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割肉的滋味

張懋的話一落下,弘治皇帝頓時心花怒發了,心中對張懋豎起了大拇指,這個老狐狸就是聰明,一下子就揣摩到了自己的意思,並且很聰明的將滿朝文武都拉下水。

大家不是一個個口口聲聲說這災情十萬火急,一個個不是說爲災民寢食難安嘛,現在好了嘛,既然大家都覺得這災民日子難過,那就如張懋所說的,有錢的出錢,有糧的出糧,不要只是空喊口號。

至於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頓時一個個都忍不住縮起了自己的腦袋,特別是剛剛叫的最大聲的周經、吳寬、陳鞏等人,一個個甚至於微微的彎下腰,以免弘治皇帝看到自己,讓自己先表態。

同時心裡面也是忍不住罵起來,你英國公張懋家大業大,又是祖傳的鐵飯碗,財大氣粗,隨便捐點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我們就那麼點家當,自然是不捨得拿出來捐給那些災民的。

“好啊,英國公不愧是英國公,國之柱石,時刻不忘爲君分憂,爲國疏難。”

弘治皇帝滿臉笑容的對張懋一番誇獎。

“臣…愧不敢當!”

英國公張懋此時的背後都已經一身汗水了,他知道今天自己是得罪了很多、很多人,但是沒有辦法,這個鍋必須要背。

同時心裡面也是快速的思索起來,這既然都已經得罪了這些人,這鍋也背定了,那就要背的漂亮一些,抱緊弘治皇帝這條大腿來。

想了想又說道:“剛剛聽聞有饑民易子而食,臣深感愧疚,身爲國之重臣,竟無法爲君分憂,爲黎民百姓謀福祉,實在是上負君恩,下無顏面見天下黎民百姓。”

“所以臣願意捐銀兩萬兩,捐糧五百擔用來賑濟災民,爲解救災民略盡綿薄之力。”

張懋一邊說,一邊心裡面也是在滴血,這糧食倒沒有什麼,也就是現在值錢,災荒一過根本就不算什麼,但是這兩萬兩銀子卻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他雖然是國公,家裡面自然遠不止良田千畝,家財萬貫,但是銀子在這個時代依然是非常值錢,他手中的銀子其實並沒有太多。

要不是去年跟着西山煤業,和成國公朱輔、定國公徐永久兩位國公一起搞了三公煤業,靠着蜂窩賺了不少銀子,他還真心不捨得拿出兩萬銀子出來。

聽到張懋的話,在場的文武大臣們頓時眼前一黑,這個張懋,這是要成爲朝中公敵的節奏,這捐就捐吧,大家意思、意思一下也就得了,重點還是要對準弘治皇帝嘛。

你倒好,一開口就是兩萬兩銀子,五百擔糧食,你叫我們其他人怎麼跟?

你都捐兩萬兩銀子了,五百擔糧食了,我們這後面跟着的人,縱然是再少,也絕對是沒有辦法意思、意思就敷衍過去的。

“好,不愧是英國公,朕先替災民們謝謝你了。”

弘治皇帝簡直就是龍顏大悅啊,高興的再次對張懋誇讚道。

“臣…臣也只是不忍心災民們易子而食,盡一點綿薄之力罷了。”

張懋擦擦自己額頭上的汗水,這個鍋實在是太重了,壓的人喘不過氣來,這以後絕對沒有好日子過了。

“諸位愛卿說的好啊,現在災情已經十萬火急,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甚至於出現了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朕甚是心憂。”

“諸位愛卿剛剛一個個也都悲天憫人,心急如焚,想必也都是願意爲賑災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弘治皇帝點點頭,接着轉頭看向羣臣,緩緩開口說道。

他的話也是讓羣臣們一個個都默不作聲,剛剛叫囂的人更是一個個縮着腦袋,低着頭,彎着腰,儘量讓弘治皇帝看不到自己,生怕被點名出來。

“英國公說的好啊,這天災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君臣上下一心,有錢的出錢,有糧的出糧,共同出力賑濟災民,相信再可怕的災難也是可以度過的。”

弘治皇帝將目光看向羣臣,微笑着期待羣臣們的回答。

朝着的大臣們,此時一個個也都學起了武將勳貴,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根本就沒有聽到弘治皇帝話的意思,都不站出來說話。

“怎麼?”

“都不說話了?”

弘治皇帝嘴角露出了一絲譏諷,接着目光看向周經說道:“周愛卿,你是戶部尚書,據朕所知,你老家在山西陽曲擁有良田萬畝,這一次山西也受災,想必你應該是不忍心看着自己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易子而食吧?”

弘治皇帝見沒有說話,第一個就將周經給點出來,這個周扒皮,以往就知道盯着自己的內帑,有事沒事就要自己從內帑之中那錢糧出來支援國庫,這一次,也是該讓這個周經出點血,嘗一嘗心裡滴血的滋味。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周經整個人眼睛一黑,都忍不住要昏過去,這是終日扒皮,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被豬給扒皮的時候。

“臣…臣願意捐銀一萬兩,另外再修書一封回山西陽曲命家中將所有的糧食全部拿出來救濟災民。”

沒有辦法,前面的時候表現的有多心急,現在就要割多少的肉,縱然是心裡面在滴血,可是周經依然不得不割肉。

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周經整個人就跟死了爹媽一樣難受,臉色非常的難看,肉痛啊,割肉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啊。

“嗯~”

弘治皇帝很是滿意,長長的嗯一聲,算是繞過了這個周經,接着目光掃向羣臣,羣臣頓時一個個都連頭也不敢擡,生怕下一個就點到自己。

“吳寬,你們家好像是山東的吧,聽說這家裡面良田都有好幾萬畝,這家鄉鬧災荒,你是不是也一樣於心不忍,想必也是心急如火吧?”

弘治皇帝的目光鎖定在吳寬的身上,這個口口聲聲講着要以信爲本,不能徵糧,只能夠先買糧的人,弘治皇帝倒是很想看看他能夠割多少肉下來。

“臣…臣確實是心急如焚,臣願意捐出白銀一萬兩,另外再修書家中,命家中出糧三百擔用來賑濟災民。”

被點名的吳寬整個人都微微顫抖,這是割肉割痛,心都在滴血。

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070章,大明的強勢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287章,撒錢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523章,月牙城第568章,暴跌第284章,鄉試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1203章,大明鍾第395章,大明早報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527章,一本萬利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527章,一本萬利第28章,京師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198章,慚愧、慚愧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120章,猶太人的打算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033章,窮啊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268章,定國公府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992章,炮轟倫敦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93章,朱厚照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427章,弊病叢生第242章,啓航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573章,真心便宜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558章,孩子第522章,眼紅了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896章,秋風掃落葉第282章,刷題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92章,望遠鏡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3章,母親王氏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
第952章,反響(加餐)第1070章,大明的強勢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287章,撒錢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523章,月牙城第568章,暴跌第284章,鄉試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1203章,大明鍾第395章,大明早報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527章,一本萬利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527章,一本萬利第28章,京師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198章,慚愧、慚愧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120章,猶太人的打算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2033章,窮啊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268章,定國公府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992章,炮轟倫敦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93章,朱厚照第1195章,五年鐵路規劃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427章,弊病叢生第242章,啓航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573章,真心便宜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558章,孩子第522章,眼紅了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077章,想要休假的劉晉第1896章,秋風掃落葉第282章,刷題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92章,望遠鏡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3章,母親王氏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