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章,天府之行

陝西長安,伴隨着陣陣汽笛聲的響起,一列火車緩緩從車站朝着漢中開去,這列火車的終點是開往四川成都,開往天府之國。

火車甲等車廂這裡,弘治皇帝和劉晉一邊坐着火車,一邊欣賞着外面的景色。

這有了火車之後,前往大明各地就變的舒服多了,不需要舟車勞頓,輕輕鬆鬆就可以進行長距離的旅行,並且還可以坐在火車上欣賞沿途的風景。

這是現在大明最火的旅遊方式,坐火車走遍大明的大江南北,欣賞大明的大好河山。

連帶着弘治皇帝都耐不住寂寞了,聽聞通往四川的鐵路已經修通,要舉辦通車儀式,弘治皇帝興致一來,帶着劉晉就來到了這裡,準備前往天府之國。

自古以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也意味着絕大多數的帝王都是沒有去過天府之國的,大明的天子那更是從來都沒有去過四川的。

天子出行,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蜀道本身來說就充滿了大量的危險,也很容易就被人提前給埋伏,故而帝王都不會去走蜀道這樣的地方。

現在通了火車就不一樣了,有了火車,前往天府之地就變的非常的簡單、輕鬆、快速了,弘治皇帝就想要去天府之地看看、看看這個蜀道,看看這個長成鐵路。

儘管弘治皇帝這次來四川又遭到了朝臣們的強烈反對,但現在也是沒有什麼用了,弘治皇帝帶上劉晉就走了,留下太子、王守仁、韓文他們監國,處理朝政。

大臣們也是很無奈啊,這弘治皇帝現在是玩的有些野了,前面的時候還環繞着太平洋跑了一圈,現在只是去四川走走,似乎好像並沒有什麼了。

更何況現在通了火車,往來方便、快速,那就更沒有什麼了。

大臣們也是隻能夠感嘆弘治皇帝不是以前的弘治皇帝了,以前的時候多聽話,大家說什麼就聽什麼,老老實實的待在皇宮之中,勤勤懇懇的批閱奏疏,多好的一個皇帝啊。

可是現在呢,大家說的話也不愛聽了,有自己的思索和考慮了,還需用到處亂走、亂看了,這讓大臣們也是提心吊膽的,皇帝不好忽悠了,自己一個做的不好,可能帽子就要丟了。

現在的官不好做啊,要做的事情很多,還要定期考覈,做不好還要被貶斥,這日子難過啊。

“嗚嗚~”

火車發出的汽笛聲迴盪在羣山之間,大巴山的羣山雖然起伏不如秦嶺,但依然險峻,山高水險,坐在火車上都能夠看的清清楚楚,入眼所見高山綿延,再往旁邊的山澗看去,深不見底。

火車就像是行駛在幾十米高的空中一般,有些水汽較大的地方,甚至於有種行駛於雲端之上的感覺。

長長的隧道似乎好像都看不到盡頭,但是當出了隧道的時候,眼前的一切豁然開朗,一個嶄新的世界又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

羣山之中,汽笛聲在不斷的迴盪,驚起陣陣的猿聲,接着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彷佛一下子進了花果山一樣,羣猴嘶吼,迴盪于山澗峽谷之間。

“真是不容易啊,要在這樣的地方修築鐵路,需用莫大的毅力才行。”

“這條長成鐵路僅僅6年多的時間就修成了,實在是不容易啊!”

弘治皇帝看着外面的羣山,也是感嘆不已。

見慣了京津地區的平原,來到這羣山之中,看着高大的山川、深深的山澗峽谷,人跡罕至,猿猴絕跡的地方。

在這樣的地方修築出一條鐵路來,天塹變通途,實在是不容易,實在是讓人覺得這是一項偉大的世紀工程。

“如此偉大的工程,和始皇帝築長城、隋煬帝開運河相比也是毫不遜色啊!”

劉晉笑着說道。

話剛說出去,頓時就就知道自己說錯了,這是把弘治皇帝比作秦始皇和隋煬帝啊,秦始皇還好一些,千古一帝,這隋煬帝的話,在古代的聲譽可是極差的,亡國之君,是帝王引以爲戒的對象啊。

“哈哈~”

“世人只知道始皇帝築長城死了很多人,也都只知道隋煬帝開運河導致亡國,卻是不知道這萬里長城保護了我們神州大地上千年的歲月,這大運河貫通南北,至今都還在滋潤着兩岸百姓啊。”

弘治皇帝並沒有生氣。

以前他是不相信這些的,文官們說天子不能大興土木、那樣會勞民傷財,要與休養生息纔對。

故而以前弘治皇帝連皇宮都不捨得修葺,生怕勞民傷財。

但是現在,經過這些年來的基建發展,大明大修公路、鐵路、河提、水庫等等,這些工程極大的刺激了大明帝國的發展,更是讓大明各地之間的往來變的越來越順暢、快速。

基建工程的好處也是凸現出來,有了災荒能夠輕易的從地方調集糧食過來賑災,災荒之難都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有了水庫與河提,大量的農田得到了灌既,有了河提,黃河已經多年沒有出現決堤的事情了,兩岸百姓受益無窮。

清理河道,興修水利,長江的雲夢澤變成了沃野千里,產出的糧食連年遞增,依然成爲了大明的又一個大糧倉。

長江河道貫通東西,海船可以直接一路到湖廣之地,湖廣、江西的發展都變的快速起來,稅收連年快速增長。

還有南京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此以後長江南北往來更加的便捷快速,火車可以直接從京城一直開往淞滬、江西,甚至於再過兩年還可以直接開往兩廣、交趾、象林等地。

這就是基建的好處啊!

