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徵稅開始

大年初三,當京城大多數人都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之中時,京城戶部,整個戶部都開始變的無比忙碌起來。

“杭其蘇,派往南洋月牙城,任月牙城稅務局局長,從七品!”

“傅以漸,派往琉球城,任琉球城稅務局局長,從七品~”

“李景明,派往淞滬,任淞滬稅務局局長,從七品~”

“王哲,派往銀山縣,任銀山縣稅務局局長,從七品~”

“任文甲,派往天津,任天津稅務局局長,正七品~”

“葉俊昌,派往天津,任天津市舶司局長,正七品~”

“……”

伴隨着一名官吏不斷的報出一個個名字,被唸到名字的人,臉上或喜或憂,這被排外海外的,自然是一個個如喪考妣一般,不僅僅遠在海外,地處蠻夷,更爲重要的是基本上都是從七品。

至於那些被派到了天津、京城、南京這些地方的人,則是一個個滿臉笑容,這些可都是好地方啊,關鍵是基本上都正七品。

別看這從七品和正七品都是七品,似乎相差不大,但這可是一個級別,從七品想要升遷到正七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升上去。

“諸位,請牢記你們肩膀上面的責任,你們是大明第一批陣陣意義上的稅務官員,肩膀上關係着的是大明的興衰。”

“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

“這是關係國計民生,關係江山社稷的大事。”

“你們儘管現在還官職還小,但一樣能夠爲我大明的繁榮昌盛做貢獻。”

一身緋紅衣袍的劉晉看着下方這些即將派往大明各地的稅務官員,能夠清楚的看到他們臉色的喜悅與憂愁,劉晉也是忍不住再次叮囑起來。

其實在劉晉看來,派往海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在海外,沒有什麼根深蒂固的勢力,該怎麼收稅就收稅,也不用擔心什麼,但是如果是在天津、京城、南京這種權貴雲集的地方,你徵收可就沒有那麼容易徵了。

“是~”

衆人一聽,頓時紛紛恭敬的迴應。

經過去年年底的培訓和洗腦,很多人對於劉晉的話也是深表贊同,這稅必須要收,因爲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沒有稅朝廷就沒有錢,自然也就沒有辦法辦大事,軍隊戰鬥力低下就會被外敵欺辱,朝廷官員收入低下就會滋生貪腐,富人有錢不交稅,窮人沒錢多繳稅就會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

總之洗腦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很多人對於劉晉那也是相當的崇拜,因爲劉晉提出了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理論,讓大家清楚的認識到了稅收的重要作用。

“大家好好幹,只要表現優異,我會向陛下請求恩賜的。”

劉晉滿意的點點頭,接着也是不忘扔出了一個還是空的胡蘿蔔。

衆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忍不住眼睛都亮了起來。

對於劉晉的話,大家不會有絲毫的懷疑。

在場的這些人都是舉人,並不是進士,這舉人當官一般來說都主薄、縣丞、教諭之類的做起,也就是個八品的芝麻小官。

但是劉晉這邊卻是向弘治皇帝這邊要到了幾百個名額,只要是任局長的,基本上都是從七品的官員,在重要的地方,可都是正七品的官員。

可是朝廷任命的,做不了假。

這個待遇就相當不錯了,要知道很多進士一開始做官都不一定有正七品的縣令給你做,他們這些舉人卻是能夠一下子從七品、正七品的做起。

所以對於劉晉說的話,大家都信,也都相信,只要好好幹,得到劉晉的賞識,這以後仕途就一片坦蕩了。

“謝大人栽培~”

衆人紛紛致謝,儘管很多人的年紀都已經三十、四十了,而劉晉卻是僅僅只有二十多歲,但劉晉現在可都已經是三品大員了,這就遠不是他們能夠相比的。

“去,好好的爲國徵稅~”

劉晉點點頭說道。

很快,衆人紛紛帶上自己的認命文書和官印、官府趕赴各地上任。

當然他們並不是一個人去上任,一個稅局的成立,除了局長之外,還有副局長兩名以及若干辦事的官吏,一些重要地方的稅務局和市舶司的人員更是龐大。

像天津這邊,劉晉給的設置就比較龐大,天津稅務局這裡官員都有十多個,至於下面辦事的官吏更是多達一百多人。

天津市舶司這邊也差不多,人員設置衆多,主要也是考慮到天津港口這邊的業務非常的繁忙,這來來往往的船隻很多,每一艘船都要徵稅,沒有足夠的人手,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徵稅工作。

……

京城通往天津的水泥馬路上面,車水馬龍,非常的繁忙。

一輛四輪馬車之中,任文甲正在和身邊的幾個同僚商量着到了天津之後,如何開展稅務徵收的工作。

“諸位,我們天津稅務局的任務很重啊,上面給我們的任務是在弘治十四年要徵收到一千萬兩白銀的稅銀來。”

任文甲看了看身邊的王介、張方廳、李宗、蕭英,這四人都是自己的副手,也是新成立的天津稅務局副局長,從七品的官員。

“確實是太重了,去年我們大明全年的稅銀也就是六百萬兩左右,可是上面竟然交給我們天津這邊就一千萬兩白銀的任務。”

