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傳奇

當日官兵大勝,在舜鄉軍騎兵苦苦追擊下,最後數萬人的闖兵,只餘劉芳亮等一千多人逃脫,多是老營及馬隊,餘者或死或降。

此戰俘獲闖兵近三萬人,金銀約有六萬餘兩,顯是闖兵在汝州附近擄獲所得,還有衆多的板車,獨輪車等。又有糧草三千多石,幾萬人的大軍,只餘這一點糧食,顯是闖兵快要糧盡,怪不得攻打汝州城甚急。

繳獲的刀槍弓箭也不少,還有馬騾二千多匹。所得中,金銀王鬥與陳永福平分,經仔細考慮,陳永福分走戰馬三百多匹,餘下的二千匹騾馬歸王鬥所有。

那些板車與獨輪車,還有刀槍弓箭,王鬥全部贈送給陳永福及汝州知州錢祚徵,讓二人歡喜無比。

至於糧草,他就自己全部收下了。

此次大戰,官兵的傷亡極爲輕微,如此微小的代價,就取得如此大的勝利,讓陳永福與錢祚徵等人歎爲觀止,對舜鄉軍的戰力更是深深敬畏。

汝州大捷的消息傳開,整個州城鼓樂齊鳴,鞭炮大作,城內鄉紳都到城門口迎接得勝的王鬥,陳永福一行人。知州錢祚徵大擺慶功宴席,城內一連歡騰數日。

當日,汝州大捷的報捷文書也快馬遞向開封與洛陽,一時開封,洛陽諸地震動,各府皆在傳揚王鬥與陳永福之名,特別王鬥與他的舜鄉軍,更被各地引爲傳奇。

捷報傳到京師,對王鬥取得的勝利,崇禎皇帝與內閣諸臣倒沒什麼意外。各人雖對王鬥態度各異,但對王鬥軍的戰力,卻是難得的評價一至。

雖然捷報上寫着此戰是王鬥,陳永福,錢祚徵三人合力的功勞,此外河南巡撫李仙風,河南總兵王紹禹,參政王胤昌也同樣有運籌帷幄的苦勞,但對朝中諸公來說,一眼就知道怎麼回事。

對他們來說,王鬥征剿區區流寇,取得勝利是正常,失敗纔是反常,畢竟奴酋洪太都在他舜鄉軍打擊下狼狽而逃。內閣在議論如何封賞的同時,只是催促王鬥前往洛陽,只待解了洛陽之圍,就要他領軍前往四川。

惱怒的是楊嗣昌,十一月他率軍進入重慶,擢陝西前總兵猛如虎爲正總統,湖廣參將張應元爲副總統,讓他們領軍繼續追擊張獻忠。諸將喏喏退縮,猛如虎所部疲於奔命,只知到處焚掠。

楊嗣昌九次檄令左良玉入川夾剿,左良玉對發來的檄令置若罔聞,身在湖廣動也不動,賀人龍早拋下楊嗣昌,自顧自回到陝西。

餘部或是無能,或是跋扈,導致川事大壞,什邡、綿竹、安縣、德陽、金堂、榮昌、永川各城被張獻忠洗劫一空,從保寧到達州,流賊燒燬各地驛站,七百里不見煙火。

圍剿流賊之事敗壞如此,都是沒有一個得力大將的緣故,楊嗣昌分外盼望王斗的到來,結果盼來的卻是朝廷一紙公文,王鬥被留在了河南,當即讓楊嗣昌破口大罵,恨極了河南當地的官員。

到十二月時,楊嗣昌得到王鬥在汝州大捷的消息,更是氣憤。數萬流寇在王鬥打擊下灰飛煙滅,更證明了他的戰力,如果他來到自己麾下,張獻忠、羅汝才早死得不能再死,自己也可風光回朝了。

所以楊嗣昌一方面督促朝廷儘快讓王鬥前來四川,一方面更親筆給王鬥寫信,讓他趕快結束河南當地的事,領軍前來與自己匯合。

……

汝州大捷後,王鬥在汝州休整了一段時間,不過大捷的消息傳出後,王鬥在汝州休息也不安心,因爲開封府,河南府各地求援催促的公文不斷,都是讓王鬥儘快領軍前往洛陽之事。

到了十二月份,河南府的情況越發嚴重,現在洛陽周邊,不提最早的魯山、郟縣、伊陽諸縣,便是宜陽、永寧、盧氏、陝州、靈寶、澠池、新安、偃師、密縣、寶丰諸地,己經相繼被李自成攻陷,河南府只餘洛陽城與汝州城沒有陷落,特別洛陽更成爲一座孤城。

