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革、左五營

崇禎十五年,四月下,河南,汝寧府。

很快將到大端午,然此時羅山縣城東面的小黃河東岸,如風雨驟至,數不清的甲兵精驍,奔騰而來。

“轟轟……”

馬隊無邊,馬上騎卒,個個彪悍,打的旗號,多爲“馬”、“賀”、“劉”、“藺”、“羅”、“張”等字,他們很多人戴了氈帽,身穿齊腰甲或短身罩甲,或是裹着頭巾,身穿褡護,個個馬術嫺熟,甚至有人騎了雙馬。

龐大的馬隊洪流,從光山、光州一帶平原蔓延過來,激起大地震動不休,煙塵濤天。

“嘩嘩嘩嘩。”

面對眼前的小黃河,萬馬直接衝入,河水爲之不流,只到了河水中間時,馬上的騎士,個個翹足馬背,或抱着馬頭,就那樣過河而去。

與此同時,淮河北岸,闖字大旗密佈,同樣密密的騎兵南渡。

雖然淮水寬闊,但這些馬隊騎士,數十隻的,每隻連成一線,或抱馬頭,或牽馬尾,就那樣呼風而渡,同樣淮河水似乎斷流了,一匹匹馬到了對岸,馬蹄上盡是淤泥。

數萬騎兵過河,景色極爲壯觀,對闖軍來說,水惟憚黃河,若淮、泗、涇、渭,皆萬衆翹足馬背,抱鬣緣尾而過。

“稟報馬爺、賀爺、劉爺、藺爺,還有曹爺,孫爺,小尉遲衆位當家,我大軍已將朝廷京營總兵孫應元,團團圍在羅山,插翅難飛……”

小黃河東岸數裡一座丘陵上,前方哨騎,對着策馬而立的一些人稟報什麼,這些人,卻是左革五營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等五營頭領。

還有早在去年,便與左革五營匯合的羅汝才部,張獻忠部餘孽,孫可望與李定國部。

因張獻忠死。根據此時風俗,張定國,張可旺等義子皆改姓歸宗,將本姓改回,張定國複本名李定國。張可旺複本名孫可旺,同時他又將“旺”字改成“望”,定名孫可望,不知何意。

“朝廷督師丁啓睿,現在在哪?”

“所部盡在襄陽、隨州、應山一帶,聞我師勢大。猶豫不敢救,諸省官兵,也盡是畏懼不敢來。”

“哈哈哈哈,好,現黃闖子黃得功在鳳陽,救援不及,闖王大軍,又離信陽不遠。他們早在南陽殺了朝廷一位總兵猛如虎,現在看來,我們也可殺朝廷一員總兵,漲我諸營氣勢。”

“不錯,現在形勢比人強,見勢不可違,那丁啓睿又想勸降招安我等,記得十三年時。監軍道楊卓然就跑來見我等,企圖以口舌之功誘使我等接受朝廷招安,記得當時我等是怎麼答的?”

“……吾等皆有絕世之才,朝廷無所用,餘故皆因饑荒爲盜。若國家處置得宜,焉知不可爲忠義之士乎?且吾聞劉國能、李萬慶十餘營前後歸誠,爲國家效死,戮力行間。顧餘獨不能乎?但吾衆且十萬餘,置之何地?而主之何人?餉從何出?而以何等官爵待吾也?”

“那時都不降,現在還降?給朝廷做官,哪有現在舒坦?等殺孫應元。更將天下震動。”

“哈哈,也靠曹爺的妙計,才能誘敵深入,將孫應元圍困,孫、李二位當家,也出力不少。”

“看情形,這天下,總究是我們義軍的……”

丘陵上笑聲不斷,議論紛紛,盡是陝地口音,八大王張獻忠、闖將李自成、曹操羅汝才、亂世王、革裡眼賀一龍等人,都出自最剛開始三十六營,而三十六營頭領,大部分是陝西人。

而在淮河北岸,闖王李自成,看着麾下兵馬踏着濤濤淮河之水南下,又聽着哨騎回報,他臉上露出興奮之色:“好,左革五營,已將孫應元團團圍在羅山,爲免其部突出,我師需遣大軍援助,可再殺朝廷一位總兵,作爲兩軍相匯賀禮。”

