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人嫌狗厭

弘治皇帝看了看陳錦,說實話,弘治皇帝也是極其的討厭這個陳錦,陳錦就是最典型的御史言官。

大明的御史言官有風聞奏事的權力,也就是說很多東西,並不需要真憑實據,只需要聽到一些風聲,他們就可以以此來彈劾百官,還可以盯着皇帝,雞蛋裡面挑骨頭,連弘治皇帝這樣勤勉的皇帝,他們都天天上書說皇帝你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以弘治皇帝來說,御史言官們就會說弘治皇帝你不能只有一個女人,你必須要廣開後宮,多納嬪妃,這樣才能夠給皇室開枝散葉,大明江山穩固。

這樣的還算是大事了,至少來說還算中規中矩,但有些時候,這些御史言官可以瘋狂到什麼程度呢。

皇帝開早朝的時候,沒有坐正,他們要說,進金鑾殿的時候先邁左腳還是右腳,他們也要說,甚至於弘治皇帝在皇后的坤寧宮過夜,他們也要說。

總之這些御史言官在朝廷之上,基本上是屬於人嫌狗厭的狀態,因爲很多時候,他們都是拿着雞毛當令箭,很多很小的事情,他們都要弄出文章,將事情給鬧大。

一方面是爲了體現自己的存在和價值,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爲了博人眼球,有時候又還夾帶着政治目的。

像明朝歷史上的著名的東林黨,他們之所以可以在後面逐步的掌握朝政,所以依靠的一個手段就是利用御史言官不斷的彈劾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等。

基本上要面子的大臣,在被御史言官彈劾之後都會上書請辭,這樣一來很容易就將對手給幹掉,換上自己的人上去。

現在這個陳錦又站了出來,本來劉晉的政策是非常好的,至少來說對大家都是有利的。

推遲上早朝,定期休沐,這都是好事。

皇帝可以偷懶休息下,大臣們也有時間多睡睡覺,到處走一走。

整個朝野幾乎對此都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可是偏偏這個陳錦就是要站出來表示反對,誰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想的。

“禍國殃民?”

“動搖大明的江山社稷?”

“你倒是說說,如何禍國殃民,又是如何動搖我大明江山社稷的?”

弘治皇帝微微坐正,面對這些御史言官,弘治皇帝也是有些頭痛。

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御史言官的權力可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來的。

你要是打罵這些御史言官,他們反而會更加的高興,更加的得意,很多御史言官都想青史留名,因爲敢於直諫被皇帝給打死,這絕對是可以在青史上留下一個好名聲。

“陛下~”

“早朝制度是根據大明會典來執行的,這是我大明太祖皇帝所定下來的祖制,是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本,祖制一旦被改,亂改祖制一來是對祖宗的不孝,二來必然動搖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陳錦站的筆直,字正腔圓,聲音洪亮,看起來正義凜然。

“祖制~”

提到祖制,弘治皇帝和衆多大臣就忍不住頭痛起來。

朱元璋同志定下來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不僅僅是這個早朝制度,還有各個方方面面的東西,很多都是根據明朝開國時的情況所制定的。

這個陳錦也真是厲害,提到祖制就算了,一來就給弘治皇帝扣上一頂不孝的帽子,你改祖制就是不孝。

同時又將祖制和江山社稷的根本畫上等號,改祖制就會動搖江山社稷,一下子幾乎將這個弄的死死的。

“勤奮一直以來都是我華夏民族之傳統美德~”

“陛下和朝中諸公理應爲天下臣民做表率,勤於政務,勵精圖進,開創我大明之盛世。”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朝是我大明君臣處理國家大事最爲重要的制度,君臣理應重視早朝,重視國家大事。”

“將早朝推遲到巳時,都已經日上三竿,很多重要而緊急的國家大事都無法在第一時間內得到處理。”

“定期的休沐,這是在告訴天下人,大明的君臣非常懶惰,天下人必然會紛紛效仿,到時候,到了休沐的時候,我大明的工廠、作坊、商店等等紛紛休沐,整個大明豈不是亂了套?”

陳錦越說越激動,彷彿劉晉所提出的政策會導致大明民不聊生,會導致大明烽火四起,讓天下臣民水生火熱一般。

劉晉聽着陳錦的話,整個人都面無表情,陷入了沉思之中。

御史言官還從未有那個朝代像明朝這樣喪心病狂。

明明是一個好好的制度,硬是讓一個五品的言官給說成了禍國殃民的政策,甚至於極有可能因此導致這個政策無法實行。

毫無疑問,這對於大明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這些御史言官們天天吃飽了撐着沒事做,專門盯着朝野上下的君臣、大小事情,無論是什麼事情,這些御史言官都要出來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大搞基建,這本來是好事,道路通了,方便了往來和貨物運輸,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但是這些御史言官也要攻訐一番,說什麼修築道路、橋樑會侵佔良田,還說什麼交通便捷了之後,商人經商變的容易會導致商人得勢,人口流動變動,不利於管理等等。

