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到洛陽、嫉妒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王鬥與陳永福大軍從龍門出發,路過關陵祭拜了關羽祠廟後,全軍到達洛水南岸。

洛水寬廣,往日需要渡船,不過現在正值臘月,天寒地凍,河面都結了冰,不需渡船也可過。當然需要選擇冰面厚些的地方過去,畢竟舜鄉軍一些火炮及輜重頗爲沉重。

到了河邊,江風更猛,寒意逼人,可以看到從周邊一些州縣逃亡進洛陽的士紳百姓不斷過河。很多人乘坐馬拉大冰車,風馳電掣般從冰面而過。

“洛河原有橋……”

說話的是秦軼,他高瘦的身上穿着一件鴛鴦戰襖,頭戴八瓣帽兒鐵尖盔,身披紅棉翻羊毛大氅。大氅上有帽子,可以罩在頭上遮蔽風雨,打扮與普通的舜鄉軍沒什麼兩樣,只有腰牌與盔纓有所區別。

舜鄉軍中所有的贊畫文吏,同樣要身着軍服,並不可平常文人打扮,意示舜鄉軍整體規劃如一的制度。

秦軼官話說得很標準,只帶一些河南南陽口音。進入舜鄉軍後,他也不斷在學習,畢竟舜鄉軍的參謀贊畫與此時的軍師很有區別。不是簡單謀略便可,還要懂得軍中火力戰力配置,後勤,軍隊訓練等種種方面,往日單程的文人空談可不行。

而且舜鄉軍的高識字率,也使進入的文人難有鶴立雞羣之感。進入舜鄉軍這一年多來,秦軼收穫很多,從這隻軍隊身上,他感覺自己學學到很多東西。此次隨軍出戰,他更有了自己的思考,似乎更可用全局眼光俯瞰蒼生大地。

“隋朝洛陽有天津橋,原爲浮橋,隋末爲李密焚燬。唐初原址重建,改爲石橋,仍稱天津橋,橋上有四角亭,橋頭有酒樓。時行人車馬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天上彎月,河水粼粼,便爲天津曉月,洛陽古八大景之一。”

秦軼的聲音帶着罔然:“天津橋歷經數百年,可嘆宋末金虜與韃虜連番入寇,這天津橋最終毀於戰火。此後數百年,洛水河上再無石橋,車馬過河,皆靠渡船。”

溫方亮,高史銀,趙瑄諸人策在馬上,正對岸那邊宏偉的洛陽城指指點點,作激昂文字,指點江山狀。寒風撩起他們的披風大氅,可謂意氣風發時。

聽了秦軼的話,趙瑄佩服地道:“秦贊畫好學問,這洛陽典故,懂得這麼多。”

高史銀卻罵了一聲:“狗日的金虜與韃虜,害得我大軍過河卻要踏冰,真是罪孽深重。”

在幾人身後,高尋也策於馬上,眺望對面的洛陽城,耳聽秦軼之言,再聽高史銀等人話語,似乎一股歷史的滄桑感迎面而來。

這個時代,是男兒大有爲之時,他雖然升任到新軍千總,不過在舜鄉軍中仍聲名不顯。不過高尋相信自己,定可在這時代幹出一番大事業來,他相信自己。

王鬥與陳永福策馬於衆將之前,聽着秦軼的話語,眼望對面那座壯麗巍峨的城池,同樣感慨良多。

陳永福看着對面城池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麼。良久,他對王鬥說道:“犬子與貴軍李光衡,溫達興兩位千總己先期過河,他們傳來情報,兵備王胤昌,河南府知府亢孟檜,總兵王紹禹,遊擊劉見義與羅泰己經在南關外迎接等待。王兵備的意思,我們大軍先在東門外駐紮,待挑選個吉日,我大軍再進入洛陽。”

他臉上露出笑容:“汝州一戰,流賊喪膽,洛陽軍民大振,眼下流賊大軍壓境,城內人心惶惶。王兵備用意,也是鼓舞人心之用。”

