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清虜

歷史證明,人類是最擅長學習的文明,包含一切種族在內。

當然,不包含那類以少統多的民族,因爲一旦學習了先進文明,就是爲自己的種族挖掘了墳墓,所以,他們必然壓制主體民族,使國家越發走向愚昧與黑暗。

洛陽之戰後,闖軍大敗,李自成蟄伏的那段時間內,或許,受王鬥刺激很深,也經過深深反省,李自成復出後,開始遣官將鎮守城池,還設立營伍,分給田地,努力訓練精兵。

不過可能受王鬥刺激過猛,與麾下幕僚文人商議後,李自成竟喊出“五年不納糧”的口號,這也是王鬥帶來的效果之一,歷史上,李闖是呼喊三年不納糧的。

當王鬥看到這個情報時,不由笑了,對麾下道:“我都第二年就要納糧交稅,李賊還五年不納糧?等着死吧。”

他是有理由說這話的,李闖部下,動不動就幾十萬,上百萬,不納糧,龐大的兵力,軍隊開支,糧餉來源何處?只得再次堅持流寇作派,吃大戶,勒索當地地主豪紳,拼命劫掠各地城池。

這種作派,前期可以,還不穩定,後期必死。

退一萬步說,就算李闖奪得政權,然天下再無可劫掠之處,可否不再納糧?肯定不行!

然習慣了免費的百姓,若對他們收費,瞬間就從恩人,變成刻骨的仇人了,升米恩,鬥米仇,古之名言,這瞬息失去民心不說,天下還有可能再次變得大亂。

所以說,“迎闖王,不納糧”——一句話。就斷絕了李自成的正規財政來源,也證明了其人短識,麾下無人,更別說,交糧納稅,還是基層政權組成的重要功能。

李自成打老了仗,戰術上是非常高明的,然戰略上太短視了,所以最終避免不了。爲他人做嫁衣的命運,後世被戲稱爲嫁衣王,不是沒道理的。

當然,此時李自成喊出的口號,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無數百姓蜂擁加入,其在河南府分田分地,極得民心,在官兵進入後,拼命的抵抗。

此時,新任三邊總督傅宗龍,剛到陝西不久。在洛陽城破後,就接到朝廷的嚴令,速速出兵,征剿流賊。

與河南一樣。陝西各地旱蝗肆虐,供應徵剿官兵糧餉,力不得支,最後盡括關中兵餉以出。當地怨聲載道不說,出征的官兵。沒有得到足額的糧餉,一樣牢騷滿懷。

臘月,傅宗龍總算出兵,領川、陝兵數萬,以賀人龍、李國奇爲將,這些官兵,軍紀談不上好,又是客境作戰,免不了燒殺搶掠,河南府一些逃竄到陝地的地主豪紳,也帶了一些鄉勇隨同還鄉,更是兇殘無比。

所以一出關,一路就反抗激烈。

此時河南府留守大將劉芳亮,也是飽經軍伍一員大將,採用誘敵深入之術,暗中在缺門山設下伏兵。

連複數城,官兵士氣高昂,不知不覺就中了埋伏。

各地明軍,他們不是靖邊軍,哨騎能力低下,中伏是家常便飯,劉芳亮盡伏精銳於林中河邊,譜一接觸,秦兵立潰,賀人龍第一個跑,李國奇從之。

二人率家丁精騎,日夜不停,一路跑到靈寶,只拋下總督傅宗龍,還有大部川、陝兵馬被圍。

河南府源源不斷的闖兵趕來,將傅宗龍等圍得水泄不通,傅宗龍幾次突圍,都不得出,檄傳賀人龍,李國奇救援,二人皆不至。

臘月二十七八,秦師食盡,傅宗龍殺馬騾以享軍,明日,營中馬騾盡,殺賊取其屍分啖之。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日,營中火藥、鉛子、矢並盡,傅宗龍率諸軍突圍,然除千餘人潰圍星散,餘者仍不得出,最後川、陝數萬軍伍,盡歸李闖。

傅宗龍被執,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墮賊手,左右皆賊耳。”

賊唾宗龍,挾其降,宗龍罵賊曰:“我大臣也,殺則殺耳,豈能降賊以緩死哉!”