牛金星在旁低語:“闖王,革、左五營兵馬甚衆,羅汝纔等一樣智計謀略出衆,若能攏之,定令我義軍聲勢更衆……

……

崇禎十五年,五月初,河南府,嵩縣三塗山附近。

營地外傳來一陣銃聲與喊殺聲,待曹變蛟與王廷臣出了營外,襲擊的流賊,已經消失不見,只餘一些賊人與官兵的屍體,其中一個官兵,被剮得大腿及以下的肉,全部不見了,只餘白森森的骨頭。

而且,他的鼻子與耳朵,也全部被割去了,還有舌頭,也被截斷,他無神的雙目,只是看着不遠處木杆上掛着的幾個流賊,他們象雞似的被掛着,頭腳倒吊,被割斷了咽喉,卻是爲了威赫流賊,而殘酷處死的。

顯然的,襲擊的流賊展開報復,抓住巡邏或是外出的官兵,虐殺之後,冒着生命危險,也要拋到了營地外面,木杆底下,用來展示他們的決心。

看着這死得慘不忍睹的兄弟,營中將士,個個咬牙切齒,痛恨無比,同時有些茫然,這些賊子總是這樣騷擾,卻不正面迎戰,難道兄弟們,就要在這河南府一直耗下去?

曹變蛟與王廷臣領軍到了開封后,有陳永福照應,加上崇禎帝的嚴令,河南官府,對他們的糧餉供給,必須是最優先的,能吃飽喝足,二位伯爵麾下,自然展現出自己應有的精神氣。

而且他們的大軍,都是玉田,遵化附近的軍戶,曹變蛟與王廷臣仿效當時舜鄉軍,招募良善青壯,每人分給田地,同時每月還有足額糧餉,傷殘者也有撫卹,比起普通明軍,戰力可以保證。

當然,也不可避免的私軍化,麾下將士,只對曹變蛟、王廷臣等各自主將忠誠,甚至如楊國柱的新軍一樣,軍中士兵們,還紛紛改名忠蛟,忠臣等頗有特色之名。

二人的正兵營,也多爲百戰老軍,人人有馬,戰鬥力不用說。

休整後,在與河南巡撫高名衡等商議後。三月時候,曹變蛟、王廷臣、陳永福等,還有一些河南軍隊,約三萬兵力,浩浩蕩蕩逼向河南府。

陳永福。竭盡全力,也練了一營新軍,雖戰力不如曹變蛟、王廷臣二人部下,但在河南官兵算來,頗爲強悍,只是闖營也練了不少新軍。還規模更大,又是闖營名將劉芳亮鎮守。

往日陳永福守開封可以,主動進攻河南府,卻沒有這個能力,好在這次有曹變蛟、王廷臣二人加入,二部皆是邊鎮強軍,又是大名鼎鼎的伯爵,衆將士氣高漲。都想立個大功,重現崇禎十四年的輝煌。

他們逼向河南府時,此時剛升任陝西三邊總督的汪喬年,也認爲是個夾剿良機,飛檄各邊調集兵馬,戴星治械措餉,積極籌備。

汪喬年自被提升後,朝廷幾次三番。令他火速準備,東出潼關,眼下正是提兵入豫之時。

不過發兵之前,汪喬年認爲李自成羽翼已成,氣候大非尋常,於是便想出一條妙計,密令米脂縣知縣邊大綬把李自成的祖墳掘毀,破其風水。更欣喜地在墳中抓到一條小蛇。

汪喬年與幕僚都認爲,墓中捉到的這條小蛇,便爲李家即將化龍之靈物,斬之。可破賊事,極盡渲染鋪張後,汪喬年在西安登壇誓師,斬蛇以徇,率領總兵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張國欽、張應貴等兵馬共三萬,出了潼關。

官兵聲勢浩大,東西逼入,河南府一片風聲鶴唳,闖營大將劉芳亮,仔細分析敵情後,又採用誘敵深入之略,西路的陝西軍,張國欽、張應貴等部先頭部隊,東路河南軍的一隻先鋒,皆儘先勝後敗。

好在曹變蛟、王廷臣、陳永福等救援及時,雙方在洛陽城下展開大戰,邊軍戰力,遠遠高於腹地官兵,況且,雖沒有紅夷大炮,但二位伯爵營中,裝備了大量的東路鳥銃,一戰之後,劉芳亮敗陣,立時放棄洛陽,逃入汝州山地。

