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離去

王千被崇禎帝召去時,楊國柱等人……仍在翠花園之內,他們都私下猜測,皇上召永寧侯獨處,是爲了什麼。

等了半天,見王鬥與王承恩出來,皇帝卻不見身影,各人暗暗詫異,又不好詢問。

王承恩面無表情,宣詔聖上口喻,讓各內閣大臣,各新晉伯侯退歸,各受賞官至午門外,誥命禮物,將置於龍亭,用儀仗鼓樂,各送還本第。

衆人出了宮來,此時華燈初上,街上人潮如涌,王鬥等封侯消息,早己傳遍京師上下,看到儀仗時,皆是一片的“永寧侯”“薊北侯”等呼喊,似乎鋪天蓋地,從城內傳到城外。

封侯拜將,這一刻,不知多少人夢想達到這一刻。

今日,京師不夜。

雖會同館安排了居所,以後衆伯侯也會在京中賞下府邸,不過王鬥等仍住於兵營之內,各伯侯儀仗前往時,皆是禮部,兵部,鴻臚寺官員並行,宣示封爵賞賜之榮耀。

與王鬥同行的,還有宮中代表,小太監王德勝,他與王鬥乘於車橋之內,一路上,仍然唉聲嘆氣不停。

到達靖邊軍軍營時,此時衆將士皆知大將軍得封侯爵,營中一片歡騰。

儀仗進入,又一番禮儀後,各官告辭,臨行前,王鬥讓鐘調陽給他們每人封了個紅包,每人從八十八兩銀子,到一百八十八兩銀子不等,衆官大喜,皆道永寧侯豪爽。

王鬥也讓鐘調陽給小太監王德勝封了一個大紅包,金銀相加,計值白銀八百八十八兩。

小太監臉上卻沒有多少歡喜之色,他一直捧着沉重的紅木金絲托盤,看他瘦小的身體,卻毫不費力的樣子,衆將都是注意上,當他放下托盤後高史銀不由上前,口中嘖嘖道:“看這小公公,細胳膊細腿的,力氣倒不小。”

想上前捏捏他的手臂。

還沒捏上。

卻見人影一閃,高史銀己是翻倒在地,王德勝一手扣住他手腕,一手扣在他的咽喉之上,手呈鷹爪之勢。

高史銀掙扎幾次,卻感全身痠軟臉都漲紅了。

衆將一時間目瞪口呆,謝一科更是用力揉了揉自己眼睛。

王德勝放開高史銀,掏出王鬥給他的帕絹,擦了擦手,說道:“真討厭咱最討厭動手動腳了。”

轉過身來他對王鬥露出一個靦腆的笑容,施禮道:“奴婢告退了永寧侯保重。”

王鬥微笑道:“小公公慢走。”

王德勝輕鬆地提着沉重的銀包走了在他出帳後,高史銀才一咕嚕翻挺起來,看衆人看着自己,他不好意思地乾笑:“嘿嘿,這小太監身手不錯嘛。”

