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

聽到江子竣的話,弘治皇帝的眉毛微微一動,心裡面對於這個御史江子竣卻是生出了極其強烈的厭惡之感。

身爲皇帝,弘治皇帝和這些御史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實在是太清楚這些御史的尿性了說他們是瘋狗,這還是讚美詞,準確的來說這些御史很多時候連瘋狗都不如。

明朝的御史,其實是一個非常畸形的監察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爲了加強對國家的管理,特別是爲了監察百官,肅清整治,建立一套極其完備的監察制度。

具體來說就是在監察體系基礎上新增了六部給事科,並且在全國十三個省設立了十三道監察御史,形成了明朝特有的臺諫制度。

本來這監察御史並不是明朝創立的,最早是起源於隋唐,但是正真發揚光大卻是在明朝。

在明代,監察御史隸屬督察院,最高長官爲督察御史,正二品,位列大九卿之一,但是普通的御史官職並不高,僅僅只是正七品,可是權力卻是空前大,不論是國家大事,例如對外戰爭、科舉、教育等等。

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如皇帝娶媳婦、太子出閣等等,監察御史都可以建言,都可以直接上奏疏給皇帝。

這個就是明朝最典型的一個以小制大特點的體現,創立者朱元璋試圖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維持吏治清明,同時也能夠讓皇帝擁有更多的信息渠道來源。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很不錯的制度,既監察了百官,又讓皇帝可以不被下面的臣子所矇蔽,不至於大權榜落,成爲傀儡皇帝。

但是事與願違,明朝的御史在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是能夠發揮一些作用,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御史慢慢的就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

明朝的這些文官們利用御史手中的權力不斷的給皇帝上書,今天說皇帝不該一頓飯吃的太多,明天說皇帝不該睡午覺,應該是一天到晚不休息的勤勉政務,後天又會說皇帝走路的姿勢不夠威嚴,沒有帝王相。

總之這些御史吃飽了撐着沒事做,天天盯着皇帝,縱然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可以小題大做,這些人又都文人出身,一個個文采飛揚,罵人都不帶一點髒字,要是沒點水平,甚至都還看不出對方在說你什麼。

很小的事情他們都可以大做文章,將皇帝說的狗屁不是,甚至於敢當着皇帝的面,將唾沫噴到皇帝的臉上。

可是偏偏明朝的皇帝又奈何不了這些御史,因爲御史手中的權力是明太祖朱元璋賦予的,他們是在做自己的事情。

有時候實在是被罵的不爽了,皇帝也會憤怒,這又偏偏成全了這些御史,這些御史一個個品級很小,巴不得靠這個來出名,最好是能夠被皇帝給殺了,這樣也能留下一個敢於直諫的芳名。

本來是專門來監察百官的,最後變成了專門給皇帝找茬的存在,歷史上明朝中後期有幾位不願意上朝的皇帝,也是受到了這方面的影響。

任誰天天去上班,不管做的對不對都要被說一通,可是偏偏你又拿這些瘋狗沒有任何辦法,再加上朝堂之上黨爭愈演愈烈,所有人都在互相結黨連羣,互相攻訐,爭權奪利,根本就沒有什麼人去辦實事。

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後期的這些皇帝其實已經漸漸失去了對整個天下的控制,收不上稅,國庫空虛,什麼事情都辦不了,又改變不了什麼。

縱然是有幾個厲害點皇帝,靠着太監能夠將部分的權力暫時收回來,但是很快這些文官們又可以再次將權力給奪回去,終究長在深宮大院,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帝要輸給這些政治鬥爭經驗豐富的臣子。

最終皇帝的權力表面上還在皇帝的手中,但其實皇帝什麼都做不了,要錢沒錢,要人沒人,亡國的崇禎皇帝換了幾十個內閣首輔依然免不了吊死歪脖子樹的結局。

除了不停的攻訐皇帝之外,這些御史因爲品級小,權力大,所以也很容易就成爲了非常犀利的攻擊。

因爲大一級,甚至大很多的級官都拿御史沒有任何的辦法,也是漸漸的養成了這些御史胡亂攻擊人的現象。

只要有需要,不管有沒有,這些御史都可以找出各種各樣的事情來攻擊朝中的大員,在很多時候,這些朝中大員其實並沒有犯下什麼過錯也同樣會遭到攻擊,因爲這是權力鬥爭的需要。