傳聞李自成所部,連饑民什麼的算上,佈置在澠池、新安,還有宜陽、永寧兩條線上,號稱大軍有十萬衆。他們虎視眈眈,攻打洛陽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面對李自成大軍逼人態勢,特別萬安王被殺,洛陽城內的福王與大小官員恐慌不安。在他們的連番求援下,河南參政王胤昌率河南總兵王紹禹,遊擊劉見義、羅泰三人於月初到了洛陽。洛陽城內也加緊防守,開挖護城河,修築城垣等。

但這樣不能讓他們放心,陳永福己經在汝州打出威名,在河南巡撫李仙風等人心目中超過總兵王紹禹,他肯定是要前往洛陽解圍的。特別更厲害,引爲傳奇的王鬥舜鄉軍,只有去到洛陽,城內的大小官員纔會安心。

所以從十一月下,開封城,洛陽城,就一天幾個公文,催促王鬥快快起身。爲了打動王鬥,洛陽城的官員鄉紳,許諾王鬥只要前來,定然重加犒餉,決不食言。河南巡撫李仙風,給王鬥親筆信中,更暗示他不能收了錢不辦事。

其實十一月下陳永福接到公文後,他是打算立時起身的,不過王鬥沒有動,他也不敢動。

從汝州到洛陽,經過的道路離宜陽不遠,那裡闖兵雲集,他若軍馬孤身上路,被賊兵圍攻怎麼辦?中了埋伏怎麼辦?所以動身不動身,他要看王斗的意思。

十二月初六日,在王鬥接到一封加急書信後,他終於在汝州“休整”夠,準備起身前往洛陽。

書信爲楊嗣昌所寫,上面說道:“聖意所重,全在逆獻一人,若將軍大兵前來……”,信中一大堆,意思就是擒斬張獻忠的功勞,在皇帝心中才是第一,沒必要在河南等地跟李自成諸流寇拉拉扯扯。

當然,洛陽城是親藩之地,福王更是當今皇上的親叔父,楊嗣昌也不便讓王鬥不管不顧,只是勸他解了洛陽之圍後,火速趕來。他楊嗣昌定然許給他一個大大的功勞富貴。

放下書信,王鬥微微一笑,張獻忠他肯定是要會一會的,不過卻沒必要自己千里迢迢趕到四川去,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有先天性的戰略預見。同時手上有一隻出衆的武力就是妙,各方爭着拉攏,自己卻穩坐釣魚臺。

得知王鬥終於要起身,陳永福大喜,汝州知州錢祚徵卻頗爲不捨。王鬥這隻大軍不但戰力出衆,還買賣公平,秋毫無犯,讓人耳目一新。駐紮汝州的這段時間,百姓鄉紳同聲稱讚,稱之爲仁義之師。

聽聞王鬥將要離去,他們同樣不捨,又擔憂流寇在他們離去後捲土重來。錢祚徵希望王鬥能在當地留下一些兵馬護衛,王鬥考慮再三,爲將來的計劃,決定留下孫三傑的輜重千總在汝州。

孫三傑的輜重千總己經留了一總兵力在開封,在朱仙鎮看護屬於舜鄉軍的糧草銀兩。不過在汝州王鬥收穫不少,錢祚徵己經供應了糧草五千石,還有當地鄉紳犒軍的白銀三萬兩。此次繳獲,也有糧草三千石,分到白銀三萬兩,又有馬騾二千匹。

從汝州到洛陽,要經過一些山地,運輸不便,加上到洛陽城也有補給,還有未來的戰略計劃,所以王鬥並不打算將這些糧草銀兩運到洛陽去,便留在汝州當地,以孫三傑看護。

王鬥估計自己到洛陽應該會有所收穫,所以那些車馬,仍然趕到洛陽去,不過是空車前往,只運載路上所需幾日糧草。

當然,火炮火藥等輜重肯定是要隨軍的,上個月的戰事,王鬥軍內十門紅夷大炮大顯身手。王鬥希望未來對李自成的戰事中,它們繼續大展神威。

對王鬥留下三總人馬,錢祚徵非常高興,這些人名爲輜重兵,在錢祚徵看來卻精銳非常,有他們協助守城,便是流寇捲土重來,錢祚徵也有把握守住。

臨行前,王鬥還問了那近三萬俘虜的闖兵士卒情況,還有自己從郟縣帶來的幾千災民。錢祚徵的意思是將他們安置爲民,並收編其中一些青壯爲兵。

經天災**,兵燹之亂後,汝州各地十室九空,百姓缺乏,若這些士卒安置爲民,汝州城可以慢慢恢復元氣,前提是朝廷可以減免汝州數年的賦稅,並提供一些援助。這方面,錢祚徵正大力向朝廷上書。

