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甲長鍾大用

一進入圍牆內,一股說不出來的難聞味道迎面而來,不知是牛馬糞味,還是生活垃圾的酸臭味,總之一股說不出的味道,整個墩內可說用骯髒,污穢來形容。

也是,一個不大的空間,連墩軍家口數算在內,十幾個人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內中,而這些墩軍們又不是什麼高雅人士,自然對衛生不是那麼講究,這讓裡面是垃圾滿地,蚊蠅橫飛,讓人眉頭大皺。說實在,對這墩內的環境,王鬥直到現在還未適應。

沿着圍牆內,左側築有一排的墩軍住房,住房旁有一口水井,不過井水早己乾涸。

在圍牆的右側,還有羊馬圈與倉房等建築,堆放着一些墩臺物質。此外在正對着門口的墩臺旁,更豎立着一塊石碑,上面記載着靖邊墩守軍與妻口姓名,此外還詳列着墩內火器,器械,傢俱等情況:

“……靖邊墩守軍七人,計有夜不收兩名:韓朝、韓仲。墩軍五名口:鍾大用,妻王氏。楊通,妻劉氏。齊天良,妻陶氏。馬名,妻石氏。王鬥。傢俱:鍋七口,缸七隻,碟十四個,碗十四個。火器:鉤頭炮一個,線槍一杆,大銃一個,三眼銃一把,火yao火線全。器械:軍每人弓一張,刀槍一把,箭三十支。……軍旗一面,旗杆兩根,扯旗繩兩副,燈籠三盞,梆鈴一副,軟梯一架,柴堆五座,煙皁五座,擂石二十堆,牛馬狼糞全……”

這種石碑在大明每座墩臺都有設立,用意是防止守墩軍士逃跑及日後如數驗收,而每位墩軍妻室的隨同居住,是出於讓守墩軍士安心戍守的考量。

在王鬥挑水進來時,墩軍齊天良、馬名,還有夜不收韓朝、韓仲幾人正或蹲或靠在石碑這邊閒聊,餘者他們妻室陶氏、石氏還有楊通妻劉氏等幾個婦人正在旁晾曬衣服,一邊說着話。

與王鬥一樣,這些人身上的衣衫也是破破爛爛,上面佈滿補丁,幾個男子除了他們身上表明身份的腰牌與鴛鴦戰襖外,說他們是軍人,還真不象。除了韓朝、韓仲兄弟二人,齊天良、馬名與幾個婦人更是面有菜色,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相比他們,王鬥會好一些,至少不會象他們那樣面黃肌瘦,蓬頭垢面,衣衫不潔。

見王鬥進來,各人都是笑着看向他,似乎在無聊的日子中有了些取樂的東西。方纔對王斗大叫的那人正是韓仲,今年二十一歲,算是墩內年紀最小的人,平日裡性情粗豪,頗有些好勇鬥狠的味道,加上他的哥哥韓朝身手也是了得,所以二人在墩內地位頗高,平日裡就算甲長鍾大用也是對他們客客氣氣。

此時韓仲身子半靠在墩臺夯土上,一隻腳架在石碑上,一邊做着無聊的抖動動作,他的哥哥韓朝則是雙手抱懷,懶洋洋地依在夯臺上閉目養神,似睡非睡的樣子,見王鬥進來,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後又將眼睛閉上。

見王鬥挑着水忽哧忽哧從自己身旁走過,理都懶得理自己,韓仲不由睜大牛眼,奇怪地叫道:“喂,王大傻子,剛纔我和你說話呢,你怎麼不回個話?”

衆人都是笑起來,一旁馬名的妻子石氏是個厚道人,她一邊將衣裳晾在繩上,一邊笑道:“韓小哥兒,你就不要取笑王哥兒了,人家整日挑水乾活,也是不易。”

幾人笑樂了幾句,齊天良道:“不要理那鱉蛋,咱們接着說咱們的……對了,剛纔我說到哪了?”

