命。他坐下後,心中暗暗叫苦。

多爾袞這兩日讓他留守大營,早招來怨言無數。看來今後幾日的澆戰,自己想避戰保存實力,是不行了。

他在定州損失慘重後,只得將旗傘一部分未披甲旗丁擡爲披甲戰兵。又將一部分雜役擡爲未披甲旗丁,勉強持旗中阿禮哈超哈營的軍士名額補足,這其中的戰鬥力,自然遠遠不能與以前相比。多鐸早吃夠了王斗的苦,明日這一戰,這個……

多爾袞繼續道:“而且,明早從通州運耒的幾門大將軍炮就會到達,火炮轟擊下,那王鬥怕是自身難保。”

聽多爾袞這樣說,衆八旗蒙古旗主都是興奮起來,他們早嘗夠了明軍火炮的虧,也讓對面的那些明軍們,嚐嚐火炮的厲害。

第381章 決戰(上)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386章 到達第97章 捉生第719章 潼關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363章 傳奇第781章 騙局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556章 末日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822章 末日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706章 腰斬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40章 上官視察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131章 衛城第158章 嬰孩第415章 譁然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728章 甲五號第254章 肉搏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102章 炮擊第491章 攻山第662章 思想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486章 激鬥(上)第4章 童養媳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148章 免稅第500章 小淩河邊(上)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521章 落幕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816章 鐵線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543章 白熱化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569章 歸化司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386章 到達第463章 騎戰、搏戰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441章 前沿第722章 打糧第77章 雙喜臨門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724章 對比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281章 斬殺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198章 留守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465章 側翼第245章 合圍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243章 鉅鹿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525章 密議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46章 定裝火藥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441章 前沿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525章 密議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106章 斬獲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
第381章 決戰(上)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598章 朱仙鎮之醞釀第386章 到達第97章 捉生第719章 潼關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363章 傳奇第781章 騙局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556章 末日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822章 末日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706章 腰斬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603章 大軍出塞(中)第40章 上官視察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131章 衛城第158章 嬰孩第415章 譁然第434章 傾巢而來第728章 甲五號第254章 肉搏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102章 炮擊第491章 攻山第662章 思想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155章 出境剿匪第486章 激鬥(上)第4章 童養媳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148章 免稅第500章 小淩河邊(上)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521章 落幕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816章 鐵線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297章 以火器制火器、觀其戰陣第543章 白熱化第541章 除奸隊(上)第569章 歸化司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下)第292章 合兵出戰第386章 到達第463章 騎戰、搏戰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441章 前沿第722章 打糧第77章 雙喜臨門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724章 對比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上)第281章 斬殺第242章 王鬥此人必除第198章 留守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151章 做妾可以考慮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465章 側翼第245章 合圍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243章 鉅鹿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525章 密議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46章 定裝火藥第438章 需死兩萬人!第441章 前沿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554章 大同、太原第473章 龍顏大悅第525章 密議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106章 斬獲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