王鬥道:“這全靠陳軍門奮勇殺敵,纔有汝州大捷。”

陳永福搖頭:“自家事自家知,若沒有王將軍,汝州能否報捷,真的難說。”

他感慨道:“自開封過來,本將欠王將軍頗多,可惜王將軍不是河南將兵,不能在當地久留……也罷,往後只要王將軍前來河南,我陳永福的府邸,大門永遠爲將軍敞開。”

這個老將感嘆良多,汝州之戰,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大大的功勞,未來升賞自不用說。就是實在的好處,汝州戰後也所得甚多。陳永福盤算以後可以擴展自己的軍力。

與舜鄉軍並肩殺敵的日子,陳永福也在日夜揣摩如何仿效舜鄉軍練兵,並希望王鬥能留些經驗豐富的老軍,作爲前鋒營的指導教官。陳永福這個請求,王鬥還在考慮其中利弊之處。

其實舜鄉軍成名來,特別是去年各鎮總兵前往東路觀摩後。不但各鎮紛紛仿效舜鄉軍練兵,便是舜鄉軍大小將官,從軍官到普通士兵,或明或暗,都不斷有人前來挖角,許下種種豐厚的酬金好處。

只是因爲東路安穩的環境,良好的上進平臺,還有嚴酷的懲罰措施,還沒出現跳角的情況。卻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將兵挨不過對方短暫的誘惑,跳槽到別處去。

“聽聞東路設立講武堂,犬子也算伶俐,希望將軍給個名額,讓犬子進講武堂磨練幾年……”

……

陳永福的話說到這裡,洛陽城前來迎接的官員己到,他也立時住口,與王鬥一起指揮大軍過河。有本地人氏嚮導,洛水何處冰厚,河處冰薄,王鬥等人心中有數,因此大軍過河順利。

到了北岸的南關碼頭,王鬥等人一上岸,不由吃了一驚,只見碼頭邊,河岸邊,還有碼頭進去的街道上,密密麻麻圍滿了迎接或是圍觀的民衆。

看到舜鄉軍與前鋒營不斷上岸,那些威武的鐵甲大軍,特別十門沉重的紅夷大炮現身後,岸上一片的驚歎與嘖嘖稱奇聲。還有那一千多輛馬車,各人都道:“沒見過官兵有這麼多車馬的。”

民衆太熱情了,讓王鬥等人保持低調都不行。岸上肯定有闖軍的細作,這人馬不斷上岸,想必舜鄉軍與前鋒營的軍力武力都會落在這些人眼中,卻不好驅趕圍觀的民衆。

王鬥與陳永福上岸後,碼頭上鼓樂齊鳴,鞭炮炸響,岸上等待的兵備王胤昌,河南府知府亢孟檜,還有河南總兵王紹禹,遊擊劉見義等數十個大小官員迎了上來,如此高規模的迎接隊伍,體現了洛陽軍民對這隻救援部隊的重識。

一番寒暄後,大軍往南關而去,洛陽有東、西、南、北四關,這四個小城池護住洛陽主城。李光衡與溫達興己經先期到達南關之下,不過依洛陽官員的安排,這隻大軍先期駐紮在東關外的迎恩寺與白馬寺之間。

從碼頭一直到南關,再到洛陽主城,都是居民繁盛之處,店鋪鱗次櫛比。王鬥等人沿官道與街道一路行去,不說路旁滿是圍觀的人羣,不斷還有民衆聞風趕來,都想看看這隻汝州大捷後的聯合部隊英姿。

王鬥騎在馬上不斷拱手,他身着御賜的盔甲,其實是一副明光鎧,每一片甲葉都是精良無比,特別胸前兩個閃亮的護心鏡,象奶罩一樣一左一右護在胸前,使王鬥看起來有如天神下凡,引來一片的嘖嘖之聲。

