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獻捷太廟、賀表如雲

收到捷報後,崇禎皇帝與內閣先是不敢相信,前不久的慶都大捷,盧象升報斬奴級三百五十八顆,各人認爲還靠譖,事後兵部的驗功人員也證實了這一點。不過這定州大捷,斬首一千七百九十五級,逕個一一r一一一

內閣,兵部,錦衣衛等大批的官員,都奉崇禎帝之命前向高陽,事後果然覈實爲真,立時京師全城都轟動了,所有茶樓酒肆的說書人,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口洙橫飛,將一場大戰說得活靈活現,大大誇張一番。在他們口中,大捷主角盧尚書與遊擊將軍王鬥,己經儼然變爲三頭六臂的怪物。

崇禎皇帝連日朝議,百官賀表如雲,十六日,在重兵保護下,那一千七百九十手顆清兵鑲白旗的腦袋運到了京師。整個京師沸騰,圍觀的民衆將沿途街巷擠個水泄不通。崇楨皇帝下令將斬首的首級仍於西市原來首級旁邊疊成京觀,每日觀看的京師百姓,不半夜排隊,都擠不到自己容身的位置。十八日,崇禎皇帝獻捷太廟,全城狂歡……

十九日,從乾清宮暖閣出來,走到門口,楊嗣昌臉上的欣喜之色立時消失,他神色陰沉,喃喃對天空說了一句:“不能讓盧象升再這樣下去。

二十一日,乾清宮暖閣之內,崇楨皇帝看着一封山西來的塘報皺眉不己:“奴賊西趨山西,太原危急?”

他將塘報扔於案上,負手在閣由來回踱步,楊嗣昌在下首恭敬站着,只是目光隨崇禎皇帝的身影不時移動。

良久後,崇禎皇帝下定決心,對楊嗣昌道:“雲饋重地,不可有失,膜意令盧象升督師馳援,楊愛卿以爲如何?”

楊嗣昌恭敬道:“皇上,現奴賊大部南下真定,兵情緊急,盧尚書知兵勇猛,這個要緊關頭,卻不可離開算中。”

他神情似在沉吟,半響他道:“盧尚書麾下,有大同饋總兵官王樸,王總兵作戰也算勇猛,慶都大捷,便是他血戰所獲。有王總兵馳援太原,料想定可萬無一失,解除太原百姓的恐慌。”

崇禎皇帝緩緩點頭,卻又有另一層憂慮:“盧象升麾下,不過官兵萬餘,王總兵走後,他部下兵力恐怕有所不足。”

連番大捷後,盧象升現在在崇禎皇帝心日中可是非常重要,僅次於楊嗣昌的存在,捷報傳來後,他己經連番下旨對盧象升與王鬥嘉獎。還準備讓兵部傳令盧象升南下,繼續阻截清兵,再立新功。

楊嗣昌微笑道:“皇上不必擔憂,盧尚書麾下,有勇冠三軍的王鬥部所在,又有室府饋總兵與山西娃總兵,精銳主力不失。

他說道:“此次定州大捷,便是王將軍野地浪戰,堂堂擊潰奴賊大部,有如此猛將伴在盧尚書身旁,皇上大可放心。”

提起王鬥,崇楨皇帝也是臉上含笑,清兵入寇來,光在王鬥手上斬獲的首級,己經超過了兩千級。如此軍功戰績,明中葉以來,或許只有戚少保纔可與王鬥相提並論。他己經盤算此戰結束後,自己該如何嘉獎王鬥了。當然,王鬥現在如此年輕,便有如此高厚的軍功,該如何升賞,崇祛皇帝也是頭痛。“再且。”

楊嗣昌又道:“高監軍己領數萬關寧大軍南下,劉閣老,陳總督,同樣率領萬餘精兵南下,到時真定府內便有五萬精銳。兵力方面,可稱優足。”

聽楊嗣昌這樣說,崇禎皇帝更是放心,而且楊嗣昌矯言持重,確是老成謀國之言,方方面面前考慮到了。很快,兩道聖旨便從京師內發出,一道給盧象升,一道給王樸。崇禎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高陽。

高陽傳爲顓頊故都,北爲白洋澱與安新縣,境內大部爲平原,土地肥沃,向爲生齒密集之地。只是該地冬日特別寒冷,好在嬈切溫泉地熱較多,所以讓一干駐紮的宣大官兵不會那麼難熬。“姐夫,今日去無影山泡個澡怎樣?”