……

王鬥來到那排墩軍居房前面,將水倒入了甲長鍾大用屋前的水缸內。

這排住房分爲幾個小間,每間房內有火炕,外有鍋竈水缸碗碟等物,供墩內守軍及家口所用。由於年久失修,這些房屋大多破爛漏水,門窗損壞,典型的危房。

這一排房中,位置最好,陽光最充足的便是眼前這間房了,爲甲長鍾大用及其妻王氏zhan有,不過也只保證門窗及屋頂不漏水進風罷了,陳舊是免不了的。

每次看到這排房屋,王鬥總想起後世工地上一些民工的板屋,簡陋,低矮,門前歪歪斜斜掛滿了墩軍及妻口們的破爛衣裳,還有各樣奇奇怪怪的東西。

王鬥倒好水,將水桶放好,鬆了口氣,正想好好休息一下,這時石碑那邊傳來一陣動靜,只聽各人七嘴八舌地道:“鐘頭下來了?可有什麼動靜?”

接着更是響起墩軍楊通討好的聲音:“鐘頭辛苦了,快坐下來好好歇息歇息。”

什麼時候楊通己是從懸樓上下來了,這個馬屁精,向來不放過任何討好甲長鍾大用的機會。

王鬥冷冷地轉頭看去。在石碑的旁邊,有一架軟梯,可以直通到十幾米高的墩臺上,墩臺上的望廳內備有號炮狼糞柴草等物,以作爲敵寇來臨的報警之用。

比起墩內各人,鍾大用很喜歡墩臺這個位置,說是很有登高遠望,把酒臨風的感覺,經常一看就是半天。王鬥去挑水時鐘大用還在望廳上了望,什麼時候他己經從軟梯上下來了。

如衆星捧月一般,此時那鍾大用正昂然站在人羣當中,他的妻子王氏也是笑容滿面地緊緊靠在他的身旁。這鐘大用年在四十,是以總旗官銜充任靖邊墩甲長,據傳與董家莊管隊官張貴交好,加上他又是墩軍之首,因此在這靖邊墩內擁有決對的權力地位。

相比墩內各人的面黃肌瘦,臉有菜色,他卻是油光滿面,肥肥胖胖,一雙細細的眼睛內不時發出貪婪狠毒的目光。全墩中只有他擁有盔甲,身上的鴛鴦戰襖也沒有一處補丁,腰間別的腰牌也是上好的堅木做成。

享受了各人的一陣馬屁後,鍾大用那尖刻的聲音響起:“己經十幾日沒有動靜了,看來韃子真的到別處去了,不過還沒有看到韃子出境的空煙號火,就不知韃子們還在哪裡劫掠。”

語氣中隱隱有興災樂禍之意。

不過聽他的口氣,在場各人卻是沉默了一會,後金軍劫掠之慘,在場各人都是感同身受,前些時日保安各地大受荼毒,就算後金軍移到別處去燒殺搶劫,這種事情也決對高興不起來。

似乎察覺到自己失言,鍾大用臉色有些不好看,只有楊通仍是巴結道:“韃子走了就好,謝天謝地,改日小的去董家堡城隍廟拜拜,燒香回個願。”

這楊通年在三十,算起來也是相貌堂堂,可惜這副阿諛的樣子破壞了他的形象。

聽楊通這樣說,鍾大用的臉色又會好了一些。

這時鐘大用妻子王氏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鍾大用點了點頭,他咳嗽了一下,尖聲說道:“有一事我要與大夥說說,眼下就快秋播了,田地裡的活計還要大家幫忙,諸位放心,都是墩內同僚,改日做活時,我會給大家吃飽的。”

依明代的衛所制,與普通的旗軍一樣,各地守瞭墩軍同樣撥給田地四五十畝,還有牛具種子等,以讓墩軍們耕種養瞻,專心守望。靖邊墩內幾位軍士都是世襲軍戶,祖輩都在這裡生活,原本也同樣分有土地。雖說軍戶的田租子粒每畝需要交納兩鬥,比普通民戶們租重了一倍,不過在明初時,還是可以好好過日子的。

