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

“看樣子今年王公主考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一起來押題?”

討論完了主考官,江善這邊又是引導大家來押題,押題也是大家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當然自古以來想要壓中題的概率幾乎爲零。

因爲科舉考試的題目完全憑主考官個人的喜好來出的,範圍又是來自四書五經,非常的廣,出題往往又是掐頭去尾的,根本就猜不中。

猜不中沒有關係,文人才子們依然樂於去押題,並且樂此不彼,每次的科舉考試,考試之前各種各樣關於考題的消息就滿天飛,其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大家押題的。

“如果是王公爲主考官的話,我看有可能會跟現在的海禁有關。”

歐陽文想了想說道,這押題也不是隨便亂押的,很多時候還是要跟時事政治來押題,因爲考官們也往往喜歡根據時事政治來出題,畢竟讀書人都是國之棟樑,將來極有可能是有機會站在朝堂之上,上報君恩,下造福黎民。

“歐陽兄何以如此認爲?”

江善一聽,連忙問道。

“海禁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之國策,但前段時間朝廷特許天津解開海禁,又允許沿海漁民下海捕魚,或許王公就可能因此出題。”

歐陽文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如果以海禁爲題的話,那以歐陽兄之見,我們又該如何去答題呢?”

有人又連忙問道。

“王公博學有識鑑,經學通明,制行修謹,文章修潔,又善書法,我們或許可以從這些方面去走。”

歐陽文還是有幾把刷子的,事先就已經摸清楚了王鏊的情況,顯然爲了科舉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衆人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點頭,知道如果是王鏊主考的話,這八股文就不能寫的太繁瑣,必須要簡潔,同時有書法不錯的人也是心中暗暗一喜,這字寫得好顯然也是加分項的。

當然科舉考試的卷子都是有專人謄寫,然後再給主考官這邊去批閱的,以防止從字跡上面認出來,然後導致科舉取士不公的現象。

“我覺得或許還有可能是戶部尚書周公來出題,這出的題或許極有可能和官倉失竊有關,大家以爲呢。”

很快劉宏志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周經是戶部尚書,他來主考的話,這出的題目或許真的可能和官倉失竊有關。

衆人聽到劉宏志的話,也是微微一警惕,這個案子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案,而且越查越深,牽扯出來的朝廷大員越來越多,以至於朝中很多大臣都惶惶不可終日。

“那不知劉兄以爲我們又該如何答題呢?”

江善想了想也是問道,押題、押題,不管是押題目,還要討論下如果真出了這個題,大家又該如何去答題,答題的核心自然還是圍繞着主考官的政治觀點、主張來答,才能夠加分。

“周公一向剛直不阿,敢於直諫,所以個人以爲如果是周公出題的話,我們措辭可以更加嚴厲一些,直指要害,要敢於直言當今之弊政。”

劉宏志沉吟一番之後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衆人一聽,也都紛紛點頭,周公之名大家都是知道的,性烈如火,敢吐弘治皇帝一臉唾沫的主,你要是跟他彎彎繞繞的去寫,多半是要減分的。

“如果是禮部徐工來當主考官的話,或許極有可能……”

衆才子不斷的討論來討論去,從主考官個人的喜好、性格、政治主張等等以及討論到當今的時事,圍繞着這些不斷的去押題,討論如何去答題。

黃錦泉和童源兩個人一直都只是靜靜聽的,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像這樣的聚會,說有用也是有用的,很多通過這樣的聚會能夠了解到一些小道消息。

說沒用也可以說完全沒用,因爲即便是猜中了主考官,也不可能猜中考題,要是沒有真才實學的話,考試時依然要一頭霧水,根本就寫不出什麼東西。

八股考試又限制的死死的,從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着各種各樣的嚴格要求。

內容必須用古人的語氣,絕對不允許自由發揮,而句子的長短、字的繁簡,甚至於聲調的高低等等都要相對成文、平仄對仗、還有字數的限制等等。

這些諸多的要求,也就導致了縱然是猜中了主考官都沒有什麼用,除非是能夠事先知道考題,提前就對考題進行研究,慢慢的去精雕細琢,才真的有用。

“黃兄,童兄,兩位乃是高人子弟門徒,想必對於這次的秋闈肯定是十拿九穩,不知道兩位對此有何高見?”