圍觀民衆皆道:“有王將軍與陳總兵到達,這洛陽定萬無一失。”

到達南關之前,首先出現的是一道“攔馬牆”,“攔馬牆”約有一丈,牆前挖有壕溝,引瀍水入壕。這是洛陽第一道防線,可阻擋對方騎兵接近,迫使他們下馬作戰。

依洛陽當地官員說,圍繞洛陽城的這道“攔馬牆”,周長有二十三裡多,只在某些官道上開些寨門。過了東、西、南、北四關,離洛陽主城牆三十步,便是深深的護城河,同樣引瀍水或是洛水入壕。

護城河內側,一樣有一道高一丈的“攔馬牆”,如此形成嚴密立體的護務體系。

其實大明的城池皆是深厚,防守嚴密,關鍵在於防守的人。

南關不大,離洛陽城約有二里,原來這裡防守的是一個把總,不過河南總兵王紹禹等人到達後,這南關,還有洛陽南門,己經由開封遊擊羅泰接手。

到了這裡,洛陽城看得更清楚,其實洛陽城大小與汝州差不多,不過城池更高更厚,一色青磚包砌的城牆,牆高怕有四丈多。讓王鬥印象深刻的是城門上雄偉的闕樓,還有城牆上衆多的垛口與馬面。

依當地官員說,洛陽城一共有馬面三十九座,馬面上均有了望敵情的敵樓。那些馬面每座間距數十步,攻城的敵人均處於城上武器的殺傷範圍之內,形成正面及兩側的交叉火力網。

城池四角還有角臺與角樓,視野廣闊,可監控與痛擊來自多種角度的進攻之敵。四座城門又築有甕城,使得洛陽城堅固無比。如果守軍稍稍用心些,城池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崇禎八年那場仗就是如此,高迎祥領十幾萬大軍攻打洛陽城,多日不能攻破。歷史上這次李自成攻打洛陽,因城池堅固,也是血戰多日,要不是守軍譁變,李自成怕一年也攻不下洛陽城。寧武關比洛陽城簡陋多,因守將周遇吉的頑強抵抗,李自成集中優勢兵力,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才堪堪攻破,一度還準備放棄。

想到這裡,王鬥看了一眼眼前的河南總兵官王紹禹,還有遊擊羅泰與劉有義二人,此時這三人正以嫉妒之極的眼光看着自己與陳永福二人。

王鬥心下暗歎,明末文人多飯桶,武人也好不到哪去,從九邊各鎮軍閥到南明各將,多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輩。國家的元氣,就在他們內鬥中耗盡。

文人當國,國家不幸,武人當國,國家同樣不幸,只可惜了人民百姓,多災多難。

……

依安排,到了南關後,舜鄉軍與前鋒營又開往東關一帶,在瀍水與洛水旁安營紮寨,準備午飯。

兵備王胤昌等文武官員,則在南關署衙招待王鬥與陳永福二人,酒宴很豐盛,還有樂姬助興。想起洛陽周邊那些吃樹皮,吃草根的災民流民,王鬥不由暗暗搖頭,百姓己是死人相棄,這些官將還如此荒淫糜爛。

宴中王胤昌與河南府知府亢孟檜對王鬥與陳永福讚不絕口,連稱他們是國之棟樑,汝州之捷,可謂是軍民振奮,連福王聽了都是大悅,稱幾日后王鬥等人進城,福王有意召見宴請。

陳永福大喜,聽了這個消息,王紹禹與劉見義幾人更是流露出又羨又妒的神情。

他們大軍於月初到達洛陽時,先期除了總兵王紹禹外,劉見義與羅泰二人的軍馬,還被拒在洛陽城東關外不得進城。王紹禹再三請求,福王才勉強將劉、羅二人的軍馬放進城中,協守二門。召見宴請之事,更是無從談起。

沒想到王鬥與陳永福二人一到,福王卻是如此禮遇。這樣厚此薄彼,怎麼不讓三人嫉妒非常?