“賊亦赤子,若他們願改邪歸正,安分守己,朝廷應大加優撫,給他們一個機會。”

這是錢祚徵說的話。

陳永福也很認同錢祚徵的意見,這些俘虜中,很大部分是青壯,難得的勞力與兵源。

陳永福有意將內中一些青壯編爲軍兵,王鬥是客兵,不能在河南久留。而自己己經打出名氣,未來河南各府多有依重自己之處,自己提議編練新軍,定可得到河南巡撫李仙風等人的大力支持。這些俘虜,就是很好的軍兵來源。

汝州之戰,舜鄉軍給陳永福極大的震懾,他己經在內心謀劃如何仿照舜鄉軍練兵了。

他們是河南本地的軍將官員,他們都這樣說,王鬥又有什麼好說的?他此次是來揚名,再看看流寇是如何作戰的,並不願意過深介入河南本地的事務。

若他們是普通災民,王鬥還有意在自己迴轉東路時,將他們帶回去。不過這些從過賊的闖軍士卒,還是免了,自己可不能讓他們帶壞自己治下的百姓。

其實王鬥建議過錢祚徵,將闖軍俘虜中惡習深重之人,還有全部頭領挑出來殺了,不論他是什長,還是哨總,部總什麼的,餘下的普通士卒可以給個機會。只是錢祚徵唯唯諾諾,不以爲然,自己只能祝他好運了。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初七日,王鬥留下孫三傑在汝州,率領餘下的舜鄉軍,與陳永福一起,浩浩蕩蕩往洛陽而去。

汝州知州錢祚徵出城送行,還有城內的百姓傾巢出動,依依不捨,目送王鬥等人遠去。

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769章 戰略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787章 動員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809章 大陣第158章 嬰孩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568章 完善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283章 盡殺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264章 突圍第558章 反響第592章 “封地”第395章 雲集第590章 希望(上)第679章 舌戰第417章 舉措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497章 威力第454章 奪炮第639章 淚水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724章 對比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445章 矮德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56章 剿匪生財第610章 直搗第658章 構想第441章 前沿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639章 淚水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420章 採購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491章 攻山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742章 過溝第87章 不留情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826章 吾鄉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532章 反響第745章 羅剎第798章 奪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823章 騎海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550章 決斷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589章 所見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822章 末日第706章 腰斬第418章 忠義營第590章 希望(上)第781章 騙局第710章 胡寨主第766章 議南遷第636章 淹沒第433章 關外第86章 饑民第815章 霰彈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749章 城下町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489章 密信第42章 修牆第623章 痕跡第626章 信念第569章 歸化司第743章 南門第560章 清算第731章 擋住第768章 各方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
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505章 暢快淋漓去戰鬥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769章 戰略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787章 動員第154章 開採、韓朝成親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809章 大陣第158章 嬰孩第631章 豈曰無衣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568章 完善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283章 盡殺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314章 凌駕之上第264章 突圍第558章 反響第592章 “封地”第395章 雲集第590章 希望(上)第679章 舌戰第417章 舉措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497章 威力第454章 奪炮第639章 淚水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342章 所見、所聞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724章 對比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445章 矮德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56章 剿匪生財第610章 直搗第658章 構想第441章 前沿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639章 淚水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420章 採購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491章 攻山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742章 過溝第87章 不留情第252章 火力對拼第826章 吾鄉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中)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532章 反響第745章 羅剎第798章 奪下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823章 騎海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550章 決斷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637章 慘烈惡戰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589章 所見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822章 末日第706章 腰斬第418章 忠義營第590章 希望(上)第781章 騙局第710章 胡寨主第766章 議南遷第636章 淹沒第433章 關外第86章 饑民第815章 霰彈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749章 城下町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489章 密信第42章 修牆第623章 痕跡第626章 信念第569章 歸化司第743章 南門第560章 清算第731章 擋住第768章 各方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226章 全軍奉以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