河南府各城闖軍,一樣紛紛放棄城池,逃入山中,衆賊化整爲零,散入山野,展開了游擊戰。

河南府本來就山地衆多,他們又常年流竄,幹回老本行,可謂如魚得水。

而且,因爲是保衛自己家園,官兵在河南府等地,遭受很大敵視,入山剿賊,經常連個嚮導都找不到。

官兵對賊衆,賊屬的處置,也引起更多的仇恨。

洛陽之戰後,李自成在政策上,有了相應的變化,在河南府開始“守土不流”,設置官將鎮守,留下一部分軍隊駐守與屯田,同時派設地方官員,又分田分地,極得河南府當地民心。

與往日將士家屬全數隨軍行動不同,河南府各地,也留下一部分闖軍家屬,他們是官府清算的對象,紛紛以各種手段折磨而死。

官兵光復城池,逃到外地的河南府當地地主豪紳,也紛紛帶着鄉勇迴歸,他們毫不客氣的,接收了當地百姓分到的田地,還有他們新開墾的土地,更協助官府反攻倒算,斬殺闖軍頭目官吏,協助剿匪等。

他們手段血腥,也讓更多人加入游擊隊伍,不時騷擾,讓官兵們煩不勝煩。

開始還好,只是天天在山上山下鑽來鑽去,慢慢的,曹變蛟、王廷臣等營中將士,也不由起了厭倦與思鄉之心。

還有,因爲二位伯爵麾下,他們糧草供給待遇都是最優先的,在這糧草供給困難的時候,這種區別待遇,引起陝西與河南等地官兵很大不滿,便是陳永福營中,都頗有怨言。

“小曹將軍,難道我等,就一直待在這河南府?”

看着部下慘狀,王廷臣暴跳如雷,同時又無可奈何,他叫道:“這是打個什麼窩囊仗,天天鑽山溝,鑽來跑去,賊影都看不到一個,當時的百姓,也仇恨我等,連個嚮導都找不到,這叫什麼事?”

曹變蛟也是皺着眉頭:“不患賊聚,只患賊散,河南府的賊人逃入深山,想要剿滅,卻不是一時半會的事。”

他嘆了口氣:“不過,剛剛消息傳來,孫應元孫大帥戰死了,闖賊已與曹賊,左革五營匯合,兵馬數十萬,又說百萬,逼向了開封。王兄弟,我等可能要撤軍了,回往開封。”

第740章 預備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176章 廢物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819章 覆蓋第336章 反應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756章 追諡第791章 顫慄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459章 打響第628章 凹凸陣第657章 宣統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559章 善後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502章 決定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112章 野戰(下)第253章 側射第3章 你信不信?第715章 三策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515章 及時第247章 血海上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668章 緩衝第640章 炮轟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553章 血河(中)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814章 衝陣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780章 轉機第192章 不負你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464章 勇氣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499章 楊興嶺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769章 戰略第106章 斬獲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628章 凹凸陣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790章 監國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49章 偶遇第387章 襲城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415章 譁然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478章 雞蛋第483章 馬科第726章 登塬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657章 宣統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614章 空城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
第740章 預備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176章 廢物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819章 覆蓋第336章 反應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563章 賓客如雲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339章 鎮東商行第756章 追諡第791章 顫慄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459章 打響第628章 凹凸陣第657章 宣統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407章 祭拜、變化第559章 善後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83章 小鬼難纏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502章 決定第357章 萬人圍攻第112章 野戰(下)第253章 側射第3章 你信不信?第715章 三策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515章 及時第247章 血海上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703章 艱難考題第668章 緩衝第640章 炮轟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553章 血河(中)第269章 下一個目標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88章 先取湖廣,再奪陝西!第814章 衝陣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780章 轉機第192章 不負你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464章 勇氣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778章 追贓助餉第137章 賜表字、升職第499章 楊興嶺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769章 戰略第106章 斬獲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628章 凹凸陣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265章 倉皇逃竄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179章 火炮人才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790章 監國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361章 陳永福戰力不錯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49章 偶遇第387章 襲城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223章 巨大的收穫第415章 譁然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404章 奴心不悔第478章 雞蛋第483章 馬科第726章 登塬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657章 宣統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614章 空城第200章 清兵入寇下第705章 見習研究員第191章 紀小娘子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