大規模往外移民對於大明來說也是好事,不僅僅可以緩解大明本土人口和土地的矛盾,還可以鞏固大明新獲得的疆土。

但是這些御史言官同樣會站出來表示反對,說什麼大規模移民這是暴秦之政,讓人遠離故土、骨肉分離,遷移到遙遠的地方,又人生地不熟,是非常殘忍。

還說什麼大明爲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對外大肆殺戮,不是上國所爲,身爲泱泱大國,理應對外和睦、友好,以仁義道德威服天下,而不是靠武力來征服四方,要知道自古以來好戰必亡。

總之,不管是什麼事情,這些御史言官都會出來攪屎,再好的政策到了他們的嘴裡也能夠挑出毛病了,雞蛋裡面挑骨頭,這幾乎是他們的必修本領了。

“也就是弘治皇帝在,再加上朝中這些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之類的都算是正直之人,如果是像明末的時候,黨爭嚴重的話,這御史言官就是他們彼此攻訐的武器了。”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恐怕任何朝政都沒有辦法執行下去,因爲無論是哪一方提出來的建議和政策,都必然會遭到另外一方的反對,而御史言官因爲品級低,無論是那一方都有人可以輕易的進入,都擁有了攻訐對方的手段。”

“縱然是有一方掌握了大權,但是在這個制度之下,也是要受這些御史言官的制約。”

“朱元璋啊朱元璋,你真是厲害,想出了這樣的以小制大的政策,但卻是沒有想到,這個御史言官會導致大明朝政的癱瘓。”

“一個朝廷,如果什麼政策都做不出來,陷入了無窮無盡的黨爭,互相攻訐的話,那就離滅亡不遠了。”

劉晉心裡面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不得不說,朱元璋這個政策對皇權是極爲有利的,縱觀整個明朝,無論是大臣還是宦官都沒有對皇權構成根本性的威脅。

明朝的宦官雖然牛氣的很,但是要說和唐朝默契動不動就殺皇帝的宦官比起來,不知道差了多少,縱然是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也是輕易被皇帝給換掉。

還有明朝的大臣,即便是再牛氣的大臣,也都不是權臣,皇帝有很多辦法可以換掉。

這一系列制度都是老朱所制定的,好處是皇權穩固,不用擔心外戚、官宦、權臣、封疆大吏之類的。

但是壞處也很明顯,軍戶制度導致軍力衰弱,被四周鄰居欺辱,以小制大的一套制度導致了明朝黨爭嚴重,噁心的早朝制度導致了明朝的皇帝不喜歡上早朝……有太多、太多的弊端也是慢慢的顯現出來,並且開始集中爆發起來。

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導致了泱泱華夏最終被異族統治,可以說,這也是有着歷史的必然性。

當然了,此時此刻,不僅僅是劉晉對這個陳錦極其的厭惡,弘治皇帝、朝中的大臣也是如此。

弘治皇帝的臉色都變的難看起來,說實話,改早朝制度,最受益的自然還是大臣們,他這個皇帝其實都是無所謂的態度。

反正皇帝又不用每天起那麼早,也不用忍受風吹雨淋等等之類的,只需要在皇宮裡面到點去上早朝就可以了。

弘治皇帝是一個好皇帝,再加上劉晉的一番話,他才願意支持改一改這個早朝制度的,不然要是隨便換一個皇帝,你試試看?

現在好了,這個陳錦一來就給自己扣上一個不孝的大帽子,這個帽子可不是一般的帽子。

當皇帝的自古以來不管如何都會豎立自己孝順的形容,孝在這片古老的土地可是極其重要的東西,當皇帝的也是要時刻遵循。

劉健、李東陽、謝遷、張懋等大臣的臉色也不好看,這都已經大冬天了,大家都等着改制度之後可以在家裡面多睡一會呢。

你倒好,亂出來瞎搞。

第575章,葡萄牙人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876章,玩物喪志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03章,回家第25章,孫夫子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997章,真香(加餐)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331章,小公舉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447章,金島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2104章,正德朝第293章,魚溪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375章,蔗糖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531章,招工難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351章,這不可能第367章,繼續降價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56章,環境?森林?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157章,火爆的股市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549章,買房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
第575章,葡萄牙人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667章,封殺晉商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614章,天下之事皆在掌握之中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876章,玩物喪志第1605章,放飛自我的朱厚照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103章,回家第25章,孫夫子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997章,真香(加餐)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331章,小公舉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447章,金島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2104章,正德朝第293章,魚溪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375章,蔗糖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1504章,偷襲聖多美島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531章,招工難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351章,這不可能第367章,繼續降價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56章,環境?森林?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738章,科提王國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157章,火爆的股市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549章,買房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