雖說幾日後的宴請,王紹禹與劉見義幾人同樣陪同召見,不過卻是託王鬥等人的福,讓王紹禹等人心下非常不舒服。

午宴過後,王鬥與陳永福告辭出來,陳永福恨恨罵了聲:“一衆鼠輩,打仗不行,排斥爭利倒有一手。”

方纔在宴中並不怎麼愉快,王紹禹、劉見義幾人陰陽怪氣,不時的冷嘲熱諷,怎麼聽怎麼不舒服,王鬥還好,陳永福卻差點忍不住跳出來。

此時文人勢力大大減弱,王胤昌與亢孟檜身爲兵備與知府,對那些武人間的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卻沒有辦法,特別在大兵將要壓境的情況下,只能盡力調解。

老實說劉見義幾人並不給他這個兵備什麼面子,一場接風宴差點鬧個不歡而散,王胤昌除在心中罵幾句:“這些武人越來越飛揚跋扈”,餘者又有什麼辦法?

由一個官員帶路,王鬥與陳永福領着自己的護衛向東關而去,王胤昌己經言明,明天他還會親自帶領洛陽一些官員鄉紳到二人軍營中拜訪勞軍,向他們傳授面見福王之事。

洛陽的冬天很冷,地上微微有一些積雪,卻是不厚,然寒風一陣一陣的吹來,冷寒刺骨。

王鬥騎在馬上,聽陳永福在身旁罵罵咧咧,罵劉見義等人無能善妒,見不得自己立功,和這些人共事同僚,真是倒了八輩子大黴,汝州之戰後的好心情,都被他們破壞了。

第83章 家丁風波第478章 雞蛋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722章 打糧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513章 射死第327章 滅之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772章 到了第514章 破陣第717章 時間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767章 傾國第813章 拼命第270章 合兵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192章 不負你第418章 忠義營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534章 杖斃第646章 獎賞第623章 痕跡第808章 拉開第345章 離去第706章 腰斬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489章 密信第464章 勇氣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37章 聖意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399章 忠勇伯第589章 所見第553章 血河(下)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792章 天下第418章 忠義營第117章 新編制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158章 嬰孩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111章 佈陣第799章 擋兒嶺第454章 奪炮第539章 離去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515章 及時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764章 進取第698章 事故第804章 六部分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585章 軍工廠第186章 命運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308章 傳說第514章 破陣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76章 法與情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271章 整編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454章 驚聞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244章 防線第660章 清洗第508章 衝鋒第413章 新營制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198章 留守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475章 塞外
第83章 家丁風波第478章 雞蛋第675章 斯文掃地第810章 王者之師第251章 前景不容樂觀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172章 許月娥不見了第722章 打糧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18章 兼任屯堡官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513章 射死第327章 滅之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772章 到了第514章 破陣第717章 時間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767章 傾國第813章 拼命第270章 合兵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192章 不負你第418章 忠義營第134章 衆官雲集第534章 杖斃第646章 獎賞第623章 痕跡第808章 拉開第345章 離去第706章 腰斬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489章 密信第464章 勇氣第693章 姑念什麼?第337章 聖意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399章 忠勇伯第589章 所見第553章 血河(下)第326章 殺蟲焉用牛刀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792章 天下第418章 忠義營第117章 新編制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4章 禁私鬥、婚期第158章 嬰孩第498章 隔河炮戰(4)第139章 州城同僚與百姓第111章 佈陣第799章 擋兒嶺第454章 奪炮第539章 離去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169章 想要我的女人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515章 及時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764章 進取第698章 事故第804章 六部分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625章 頭破血流第585章 軍工廠第186章 命運第228章 勝利會師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308章 傳說第514章 破陣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76章 法與情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271章 整編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454章 驚聞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中)第244章 防線第660章 清洗第508章 衝鋒第413章 新營制第409章 子女、糧票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655章 徵虜大將軍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198章 留守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475章 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