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1章,皇帝想和劉晉結親家

“這事情可就讓人頭痛了。”

弘治皇帝想到這些事情就頭痛了。

生女兒最怕什麼?

最怕的就是嫁錯人,那真的是一輩子都毀了。

大明朝又沒有離婚一說,這後世嫁的不好了還可以離婚再嫁,這大明朝可是不行的,並且還講究貞潔,丈夫死了,妻子要一直守寡的,這纔是好榜樣,而不是說再另外嫁人。

尤其是皇家的人,那更是天下人之表率,更不可能說輕易的改嫁什麼的。

“嗯,確實是讓人頭疼,所以我纔過來找你好好的商量、商量,能不能把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改一改?”

張皇后也是點點頭說道。

她也爲這個事情煩惱的很,因爲她知道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這明朝的皇帝只娶一般家庭的女子,這明朝的公主也是隻嫁給普通的老百姓,結果就是往往都嫁的很不好,大多數都不如意,最終鬱鬱而終者居多。

另外就是這個奉命出宮選駙馬的這些太監啊,往往都不可靠,他們收受賄賂,將皇帝的女兒隨隨便便的嫁給一些根本就不靠譜的人。

有時候也是覺得可笑,堂堂公主的命運最後竟然掌握在閹人之手。

“老祖宗的規矩豈是說改就改的?”

弘治皇帝一聽,立即板着臉說道。

“那我不管,反正必須要給南洋找個稱心如意的郎君,不僅僅要我們滿意,也要讓南洋自己滿意才行。”

“別到時候隨隨便便的就將南洋給嫁了,要是嫁的不好的話,南洋這一輩子可就毀了。”

張皇后纔不管這些呢,就這樣一個寶貝女兒,自然是看的無比重,豈能隨隨便便的就嫁人了。

“你想怎麼改?”

弘治皇帝聽完,頓時就無奈的說道。

“不要限制着非要嫁給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嫁給王公子弟,王公子弟嘛,很多都在京城,可以看得到長的怎麼樣?”

“也可以命人打聽清楚這人品如何,還可以找個機會讓南洋自己看看,稱心如意再嫁人。”

張皇后想了想說道:“這嫁的近一些的話,這也天天的回宮裡來看看不是?”

“嗯~”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點點頭。

就這一個寶貝女兒,真要是嫁到外地去了,弘治皇帝也是捨不得的,而且嫁的不好的話,那更是心疼死了。

“只是這嫁給王公子弟的話,可能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

弘治皇帝轉頭一想又皺起了眉頭。

這大明的駙馬制度放在哪裡,當了駙馬就意味着以後沒有什麼前途了,這朝野上下的王公子弟,誰都不太願意娶公主的。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結婚很早,往往十六七歲的時候就已經成家立業了,這南洋都已經馬上要十八歲了,這個年紀還沒有定下親事的王公子弟就太少了太少了,還想找個如意郎君什麼的就更難了。

“這到了十八歲還娶親的王公貴族子弟可是太少、太少了!”

“這還不怪你,信了劉晉的話,說沒有到十八歲的話,這身體沒有發育好,太早嫁人的話對身體不好,所以兩個孩子都是十八歲之後才成親的。”

張皇后一聽,頓時就撇撇嘴說道。

“劉晉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你看看太子成親晚一些,這身體就一直很不錯,歷朝歷代就沒有那個比他能生的。”

“晚點對身體確實是更好。”

“劉晉他自己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十七八歲之後才允許成親的。”

弘治皇帝笑了笑說道,想起自己的那些孫子,他就極其的開心,孫子多,這大明的江山傳承就不用擔心什麼。

這一切也還是得益於劉晉當初的計策,晚點真的是好處多多的,太早了,身體沒有發育好,損傷就太大了。

“說到劉晉,我聽說劉晉有一個兒子和南洋同年,明年也是十八歲了,你看是不是命人去打聽下?”

張皇后一聽到劉晉的名字,頓時就想起一件事情了,也是連忙提醒道。

其實她最近就在爲南洋公主的事情煩惱,所以也是已經命人提前整理了一份相關的名單,其中就有劉晉的小兒子劉清。

“劉晉還有兒子沒有娶親?”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問了起來。

“劉晉他一向不喜歡和人提前定親什麼的,而且也是一直提倡到十八歲才成親的,所以朝野上下雖然想要和劉晉結親家的人很多,但他家的孩子好像只有大兒子劉信娶的是英國公的女兒,二兒子劉達娶的都是小商賈之女。”

“好像連劉晉的女兒基本上也都是嫁給了普通的子弟,而且還是自己在大學裡面時候談的對象。”

“這劉晉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允許自己的孩子自由戀愛。”

張皇后笑着說道,這個劉晉也真是一股清流和奇葩。

要知道這朝野上下的官員、王公貴族什麼的基本上都是流行着聯姻,官宦子弟基本上也就只和官宦子弟聯姻,斷然是不會和普通人家庭結親家的。

並且對於家族子弟的婚姻大事,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決定,不可能說讓這些孩子自己去談戀愛什麼的。