只是大明屯田制的弊端,讓靖邊墩與衛所其餘旗軍一樣,長年下來,墩軍田地大多己經被舜鄉堡與董家莊各級軍官們侵佔得差不多了,他們私下也成爲各個軍官們的佃戶,近年天災不斷,加上他們每年都要交納沉重的租額,根本難以餬口。這也是他們與妻小看起來象乞丐的緣故。

鍾大用身爲總旗,家內也有傳下來的軍官職田一百畝,他大小算個官,身後也有一定勢力,所以他名下的田地不會被別人侵佔。不過他的官小,當然也侵佔不了別人多少田地,不過他也有自己的招,就是役使手下幾個墩軍給他耕種幹活,這也是當時大明衛所軍隊中的普遍現象。

明中葉後,大明朝廷爲了改變各地官員軍將侵貪軍戶屯田之舉,又按官職大小給每位軍將一定的養廉田,鍾大用家也分到五十畝,這合計一百五十畝田地,除了家人耕種外,鍾家大部分都是役使手下墩軍們耕種,往日王鬥更是幹活的主力。

眼下是崇禎七年的八月十三日,依後世的陽曆,此時不過是九月初,按理說小麥秋播的時節還未到來,不過在這大明朝,由於小冰河時期的影響,這天氣冷得早,使得保安州小麥秋播的日子都提前了許多。這也是鍾大用說話的原因。

楊通第一個說道:“看鐘頭您說的,幫您乾點活是我們應份之事,就算您不說,我們也會主動幫忙的,何必提什麼吃食的事?這樣說就生份了。”

鍾大用油臉上露出笑容,讚許地看了他一眼。鍾大用妻子王氏也是誇獎楊通:“楊哥兒就是伶俐。”

聽了鍾大用的話,齊天良與馬名二人卻是臉有苦色,與楊通一起,三人都是董家莊管隊官張貴的佃戶,平日裡耕作活計繁重,眼下又要免費幫鍾大用幹活,這日子,真是苦。不過多年下來,他們早就麻木習慣了,鍾大用要自己幹活,那就幹吧,好歹到時有幾頓乾的吃,這世道,有吃的就不錯了。

齊天良年紀在三十歲左右,普通軍戶出身,奇怪的是還識點字,而且人長得瘦小,食慾卻是大得驚人,他開口說話,別的不問,先問道:“鐘頭,到時幹活真的能吃飽?”

齊天良的話讓鍾大用不高興,他沉着臉不說話,他的妻子王氏在旁罵道:“當然了,我們當家的還會騙你不成?不過齊猴兒你到時能不能少吃點,你食量這麼大,我們家當再多,到時也要讓你吃窮了!”

齊天良摸了摸頭有些不好意思,他的妻子陶氏在旁扯了扯他,示意他不要亂說話。也怪不得齊天良有此疑問,鍾大用每次說會讓幹活的人吃飽,不過每次齊天良都沒有吃飽過,論起小氣,這鐘大用在這方圓一帶同樣是一絕。

齊天良身旁的馬名比他小兩歲,平日最關心就是自家的田地,他猶豫了半響,問道:“鐘頭,這活要幹幾日?小的怕到時錯過自家田地的農時。”

鍾大用沒好氣地道:“到時你手腳麻利些不就行了?”

他們這邊說話,韓朝,韓仲兄弟則是悠閒地站在一邊,幫鍾大用幹活沒問題,只要到時有吃的就行了。與王鬥一樣,他們都不是軍戶出身,而是近些年從民戶中招募過來的,只不過韓朝兄弟不知道是從哪裡流浪過來的,因身手好,便被招爲夜不收,成了大明的偵察兵,王鬥則是附近辛莊村的人。

原本三人當兵只是爲了吃糧,每月餉米一石,也不需要爲軍戶田地交納租額,前景不錯,不過這些年朝廷糧餉經常拖欠,一年中倒有大半年沒有銀錢餉米入手,這讓韓朝兄弟日子過得極爲清苦,有時比起幾個墩軍還有所不如,畢竟他們租種田地,多少有些收入。

王鬥同樣是如此,對原先的王鬥來說,他參軍是爲了拿份糧餉賙濟家人,沒想到一年中倒有大半年在白乾,而且在墩內每天還要受氣,對這份工作,他己經越來越不想幹了。不過對眼下的王鬥來說,這份軍人的職業他是不會放棄的,在這亂世中,有一份武力身份保障,總多了一分保護自己及家人的機會。

鍾大用與衆人說了幾句,轉頭尋找:“對了,那個王大傻子去哪了?”

