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

黃金洲蓬萊城。

弘治皇帝和劉晉在田二牛的家中一直住到了元宵節,準備見識一番蓬萊城的元宵節。

蓬萊城這裡的元宵節非常熱鬧,也是辦的非常隆重。

這裡因爲遠離大明本土,故而本地的大明官府還承擔着弘揚大明文化,傳承漢家精神的重要使命,故而在重要的節假日都是要高度重視,舉辦各種活動來進行慶祝。

官府重視,老百姓們也是積極的參與,因爲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城市裡面或者是移民的城鎮,人口集中,各種活動也好舉辦,大家也都方便參與。

另外本地還有大量的殷商後裔,他們對大明人和大明文化都是非常崇拜,因爲在他們看來大明人就是太陽神的後裔,他們雖然也是太陽神的後裔,但犯了錯所以被放逐到這裡。

所以必須要好好學習大明的一切,這樣才能夠融入到大明,逐漸迴歸到神的懷抱,故而對大明的各種各樣節日也是非常重視,積極參與。

此時此刻,整個蓬萊城裝扮一心,家家戶戶都掛上了慶幸的燈籠,很多的商店更是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來進行慶祝。

有的商店出了字謎,誰要是可以猜出答案來,可以去商店裡面免費獲得一些獎品,比如買糧油的,可以得到一些糧食或者油。

再比如茶樓、飯店什麼的,進去消費可以免費爲你送上一壺上好的茶或者酒什麼的;有些客棧、酒店,你還可以免費去住上幾晚。

商行自然也是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日子,也都紛紛跟着推出了諸多的活動,比如出一些難出的對子,對上了直接獎勵幾十兩、上百兩銀子,這可就直接上真金白銀了。

還有的商行會重金求詩詞什麼的,一些蓬萊城有名的大酒樓爲了出名,那可是不惜血本,幾百兩、上千兩銀子的砸下去就爲了給自己的酒樓增加一些文人氣息,將好的詩詞留下來以供後人欣賞。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名氣和逼格了,畢竟自古以來文人騷客莫不如此,跟詩詞掛鉤了,這酒樓自然就可以跟着上檔次了。

滕王閣如果不是有王勃的《滕王閣序》絕對不會有那麼大的名氣,排到了四大樓之首,全靠的就是這篇千古名作。

在古代想要炒作一個地方,一個酒樓、閣樓什麼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寫詩詞了,越是精彩的詩詞越是可以迅速的出名。

這也是古代的詩人詞人吃香的緣故了,一方面是因爲讀書人的地位高,能夠寫詩詞的都是讀書人,寫得好的自然也都讀的不差。

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爲很多時候無論是人想出名還是地方、建築要出名都少不了這文人雅士們來寫詞、寫詩什麼的。

李白在唐朝的時候爲什麼可以到處遊走?

要知道窮家富路的,自古沒錢就別出門,更何況古代盜匪多如牛毛,這出門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李白就可以到處遊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到處留下他的詩篇。

他靠的是什麼?

一方面當然是因爲李白詩詞寫得好,名氣大,走到哪裡都是人人追捧的對象,等於是唐朝版的當紅明星,大家都喜歡結交一番。

李白自己又喜歡交朋友,走到哪裡就和哪裡的名流雅士玩的來,他寫詞又厲害,隨隨便便寫一寫都可以讓人高興的很。

像汪倫就是李白的超級粉絲,得知李白去叔父李冰陽的家裡做客,自己就屁顛、屁顛的去邀請李白到自己家裡面去做客,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臨走還送李白大禮,價值不菲的八匹良馬和十段官錦,還親自給李白跳了一段‘踏舞’送行。

大家想想,這古代的馬放到現在來,你至少也是高檔車了吧,怎麼也得要用百萬的豪車才能夠比得上吧,這一送就是八匹馬,何等的豪氣。

還有官錦,這東西在古代也是非常貴的,只有真正的有錢人才用得起,可以當真金白銀的去用,出手就是十段官錦,金銀之類的沒提及,估計着肯定是沒少送的。

放到現在來說的話,等於是汪倫一次性就送了李白價值上千萬的東西,大家想想,這李白是何等受歡迎。

所以李白感動了,就有了流傳千古的《贈汪倫》這首詩了,汪倫本來是個默默無名之人,靠着給李白送大禮包,這名字就流傳千古了。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李白在唐朝是何等的受歡迎,粉絲不知道有多少,他走到哪裡都有粉絲,熱情招待李白的人肯定不止是汪倫一個。

李白周遊各地,完全就可以靠臉吃飯,基本自己不花錢。

另外李白名氣大,娶的老婆都不簡單,第一任老婆許氏,孟浩然牽線的,是唐朝前宰相徐宰相的孫女。

第二任老婆劉氏,當時李白落魄貧窮,她老婆不欣賞李白的才華,還時常羞辱李白,李白一怒之下離婚了,還寫了一首《南陵別兒童》將她稱爲愚婦,但其實這個劉氏也是大戶人家的女兒。

