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半渡而擊

按戚繼光的兵法來說,凡大軍過河,先以架樑馬高處哨望,然後一哨一哨渡水,只是眼前情形,容不得自己一總一部從容渡河,那是添油戰術,至少需要一營人馬同時過去,還要頂住對方衝擊,立住陣腳。

再轉頭看去,身後已經沒多少流賊,只餘一些小股馬兵遊蕩,只需孫副將能立足,玉田鎮新軍再過岸去,除了必須的護衛步營的騎兵外,餘下的騎士,都可以作爲掩護輜重渡河力量,還有作爲大軍的總斷後。

很快,曹變蛟佈置完畢,決定一刻鐘後,就發起攻擊。

軍號響起,在玉田鎮官兵如潮的歡呼與祝福聲中,遵化鎮新軍們昂首闊步的來到河岸邊一處地方整隊。

曹變蛟營中贊畫們,早已選定這一方地帶,河坡地平緩,對岸同樣如此,或許除了河水中的淤泥,不會有任何東西對過河的兄弟造成障礙。

鼓點聲聲,旗號飛揚,遵化鎮新軍一個個小陣飛快匯成大陣,因爲需要密集進攻與防守,他們又恢復了那種四排銃兵,四排槍兵的陣列,如此,方能集中更爲強悍的火力。

當然,若是立住陣腳,再次行軍,又會演變成那種靈活多變的凹凸陣。

新軍們行動快速,變陣動作之快,爲普通明軍所不能比。

這些軍士,皆訓練有素,而且他們待遇優良,如果不是靖邊軍有功勳制。每次出戰也繳獲良多,論待遇,其實比不上曹變蛟與王廷臣的麾下新軍,畢竟他們也有分田分地,而且還有軍餉,靖邊軍就沒有軍餉。

受靖邊軍影響,二帥麾下新軍,還誕生了朦朧的,爲誰而戰的思潮萌芽,遠非大明麻木不仁的舊式軍隊可比。若非王鬥在。他們就是大明最強的軍隊。

當然,與靖邊軍相比不公平,畢竟他們是一系列先進制度的結晶,可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現能如此。已然頗爲難得。

孫副將自豪地看着自己部下。玉田鎮的軍官們,同時注目,二鎮將士。在戰火中結下深厚友情同時,也不免暗中比較,誰優誰劣,結論是二者不相上下。

將士列陣完畢,旌旗獵獵,他們前方不遠,約四百騎的騎士也集結完畢。

孫副將猛地看向曹變蛟,曹變蛟重重點頭。

孫副將濃眉一豎,他的手一揮,馬鞭用力指向前方,咆哮大喝:“過河!”

整齊的踏步聲,遵化鎮新軍們緊靠一起,他們身穿紅色棉甲的銃兵在前,身穿青色齊腰甲的槍兵在後,他們各人將自己的火銃與長槍持在手上,斜斜前指,順着前方堅定行走,整齊邁步。

他們幾乎所有人都臉容憔悴,衣甲襤褸,但個個目光堅定,神情堅毅,在他們隊總左側,各軍官也始終將手中戰刀前指。

軍陣在鼓聲中從容前行,鼓點短促,有力,他們腳步也充滿力量,大軍順着坡地列陣行進,一直走下河牀,河灘風大,使得他們紅旗越發招展,他們整齊的兵器寒光,也似乎順着地勢不斷扭曲。

大軍似乎有若山嶽前行,一直進入河水中,對岸邊的流賊哨騎不斷奔跑,或有人準備攻擊,射箭或是放銃,不過曹變蛟麾下,那四百騎騎士,已經先期過河,與那些流騎纏鬥,殺在一起。

因爲流賊馬兵衆多,曹變蛟麾下哨騎早期已經施展不開,所以連一河之隔的對岸邊都被闖騎們佔領,不過他們氣勢如虹過去,岸邊流賊哨騎不是對手,紛紛後退。

只有這些騎兵過河時,因爲河水滯礙緣故,被據於岸上的闖騎射死或射傷一些人馬。

對岸流騎反應非常快,在己方哨騎剛後退,甚至在明軍開始過河時,他們雲集的馬兵軍陣中,就分出大股馬兵,不會少於五千騎,往河岸邊急速奔來,意圖對還未立足的新軍進行衝擊,後面還有若干股等待。

“快速過河!”

