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堆放如山

“鐺~鐺~”

清脆的鈴聲不斷迴盪在天津港口這裡,頓時讓整個港口之中正在忙碌的人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

這個時代的天津港其實還非常的小,因爲只有極少數一些運糧的船會走海路運糧到天津這邊,然後轉運到京城。

現在周圍附近一帶大片的土地都被劉晉買下來,準備將這裡打造成爲一個大港口,所以此時在港口這裡,足足有上千人正在忙碌着。

五艘福船在海面上由遠及近,由小變大,最終慢慢的駛入港口之中,爲首的正是‘泰山號’。

“爆倉了~爆倉了~”

“我們捕到了很多、很多魚,讓人趕緊準備工具來運魚~”

還沒有完全停泊下來,‘泰山號’上面人就不斷興奮的叫喊起來。

“看來收穫應該是還不錯。”

聽到這個聲音,劉晉懸着的心也總算是放下來,接着也是讓人去準備、準備,要讓身邊的大明太子朱厚照見識下這海洋的富饒。

“公子,大豐收啊,大豐收,這拖網捕魚簡直就是神了,僅僅只是一晚上,泰山號至少捕獲了兩萬斤魚!”

田二牛一馬當先的下了船,見到過來迎接的劉晉,也是興奮的說道。

“兩萬斤魚?”

一旁的朱厚照一聽,頓時眉毛一挑,微微有些不太相信。

“歡迎平安回來,辛苦了!”

劉晉對田二牛的回來表示了祝賀,接着也是開始讓人將魚獲給卸下來。

只見一隊隊身強體壯的漢子挑着一擔擔籮筐朝‘泰山號’上面走去,在劉晉和朱厚照的旁邊也是有人弄來了稱,準備仔細的稱一下這一次的收穫。

很快,第一擔魚就被一個漢子挑下來,只見兩個籮筐裡面全部都是一條條几斤重的海魚,各種各樣的海魚,其中的大黃魚、小黃魚魚鱗金黃,看起來就非常的不錯。

“120斤~”

魚一卸下來,立刻就過稱,旁邊也是有人將數字記錄下來。

“這就是海魚啊,種類還挺多的。”

朱厚照此時也是來了興趣,仔細的看着籮筐裡面的海魚,見裡面的魚各種各樣,也是說道。

“殿下,海魚之中的魚類是淡水魚類的幾百倍、幾千倍,各種各樣的魚不計其數,而且這海魚的營養價值極高,裡面的寄生蟲又少,最是適合切成片生吃。”

一旁的劉晉看到籮筐裡面的大黃魚,頓時也是眼睛一亮。

來自後世的劉晉對於這種大黃魚的名聲可是如雷貫耳,這種只有有錢人才能夠吃得起的海魚,在後世都已經近乎到了枯竭的地步。

但是現在,看着籮筐裡面的一條條大黃魚,隨隨便便都有幾斤,甚至於其中有十幾斤的大黃魚。

“二虎,將這一條最大的大黃魚挑出來,等下拿來當下酒菜。”

“寄生蟲?”

“切片生吃?”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來興趣了,連忙說道:“什麼是寄生蟲?這海魚適合生吃?”

www• тт kǎn• c ○

“所謂寄生蟲是指一些很小的,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蟲子,等我將顯微鏡做出來,到時候你用顯微鏡一看就知道了。”

“這海魚營養豐富,肉質鮮美,但並不適合烹煮,生吃其實是最能發揮它營養價值的。”

劉晉笑了笑解釋道,接着讓人哪來一把小刀,直接拿着一條黃花魚就切出一些肉片出來,放到嘴裡面生吃起來。

“嗯,野生的就是鮮甜,要是再配上一點醋和醬油的就更完美了。”

生吃魚片,起初味道有點怪怪的,不習慣的人會覺得噁心,但是嘗過鮮甜的人卻是會喜歡上這種極致鮮甜的美味。

後世的倭國就非常流行吃生魚片,而這並不是倭國的傳統,這傳統也是從唐朝時候學過去的,當時唐朝人都喜歡是生魚片,那個時候叫魚膾。

只不過這魚膾的傳統因爲唐朝這邊吃的是淡水魚,這淡水魚寄生蟲比較多,吃了很容易鬧肚子,所以慢慢的在中土大地上就沒有人在吃魚膾了。

但是這魚膾的傳統傳到了倭國,倭國這邊靠海,捕撈的海魚多,他們吃海魚的魚膾並不會有什麼事情,所以也是漸漸的保留下來,變成了他們的一種傳統。

“真有那麼好吃?”

