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

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

石亨回到自己的住處。

坐在書桌之前,陷入沉思之中,就好像是雕像一般,一動不動,唯有太陽從東到西,移動石亨的影子,隨後連影子都沒有了,所有的一切陷入昏暗之中了。

石亨似乎猛地驚醒,才發現眼前已經是一片漆黑了。

他說道:“掌燈。”

立即有人爲石亨點燃一排蠟燭。光芒一團團的暈散開來,光芒在石亨的側臉之上,打出了深深的陰影。

“請金先生來。”石亨說道。

不過片刻,一個清瘦的男子,看上去三十多歲,但是身形單薄之極,雖然在秋季,草原上的天氣也有幾分清涼之意,但這個身上去披着一件皮毛。

看上去柔弱彷彿女子。

這個人是石亨新近的謀主,滿腹經綸,足智多謀,但不是漢人,是朝鮮人。

沒錯,他就是朝鮮兩班貴族出身。發配海西,在海西過了一個冬天,生活條件的艱苦,讓他之前養尊處優之人,差一點就凍死了。

即便如此也凍壞了身子,不過什麼時候都畏寒之極。

特別是在東北過一次冬天,就好像要他一條命一般。

所以,他纔想盡辦法投入石亨門下。

石亨也是需要人手的。畢竟石亨發家就是幾年之內的事情,他身夾帶裡面的人也不多,如果說行軍打仗,衝鋒陷陣,石亨舊部之中,有的是人。但是經營地方,乃至爲石亨撈錢,石亨卻沒有人了。

這位金先生就是以一個賬房先生的身份一步步脫穎而出。成爲石亨的得力助手。

只是這位金先生之前,有很多大逆之言,石亨之前都不願意聽,而今他卻願意聽一聽。

金先生來了之後,咳嗽兩聲。說道:“家主。”

石亨一揮手,將身邊的伺候的人都趕走了,這才沉悶的說道:“明年我就會去漠北駐守,掌管龍城五衛一切軍政大權。”

金先生聽了,立即說道:“恭喜家主高升,只是從此之後,家主恐怕不能入京師一步了。”

石亨冷笑一聲,說道:“內閣的那個位置,就是楊洪的了,楊洪能讓我進京纔怪了。我到底那一點,比不上楊洪。”

金先生說道:“在下看來,家主是今日之衛霍,才能遠在楊洪之上,楊洪哪裡能與家主相比,家主之所以與楊洪交鋒之中,處處處於下風,並非家主比不上楊洪,而是家主看錯了敵人。”

“楊洪是家主的敵人嗎?不,家主的敵人,乃是那一位。”

金先生向上面虛虛一指。

石亨頓時沉默了,說道:“爲什麼?當今爲什麼如此?”

此刻石亨滿腔怨言幾乎要噴薄而出。

如果說石亨對朱祁鎮一點忠誠度都沒有,那是假的。

石亨的崛起,固然有石亨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沒有朱祁鎮的支持與推動,甚至沒有朱祁鎮對靖難勳臣的清洗,石亨哪裡有能力,數年之內,從一個小卒,成爲天下名將。

石亨對朱祁鎮也是非常感激的。

但是他並不知道,如果單純是一個將軍,他與皇帝是盟友,是最親密的夥伴,但是隨着石亨逐漸成爲軍中一個山頭,他與皇帝的關係,就是合作之中有對抗,對抗之中有合作。

石亨並沒有很好轉變自己的位置。

很多在他是一員將領時候的問題,在他僅僅是將領的時候,根本不是問題,但是在他成爲大明軍方高層幾個人的時候,就成爲了問題。

別的不說,石亨的治兵思路就與朱祁鎮的治兵思路,大相徑庭,石亨的治兵思路,是那種古典軍隊模式。

是冷兵器時代的延續。

這種打法,放在漢唐時期,也是大同小異而已。

但是朱祁鎮想要的就是近代化,火器化的軍隊,僅僅這一點,朱祁鎮就不可能讓石亨成爲內閣大學士的。

但是石亨都不明白。

他完全不能理解朱祁鎮的想法,僅僅歸結爲朝廷賞罰不公。

金先生說道:“家主,自古以來從來如此,君臣相得爲最難得,家主的問題,就是家主太能打了。”

“功高震主。”

石亨沉默一會兒,說道:“我該怎麼做?”

金先生說道:“家主準備怎麼做就要看家主想要什麼?”

石亨說道:“如何講?”

金先生說道:“如果家主願意爲大明忠臣,就可以聽當今的安排,坐鎮龍城,並祈禱當今長命百歲,否則當今大行的時候,就是家主喪命的時候。”

“當今決計不會將家主留給太子的。”

石亨皺眉,他對這個推斷,並不是太相信的,而且說起來,石亨要比皇帝大上十幾歲,當今皇帝一直以來勤於弓馬騎射鍛鍊,也沒有聽過生過什麼病,真要說起來,他們兩個誰走到前面,還真不好說。說道:“太過了。你只要說我該怎麼辦了。”

金先生咳嗽一聲,說道:“在下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急流勇退,向陛下告以傷病,回家休養。家主立了如此大功,只要在家中老老實實的,不管是誰都會對家主客客氣氣的,甚至將來出了什麼大事,說不定還能請家主出山。到時候形勢在我了。”

金先生這一策,以退爲進,看似什麼都放棄了,卻將拳頭縮起來了。很多時候政治-鬥爭,不是一次兩次的勝利,而是長達數十年,彼此對壘。

石亨而今如果求進一步,自然是被所有人排斥。但是他如果退下來,反而被很多人同情,幾乎就有了不敗金身。將來天下再有事的時候,滿朝文武豈能不想起石亨?

石亨有一個楊洪不能比的優點,就是他比楊洪小了十歲上下。

這是司馬懿這個級別老狐狸的手段,卻不是石亨所能用的。

原因很簡單。石亨耐不住那個性子。在家中老老實實坐冷板凳。

他說道:“中策。”

金先生說道:“家主以爲漠北之地如何?”

石亨說道:“苦寒不毛之地。”

金先生說道:“家主所言極是,漠北之地,如果不是戰略重要,爲瓦刺所得,必然騷擾大明,朝廷很多人都不願意在漠北駐兵。”

“大明有一個地方,同樣如此,就有了國公世鎮之。”

石亨心中頓時透亮,說道:“你說的是雲南?”

金先生說道:“正是,家主此去漠北,當深務根本,拉攏各蒙古部落,如此一來,等當今千秋萬歲之後,家主未必不能得一個世鎮漠北的名聲。”

石亨聽了這一句話,心中猛地一動。

說實話,石亨或許跋扈,或許桀驁不馴,或許膽大包天,但要是說石亨有謀反之心,卻是沒有的。

他更多是想如何保住自己的權位。

特別是在楊洪入主內閣之後,石亨更是感受到自己的權力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威脅。

但是世鎮漠北這個名分,對石亨來說,太有誘惑力了。

開國勳貴之中,那一家影響力最大,不是別人,就是黔國公沐家一脈。

金先生說道:“楊洪此人,自詡寬宏,以大局爲重,家主如果負荊請罪,給足了楊洪的面子。楊洪-------”

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四十章 輿情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四十一章 石亨
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六十三章 水路救援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四十五章 升龍大捷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六章 擴大的兵部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遼河大捷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醫院令樓元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一百二十章 屠萬是爲雄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三十七章 逼戰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征之議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九十八章 風波定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四十章 輿情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捏圓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八十四章 工業化的種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瓦刺的崩潰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四十一章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