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不一樣的劉晉

京城皇宮,弘治皇帝的書房之中,弘治皇帝批完奏疏,忍不住微微伸伸懶腰。

大明蒸蒸日上,他這個皇帝,小日子也是越來越好過了,不過他卻是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日漸消瘦,精神也遠不如以前。

他現在才三十多歲而已,看起來卻是猶如五十多歲的老頭子。

“蕭敬,過來我給捶捶腰~”

腰有些痠痛,想了想對蕭敬喊道。

“好的,萬歲爺~”

蕭敬也是趕緊屁顛、屁顛的過來。

他一邊給弘治皇帝捶背、揉腰,也是一邊忍不住感嘆起來。

弘治皇帝是他看着長大的,跟着弘治皇帝很多年了,從弘治皇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一直在伺候弘治皇帝。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投資好文】,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原先的少年,一眨眼,老的如此之快,竟然比他這個老人家還要更加憔悴、滄桑,儘管操勞國家大事很費精力,但也不至於如此。

弘治皇帝又僅僅只有一個女人,不貪女色,又不好酒肉,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皇帝,才三十多歲就滄桑成這個樣子了,實在是讓人忍不住長吁短嘆一番。

“陛下,要不要吃點宵夜?”

一邊仔細的給弘治皇帝捶背,蕭敬也是笑着問道。

“沒胃口,吃不下。”

弘治皇帝微微搖頭。

“萬歲爺,您最近的食量是越來越少,這樣下去可不行啊,龍體要緊,多少也是要吃一些的。”

蕭敬有些擔憂的說道,他負責皇帝的一切事務,很清楚弘治皇帝最近吃的很少,當然一直以來,弘治皇帝的胃口都不好。

“行吧,弄點番薯粥來,聽劉晉說多吃番薯這樣的粗糧對身體有好處。”

弘治皇帝卻是有點餓了,因爲他飯量少,所以一般也算是少吃多餐,每次吃一點,但是吃的次數比較多。

“趕緊去吩咐御膳房煮番薯粥~”

蕭敬一聽,頓時開心的對着小黃門吩咐道,小黃門一聽,趕緊急匆匆的去通知御膳房。

“劉晉最近在幹嘛?”

“朕給他放假,他還真的一天早朝都不上,懶到家了。”

說到劉晉,弘治皇帝就忍不住問起劉晉來。

今年劉晉去南洋征戰,一出去就好幾個月的時間,回來之後,弘治皇帝也是恩准了劉晉放兩個月假。

要是其他的官員,休息幾天就差不多了,怎麼可能會放下手中的權力,還不得早點回到自己的崗位,或者是屁顛、屁顛跑來上早朝、給弘治皇帝奏事之類的。

他倒好,放兩個月就真的放假兩個月,不僅僅早朝不來,他的戶部侍郎也放下了,連來皇宮裡面向自己請安,奏事都不來。

要不是上次錫蘭總督獻寶看到了他一次,弘治皇帝都要以爲這小子還在南洋呢。

“他前段時間在和太子爺忙着建動物園,說是要收集天下的奇珍異獸,然後向大家開放,讓大家認識全世界各種各樣的奇珍異獸。”

蕭敬想了想連忙回道。

他是弘治皇帝的秘書,同樣也是統領着東廠和錦衣衛,算是弘治皇帝的耳目,朝中重要的文武百官,他也是同樣需要密切的注意他們的動靜。

皇帝的秘書並不是那麼容易當的,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而且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

“動物園?”

“盡胡鬧,這收集天下的奇珍異獸,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呢,而且上有所好,下必甚之,這樣和太子胡鬧。”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生氣的說道。

太子還是太貪玩了一些,劉晉是朝中大臣,他應該知道這一點,應該要引導着太子往好的方面去纔是,反倒是和太子廝混在一起。

“陛下,劉晉他從來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他說這動物園建成以後會對普通人開放,到時候就是收門票也能夠將投入的銀子收回來,還能夠讓大家長長見識,開開眼界,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獸。”

蕭敬笑了笑說道。

“這倒也是,劉晉這小子,就是一塊石頭,他都能夠點成金子。”

“算了,隨他們吧。”

弘治皇帝一聽,想了想也是點點頭,劉晉似乎好像還真的沒有做過什麼虧本的買賣。

“劉晉最近召集了天下的名醫,說是要建一個大明醫學院,要傳承現有的醫術,同時開創新的醫術,更是說要學習天下其它各個國家的醫術,以此來提高大明的醫術。”

接着蕭敬又彙報道。

“召集天下名醫,建立大明醫學院?”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了笑說道:“這小子和一般人還真是不一樣,別的有錢、有勢了,或得意猖狂,或縱情聲色之類的。”

“他倒好,專門喜歡建各種各樣的學院,軍事學院、海事學院、造船學院,現在又要建醫學院,確實是與衆不同。”

“建醫學院好啊,真要是辦好了,也是造福於天下之人。”