所以不管是最上面的皇帝,還是下面大朝臣,所有人都疲於應付這些御史,這大大的浪費了皇帝和朝臣的精力和時間。

有時候早朝、廷議等等幾乎都成爲了菜市場,成爲了這些御史們罵街的地方,皇帝拿他們沒有辦法,比自己大很多級的朝中重臣也那他們沒有辦法,甚至於被他們攻訐之後,還不得不想方設法的去解釋一番。

這嚴重的影響了皇帝和朝中大臣辦公的效率,崇禎皇帝很勤奮,非常勤奮,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他努力的工作着,但是他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是處理朝堂之中朝臣利用御史互相攻擊的事情。

因爲御史的權力過大,品級小,自然而安,大家都喜歡利用這些御史來做文章,遇到對手怎麼辦,讓手下的御史去攻擊敵對派的人。

很多時候,朝臣們都是要面子,有些大臣被御史參一本的話,往往會向皇帝上辭官書,皇帝如果不明事理的真批准了,那就絕對是上了別人的當。

於是這些御史的存在也是加劇了明朝的黨爭,特別是中後期,各種各樣的黨爭愈演愈烈,左一個黨又一個派,彼此互相之間不斷的攻擊來攻擊去,爭權奪利,就是沒有人去想着爲這個朝廷做點實事。

彼此拉幫結派,形成了一個個龐大的以地域爲紐帶的羣體,這些羣體都利用御史大做文章,不僅僅攻擊競爭對手。

更多的時候也是不斷的攻擊皇帝,讓皇帝的精力都放在了這些無關緊要、雞毛蒜皮的事情,慢慢的逼的皇帝將手中的權力交給他們這些大臣,擴大文官的權力。

當然聰明的皇帝會利用另外一股勢力來同他們鬥爭,這股勢力就是宦官勢力,利用這些宦官勢力來同這些文官爭奪。

至於一些傻乎乎的皇帝,比如崇禎這樣的傻大個,他就傻乎乎相信了這些文人的話,自廢武功,將宦官勢力給拔掉,最終也是逃不過成爲了歪脖子樹下的吊死鬼,至於他相信的那些文人,膝蓋一跪,頭髮綁個辮子,立刻喜迎新主子去了。

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504章,無情屠戮第66章,真是好用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04章,西班牙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347章,經濟治國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986章,接弦戰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704章,西班牙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879章,冰城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34章,黃金洲第8章,雪鹽第341章,改土歸流第2104章,正德朝第65章,百姓苦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56章,環境?森林?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106章,魁北克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222章,當家難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2089章,野心勃勃的查理五世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351章,這不可能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532章,淞滬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8章,密謀第40章,恩師在上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436章,深得帝心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672章,轟然倒下第30章,一對三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1668章,大淞滬第1849章 ,寶貴的文明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524章,同化政策第367章,繼續降價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846章,寸步難行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
第1632章,兩河流域的戰爭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504章,無情屠戮第66章,真是好用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04章,西班牙第209章,羣臣激憤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347章,經濟治國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986章,接弦戰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704章,西班牙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879章,冰城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34章,黃金洲第8章,雪鹽第341章,改土歸流第2104章,正德朝第65章,百姓苦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56章,環境?森林?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106章,魁北克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715章,小王知錯了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222章,當家難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2089章,野心勃勃的查理五世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351章,這不可能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1636章,東方的詩詞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229章,萬萬不可啊第373章,天津聚會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532章,淞滬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8章,密謀第40章,恩師在上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436章,深得帝心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672章,轟然倒下第30章,一對三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153章,又來軍火生意了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1668章,大淞滬第1849章 ,寶貴的文明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766章,李東陽的願望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1296章,來點刺激第524章,同化政策第367章,繼續降價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846章,寸步難行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