江善見兩人一直沒有開口,等氣氛稍微一冷,也是立即將話題轉移到黃錦泉和童源兩人的身上。

說到高人子弟門徒的時候,聲音都變大了一些,黃錦泉、童源、林書鴻三人在這望月樓上面和劉晉對賭,輸了之後拜劉晉爲師的事情也是早就已經傳遍了整個北直隸的士林,一向也是大家笑談的事情。

當然這名聲自然不會太好,三人年紀都比劉晉大,劉晉也是個秀才,這拜劉晉爲師,怎麼看都是讓人笑話的,

聽到江善的話,衆人將目光轉移到兩人的身上,都隱隱之間帶着笑意。

“我們兩人才疏學淺,天資平平,學業不精,這次多半是去走個過場的。”

黃錦泉很是謙虛的說道。

“黃兄此言差矣,劉晉劉公子的大名現在誰人不知?他乃是高人子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兩位能夠拜劉晉爲師,可見天資過人,現在又得到高人子弟教導,區區鄉試又有何難?”

“想必兩位肯定是志在春闈,金榜題名,說不定明年還能狀元及第呢。”

歐陽文笑了笑說道,他這將黃錦泉和童源捧的高高的,自然也是爲了讓兩人摔的很慘。

誰都知道他們拜劉晉爲師是怎麼回事,哪裡是什麼天資過人,至於劉晉,一向都和北直隸的士林尿不到一個褲子裡面去,大家自然都不喜歡劉晉,更何況劉晉一直以來都在行商賈之事,這更是讓這些文人才子們所看不起。

現在馬上就要秋闈了,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等着看劉晉師徒的笑話,特別是看劉晉的笑話,這高人子弟要是連鄉試都考不上的話,那真的就是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歐陽兄過獎了,我們可不比歐陽兄志存高遠,有鴻鵠之志,更有狀元及第之才,我們只是希望不墜恩師之名就知足了。”

童源冷冷的看了看歐陽志,這人話說的好聽,但卻句句針對自己,針對恩師。

“童兄,不知這一次你們的恩師是否會參加鄉試?”

劉宏志笑了笑也是跟着說道。

“自然是會參加的。”

童源淡淡的說道。

“你們一門四人同時參加鄉試,如果全部考中,這一門四才子,必然會成爲千古佳話。”

劉宏志想了想說道。

“可不是嘛,要是明年春闈再同時金榜題名的話,這一門四進士,那就真的不得了。”

歐陽志又跟着說道。

衆人都帶着笑意看着,文人之間的事情,雖沒有刀光劍影,但卻也是字字誅心,大家都在說劉晉一門四人這次考試的事情,都在說必然能夠高中,一門四進士的千古美談,但其實都是在等着看劉晉、黃錦泉、童源的笑話。

現在說的多好聽,等到考試結束了,到時候這一門四人蔘考,一個都沒有考中的話,那就不是千古佳話了,遺臭萬年估計不至於,但肯定會成爲大家的笑談。

黃錦泉和童源的臉色都變的難看起來,這種話是人都聽得出好壞。

“諸位,我們兩人還有事就先告辭了,希望諸位都能夠金榜題名。”

黃錦泉和童源對視一眼,再待下去就沒有意思了,於是直接丟下一句話就離開了望月樓。

衆人講黃錦泉和童源離開,也是忍不住互相笑了笑,都準備着看笑話。

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950章,南州城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930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719章,舉國歡慶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560章,淘金生活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459章,鄙視鏈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469章,新軍制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332章,就有了?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704章,西班牙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778章,錫蘭島的規劃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250章,大明人的富有強大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406章,舉國之戰第388章,規矩真多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634章,牛耕田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384章,抵達寶島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464章,新的潮流第593章,農部第1318章,黑煤礦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2114章,回大明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466章,年底盤點第1125章,商議
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734章,私人武裝殖民時代的開始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950章,南州城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930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719章,舉國歡慶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579章,遼東的重要性第594章,番薯大豐收第560章,淘金生活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第1459章,鄙視鏈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176章,將計就計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469章,新軍制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419章,舉國歡慶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1332章,就有了?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331章,互相做客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704章,西班牙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778章,錫蘭島的規劃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2135章,來自東方的戰術第1250章,大明人的富有強大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406章,舉國之戰第388章,規矩真多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634章,牛耕田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384章,抵達寶島第572章,激動的商人第464章,新的潮流第593章,農部第1318章,黑煤礦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2114章,回大明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682章,震驚的西班牙人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466章,年底盤點第1125章,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