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

大明河中龍頭鎮,伴隨着新一天的開始,整個龍頭鎮重新活了過來。

“賣報~賣報了!”

“天子重視農業,重視農民,重視農耕,對新一年農耕發佈重要旨意,要求各地官府務必切實做好春耕工作, 保障春耕機械、種子、燃油等春耕物資的供應,爲大明新一年迎來大豐收做好準備。”

“內閣首輔劉公指示,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是穩定的根源,農業穩則天下穩,農業興則國家興, 農業關係着大明帝國的興衰, 農民是大明帝國最重要的人......”

伴隨賣報的聲音在龍頭鎮不斷的響起, 從一個個大街小巷之中不斷的涌出來大量買報紙的人。

龍頭鎮建立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河中地區已經成爲了大明最爲重要的糧倉和肉倉,每次到了春耕的時候,大家最喜歡看的事情、聽的事情就是看看大明天子和朝中諸公對農民的重視和關心了。

“聖天子還是和以往一樣關心我們這些老百姓,關係我們大傢伙的生活啊,關心着我們的春耕。”

已經五十多歲的郭老頭聽完人讀完了今日的頭條新聞,也是忍不住老淚縱橫。

這活了一輩子了,前半生是苦,非常的苦,他是河南人,在以前的時候,別看河南是平原地區,土地多,但絕大多數的土地都是地主士紳還有那些大明王爺的手中,他們這些底層的老百姓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土地。

所以郭老頭在前面三十多年的歲月裡面, 整個生活都是灰暗的, 非常窮苦,累的要死又吃不飽飯, 甚至於連老婆都娶不到。

後來伴隨着移民大軍來到了河中地區, 移民到了龍頭鎮這裡。

從此在這裡安家落戶,很快就迅速的富裕起來,擁有大片的耕地,糧食吃不完,又開始和身邊的人一樣搞養殖,養牛羊馬匹豬,雞鴨鵝什麼的。

生活是越來越富裕了,而且三十多歲的時候還娶了幾個老婆和小妾,儘管都是異族人或者是歐洲過來的女奴。

但對於郭老頭來說,這足夠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女人的事情,移民過來一下子就有幾個,還生了一堆的孩子,手裡面的銀子、家產也是越來越多,生活越過越好。

這一切都得益於移民出來,也得益於大明有聖明的天子。

現在弘治皇帝在老百姓的心中可是非常受敬重的,特別是對於他們這些移民來說, 更是如此, 他們的生活在這十多年的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這自從有了報紙, 朝廷的大事都會刊登出來, 弘治皇帝的旨意更是每次都放在了頭條上,這每年開春的時候,必然會提到農業的事情,也必然會關心下農民什麼的。

這也是郭老頭他們這些種地之人每一年最開心的時候了。

“是啊,是啊~”

“看看聖天子說的話,我這一年又充滿了幹勁。”

李老頭也是跟着直點頭,他和郭老頭差不多大,也是同時期移民過來的,不過是他是陝北人,沒有移民過來之前,那叫一個窮啊,窮的叮噹響,餓的瘦骨嶙峋。

再看看現在,都挺着一個大肚子了。

“農業是國之根本,農民關係我們大明的興旺,農業興則大明興,農業穩則大明穩~”

王老頭跟着有模有樣的唸了起來,儘管不識字,但是這話,他可記得牢牢的。

每每看到報紙上提到農民、農業的時候,他們都很激動、很高興,總覺得天子和朝中的諸公是在關心自己,也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關係着大明的興衰,很有榮譽感和參與感。

“大家今年準備種些什麼?”

激動過後,王老頭也是看看大家笑着問道。

種什麼在以前那是問都不用問,自然是種糧食了。

但是現在,糧食已經不值錢了,也不好賣了,大家種糧食的積極性並不高,大明的糧食產量非常高,根本就吃不完,所以大家也是逐漸的傾向於種植更有價值的經濟作物。

同時種地現在也是已經漸漸的成爲大家的副業了,大家的主業是搞養殖,雞鴨鵝、豬牛馬羊等等。

這些現在好賣,價錢也可以,收益高,至於種地,主要還是爲了給養殖的這些牲畜之類的提供糧食。

像玉米、番薯、土豆、小麥這些,因爲各種各樣的機械不斷的涌現出來,也是讓精加工成爲了可能,用來餵養牲畜之類的就更加合適了。

“本來打算種棉花的,但是聽說現在棉花的價格下跌了,而且這個棉花采摘起來非常的麻煩,沒辦法用機器,想想還是算了。”

李老頭想了想說道:“我打算還是老樣子吧,三分之一種麥子和水稻,三分之一種玉米和番薯,剩下的三分之一用來種各種蔬菜吧。”

“你們說種甜菜怎麼樣?”

