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

“弘治皇帝要學乾隆嗎?”

聽到弘治皇帝話,劉晉也是忍不住腦海中想起了歷史上七下江南的乾隆了,這貨是真的去遊山玩水找美女的,硬生生的造完了蟎清朝的國庫,讓沿途各地的官府是苦不堪言,又是建行宮,又是想盡辦法的去招待的。

他爺爺康熙就不一樣了, 他下江南算是真正的辦大事去的,查水利、看百姓生活,一切從簡,也沒有給經過的地方造成什麼壓力和負擔,所到之地,看到百姓生活窮苦, 也是不斷的減免稅收。

“這出去看看、玩玩倒也沒有什麼,關鍵是別學乾坤啊, 學學康熙還是可以的。”

劉晉的心裡面其實是並不反對此事的,皇帝也是人嘛,想要到處走走看看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更何況,現在的大明朝繁榮富強的,這當皇帝的難免有些自豪感,想要到處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嘛。

劉晉自己都規劃着幹到五十歲就不幹了,然後去到處遊山玩水,看看風景、品嚐下各地的美食之類的。

人嘛,有時候也是要爲自己而活一次的。

但其他的大臣就不這樣想了。

“陛下,萬萬不可啊。”

“大明萬萬黎民的一切、大明的江山社稷可全繫於陛下的身上, 陛下又豈能將它視爲兒戲?”

“陛下乃是天子, 理應位居廟堂之上,坐鎮中樞,運籌帷幄,統籌萬局, 豈能離開京師?”

“況且陛下出行,隨行衆多,沿途又要大興土木、興修宮殿,勞民傷財的,非百姓之福啊!”

佀鍾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這大明的天子,出了一個朱祁鎮逞英雄,結果坑了大明幾十萬將士就算了,差點讓神州大地再次被異族所竊,要不是于謙力挽狂瀾,後果是真的不堪設想。

現在弘治皇帝又要鬧這樣的一出,這不是要讓好不容易纔繁榮富強起來的大明又陷入動盪之中嗎?

你要是在外面有個三長兩短的,這大明恐怕又要風雨飄搖了。

再說了,皇帝出行,隨隨便便也是有幾千人同行的話,這行宮什麼的一定少不了的吧,到時候還不知道要花多少的銀子在上面,還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呢。

不行,堅決不行,必須堅決的反對。

“是啊,陛下,佀公所言有理。”

“陛下乃是天子, 天子就應該有天子的責任, 豈能如同一般的老百姓一般隨意到處遊玩,天子身系大明的江山社稷,牽一髮而動全身,關係重大,豈可到處遊玩。”

韓文也是跟着表示了反對。

佀鍾和韓文的話也是讓弘治皇帝忍不住暗暗神傷了,這當皇帝有時候也是真的有太多的無奈了,這想出去玩一次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自己當然也不能算是出去玩,這是去考察大明各地的民情,看看大明各地百姓的疾苦。

沒想到大家竟然如此的反對,這讓弘治皇帝也是很無奈。

“陛下如果是想要散散心的話,臣以爲可以在北直隸的範圍內走一走、看一看,有什麼事情的話也是可以隨時的回京。”

朱輔想了想也是提出了一個比較折中的方案,北直隸範圍內走走、看看還是可以的,估計着弘治皇帝也是在京城待久了,待的有點悶了。

畢竟每天都是早朝、會議、奏疏的,也就是現在不算什麼累,放在以前的話,弘治皇帝每天批的奏疏都不知道有多少,那才叫真的累。

“陛下,臣以爲這其實是好事。”

“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對於大明來說也是好事。”

這時劉晉發言了,也是讓其他的大臣都傻眼了。

大家原本覺得的吧,劉晉身爲內閣首輔,肯定應該是要勸下弘治皇帝不要出去的,誰知道劉晉竟然還說這是好事。

也是讓大家大跌眼鏡。

這皇帝出去遊玩可真不是什麼好事,你劉晉又不是不知道,這要是玩着、玩着玩野了性子,以後搞不好經常都要出去遊玩。

像歷史上蟎清時候的乾隆皇帝,這個文藝青年、蓋章狂魔,去江南玩過一次之後,那對江南是念念不完了,皇宮就跟牢籠一樣了,無論如何也是待不住了。

前前後後也是去了一次又一次,都恨不得將京城遷到江南去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開心的笑了起來,還是劉晉懂自己,體貼自己。

“陛下去大明各地遊歷一番,一方面是可以增長見識,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到處走一走、看一看,也是可以對我大明的萬里河山有一個更深入的瞭解。”

“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可以體驗百姓疾苦,視察各地的情況,看看各地官府有無欺壓百姓的事情出現。”

“對於佀公所說的修建行宮、耗資過大,勞民傷財的事情,臣以爲陛下去大明各地遊歷的話,完全是可以一切從簡,沒必要帶太多的人,也沒必要讓各地官府修建行宮之類的,住客棧、酒店,吃飯什麼的隨便在酒樓解決也是可以的。”