孫副將大吼道,一邊用力鞭打自己水中的座騎,搶先上岸,觀望敵情。

他的護衛及旗手們,氣喘吁吁的跟上,他的中軍旗手,一到達岸邊,就用力將大旗舉起,一邊拼命的搖晃。

餘下的遵化鎮新軍戰士,也拼命的在河水中奮力前行,此時他們的隊列不免有些歪歪扭扭,不過只要上岸,整頓陣列,就不怕流寇的馬兵衝擊。

曹變蛟神情凝重,關鍵時候到了,他看到早期上岸的騎士,已經紛紛散往左翼,他們可能注意到了,前方過來的闖騎戰士,有部分向左翼外側移動的企圖。

曹變蛟決定,再次增派五百騎過岸,以免賊騎衝擊上岸新軍右翼,新軍雖然戰力出衆,然兩翼是弱點。

同時,中軍加緊搶修木橋,使得兩岸交通恢復,楊少凡率領的鎮內新軍,同樣列陣,隨時準備過河。

遠處蹄聲轟隆,半渡而擊的流賊馬兵來得飛快,轉眼離渡河新軍不是很遠,好在遵化鎮新軍同樣快速,很快的,在孫副將焦急目光中,他們紛紛上岸,顧不上腳上褲上的淤泥,立時整隊。

他們停留在離河岸約三十多步的地方,這裡大片大片都是拋荒的麥田地,田地乾硬中夾着雜草,算得上空曠與平整,新軍上岸後聚於此處,依他們良好的素質,在流騎離得更近時,各人基本準備完畢。

就算如此,敵騎此時離戰線也不過二百多步,瞬間便到。

這也是線形戰陣的便捷之處,若是普通的軍陣,前後龐大,上岸後整隊不可能這麼快速,敵方如此半渡而擊。真是非常危險,步陣不整齊,面對騎兵,後果不堪設想。

看着密集的馬兵潮水般而來,孫副將反放下心來,終於過河了。

“呼……”

一名銃兵將火銃上的火繩吹了吹,讓它燃得更亮,早在對面時,各人火銃上的火繩就已點燃。

似乎到了這邊,吹來的風塵更大。好在衆人使用的都是東路火器。上有自動開閉的火門裝置,火繩落下一瞬間,蓋子閃開,除了極個別的倒黴蛋。引藥很難被風吹走。這也是趙士禎軒轅銃陰陽機的道理。

當然這個裝置技術含量不小。陰啓門,陽發火,二者同時配合不說。還需配合無間,早一步晚一步都不行,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造出來的。

火繩槍機約六、七個主要零件中,若沒這種自動閉鎖裝置,打造確實很容易,當然啞火率就高了,畢竟北地風沙大。

這種裝置,也是打造燧發槍所必須的。

流騎離得更近,孫副將喝道:“準備作戰!”

“嘿!”

這名銃兵隨衆兄弟大吼一聲,將手中火銃放下,瞄準前方的敵人。

隨他一起的,還有前排三百五十多杆火銃,各人身後的紅旗,則在寒風中極力鼓動。

“放!”

前排的銃兵發動一次齊射,洶涌的火焰噴射不停,隨後化爲濃密的白煙,覆蓋了前方地帶。

猛烈的齊射,打得奔騰來的闖騎馬兵慘叫一片,這樣的齊射,是很難有軍隊抵擋得了的,本來見官兵如此快速過河,特別迅速集結成陣,這些準備半渡而擊的馬兵們,心中都有所猶豫。

只是變化太快,奔馳中情況不明,特別心懷僥倖,讓他們繼續衝來,然一輪齊射後,就將他們打蒙了。

就在這新軍戰陣前七十步,三百五十多杆火銃齊射,至少打死打傷流賊馬兵們二百餘人馬,打得他們哀嚎一片,馬匹慘嘶聲音更是密集大作。

若說中彈了是什麼感覺?以肩膀處爲例,就象突然被人狠狠打了一棍子,瞬間便覺得整個肩膀都找不到了,這半邊沒有感覺了,然後是突然的疼,鑽心的疼。

這還是後世的子彈,穿透力強,換成此時的鉛彈,被打中身體的人,便如五臟六腑瞬間被扔入攪拌機內,十分之一秒內瘋狂的被打成肉末,那疼痛似乎要深入靈魂。

這也是柔軟鉛彈遇到阻力的結果,在身體和內臟中翻滾變形,將內中一切搞得亂七八糟……

“放!”