從高陽縣城剛出來,迎面一股要命的北風,吹得王鬥臉色泛青,嘀脣透紫。“這天寒地凍的鬼天氣!”王鬥暗罵了一聲。

他剛纔又接到孫承宗的邀請,前往孫府赴宴,自解高陽之圍後,聽盧象升說起王斗的戰績,孫承宗對王鬥喜歡得不得了。孫承宗早得王鬥援助之誼,王鬥派出的龍二,虎爺等四個夜不收,在幾日的高陽保衛戰中,斬獲甚多,受到全城的景仰。

這些人卻是遊擊將軍王鬥派來的,此次定州大捷,王鬥隨盧象升領軍來援,孫承宗對王鬥更是欣賞,多日商邀王鬥前來說話。雖每次孫承宗也叫上宣府饋總兵官楊國柱專人,不過各人都知道,孫閣老邀請的正角纔是王鬥,對王鬥都是又羨又嫉。

定州大捷後,盧象升領軍在高陽城下休整了多日,由於定州繳獲衆多,雖留下大部救濟定州災民,全軍糧草還是足供一月之食。加上數日就有一道御旨嘉勉前來,宣大全軍上下,個個都是心情暢快,藉機在高陽城下好好放鬆放鬆。

王鬥同樣如此,不過他也沒閒着,定州之戰後,他部下傷亡近百人,損失這些士卒,讓王鬥心痛不己。死難的戰士,化好骨灰,收好衣冠,受傷的將士,則好好放入高陽城內休養。

對這個事情,盧象升與孫承宗頗爲重視,孫承宗更來自將各部受傷的將士接入自己府中,安排下人好生護養。經過這十餘日的精心護養後,各饋受傷的將士,基本傷勢痊癒,活蹦亂跳的又可以作戰了。

對孫承宗,王鬥也是滿懷敬佩,老人家鐵面劍眉,須:戟張,聲如鼓鍾,年近八十,仍是精神矍鎳。他久鎮遼東,每每與他會談,都讓王鬥受益非汽。

聽了謝一科的話後,王鬥頗爲心動,那無影山在高陽城的西面數裡,離王鬥部紮營之地不遠,向有“天上有關臨勝境,日中無影落瑤壇”的美譽,山上有蒼山,洗馬池等溫泉,遠近聞名。反正現在閒也是閒着,這等酷寒天氣去泡個溫泉澡,也是一樂。

聽聞王4答應,謝一科歡呼雀躍,他騎在馬匹上,對王鬥道:“姐夫,我們舜鄉軍出戰以來,立下了這麼多功勞,您說戰後皇上會給我們什麼嘉獎?”

王鬥沉吟,現在自己是署衛指荇使,就算自己年輕,資歷淺,不過世職上連跳個三、四級,實授萬全都司都指柿同知,再充任宣府鎮某一路的參將應該沒問題。各部下也是跟着水漲船高。又或許副總兵,總兵,王1搖了搖頭……

一行人馬匹快速,很快便到舜鄉軍的營地前,便是當地一個人稱趙家莊的地方,相傳明時趙姓人家自山西遷來廷村,故留此名。該莊南面就有一條河流,飲水方便。

來到自己的大營前,卻見盧象升親將陳安早在轅門前等待,他與身旁幾個護衛,個個皮襖皮褲皮帽,包裹得象個糉子似的。大冷的天氣中,各人口中與身下的馬匹,都是呼着濃濃的白氣,那些馬匹還不時騷動幾下,將鐵蹄在堅硬的表土上磨動着。

見到王鬥,陳安滿面笑容,在馬土行禮道:“王將軍回來得巧,末將奉督臣之令,正要到營中去尋將軍呢!”王鬥也是在馬上回禮,道:“不知督臣前拉末將,有何要事?”