“聽說這個甜菜可以用來製糖,貌似還是不錯的。”

王老頭想了想說道。

“得了吧,現在南洋那邊種甘蔗的都在改種橡膠和水果了,我們還去種甜菜,到時候估計着只能夠切碎了餵豬了。”

“就是,就是,甜菜不適合我們這裡種,我們這裡還不夠冷,遼東和黑土省這邊是最適合的,我看還是算了,現在糖的價格也是在不斷的下跌呢。”

“我準備種點大豆和花生,現在還比較好賣,價錢也還可以,大豆用來還可以用榨油,價錢也是相當可以的。”

王老頭想了想說道。

“大豆和花生還可以,種下去之後就不用怎麼管理,事情少,價錢也還行。”

郭老頭一聽,也是連忙點頭道:“今年我也打算種一些大豆和花生。”

“你們種的話,我也種一點吧,現在我也怕種棉花了,事情太多了,還是種番薯玉米這些比較省事。”

“蔬菜你們打算種什麼?”

李老頭一聽,也是跟着說道。

他們這些河中地區的人,家家戶戶的土地面積都非常大,幾乎可以說都是有大幾千畝地,勤快的甚至於有上萬畝地。

種植的農作物種類也是很多,糧食類的小麥、玉米、番薯、土豆,經濟類的大豆、花生、棉花、甜菜,現在種蔬菜的人也是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大,因爲現在鐵路交通方便,能夠將蔬菜源源不斷的將蔬菜水果之類的運往關內,賣出不錯的價錢來。

“蔬菜還能種什麼,也就是大白菜、蘿蔔、包菜、花菜、洋蔥、萵筍、蒜這些,這些菜不容易爛掉纔好運到津津地區去買,葉子菜什麼的也都只能夠自己吃一吃了。”

“聽說北直隸、山東這邊的大棚蔬菜主要就是種葉子菜,我們沒有優勢就別去種這些了。”

郭老頭一聽,也是連忙說道。

“就是啊,蔬菜也就是那些品種了,好種省事的也就這些了,有些價格是貴點,但是事情多,我才懶得種。”

王老頭跟着點頭說道。

以前是勤快的很,現在人是越來越懶了,種地都專門挑一些事情少的農作物來種植,事情多的、沒辦法用機器的,大家都不喜歡去種。

河中地區這裡,土地特別多,地廣人稀的,如果不用機器的話,根本就種不了多少的土地,至於說僱傭人來做事,你有錢都未必能夠僱傭到人。

大家都有自己的土地,養殖場,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過來了,還給你做事,你就是給再多的銀子都不鳥你。

這裡可不是京津地區,大家的生活輕鬆愜意的很,手頭上的銀子也多。

三個老頭在規劃着今年種什麼作物,而在龍頭鎮的一處處地方,家家戶戶的後院這裡都停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

而此時,龍頭鎮的年輕人們都在不斷的檢修家中的各種機械,爲接下來的春耕做準備,改修的修,該換的換,該上潤滑油的上潤滑油,趁着現在還閒着,將這些準備工作做好。

龍頭鎮外面的廣袤原野上面,也已經有大量的耕地機在開始工作了,有老式的蒸汽耕地機冒着滾滾的黑煙,嗚嗚的直響。

蒸汽耕地機、蒸汽機收割機什麼的這些老一輩移民們的最愛了,伴隨着他們有些年頭了,也最熟悉,出點問題什麼的也能夠自己修。

至於這裡的年輕一輩,他們更喜歡的是新式的內燃機耕地機、收割機之類的,速度快、力氣大、震動小,開起來舒服,事情也少,只需要加油就可以了。

冒着滾滾黑煙的蒸汽機耕地機和突突直響的內燃機耕地機一起在大地上耕作,組成了一副唯美的畫面。

第117章,人太多了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2104章,正德朝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2007章,丁憂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309章,狼煙四起第589章,朱秀,出列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476章,要你命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66章,真是好用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220章,征戰令第1734章,汽車熱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646章,必須爭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
第117章,人太多了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376章,開疆拓土的意義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2022章,以權謀私的政策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1736章,人少了,環境好了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2104章,正德朝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2007章,丁憂第1088章,去工廠幹一段時間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309章,狼煙四起第589章,朱秀,出列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476章,要你命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990章,殖民地之間的戰爭與矛盾第1353章,喀山汗國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66章,真是好用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1220章,征戰令第1734章,汽車熱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646章,必須爭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