乙酉日的策封,如一聲驚雷震盪京師內外,甚至快速地向京畿,通州,天津保定,真定等地飛傳再越過中州,傳向江南各處。

若連戰死的五位大將算上,此次崇禎帝一口氣封了十四位的伯侯,勳貴力量,可謂強強的往前一突。

甚至不比往日高爵榮養的各地勳貴們,這批新晉伯侯,個個都手握重兵,功勳卓著,地方影響大,雖然還不能與龐大的文官集團抗衡,不過朝中格局,可謂大變。

連京師各勳貴大員,也是集體精神一振。

此後數日,朝廷祭拜戰死各員,犒賞將士,還有,商議各邊鎮駐守大將,事務紛繁複雜。

十一月十四日,經過激烈的爭論,終於,各鎮總兵職事擬定。

以永寧侯王鬥,任宣府鎮總兵,這個朝野上下都沒有異議。

爲表示對永寧侯的重視,宣府鎮下數路,特別是東路,永寧侯有擬定或推薦人選的權力。

而餘者邊鎮總兵,鎮下各路,各人只有推薦權,人事與糧餉,掌握在督撫與朝廷的手中。

以薊北侯楊國柱,擔任薊鎮總兵。

那邊正好缺一個總兵,放眼大明上下,除了楊國柱,又誰能擔任此職?他強悍的正兵營騎兵,與新軍戰士,作爲阻擋東奴北虜,入寇的京師屏障,最合格不過。

諮詢過王鬥意見後,楊國柱的正兵營,還有近萬的新軍人馬,將全部帶到薊鎮去。本來按大明慣例,楊國柱除了家丁外,這些正兵營與新軍人馬,盡數要留在宣府鎮的。

王鬥如此好說話,讓各方大出意外,京師之中,永寧侯一片丹心,爲國爲民的吶喊聲,又高漲起來。

以平西伯吳三桂,任遼東總兵,他可謂官位與職位上,都大大高升了。

東平伯,原遼東總兵劉肇基,改任山海關總兵。

劉肇基一直活在吳三桂陰影下,調到山海關去,也算另外開闢一處新的天地。

而且他爲人穩重,防守山海要地,讓君臣都非常放心。如比遼東地帶,前有吳三桂,後有劉肇基,又有楊國柱在側,薊遼防線,可謂固若金湯。

定興伯王樸,仍任大司鎮總兵不變。

山西鎮總兵李輔明殉國戰死後續的接任人選,朝議紛紛。

後廷推時,經崇禎帝提名,以神機五營左營副將署都督金事加一級周遇吉正推,神機六營右營副將署都督金事唐玉,薊鎮建冷中協營副總兵都督金事羅俊傑等陪推恭候。

最後周遇吉勝出,比歷史上,提早了幾年擔任山西鎮總兵官。

或許這其中,還有制衡之意,宣大三鎮,王鬥力量越來越強,有周遇吉這個對朝廷忠心耿耿的京營將官在,也略可抗衡一二。

至於符應崇,因爲遼東大戰的功勞,崇禎帝對他抱以極大厚望,迅速提拔爲前營總兵,繳獲的漢八旗四輪磨盤大炮,很多將安置在他的營中,一時成爲神機營,還有京中的風雲人物。

靖南伯曹變蛟,寧南伯王廷臣,終於確定下來,很快將南下征剿闖賊,曹賊等他們還是作爲前期人馬,後續的,定西伯唐通,也將視戰情南下。

本來宣府鎮有王鬥在,大司鎮總兵王樸也大可抽調南下,更增剿勝算,只是王樸與王鬥走得太近,被一些文人蔑稱爲王氏門下一狗腿,悲劇地與王鬥一樣被冷藏了。

相對之下曹變蛟與王廷臣,雖然也與王鬥走得近,卻有自己的主見,唐通更是首尾兩端。

南安伯洪承疇,暫時留在京中榮養遼東之事暫由巡撫邱民仰代管。

或許在朝野及君臣心中,洪承疇是剿滅流賊的最佳督師人選只是他的身體目前不許可。

當然其實還有一個更佳的人選,便是永寧侯王鬥,不過不約而司的,衆人都將王鬥忘了。

他早就功高難封,再滅流寇,讓朝廷如何封賞?這還是其一那王鬥如此跋扈,功勞再立下去,不敢想象以後怎麼樣,還是讓他老人家歇歇吧…”

熙熙攘攘的朝陽門大街上韓鎧徽與甲中幾個兄弟行走着,京中議事這段時間經朝廷同意,王鬥也給靖邊軍各營輪流放假,讓他們進京參觀。

天子腳下,首善婦電,自然衆人興致勃勃,事前各營軍官都有嚴明軍紀,各營將士,不得在京中鬧事,當然,有誰敢無禮挑釁的,打了再說,有大將軍爲他們撐腰。

進入京師,按要求,他們只能佩帶腰刀,長槍與鳥銃等重兵器,是不許帶入的,而且還要受十二衛舍人,與五城兵馬司巡邏弓兵的限制,畢竟身爲邊軍,天子首肯他們入京散心,已經很不錯,不可再過份要求。

走在大街上,果然繁華不用說,不過觸目間,又到處是極端的貧窮與富貴對立,衣衫襤樓的乞丐,賣兒賣女的破產百姓,到處都是,街道還非常骯髒,與一些昂然而過,衣飾華貴的紅男綠女,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京師百姓,有個特點,便是非常的熱情,喜好圍觀,韓鎧徽等所到之處,都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圍滿,比大熊貓還受歡迎,不時聽到嘖嘖的聲音響起。

靖邊軍的儀容裝扮不用說,個個衣甲鮮明,腰桿筆挺,氣宇軒昂。

看這些英武非常的戰士經過,很多見多識廣的京師百姓,都是嘖嘖稱奇,言邊軍他們見多了,個個不是丘八就是兵痞,或者萎萎縮縮,讓人見之生厭,如這種有上古君子之風的武士,真是少見。

讓他們吃驚的,還有這些靖邊軍的富庶,個個腰包鼓鼓,買貨買物,豪爽非常,看得他們暗自打聽,東路真的如此之富,在那參軍,真的如此優越?

確實,對於銀子,王鬥現在是不缺的,而每次戰鬥完畢,就算每個小兵,都可分到大批封賞,要糧票還是要銀子,隨各人隨意,只是現在軍中,更流行接受功勳,讓財政司的銀子糧票,分發軍功時,使用更少。

由於要入京參觀,王鬥已經許可,每兵都可以預支他們的賞賜,回到東路後扣除。

作爲凡人來說,功成名遂,還不是爲了在人前炫耀一番,又京中不能用糧票,所以每個士兵,都支一筆銀子,入京賣弄。

如此他們給外人的印象,便是英武與富庶,讓京師人等感嘆,這樣的軍隊,哪能不百戰百勝?打仗利害,花錢爽快,彬彬有禮,外形英挺,真讓人羨慕。

也印證陳新甲說的一句話:“貴極則驕,富極必勇。”

韓鎧徽人長得帥氣,造衆人圍觀同時,更有源源不斷的少女與少婦們媚眼拋來,連身旁劉烈、武定國幾人,也順帶收到若干個。

一場大戰,讓韓鎧徽成熟許多,此情此景,讓他想起當初到達京郊的情景,只是取笑自己的陳龐等人己然不在,這一刻,他心中不知是悲是喜。

恍如夢境中,韓鎧徽與戰友轉過一個街角,忽然他腳步一頓,呆呆立在當中。

迎面過來三個少女,看得出兩個是丫鬟,爲首一女,嫵媚俏麗,不正是那日看到那少女?

