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2章,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生活

大明京城。

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真是一個好天氣。

氣溫不高不低,是一年當中最舒服的時候。

劉晉漫步在帝國理工大學的校園內,看着金黃的落葉鋪滿校園的道路,再看看校園內活力四射的年輕學子們。

整個人也是忍不住感嘆一聲,自己似乎好像真的已經老了,就如同這個季節一般,儘管還在散發着夏日的餘熱,但秋意濃濃,寒冬將至啊。

今年全球範圍內出現了大範圍、大規模的災害天氣,導致全球的農業都大幅度的減產、減收,在全球很多的地方。

像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埃及、歐洲等地區,有很多的底層人此時此刻正在忍受着飢餓的煎熬。

昂貴的糧食在無形之中不斷的剝奪着他們,讓他們變得更加貧窮,更加窮苦,賣兒賣女的事情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這一切對於大明人來說都很遙遠,影響非常的小。

儘管大明本土北方數省幾乎是面臨着大範圍的減產甚至於絕收的情況,但對於大明人的生活來說影響已經微乎其微了。

糧食的價格沒有絲毫的波動,大明帝國有着足夠的儲備糧食,足以讓大明人吃上幾年的時間。

更何況現在大明帝國本土這些省份,農業的佔比比重已經在飛速的下跌,尤其是以北直隸爲代表。

早在十幾年前的時候,北直隸這裡就已經沒有什麼人種植糧食了,大家更多的是發展其它更有價值的農業。

比如養殖業、水果種植業、花木種植、蔬菜種植業等等,蔬菜大棚在北直隸這裡非常的普遍,在冬天的時候,北直隸這裡產出的蔬菜不僅僅可以滿足京津地區的龐大需求,甚至於都已經可以大規模的支援到大明其它各地去,讓大明人即便是再冬天都可以吃上最新鮮的蔬菜。

所以即便是乾旱什麼的,對於這些地方的影響也是並不大,科技和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的轉變,讓自然災害對於這裡的影響越來越低。

反應到京津地區人們的生活上來,那就是京津地區人的生活沒有絲毫的改變,依然和以前一樣,過着一個強盛帝國公民的幸福生活。

劉晉仔細的觀察着校園內的這些學生。

首先最讓劉晉影響深刻的就是這些學生的身高普遍都比較高,尤其是和以前相比起來,現在的這些年輕人,身高要高出很多。

在劉晉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劉晉最大的印象就是大明人的身高並不高,男的平均身高可能僅僅只有160左右,至於女的就更矮了,到處都是矮個子,有個170身高都算身材高大,人高馬大的了。

要知道這裡可是北方地區,在後世的時候山東、河北地區的人,男的平均身高都奔着180去了,女的都奔着170去了。

但是在明朝的時候,這大明人的身高竟然矮了十多公分,很難看到180以上身高的人。

現在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再看看現在的這些年輕人,一個個都人高馬大,身材高大,基本上都已經恢復到了後世人的人均身高水平了。

毫無疑問,這主要還是因爲大明人的飲食得到了決定的改變,以前的時候大明人連吃飽都是問題,到了現在,大明人不僅僅可以吃飽,而且還可以吃好。

海洋裡面的魚蝦蟹,草原上面的牛羊馬,養殖場裡面的豬雞鴨鵝等等,這些都已經成爲了大明人餐桌上的家常菜了。

生在這樣的新時代,這些大明年輕一代,這身高就蹭蹭的往上漲,身材高大、體格強壯,甚至於還出現了大量的營養過剩的胖子。

胖子在以前是很少見的,只有地主家纔有胖子,普通家庭是不可能有胖子的,因爲沒有足夠的糧食是根本不可能養出胖子來的。

但是現在,在大明帝國,尤其是這京津地區胖子都已經很常見的了,連普通家庭都出了很多的胖子。

這種情況就跟後世差不多。

在改革開放之前的時候,生活條件不行,胖子很少,身高也是普遍較矮,但是伴隨着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

這胖子越來越多,年輕一輩一個個也都普遍身材高大,一個個人高馬大的。

僅僅只是從年輕一輩人的身高上來看,這大明帝國幾十年的發展是卓有成效的。

甚至於可以說現在的大明帝國比起後世來還要更好。

別的不說,大明人的飲食結構上,牛肉、羊肉的比重佔比就非常大,這主要是因爲大明帝國有着全球最好的諸多牧場。

北方的草原、西域、中亞、西北、河中、黑土、澳洲、黃金洲等等,大明人有着大量的土地和優質的草原來放牧牛羊。

所產出的牛羊數量非常的龐大,再加上鐵路和公路的便捷交通,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大明帝國的各地去。

以牛肉和羊肉的價格來說,牛羊肉的價格比起豬肉的價格並不會貴多少,豬肉是六七文一斤,牛羊肉的價格也只有八九文一斤。

這個價格可以說是非常的便宜了!