或許修建的時候需用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但是這個工程完工之後,對於整個國家,沿途的百姓來說,那都是受益無窮的事情。

對於隋煬帝,弘治皇帝現在也是有了新的看法,這個皇帝或許並不是像那些文官所說的那樣不堪,也是有着自己的眼光。

他看到了基建的好處,也知道需用那樣的一條運河來打通南北。

只是當時不比現在,現在的大明不僅僅有着強盛的國力,可以承擔起諸多大型工程,更重要的是現在大明所擁有的工程建築技術遠超以前,大量的工程機械不僅僅加快了進程,也是節省了人力。

如果現在大明要修一條京杭大運河的話,那根本就沒有什麼難度和問題,也不會對大明造成什麼太大的負擔和影響。

“是啊,基建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我大明能夠有今日是繁榮昌盛和大興基建是密不可分的。”

“這長城鐵路開通之後,這四川就可以迅速的發展起來了,到時候還可以輻射整個雲貴川地區,帶動整個大明西南地區的發展。”

劉晉也是跟着點頭說道。

四川是西南地區的最爲重要的地方,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四川盆地的土地是紫色的肥沃土壤,農業發達,人口衆多。

自古以來現在四川發展的就是對外的交通條件,它四周都被羣山環抱,對外交通極其的不便。

只要能夠打通對外交通的脈絡,四川的發展是指日可待的。

對於眼下的大明來說,真正欠發達的地區就是雲貴川三地,這裡的交通只在是不便,往來困難,發展極其的緩慢。

其它地方的工業發展都已經起來了,長江疏通之後,湖廣、江西也都跟着迅勐發展起來,就差這西南地區了。

修建長成鐵路,帶動四川的發展,而四川又可以帶動雲貴川地區的發展,將來還可以將這個鐵路往雲南、貴州、重慶等地修過去。

當然,這個花費肯定是非常驚人的,大明現在未必會願意去修。

可是四川只要能夠發展起來,就會如同黑洞一般,將周圍地區的人吸引過來,也可以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

西南對於大明來說,一直都是一塊心病。

以前的時候,那是因爲西南土司,雲貴川的土司總是反覆無常,時常叛亂,朝廷是剿都剿不完,剿了又會叛亂,永遠無休無止一般。

一直到後來劉晉提出改土歸流,委派流官取代土司的辦法,再結合武力進攻鎮壓叛亂,這才逐漸的慢慢的讓西南地區安定下來。

但西南地區一直髮展不順,嚴重跟不上大明的發展節奏。

這裡少數部族衆多,不服管教,又不肯聽從朝廷的政令。

比如朝廷就想將雲貴地區一些山區的人遷移出來,然而響應者非常少,再好的條件都無法吸引他們移民到南洋、關外去,他們寧可在大山之中過着窮苦的日子,也不願意移民出去,總覺得朝廷會騙人,更不想離開自己生長的山區。

短時間內還好,但長時間這樣下去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大明的發展要均衡,不能和後世一樣,東部比發達國家還要發達,西部地區堪比非洲,這樣是不行的。

這也是大明一直以來都在重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各地的發展都要重視,都要均衡,而不能只偏袒某些地方,這一點在科舉考試製度上就體現的很好,各省的名額都差不多,根據人口數量來定的,都是重視,都是天子的子民。

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880章,日進斗金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845章,退股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第1149章,英奸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74章,和我有緣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768章,蒸汽機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977章,關於年貨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339章,會試第187章,一本萬利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520章,都該殺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205章,四輪馬車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870章,美麗的夏威夷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500章,血戰到底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95章,玩物喪志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82章,好巧啊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893章,移三族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1303章,爲天下女性,爲萬家孩童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421章,發銀子咯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
第898章,獅子遇到刺蝟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880章,日進斗金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845章,退股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第1149章,英奸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2133章,大明需要競爭對手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74章,和我有緣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768章,蒸汽機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1576章,必須想辦法分一杯羹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959章,劉晉的後門不通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977章,關於年貨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899章,撕開奧斯曼帝國的遮羞布第339章,會試第187章,一本萬利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520章,都該殺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205章,四輪馬車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1733章,汽車的速度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481章,大明的冬天1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870章,美麗的夏威夷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500章,血戰到底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241章,攻打德里第95章,玩物喪志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82章,好巧啊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208章,日進萬金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893章,移三族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2076章,歐洲大饑荒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1303章,爲天下女性,爲萬家孩童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421章,發銀子咯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