“可不是嘛,劉晉說,我們大明的醫術應該要集天下醫術之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融會貫通,才能夠超越自我,不斷的開拓創新。”

“對於這個醫學院,劉晉可是非常的大方,在京城南郊這邊直接劃出了上千畝的地出來,而且前期就投了百萬兩銀子下去。”

蕭敬點點頭說道,對於劉晉這邊的一舉一動可謂是瞭如指掌,甚至於清楚的知道劉晉和幾個名醫之間的談話。

“好大的手筆啊~”

弘治皇帝一聽都忍不住驚歎起來,劉晉有錢,他是知道的,但卻沒想到劉晉在建醫學院方面竟然如此的大方,上千畝京城的土地,上百萬兩銀子說砸就砸下去了,一點眉頭不皺下。

“陛下,劉晉在這方面一直都很捨得,海事學院和造船學院也都投入巨大,一直以來都是虧本在運營,也都是靠劉晉支持。”

“他還說了,不單單要建醫學院,還要建什麼化學院、物理學院、工學院、天文學院、藝術學院之類的。”

“要在醫學院附近這裡建立各種各樣的學院。”

蕭敬也是點點頭繼續彙報道。

“高人子弟,還真不是凡夫俗子能夠想象的。”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微微搖頭,實在是想不通劉晉到底爲什麼要建這各種各樣的學院,其實算起麾下各地產業的附屬研究院之類的,劉晉現在已經建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學院了。

密雲鐵廠下面有冶煉學院、機械學院和兵器研究所,專門研究冶煉鋼鐵,研究製造各種各樣優質的兵器。

京城機械廠雖然是掛着廠的名字,但更多的還是一個專門各種各樣機械的地方,蒸汽機和蒸汽機收割機、耕地機都是這裡研究出來的。

造船廠麾下也有自己的造船研究學院,專門研究製造船隻,聽說現在在研究如果將蒸汽機運用到船隻上面,製造出蒸汽船來。

這些,弘治皇帝都很清楚,仔細想一想,劉晉還真是喜歡辦學校。

“陛下,這新建的醫學院,其中有一個體系,劉晉稱之爲外科手術系,主要是用來研究通過外科手術來治病。”

“劉晉說想要做外科手術,必須要對人體有足夠的研究,所以他準備在南洋這邊的小島上秘密建立解剖人體的實驗室,專門來研究人體結構,爲外科手術積累基礎。”

想了想,蕭敬也是將劉晉醫學院這邊有一個讓人覺得無比忌諱的地方說出來。

“解剖人體?”

弘治皇帝一聽,也是微微皺眉。

“對,劉晉的意思是南洋這邊奴隸衆多,可以用這些奴隸來進行實驗。”

“這提議一開始遭到了幾個名醫的反對,但劉晉說,醫學要打破思想的束縛,只有清楚的對自己有所認識了,才能夠真正提高醫術。”

“傳統的醫術當中對外科手術方面的內容非常少,他說戰場上,很多士兵失血過多而死,如果我們能夠研究清楚人體的血液,對失血的士兵及時止血、輸血,或許就可以治好。”

“這一切都建立對人體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

蕭敬點點頭,然後開始消息的彙報起來。

“嗯,既然如此,就讓他去折騰吧。”

“劉晉所說也是有道理的,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

“這種研究或許有傷天和,有違人理,但也是爲了能夠提高醫術,爲了救治更多的人。”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表示了認可,這劉晉到現在爲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沒有讓弘治皇帝失望過,他相信劉晉。

更重要的是劉晉這建醫學院也是爲了提高大明的醫術,爲了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造福大明,這是好事。

他沒有理由去反對,縱然是這醫學院會使用奴隸來做實驗,會去解剖人體等等之類的,在傳統思想上看來是非常犯忌的事情。

但這都無關緊要。

“是啊,劉晉建醫學院也是爲了大明,這研究外科手術,同樣也是爲救人,出發點是好的,而且說不定將來真的能夠研究出一些東西,能夠提高我大明的醫術,救治更多的人。”

蕭敬也是跟着點點頭,他也算是爲劉晉說了很多好話了。

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819章,電燈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593章,農部第30章,一對三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98章,大渣男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125章,商議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2098章,養羊的笑,種地的哭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248章,海魚行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43章,組建船隊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2098章,養羊的笑,種地的哭第747章,奴隸市場第483章,真來了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566章,炒作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747章,奴隸市場第619章,美食火鍋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202章,電影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340章,殿試
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1819章,電燈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593章,農部第30章,一對三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98章,大渣男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125章,商議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729章,汽車石油熱第2098章,養羊的笑,種地的哭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248章,海魚行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43章,組建船隊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2098章,養羊的笑,種地的哭第747章,奴隸市場第483章,真來了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566章,炒作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747章,奴隸市場第619章,美食火鍋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1246章,寧王的煩惱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1章,轉移注意力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692章,東城區規劃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796章,結婚的一不動和兩轉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202章,電影第1607章,區域性經濟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15章,唐老虎的靠山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340章,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