而這時,對面那少女也看到韓鎧徽,她眼眸一亮,眼中泛起驚喜之色,隨後又雙頰緋紅,扇面一遮,掩住半面,如水的雙眸看着韓鎧徽,從他身旁婀娜多姿的經過,走了不遠,又頓住腳步,回眸一笑。

韓鎧徽心中浮起銷魂的感覺,看她們走遠,隨後那少女說些什麼,她身旁一個丫鬟應了一聲,又蹦蹦跳跳過來。

她紅着臉,將一方綢巾塞到韓鎧徽手中,大膽說道:“檀郎,這是我家小姐給你的川你要儘快來求親,”.若小姐,川.奴家與妹妹二人,也是陪嫁的。”

她再臉一紅,如活潑的小兔般而去。

韓鎧徽展開綢巾,上面繡着一首詞的一句,字體娟秀,頗有幾分靈氣,卻是李之儀的《卜算子》。

“日日思君不見君…….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綢上還有一個什麼標記,似乎是什麼府上的。

韓鎧徽的家族出身其實不錯,中等人等,生活富足自由,父母健在,家有三個姐姐,從小寵他,所以小從飽讀兵書,習練武藝,學文識字,這詞上的意思他當然明白。

少年方知情滋味,一時間,不由癡了。

身旁的劉烈嘟嚕道:“一來就是三個沒天理啊。”

武定國雖然整天陰着臉,卻比較細心,看出韓鎧徽心思,又看身旁仍圍着不少閒漢閒婦,津津有味地觀看,竊竊私語,他問道:“有誰知道,方纔那小娘子,是哪家府上的?”

一個閒漢道:“小人知道,那小娘子是新任京營總兵,符應崇符將軍家的侄女。”

武定國拋過去一錠銀子,足有一兩,說道:“賞你的。”

那閒漢大喜,高叫道:“謝軍爺賞。”

十一月十五日,京師事了,王鬥等人,皆要率軍離開京師。

因要回宣府鎮與王鬥交接公事,還要讓新軍戰士回家收拾告別,所以楊國柱也將與王鬥同行。()

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628章 凹凸陣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728章 甲五號第249章 看誰狠!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12章 誇功遊街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475章 塞外第691章 君子津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762章 無知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416章 爭論第131章 衛城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731章 擋住第53章 畜場械鬥第666章 騷動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98章 留守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253章 側射第14章 升賞第19章 盤點第176章 廢物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83章 家丁風波第76章 法與情第772章 到了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67章 扮象第483章 馬科第81章 我的理想第424章 出征第801章 盡出第483章 馬科第731章 擋住第271章 整編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781章 騙局第764章 進取第283章 盡殺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642章 火器營第808章 拉開第145章 處決(中)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202章 哨探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395章 雲集第646章 獎賞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56章 費用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102章 炮擊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76章 法與情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619章 野心第807章 驚遇第790章 監國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87章 不留情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325章 進剿第679章 舌戰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544章 優勢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458章 安排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798章 奪下第571章 譁然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793章 驚歎第81章 我的理想
第538章 崇禎是好皇帝(上)第146章 嚇了一跳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470章 論功、論罪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628章 凹凸陣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728章 甲五號第249章 看誰狠!第429章 四輪磨盤炮架第12章 誇功遊街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475章 塞外第691章 君子津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762章 無知第233章 很刺激,很陽剛,很男人第416章 爭論第131章 衛城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731章 擋住第53章 畜場械鬥第666章 騷動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98章 留守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253章 側射第14章 升賞第19章 盤點第176章 廢物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83章 家丁風波第76章 法與情第772章 到了第528章 他們是在找死!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上)第667章 天要亡清!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67章 扮象第483章 馬科第81章 我的理想第424章 出征第801章 盡出第483章 馬科第731章 擋住第271章 整編第236章 光捱打不能還手第781章 騙局第764章 進取第283章 盡殺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642章 火器營第808章 拉開第145章 處決(中)第402章 各方心思(下)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165章 畜場、剿匪大軍回第202章 哨探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395章 雲集第646章 獎賞第116章 操守徐大人的吃驚第656章 費用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398章 你個奴才!第332章 他們以爲我不敢動手?第102章 炮擊第630章 半渡而擊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76章 法與情第401章 交由世人評說第540章 拭目以待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619章 野心第807章 驚遇第790章 監國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87章 不留情第232章 有王鬥在身旁才安心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325章 進剿第679章 舌戰第684章 潛伏任務(下)第544章 優勢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529章 讓他們自己玩去吧第458章 安排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798章 奪下第571章 譁然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600章 不可回頭第643章 大青山之上第793章 驚歎第81章 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