一旁的朱厚照搖搖欲試,也是不顧劉瑾的反對,將一片薄如蟬翼的生魚片吃到嘴裡面,起初臉上有點不舒服的樣子,但是很快,他的眼睛就微微亮起來,不斷的咀嚼,越咀嚼就越有味道,一股鮮甜充斥味蕾,體驗到了一種極致的鮮甜。

“不錯,不錯,確實是不錯。”

不需要劉晉動手,朱厚照自己就對着一條大黃魚再切成生魚片,細細的品嚐起來。

“110斤~”

這邊,一擔接一擔的海魚不斷從船上卸下來,每一次過稱都會大聲的報出來,過完稱的海魚也是被整齊的擺放在一邊,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二虎,將那幾只大螃蟹挑出來,怎麼大的螃蟹,嘖嘖,絕對不能錯過。”

“石斑魚,竟然有怎麼大的石斑魚,二虎,不用我吩咐吧,對就是那條十多斤的黑色魚。”

這邊劉晉也是雙眼不斷的放過,每當看到自己喜歡的頂級海貨時就會讓趙二虎挑出來,出來好好的犒勞一下自己。

在後世的時候,劉晉可是從來沒有機會去嘗一嘗這種頂級的海鮮,十多斤的野生大黃魚,野生大石斑魚,這可是有錢都未必能夠吃到的,也要看有沒有貨。

一擔擔魚不斷的卸下來在港口碼頭這邊堆放起來,很快就如同一座小山一般,大黃魚、小黃魚金黃的魚鱗在陽光的照射下也是金光閃閃。

“這是最後一擔魚了,130斤整整,這一船的魚總重力爲兩萬三千五百斤。”

稱完了最後一擔,田二牛也是趕緊向劉晉和朱厚照彙報,整個人滿臉笑容,僅僅出去一個晚上的時間,算下來其實也就是兩天的時間,竟然帶回來兩萬三千多斤海魚。

“兩萬三千斤?”

朱厚照一聽,也是站立起來,眼睛看向身後碼頭處堆放如同小山一般的魚,這樣的魚堆足足有五堆,每一堆都是一艘船捕撈回來的海魚。

“一艘船有兩萬多斤,這五艘船就是超過十萬斤了,僅僅兩天的時候,五艘船,幾百號人,竟然收穫了超過十萬斤海魚回來。”

朱厚照仔細的算了算,頓時整個人都忍不住沉默了。

這一次來天津,他並沒有白來,也是有很多的收穫,其中一個收穫就是知道了糧食的珍貴,知道了這饑民的疾苦,飢餓的人是可怕的,連樹皮、觀音土都吃。

現在看着港口碼頭這邊堆放的海魚,整個人似乎也是在思考一些東西。

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390章,獎懲第614章,先洗腦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483章,真來了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89章,高效運轉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699章,大決戰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2104章,正德朝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502章,一把利刃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61章,觀星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843章 ,黃金洲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570章,建設淞滬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869章,標準化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851章,犒賞三軍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18章,怎麼辦?第1506章,慘敗第467章,富可敵國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340章,放風箏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98章,大渣男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582章,背叛者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
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390章,獎懲第614章,先洗腦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483章,真來了第1366章,人如牲畜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89章,高效運轉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826章,天津的繁華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699章,大決戰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2104章,正德朝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502章,一把利刃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61章,觀星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843章 ,黃金洲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570章,建設淞滬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869章,標準化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851章,犒賞三軍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18章,怎麼辦?第1506章,慘敗第467章,富可敵國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2146章,順帶着買賣奴隸第1340章,放風箏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546章,草原的物價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494章,第一個開刀對象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1384章,萬有引力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98章,大渣男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565章,淞滬買地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582章,背叛者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