可是劉晉就不一樣了,他的兒子和女兒基本上都是自由戀愛的,除了老大劉信是當初英國公張懋親自開口,主動找劉晉結成親家,這劉晉才定下了這門親事。

其他的孩子都沒有,都是讓他們自己去談戀愛,和自己喜歡的人成親,不得不說這很奇葩,但也是一股清流了。

自由戀愛現在在新學裡面是比較流行的,尤其是新學的大學裡面,基本上越來越流行,他們反對包辦婚姻,反對娃娃親什麼的,崇尚自由戀愛,講究婚姻大事自己做主。

“這劉晉的兒子倒也是蠻合適的。”

聽了張皇后的話,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點點頭。

劉晉的兒子貌似都是上新式學校的,沒有一個是去讀傳統私塾、書院的,出了大兒子劉信以後接替自己遼國公的爵位之外,其他的兒子只要長大承認幾乎都是弄到海外去了。

二兒子劉達去了南非殖民地,三兒子劉誠去了天竺這邊,在西洋聯合商行殖民地,四兒子劉譽去了黃金洲,在黃金洲這邊的天津遠洋貿易行做事。

五兒子劉仁好像是去澳洲這邊,六兒子劉義喜歡機械什麼,倒是留在了京城,在奔馳汽車廠裡面當工程師,最小的兒子劉清好像還在大學裡面讀書。

這劉晉真的是和其他的大臣完全不一樣,其他大臣都恨不得自己的兒子也能夠考上科舉做官,劉晉偏偏就讓自己的兒子到全球各地去,根本就不想去考科舉當官。

這樣一來的話,如果和劉晉結成親家的話,倒也是蠻合適的。

因爲劉晉的兒子不在朝野做官,也就不會形成外戚干政的事情,關鍵是劉晉其他的兒子也都算是普通人了。 Www▪ttκд n▪CΟ

朱元章爲什麼要定下這樣的規矩,還不是爲了擔心外戚做大,干預朝政,這劉晉的兒子不在朝野之中爲官什麼的,自然也就談不上干政了。

“劉晉的好像只有一個小兒子沒有成親了吧?”

想了想弘治皇帝說道。

“對,叫劉清,目前在帝國理工大學讀書呢。”

張皇后說道:“如果陛下你沒有什麼意見的話,我就招人仔細的打聽清楚,另外也再從朝中的王公子弟、大臣子弟當中在多物色一些人選,都打聽清楚來。”

“嗯,先去打聽來,關鍵是人品要好,可不能是吊兒郎當的紈絝子弟。”

弘治皇帝點點頭,自己就這一個寶貝女兒,終究是捨不得隨隨便便就嫁了的。

老祖宗的規矩要遵守,但也是要爲自己的女兒物色一個如意郎君出來。

一旁的南洋公主聽着弘治皇帝和張皇后在談論自己的人生大事,整個人都羞的滿臉通紅,一言不發的在旁邊聽着。

......

幾天之後。

“陛下,皇后娘娘,已經命人打聽清楚了。”

錦衣衛指揮使牟斌拿着一份詳細的資料找到了弘治皇帝和張皇后。

“嗯~”

“怎麼樣,都說說吧?”

“重點說下劉晉小兒子劉清的事情。”

弘治皇帝和張皇后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連忙問道。

“是!”

牟斌一聽,也是連忙拿出劉清的詳細資料。

錦衣衛發展到現在,再加上這些年來弘治皇帝重視和支持,錦衣衛也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情報收集能力非常的強大。

弘治皇帝拿起資料一看,裡面甚至於還有清晰的畫像,是高手畫的。

“這劉清人長的和劉晉很像啊。”

弘治皇帝一看就說道。

“是的,陛下,劉清和其父親劉晉幾乎是長的一模一樣,相貌英俊!”

“更重要的是其人品也如同劉公一般,是一個正人君子,爲人正直又知書達禮,雖然學的是新學,不過也是學識淵博、才華橫溢。”

“不過,他好像在大學裡面已經在和一個商賈之女談戀愛了。”

牟斌點點頭,詳細的介紹清楚劉清的情況來。

“那沒有什麼,男人三妻四妾的很正常。”

弘治皇帝沒有開口,一旁的張皇后卻是不以爲意的說道,看着劉清的畫像,也是很滿意。

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1章,流民第1539章,審判第371章,鹹魚產業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92章,望遠鏡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45章,休整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796章,五萬騎兵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335章,才子雲集第535章,價格飛漲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614章,先洗腦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19章,舉國歡慶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2033章,窮啊第259章,偷偷摸摸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272章,夫人路線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969章,大招工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222章,當家難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524章,同化政策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285章,電與磁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
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1章,流民第1539章,審判第371章,鹹魚產業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92章,望遠鏡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45章,休整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796章,五萬騎兵第953章,各地叛亂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344章,劉翰林的日常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335章,才子雲集第535章,價格飛漲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614章,先洗腦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19章,舉國歡慶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2033章,窮啊第259章,偷偷摸摸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272章,夫人路線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1969章,大招工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222章,當家難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693章,就拿張家開刀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524章,同化政策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285章,電與磁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