陳安笑道:“與往日一樣,盧督臣招集各饋將士,專請王將軍授課講業呢。”

王鬥微微一笑,他幾次三番斬首大捷,自然引起各將的普遍關注,誰不想自己麾下如王鬥部一樣驍勇善戰,不斷立功?各人先是私下拜訪,特別是宣府饋總兵楊國柱近水樓臺先得月,連日宴請王鬥,詢問心得。接着大同饋總兵官王樸趕到,同樣親熱邀請王鬥,旁敲側擊,就是想套出王鬥得勝的秘籍。

最後在各將強烈要求下,盧象升專門招集各將,邀請王鬥前來好好講課。

依各人的猜測,有人認爲是王鬥火器之利,有人認爲是王鬥軍紀森嚴,訓練有素,莫衷一是。其實王鬥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他的戰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其實王鬥也認爲自己火器犀利是一部分,不過這不是最主要的。王鬥軍中使用的武器,不過是大明幾十年前的老貨色,明軍中比自己武器先進的大把,便是盧象升的督標營,己經使用自生火銃與魯密銃,自己軍中就沒有。

關鍵是火器質量可靠。這其中原因複雜,涉及關係衆多,不過以各鎮總兵之尊,也沒什麼解決不了的。他們身爲總兵,要打製幾百上午門精良火銃,其實不是問題。歷史上徐光啓耗費了大量的銀錢,傳門請西洋匠師打製出大批精良的火銃火炮,卻沒有發揮什麼作用。

各方畢肘,戰略失誤是其一,各軍中紀律敗壞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各鎮總兵的正兵營中,至少基本的糧餉可以保證,遵,):。,的是他們軍中兵痞,兵油子太多,這些人的存在,便難以做到舜鄉軍的軍紀森嚴,如臂使指。

別的不說,便如戰鬥中象舜鄉軍那樣堅持進入射程再開銃,各人就沒辦法做到。如此一來,再精良的火器,也發揮不出威力。要如舜鄉軍一樣,各總兵首先要栽倒大部分部下,逕又是各人辦不到的。

最後,王鬥也不看好他們光拿餉,沒有歸宿感的軍隊。有十分餉,就有七分忠誠,有五分餉,就有三分忠誠,沒有糧餉,一避開戰就逃跑,老油了。軍閥思想加上驕兵悍將,願意打硬仗纔怪。))老白牛:

呵呵,晚上還有一章。

第181章 借錢第426章 集結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744章 發展第626章 信念第156章 隨軍第606章 兩截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309章 觀聞第152章 護送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95章 仁與義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87章 農場主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590章 希望(下)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665章 發佈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74章 雄心第664章 議論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590章 希望(下)第626章 信念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532章 反響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559章 善後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250章 填壕第809章 大陣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751章 猛烈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86章 饑民第752章 憂慮第728章 甲五號第115章 得勝第418章 忠義營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381章 決戰(上)第72章 貧窮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502章 決定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24章 攻寨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428章 中暑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809章 大陣第260章 援兵第433章 關外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735章 紅眼第253章 側射第270章 合兵第817章 光復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668章 緩衝第310章 隱患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143章 鬧餉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56章 費用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556章 末日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30章 震驚第59章 烏合之衆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512章 白虎第752章 憂慮
第181章 借錢第426章 集結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中)第744章 發展第626章 信念第156章 隨軍第606章 兩截第215章 要不要搶一把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309章 觀聞第152章 護送第284章 向京師報捷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下)第782章 借虜平寇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95章 仁與義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87章 農場主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425章 人選、佳話第590章 希望(下)第403章 定讓王鬥好看第665章 發佈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481章 豪傑王者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74章 雄心第664章 議論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359章 膽寒而去、到汝州第590章 希望(下)第626章 信念第307章 清兵出關、封賞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167章 夏稅、東路參將第532章 反響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559章 善後第160章 造火器,用水力與畜力?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250章 填壕第809章 大陣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751章 猛烈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86章 饑民第752章 憂慮第728章 甲五號第115章 得勝第418章 忠義營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381章 決戰(上)第72章 貧窮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502章 決定第694章 斬賀人龍第624章 攻寨第673章 這是魔鬼第659章 孫傳庭復起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428章 中暑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809章 大陣第260章 援兵第433章 關外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256章 紅夷大炮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735章 紅眼第253章 側射第270章 合兵第817章 光復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668章 緩衝第310章 隱患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143章 鬧餉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價錢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56章 費用第435章 寧遠爭議(中)第556章 末日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633章 狼奔豕突第30章 震驚第59章 烏合之衆第406章 太威武了第358章 殺個痛快第512章 白虎第752章 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