在後世牛肉和羊肉的價格普遍都已經是幾十一斤了,這個價格就非常的貴了,普通的家庭一般都不捨得天天來吃這個牛羊肉。

但對於這個時期的大明人來說,這頓頓吃牛羊肉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八九文一斤的牛羊肉對比其大明人的收入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事。

現在大明人的平均年收入都已經差不多有200兩銀子,一兩銀子等於1000文,吃牛羊肉對於大明人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壓力,甚至於有時候還覺得牛羊肉不好吃去吃豬肉。

這就是現在的大明帝國,自己有着龐大的牧場,足以產出龐大的牛羊來供應大明人的餐桌,讓大明人不用爲肉食的事情而煩惱。

相比來說,後世的那點牧場和龐大的十幾億人口相比,這產出來的牛羊肉根本就遠遠不夠,價格貴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要知道在全世界其它地方,比如澳洲、南美阿根廷等地區,這些地方牧場多,人口少的情況下,他們吃牛羊肉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價格同樣非常低的,老百姓都能夠隨意吃。

總結起來就是現在的大明帝國人少地多,資源豐富、充沛,所以小日子可以過的很舒服。

劉晉的臉上洋溢着笑容。

自己穿越過來辛辛苦苦努力了幾十年,不就是爲了今天,爲了現在的這一刻嘛。

看到這些新一代的大明人,劉晉就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收穫的。

偉大的炎黃子孫,自古以來都是最勤勞、最聰明的民族。

然而一直以來,炎黃子孫所過的日子其實都並不算多好,歷史上有太多、太多的苦難,到了後世更是經歷了百年苦難的歲月之後積貧積弱。

即便是奮發圖強的拼命追趕,靠着幾代人的努力這才慢慢的追趕上世界的腳步,只是相比起世界強國來說,依然還有着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對於底層的百姓來說,壓力太大了一些,房貸、教育、醫療和養老依然是很大的問題,很大的壓力。

再看看現在的大明帝國。

炎黃子孫遍佈全球,佔據着最廣袤的土地、最多的資源,最龐大的財富,過着最好的生活,享受着最幸福的時刻。

在劉晉看來,這纔是炎黃子孫該有的樣子,該有的生活。

因爲這才能夠對得起炎黃子孫的勤勞、對得起炎黃子孫的聰慧。

“該去看看大明的第一架飛機了!”

劉晉一陣感嘆,接着也是朝着校園的一處試驗場走去。

這一次劉晉之所以來帝國理工大學,主要是受到了帝國理工大學的邀請,前來觀看帝國理工大學這邊發明的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飛機。

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842章,都有用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690章,抵達淞滬第679章,思想控制第452章,琉球糖第367章,繼續降價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372章,對道路的思索第296章,傻眼了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17章,人太多了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8章,密謀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2152章,電話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53章,招工了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64章,堆放如山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480章,下場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85章,規矩真多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914章,你是劉公的兒子?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18章,怎麼辦?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33章,挖坑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339章,會試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388章,規矩真多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31章,比數第1106章,魁北克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
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877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第842章,都有用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547章,打工夫妻的小幸福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690章,抵達淞滬第679章,思想控制第452章,琉球糖第367章,繼續降價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174章,楚王氣的吐血第212章,以天津爲試點(求訂閱)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372章,對道路的思索第296章,傻眼了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117章,人太多了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697章,大明沒什麼可怕的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799章,過年回家2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477章,弘治皇帝安心第18章,密謀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2152章,電話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030章,砸我們的根,還想我們賣命第1535章,牛叉的江西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355章,大明第一銀行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332章,吃香的傻熊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53章,招工了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64章,堆放如山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480章,下場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569章,修長江大橋?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313章,穩婆培訓第85章,規矩真多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914章,你是劉公的兒子?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118章,怎麼辦?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33章,挖坑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339章,會試第164章,堆放如山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388章,規矩真多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31章,比數第1106章,魁北克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