第三任老婆某氏,是山東的才女,古代能夠讀書的女子,家裡面也都是有錢人,她家也是如此,而且她還是理財高手,很會打理產業,廣置田產,又會經商,很快就讓李白家成爲了當地的小富翁。

第四任老婆宗氏,又是宰相的孫女,是武則天時期宰相宗楚客的孫女,還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大才女,宗氏非常欣賞李白的財富,果斷嫁給了李白。

大家就可以知道李白在唐朝是何等受歡迎了,娶的老婆兩個是宰相的孫女,另外兩個也都是大戶人家,年紀大了,也能夠吸引才貌雙全的美女,這就是李白的魅力了。

當然了,大家也就能夠知道在古代人們對於文人才子的追捧了,對於有才華的人那更是追捧無比。

這一點和後世是很不一樣。

後世之人只看錢,有才有屁用,能夠當飯吃還是能夠當錢用?

小學生鄙視大學生,覺得大學生都在給自己打工,沒文化更光榮。

古代大家都崇拜讀書人,也敬佩讀書人,對於詩詞歌賦什麼那更是追捧的很,寫得好的詩詞可以迅速的傳播開來。

有很多的讀書人爲了出名,也是會拿着自己寫的詩詞去拜訪一些當朝的權貴,希望能夠獲得賞識來某個一官半職的。

在詩詞歌賦這方面的炒作可謂是大家都熱衷於此,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有才華的出詩詞,大家吃吃喝喝、玩玩樂樂、開開心心,也是挺不錯的。

蓬萊城這裡因爲是黃金洲的核心之地,這黃金洲嘛,移民過來的大明人基本上都混的挺不錯的,最差的也是有着大量的土地,有錢人多的是。

再加上大明在劉晉的主導下重視教育,新式教育的學校開遍大明各地,舊式的私塾、學堂、書院之類的也是到處開花,大家有錢人也都會想着送孩子去讀書。

這讀書人多了,識文斷字的多了,對於元宵節的時候舉辦的各種活動就更加熱鬧了。

“可真是熱鬧啊!”

弘治皇帝和劉晉兩人穿着文人雅士的衣服,手裡面拿着扇子,身後跟着田二牛和田遠山、田牧業。

這田家爲了伺候弘治皇帝和劉晉,那可是盡心盡力,每天都全心全意的伺候着。

“是啊,可真是熱鬧,人很多,各種各樣的活動也特別多嘛。”

劉晉也是直點頭。

還是覺得現在的大明好,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過的有模有樣,熱鬧又往往不失文雅,非常具有意義。

再想想後世,這樣的優良文化和傳統似乎好像都已經丟的精光了,元宵節大家也都不怎麼重視了。

也就端午節比較隆重一些,南方這邊還保持着賽龍舟的優良傳統,至於北方,端午節就剩下吃糉子了。

中秋也只剩下吃月餅了,少了古時候的文雅之氣在裡面,丟掉了太多、太多的寶貴財富了。

反倒是對於國外傳來的一些洋節什麼的追捧無比,什麼聖誕節、鬼節、情人節什麼的,想想都覺得讓人可悲可嘆,實在是惋惜。

眼前的蓬萊城,元宵佳節弄的熱鬧非凡,熱鬧之中又風雅,弘揚華夏文明、傳承華夏精神。

看看這大街小巷的人山人海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大家都很開心也都在積極的參與其中。

大人帶着自己的孩子來這裡,孩子們讀書了,讓他們來猜猜字謎,玩玩對子,贏點小獎品什麼的回去,這也是小孩子一輩子都難忘的經歷。

大人們也是開心,自己的孩子多少還是讀了點書了,不比自己目不識丁,可憐巴巴的。

這樣的優良傳統在劉遠看來是真的好,非常的不錯,值得大力的提倡和弘揚,而且要一直傳承下去。

多好的文化傳統和傳承啊。

看看這大街小巷上的那些外國面孔,他們對於眼前的這一切那也是無比的羨慕,因爲大明人的節日都可以辦的如此熱鬧,如此的有文雅,這纔是一個鼎盛大帝國該有的樣子。

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713章,大平原第2000章,大糧倉第1549章,買房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8章,京師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257章,大西安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586章,開戰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527章,一本萬利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20章,分銀子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366章,鹽這東西第658章,崑崙奴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523章,月牙城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00章,去京城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74章,我明白了第282章,刷題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893章,移三族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948章,時過境遷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
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713章,大平原第2000章,大糧倉第1549章,買房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8章,京師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221章,那叫一個後悔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257章,大西安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586章,開戰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527章,一本萬利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20章,分銀子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185章,短髮的由來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366章,鹽這東西第658章,崑崙奴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523章,月牙城第1635章,前往東方的達芬奇第100章,去京城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3章,慌的一筆的交易第174章,我明白了第282章,刷題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647章,足球~足球第1392章,農人苦,農人累,農人一把辛酸淚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893章,移三族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948章,時過境遷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814章,大明威武第1933章,殘酷的科舉1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