第二排的銃兵緊接着又發動一次齊射,巨大的轟鳴聲連珠般爆響,銃焰再次連成一片……

……

遵化鎮新軍銃兵連射三層,第四層還未開火,半渡而擊的闖騎已經崩潰,衝在最前方僥倖還生的馬兵們,更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很多人瘋狂的叫喊逃奔,個個神情驚魂未定。

騎兵衝陣,衝得越近,前方傷亡越大,當然,給列陣步軍壓力也越大,就看誰先頂不住。

顯然的,闖軍首先支持不住,三輪齊射後,兇悍的火力,五千多闖軍馬兵,人馬傷亡至少在五、六百,以流賊的戰鬥意志,死傷這麼多,不可能還有毅力戰鬥下去。

事實上,在後方沒有精銳押陣或是嚴令的情況下,就算清騎也沒有這個戰鬥勇氣,他們的傷亡承受率正常是在百分之六。

靖邊軍每臨戰事,常常有前排銃兵齊射一輪,就一次性解決戰鬥的事情,畢竟半熱兵器時代,齊射威力太大了,很少有軍隊可以忍受。

闖營馬兵比起飢兵、步營,雖戰力強上不少,但因爲硬骨頭多是饑民與步兵上前啃的緣故,衆騎的戰鬥意志,或許比瘋狂的饑民們還低。

特別流營兵制,馬兵與老營驍騎多在後方撿便宜,少打硬仗,有便宜他們佔,見勢不妙,卻可以第一個逃跑,衆騎心中更多存有保留實力的心思。

勝時一擁而上,敗時一潰千里,對他們來說,一樣是普遍現象,所以這些半渡而擊的闖騎們恐懼的逃了。

三輪齊射,半渡而擊的數千闖營馬兵潰敗,後方人馬紛紛拔馬逃跑。

一些攻擊兩翼的闖騎馬兵,原本正與曹變蛟的騎兵殺成一團,見此情況,也一樣撒丫子回逃,數千馬軍狼奔豕突,流營半渡而擊的設想,化爲泡影。

第765章 國徵第543章 白熱化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248章 對策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335章 驚駭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588章 紫荊關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779章 絕望第80章 激勵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758章 聯絡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121章 轉移第492章 攻下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790章 監國第628章 凹凸陣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806章 火箭營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822章 末日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710章 胡寨主第63章 伏擊第88章 繳獲所得第569章 歸化司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424章 出征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550章 決斷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755章 堅定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486章 激鬥(上)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112章 野戰(下)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311章 雄主第799章 擋兒嶺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247章 血海下第441章 前沿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330章 密謀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47章 豬圈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143章 鬧餉第131章 衛城第254章 肉搏第97章 捉生第249章 看誰狠!第581章 銀圓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430章 京師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566章 清虜第761章 眼熟第376章 技窮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624章 攻寨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337章 聖意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821章 大潰第814章 衝陣第94章 紀小娘子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86章 饑民第336章 反應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99章 不屈第628章 凹凸陣第336章 反應第577章 髒活第658章 構想第181章 借錢第351章 進開封
第765章 國徵第543章 白熱化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583章 議和之謀第248章 對策第498章 隔河炮戰(上)第507章 排隊槍斃(上)第335章 驚駭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178章 盧象升視察(下)第588章 紫荊關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689章 賊亂潛流第779章 絕望第80章 激勵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70章 火器研究出成果第758章 聯絡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121章 轉移第492章 攻下第301章 打成碎肉第365章 對付王斗方法第790章 監國第628章 凹凸陣第295章 無可奈何地退走第806章 火箭營第682章 不平等條約第822章 末日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710章 胡寨主第63章 伏擊第88章 繳獲所得第569章 歸化司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436章 慘烈車營(下)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424章 出征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136章 火器之威第550章 決斷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174章 此事別有蹊蹺第755章 堅定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486章 激鬥(上)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112章 野戰(下)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503章 憑爾幾路來第311章 雄主第799章 擋兒嶺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247章 血海下第441章 前沿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224章 無用之物第330章 密謀第582章 戶部應對(下)第47章 豬圈第537章 新軍之議第143章 鬧餉第131章 衛城第254章 肉搏第97章 捉生第249章 看誰狠!第581章 銀圓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430章 京師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566章 清虜第761章 眼熟第376章 技窮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624章 攻寨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337章 聖意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821章 大潰第814章 衝陣第94章 紀小娘子第272章 看來真得學習王鬥之法了第86章 饑民第336章 反應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267章 天授不取,反受其咎第99章 不屈第628章 凹凸陣第336章 反應第577章 髒活第658章 構想第181章 借錢第351章 進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