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昌黎三才子

昌黎書院內,正當劉晉向自己的恩師孫夫子請教書法的時候,昌黎書院的外面又有幾人一邊談天論地,一邊非常悠閒的往書院走來。

爲首的是三個大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副書生的打扮,縱然現在已經是寒冬,三個人手上也是拿着扇子,時不時打開扇子,輕輕的扇一扇,一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樣子。

“文達兄、英林兄,你我三人能夠有幸一起在這昌黎書院就學,又同一期考中了秀才,明年我們還要一起奮戰鄉試,如果運氣不錯的話,將來我們三人還有機會一起暮登天子堂,這實乃人生一大幸事。”

三人並排而行,最中間的這人叫秦志河,字廣平,是昌黎縣最負盛名的才子,也是上一次院試第一名。

能夠在院試考第一名,這個秦志河現在也是志存高遠,對於明年的鄉試充滿了信心,逢人雖然謙虛有禮,但是言語之間卻是早已經將自己當成了天子門生,以爲天子分憂,造福黎民百姓爲己任。

“廣平兄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才華橫溢,對於明年的鄉試自然是信心滿滿,我和英林兄卻是底氣不足,明年先去混個經驗,下次能中就謝天謝地了。”

秦志河的左邊,這人叫李席廷,字文達,他卻是顯得信心不足,正所謂三十少進士,五十老明經,科舉考試的道路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除非是真的才華橫溢、天縱之資,能夠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考中秀才,這已經還算不錯了。

“是啊,明年的鄉試,我也是信心不足,將來恐怕廣平兄都已經飛黃騰達了,我們兩個都未必能夠去北京一次。”

秦志河的右邊,這人叫謝奎,字英林,儘管同是讀書人,他卻是隱隱之間以中間的秦志河馬首是瞻,說話的時候也是馬屁不斷。

“文達兄、英林兄過譽了,兩位的才華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想必明年也是一定能夠一舉高中,將來你我三人同朝爲臣,定能大漲我昌黎古地之氣,也不失爲一段佳話。”

聽着兩位同窗的恭維,秦志河儘管言語上也是非常謙虛,但卻也將自己的頭微微擡起,顯然很是受用。

“說到明年的鄉試,我們昌黎諸多學子當中,廣平兄你是必定能夠高中,也必定能夠成爲天子門生,說不定還有機會折桂蟾宮,騎馬遊街。”

“這除了廣平兄之外,我們昌黎縣其他的學子再無第二人能夠說必定能夠一舉高中,如果運氣不錯的話,或許會有四五人高中,運氣差的話,估計就只有廣平兄你了。”

謝奎三句話不離本行,對着秦志河有拍不完的馬屁。

“這倒是,除了廣平兄,其他人都不敢說能夠一舉高中,或許機會比較大一些的當屬劉晉了,這人雖然不合羣,但是讀書很是刻苦,十七歲就已經是秀才,還是有些水平的。”

李席廷倒不像謝奎盡會拍馬屁,談到明年的鄉試,他也是覺得劉晉還是很有希望。

“這個劉晉雖然略有文采,不過卻是孤芳自賞、自命清高,我三番五次邀請他參加詩會,與同窗、同期好友多多交流,他都沒有參加。”

“這種不珍惜同期、同窗之情的人,縱然能夠高中,將來也不過爾爾,這讀書和爲官卻是不同的。”

提到劉晉,中間的秦志河微微露出不屑的神情,他秦志河志存高遠,有文采也喜歡結交朋友,對於書院內的同窗、同期之類的,自然也是有心結交,爲將來做鋪墊。

劉晉年紀輕輕就已經考中了秀才,也算是少年俊才了,秦志河曾經也是有意結交,多次邀請劉晉參加詩會、聚會等活動。

可是每一次,劉晉都一一拒絕,從來不參加書院內其他人組織的各種活動,以至於大家都不喜歡劉晉,覺得劉晉持才傲物,自命清高。

“廣平兄說的是,我們讀書人,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師生關係、同門關係、同窗關係,等廣平兄飛黃騰達,他還是無名小卒的時候,他就會明白這個道理,只怕到時候,他連廣平兄的府門都進不去。”

謝奎笑着點點頭,依然繼續拍馬屁。

三人說話之間,很快就來到了昌黎書院內,也是一同過來拜訪孫夫子。

“你的字已經有一定的火候了,不過你只是一味的臨摹他人之作,終究還是鸚鵡學舌,難登大雅之堂。”

“想要有所突破,你必須將自己對人生的感悟融入其中,形成獨屬於自己的風格和氣質,只有這樣的字纔算是真正有風骨的字,你現在的字只是徒有其形,而無神韻,止於其表,尚未入木三分吶。”

孫夫子的書房內,孫夫子仔細的看了看劉晉剛剛寫出來的一副字,沉吟許久,也是一下子點出了劉晉書法的不足之處。

“原來如此,我練字的時候總是覺得沒有辦法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究其根本,原來在於我始終是在模仿他人,沒有自己的神韻。”

“我明白了,謝謝恩師的教誨。”

聽完孫夫子的話,劉晉頓時就煥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練字的問題所在,同時對於眼前這個孫夫子也是忍不住高看了一眼。

沒想到這區區一個縣城教書的先生,在書法方面竟然有如此深的見解,看他書房之中掛的一些字,粗看之下沒覺得什麼,仔細研究一番,比起後世所謂的書法大師強了不知多少。

這讓劉晉也是不得不感慨一番,書法這東西,果然還是需要環境和氛圍,古代的氛圍和環境下,這書法大師自然輩出,在後世的環境下,人人都用硬筆,能夠寫毛筆字就算不錯了,其實根本談不上什麼書法。

縱然是有些人寫的還算不錯,可是放到古代讀書人當中來比較的一番的話,估計也是難登大雅之堂了。

“嗯,孺子可教,好好準備,爭取明年一舉高中,將來金榜題名也未必沒有可能。”

孫夫子捏着自己的山羊鬍非常滿意的點點頭,對劉晉也是勉勵一番。

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450章,雪糖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135章,漲、漲、漲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527章,一本萬利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884章,回京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1841章,大山裡的躁動1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628章,賜姓東方第469章,新軍制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0章,恩師在上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1503章,興王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2152章,電話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918章,普天同慶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333章,金湖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54章,蜂窩煤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
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450章,雪糖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135章,漲、漲、漲第1175章,都覺得被侮辱了第249章,銷售宣傳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527章,一本萬利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1874章,鯨海捕鯨業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884章,回京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494章,西班牙的盟友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1841章,大山裡的躁動1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628章,賜姓東方第469章,新軍制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0章,恩師在上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1503章,興王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889章,必須給奧斯曼帝國一些顏色看看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2152章,電話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918章,普天同慶第2108章,效仿大明的查理五世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080章,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204章,好東西啊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333章,金湖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54章,蜂窩煤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