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五萬兩白銀

京城皇宮之中,已經是深夜了,可是弘治皇帝一點睡意都沒有,他此時正盯着劉晉製造出來的那個簡陋的地球儀看個不停。

“黃金洲,土豆、番薯、玉米,畝產幾十的糧食作物,如果真的能夠引種回來的話,我大明從此之後再無饑荒。”

弘治皇帝始終念念不忘的就是黃金的三種高產農作物,對於他來說,什麼黃金、香料、寶石、象牙等等之類的東西都沒有這畝產幾十畝的農作物更有吸引力。

作爲一國皇帝,他太清楚糧食的重要性了。

大明經過了100多年的發展,人口早就已經增長了很多倍,可是土地和糧食卻始終沒有什麼變化,這種矛盾隨着人口的增長,土地兼併的持續變的越來越尖銳。

一旦出現天災人禍,立刻就會流民四起,嚴重的時候活不下的農民就會揭竿而起,縱然現在是號稱弘治中興,這樣的現象依然很常見。

“陛下,您該休息了。”

這時,弘治皇帝的隨身太監,也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同時提督東廠的蕭敬走了過來提醒道。

如果劉晉在這裡的話,肯定能夠一眼就認出來,這人赫然就是今天跟隨在弘治皇帝身邊管家模樣裝扮的那個人。

“我讓你查的事情,查的怎麼樣?”

弘治皇帝沒有理會,眼睛依然在盯着地球儀看,甚至手上還拿着尺子在地球儀上丈量着,一邊量還一邊自言自語的說:“這黃金洲和我們大明之間的距離還真是夠遠的,足足有好幾個大明的距離,不過從我們大明北邊一直往東北走,這裡和黃金洲西北處離的很近。”

“回陛下,已經查清楚了。”

蕭敬從身邊的小太監手中拿過一件皮衣,輕輕的給弘治皇帝披上。

“說吧。”

弘治皇帝依然盯着地球儀看。

“劉晉是北直隸永平府昌黎縣人,今年十七歲,目前已經考到了秀才的公民,他早年喪父,全靠他母親一人撫養長大,自幼聰慧,勤奮刻苦,非常孝順。”

孝敬將自己查到的關於劉晉的資料說了出來。

“嗯,一個孝順的人不會太差。”

聽完孝敬的彙報,弘治皇帝點點頭,他一直以來都秉持着忠孝治國的方針策略,對於一個人的品行方面,他還是非常看重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

“那個徐霞客的資料查到了嗎?”

想了想弘治皇帝又問道。

“回陛下,沒有查到任何關於徐霞客的資料。”

孝敬搖搖頭回道。

“沒有查到也正常,查到了就算不得什麼高人了,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劉晉子虛烏有的隨便想了個名字來糊弄我們。”

弘治皇帝一邊轉動地球儀,也是一邊說道:“我讓你查一查歷年的資料,這劉晉關於季風的說法是否屬實?”

“回陛下,我這邊讓人查閱了從漢朝一直到現在所有有史記載的資料,確實是如同這個劉晉所說的,一旦出現災荒,不是南澇北旱,就是南旱北澇,並且時間上也和劉晉所說的能夠對的上。”

“並且正如他所說,每一次的朝代更迭必定是出現在災荒之年,而且全部都是先北方的省份開始。”

孝敬恭敬的回道:“我也讓人查閱了當年鄭和下西洋時留下來的資料,安南、暹羅、呂宋、南洋地區的氣候確實是和我們中土有很大的差異。”

“根據記載,這些區域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根本從來就沒有下過雪、結過冰霜,水稻也確實是可以做到一年三熟,產量極高。”

“看來這個劉晉並不是胡言亂語,空口白話,這個黃金洲看來是真的存在,這番薯、玉米、土豆也應該不是無的放矢。”

“縱然是這產量上可能會有所誇大,但是不管怎樣,這三種糧食作物如果可以引進我們大明的話,我們大明也可以多三種糧食作物,老百姓也可以吃的飽。”

聽到孝敬的回道,弘治皇帝轉動地球儀,目光鎖定在黃金洲這裡,同時也是仔細的看了看大明所在的位置,再看看黃金洲所在的位置,心中已經有決斷。

“這組織一次船隊前往黃金洲,到底需要多少銀子,你這邊和那個杜明恩商量的怎麼樣了?”

想了想弘治皇帝又問起今天答應和杜明恩一起組織船隊前往黃金洲的事情來,現在朝廷財政困難,皇帝手中也沒有多少餘錢。

“按十艘福船來計算的話,配備齊全所有的物資,人手,另外再算上福船本身的造價的話,大概需要10萬兩白銀。”

“因爲是我們和杜明恩這邊合夥,所以我們只需要出5萬兩白銀就可以了,當然這福船我們可以下令徵用,除開福船的造價相對而言就便宜很多了,大概只需要2萬兩白銀就夠了。”

孝敬記憶力非常不錯,過來彙報之前,他就已經將這些東西給記牢了,弘治皇帝隨便問什麼,他都能夠很快說出來。

“既然是和人做生意,我們就按照生意的規矩來做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5萬兩銀子,倒是不多,就從內帑之中出吧,如果能夠換來這三種高產的農作物,就是花50萬兩,500萬兩銀子也是值得的。”

弘治皇帝聽完,想了想說道。

這內帑和國庫是不一樣的,內帑屬於皇帝個人是私房錢,完全屬於皇帝自己個人支配,皇帝可以用這筆錢來吃喝玩樂,朝臣都會不管,也不會有任何的意見。

但是國庫就不一樣了,國庫是屬於國家的,只能夠用來辦國家大事,皇帝想要動用國庫的錢財是必須經過大臣們同意的,要有正兒八經的理由才行。

5萬兩銀子就可以組織一個規模不錯的船隊前往黃金洲,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白銀購買力還是非常強大的,畢竟黃金洲的白銀還沒有大規模的流入明朝,這白銀的價值依然非常高。

當然,這個時代,無論是皇帝的內帑還是大明的國庫,真正的白銀並沒有多少,遠不是瞞清時候動輒都是上億兩白銀的龐大數目。

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04章,換了個人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539章,審判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91章,水泥馬路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339章,會試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239章,成功了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405章,變了第637章,徵稅開始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699章,大決戰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1318章,黑煤礦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95章,玩物喪志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434章,軍制改革第1381章,兩腳車?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9章,練字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647章,足球~足球
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337章,狂人唐寅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04章,換了個人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512章,內燃機和分解石油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054章,非常不爽第1539章,審判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91章,水泥馬路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1087章,人嫌狗厭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339章,會試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239章,成功了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405章,變了第637章,徵稅開始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699章,大決戰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1318章,黑煤礦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624章,這還是種地嗎?第95章,玩物喪志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434章,軍制改革第1381章,兩腳車?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19章,練字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第1647章,足球~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