“至於說坐鎮中樞、掌控大明也不是什麼難事,現在有了無線電報,陛下縱然不是在京城,也一樣可以隨時隨地的知道大明各地發生的事情,掌控全局。”

劉晉繼續補充道。

意思也已經很明確了,去各地玩可以,但一切從簡,別跟乾隆學,要跟康熙一樣,哪怕是住帳篷、吃饅頭都可以,不勞民傷財,更別說是修建行宮之類的了。

吃的話,也是有什麼吃什麼,就在當地的酒樓、飯館之類的解決了,反正據說玩可以,別興師動衆的。

要悄悄地在各地遊玩,這樣纔可以知道百姓的疾苦,也不會給沿途地區造成什麼壓力和負擔。

“對,對~”

“劉晉說得好,一切從簡、一切從簡,住客棧、酒店什麼就可以了,實在是不行的話,住帳篷也行的。”

“吃食就更隨意了,吃飽肚子就行,沒必要大張旗鼓的,修建行宮之類的就更沒必要了,勞民傷財,勞民傷財。”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連連表示贊同,能夠出去遊玩一次就夠了,至於別的什麼,那是真的不重要,本身弘治皇帝也不太重視這些。

以前的時候就很勤儉節約,開支用度之類的都很少,一餐吃飯也是隻有十幾個菜,一兩個湯而已。

這一點上面和蟎清的皇帝是完全不能比的,蟎清的皇帝頓頓都是滿漢全席,幾百個菜,還都只是吃那麼一點點,基本上都是浪費。

大明的皇帝在這一點上面還是很節約的,延續了老祖宗朱元璋的風格,吃飯吃飽就好了,沒必要整那麼多錢,吃不完又浪費,關鍵是菜多了,你就未必真的能夠吃得好。

弘治皇帝因爲動過手術,飲食方面也是聽從了醫學院教授的建議,進行了專門的調整,將肉食、油膩、甜食的比例大幅度的下降,同時更多的增加了蔬菜、水果的比例,飲食更加的均衡,營養。

講究的就是每一餐的數量不要太多,十幾個菜就可以了,葷素要搭配,儘量少吃甜食,少用糖,食材講究新鮮,不求山珍海味。

這一點上面,劉晉也是如此,一直以來雖然有錢,也有權,但劉晉家裡面的飲食習慣都是按照後世的習慣來制定的。

菜不多,葷素均衡,講究新鮮時令,蔬菜水果多吃,山珍海味之類的很少吃,這樣的飲食才更加的健康合理,也不會鋪張浪費。

“臣也以爲陛下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對我大明來說是一件好事。”

王守仁想了想也是開口表示了支持。

他不是迂腐之人,自然是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了,弘治皇帝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隨他去好了,只要一切從簡,其實也沒有什麼。

大明的制度是非常穩定的制度。

縱然是弘治皇帝在外面出事什麼的,太子留在京城,也是可以馬上登基,穩定一切。

更何況,現在有無線電報通訊,信息往來非常的快速便捷,再加上火車、汽車之類的已經到處都有的公路,需要擔心的事情很少。

弘治皇帝現在身體好,不趁着現在還可以的時候出去走一走,恐怕弘治皇帝以後都沒有機會再出去看看大明的大好山河了。

所以王守仁也是支持的,支持弘治皇帝到處走走、看看,也可以讓太子朱厚照留在京城,提前歷練下,處理下國家大事什麼的,省的朱厚照天天就在實驗室裡面瞎折騰。

弘治皇帝見王守仁也是支持自己,那更高興了,果然自己是沒有看錯人的,這劉晉和王守仁果然是選對了。

他們兩個就是和一般的大臣不一樣,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也是能夠真正的替自己這個皇帝去着想,去想問題。

шшш ⊙ⓣⓣⓚⓐⓝ ⊙¢ Ο

誰能夠知道自己這皇帝一直被關在這皇宮之中的滋味,普通人尚且能夠到處走一走、遊玩一番,我這當皇帝想出去遊玩一次都不行嗎?

朕又不是真的出去玩,只是去體驗百姓疾苦而已。

佀鍾、韓文、楊一清、朱輔幾人是無語了,劉晉和王守仁兩個人的腦袋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377章,先遣隊第1969章,大招工第2152章,電話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731章,教化他們第33章,挖坑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99章,漁船回港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61章,觀星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544章,先決條件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89章,高效運轉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
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1484章,大明的冬天南雲篇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377章,先遣隊第1969章,大招工第2152章,電話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731章,教化他們第33章,挖坑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99章,漁船回港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299章,西北唯一的威脅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61章,觀星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544章,先決條件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1982章,京城炒房團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912章,又是一個劉晉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1714章,以前的窮你們無法想象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785章,或許還有救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89章,高效運轉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1278章,朱厚照明年十八了第160章,拖網捕魚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009章,大陸上最強大軍的對碰第1742章,高處不勝寒啊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