王介忍不住直點頭,天津雖然富裕,各種各樣的商行、工廠、作坊等等數不勝數,可是這要徵收到一千萬兩白銀的稅銀來,似乎還是有些天方夜譚。

“任務很重,但是我們必須要完成~”

“劉大人很器重我等,所以纔將我們放在了天津,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失望。”

任文甲非常鄭重的說道,其他人一聽,也是紛紛點頭。

五人都比較年輕,僅僅只有四十多歲(額,在老舉人當中算是年輕的了),現在被委以重任,一個個也是想要着大幹一場。

“大家都說說吧,這到了天津,我們該如何開展稅收工作?”

想了想,任文甲也是說道:“京津地區是最近的,也是天底下的表率,我們京津地區的稅務工作如果能夠順利的開展,那麼其它地方的稅務工作就可以很好的開展起來。”

“如果我們在京津地區都沒有辦法順利的開展徵稅工作,那麼其他地方的稅務工作同樣也很難開展起來。”

“此時此刻,看着我們的不僅僅是劉大人和佀大人,更有朝中的諸公,同樣還有那些商人、工廠主、作坊主、商行主。”

“沒有人會自己乖乖的將銀子交給我們,一開始我們的工作會非常的艱難,但是隻要我們能夠克服了最開始的困難,那麼我們就能順利的開展起來。”

“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克服困難,那些商人、工廠主、作坊主、商行主就不會配合我們的徵稅工作,進而印象到整個稅務改制的事情。”

“諸位,我們肩膀上的責任很大啊,擔子很重啊。”

任文甲忍不住感嘆的一聲。

徵稅這工作真心不好做,太得罪人了,關鍵是他們是第一批徵稅的官員,大家此時此刻都看着他們的一舉一動。

如果他們能夠順利的徵到稅,那麼大家都會慢慢的自動乖乖的交稅,可是如果一開始他們就徵收不到稅,那麼其他人就不會乖乖的交稅。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大人,我們到了天津之後,最先應該向劉大人麾下的諸多產業徵稅,劉大人麾下的諸多產業都是各個行業的龍頭,只要這龍頭帶頭交稅了,其他人自然而然就會跟着。”

張方廳想了想說道。

“向劉大人麾下的產業先徵稅?”

任文甲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微微睜大了眼睛。

“對,先向劉大人麾下的產業徵稅。”

“因爲劉大人是主管這一次的稅務改制,所以京津地區看着他的人很多、很多,大家都在看劉大人,這徵稅會不會徵到自己的頭上。”

“如果劉大人連自己的產業都不徵稅,那自然也是沒有辦法讓其他人交稅的,所以我們必須先向劉大人麾下的產業徵稅。”

“據我所知,劉大人麾下的產業,真正的大股東是當今天子和太子以及朝中諸多武將勳貴們,只要他們帶頭開始交稅了,其他人自然不敢不交。”

“而劉大人麾下的諸多產業,它必然是最會配合我們的稅務工作的。”

張方廳非常肯定的說道,細緻的分析起來。

“張大人說的有理~”

幾人一聽,頓時就紛紛點頭,這徵稅第一個要徵收的絕對是劉晉麾下的諸多產業,因爲這是必須要做給天下人看到。

“我們到了天津之後,首先要向天津的所有工廠、作坊、商店、商行等等發出稅務通知,先通知他們自行到我們稅局來申報稅務,如果不願意申報稅務的,我們就可以強制關閉他們的工廠、商店、商行之類的。”

“最先應該要拿一批人來狠狠的懲治一番,否則肯定沒有人會乖乖的交稅。”

“對,就該如此~”

“只是這樣會不會得罪很多人,天津可是在天子腳下,權貴雲集啊。”

“怕得罪人就不要徵稅了?”

“交稅可是朝廷律法規定的,不要怕,我們有劉大人給我們當後盾。”

“……”

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360章,敗家子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577章,真好吃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483章,真來了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2115章,全家福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162章,爆倉了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62章,爆倉了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447章,金島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615章,各方反應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847章,越演越烈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43章,日進萬金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問題第128章,爭論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67章,超級火爆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194章,魯班獎第452章,琉球糖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1章,天津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607章,戶部侍郎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14章,張家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371章,鹹魚產業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89章,授課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
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360章,敗家子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577章,真好吃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228章,都是替死鬼第483章,真來了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2115章,全家福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162章,爆倉了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62章,爆倉了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2049章,極端的乾旱第1447章,金島第748章,南下的朝鮮人和倭人第615章,各方反應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847章,越演越烈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43章,日進萬金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問題第128章,爭論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67章,超級火爆第105章,成了全村人的焦點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1194章,魯班獎第452章,琉球糖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151章,天津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607章,戶部侍郎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211章,折中(求訂閱)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14章,張家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371章,鹹魚產業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445章,上帝之手海盜團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89章,授課第827章,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