王鬥一向是他役使的主力,眼下自家田地要秋播了,自然是少不了這個壯漢的參與。

衆人紛紛張望,正在這時,卻見王斗大步走來,身上披掛整齊,不但手上拿着長槍,腰上彆着腰刀,身上步弓箭袋更是齊全。

他本來就虎背熊腰,加上此時全身披掛,眼神銳利,這龍行虎步而來,真是極有氣勢。

看到他這樣子,衆人心中都是升起異樣的感覺,鍾大用罵道:“你這貨跑到哪裡去了,是不是又找打了?”

旁邊各人都有些興災樂禍,王鬥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

老白牛:

新書總算髮布了,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書十二卷,每卷人物與情節都有過仔細的考慮,應該是個精彩的故事。

另:關於更新,無推薦時每天一更,時間爲中午十二點。有推薦時每天兩更或是三更,時間爲中午十二點、傍晚六點。入vip後,不論更多少,都是放在中午十二點。

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24章 建堡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103章 登城第710章 胡寨主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559章 善後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381章 決戰(上)第794章 大側擊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276章 求援第787章 動員第145章 處決(下)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73章 文冊、工匠第350章 陳永福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453章 潰敗309章 觀聞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254章 肉搏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3章 你信不信?第68章 對戰第802章 內應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662章 思想第799章 擋兒嶺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764章 進取第521章 落幕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621章 紅顏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491章 攻山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4章 首戰之威第449章 初勝第35章 人爲財死第553章 血河(中)第86章 饑民第483章 馬科第665章 發佈第94章 紀小娘子第30章 震驚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789章 彙集第350章 陳永福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687章 敬意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98章 事故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459章 打響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54章 肉搏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27章 嚴峻第369章 福王第385章 定計第562章 雌雄第103章 登城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491章 攻山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612章 勝利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79章 示範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736章 煉獄第642章 火器營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762章 無知第566章 清虜第83章 家丁風波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75章 馬上風
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436章 議定、慘烈車營(上)第24章 建堡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103章 登城第710章 胡寨主第129章 不戰而逃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559章 善後第109章 圍點打援第381章 決戰(上)第794章 大側擊第286章 向皇太極求援、楊嗣昌前來第276章 求援第787章 動員第145章 處決(下)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189章 開建據點第73章 文冊、工匠第350章 陳永福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453章 潰敗309章 觀聞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254章 肉搏第565章 崇禎十五年了第3章 你信不信?第68章 對戰第802章 內應第298章 以逸待勞、聖上天威第142章 推倒重建第662章 思想第799章 擋兒嶺第507章 排隊槍斃(中)第764章 進取第521章 落幕第303章 若附可爲王、激邀會戰第621章 紅顏第329章 斷了財路第491章 攻山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91章 火藥沒了第128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4章 首戰之威第449章 初勝第35章 人爲財死第553章 血河(中)第86章 饑民第483章 馬科第665章 發佈第94章 紀小娘子第30章 震驚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291章 翁婿議事第789章 彙集第350章 陳永福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687章 敬意第268章 願領軍在側,隨之殺奴第698章 事故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459章 打響第482章 主力西進第411章 啊喲啊喲,啊喲啊喲第185章 炮隊、輜重隊第110章 義無反顧第254章 肉搏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527章 皇太極死了第627章 嚴峻第369章 福王第385章 定計第562章 雌雄第103章 登城第536章 永寧侯(上)第277章 所謂的騷擾只是一個笑話第472章 薑是老的辣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第491章 攻山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第612章 勝利第721章 銅牆鐵壁第79章 示範第545章 各方關注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736章 煉獄第642章 火器營第570章 任期、勳階第225章 首級給陳督臣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762章 無知第566章 清虜第83章 家丁風波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75章 馬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