賊怒,抽刀擊宗龍,中其腦而僕,事聞,帝曰:“若此,可謂朴忠矣。”

復官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諡忠壯,廕子錦衣世百戶,予祭葬。

聞宗龍死,賀人龍星夜奔歸秦地,帝無奈,責其戴罪立功自贖……

……

臘月初,靖南伯曹變蛟,寧南伯王廷臣,率領自己的正兵營與新軍營南下。

剛大戰歸來,回家休整不到一個月,又要出發,二鎮將士,都有些怨言,不過在軍令服從上,二人部下,仍做得很好,所以怨歸怨,將士們仍打點行裝,隨曹變蛟、王廷臣南下。

從玉田,遵化到河南開封,路程有二千多里路,就算一天走五十里,二人部下,也要走一個多月。

困擾二人的,還是大軍糧草。

依大明的糧草供應制度,軍隊作戰,一部分糧草由朝廷供應,大部分糧草,則由本地官府供應,若大軍出征在外,則由客地官府供應,然後再向原地官府討要。

大明這種糧草供應制,是造成客兵不願出外的重要原因,就是雙倍的軍功覈算,也讓很多軍隊望而卻步。

曹變蛟與王廷臣,自然沒有王鬥那樣的專業輜重營,最多隨軍一些民夫,也攜帶不了多少糧草,所以,還沒走多遠,隨軍攜帶糧草,就吃喝得差不多了。

不知爲什麼,一路南下,二將都隱隱感覺到周邊一片敵意,沿途許多地方官府,千方百計的推脫,不願意,或是少供應糧草,最後二人,只得拿銀子買糧。

義州的繳獲,加上朝廷封賞,二人手中,還是有一些銀子的。

不過,一路南下,四野蕭條,各城各鎮糧物匱乏是一部分,不知爲什麼,總還有種種力量,讓二人陷入,手上拿着銀子,卻經常有買不到糧草的窘迫,便如當年盧象升一樣。

如此,大軍行軍,卻經常飢寒交迫,加上寒冬臘月,離年節不遠,將士本就不怎麼願意出戰,更是產生很多牢騷,這讓曹變蛟、王廷臣二人憤怒,同時心下有些彷徨。

當然,南下剿賊,還是有讓二人溫暖之處的,比如路過涿州時,不但淶水的靖邊軍守將,依言送來東路鳥銃五千杆,威勁子藥三十萬發,還給二將帶來不少糧米,豆料等物。

行軍到保定,還有真定的贊皇、高邑,保定總兵虎大威,贊皇遊擊許月娥,都給二人提供了不少幫助,特別許月娥,此時懷有身孕,腹中高高隆起,仍張羅着,給二人安排糧草,讓二將感激涕零。

不過與虎大威等敘話時,衆人都在感慨,似乎周遭的官將,越來越對他們懷有敵意,特別許月娥,更有意無意遭受了排擠,保定總督楊文嶽,已不若往日那樣對她熱情。

從臨城南下,放眼更是赤地千里,黃茫茫一片,或是百里不見一個居民,或是遇見大羣大羣流民,除了稍大的城鎮,幾乎沒有人煙。

到了這個時候,大軍的糧草供應,更加困難,飢寒之下,將士已經免不了搶掠。

初時,二人還含淚斬殺了一些搶掠官兵,最後止不勝止,偷偷出營搶掠糧米者不絕。

曹變蛟嘆息:“真不知,永寧侯當年不劫掠,是如何千里行軍的。”

此時,初出征時的意氣風發盡數不見,環繞在二人心中的,是對前途的茫然。

……

崇禎十五年正月,清順治二年,盛京。

清順治帝多爾袞,志得意滿的撫摸崇政殿上的皇帝寶座,千爭萬奪,這張座位,終於還是落在自己的手中。

在他心中,皇帝的寶座,早應該是自己的,當年太祖皇帝,就有意將座位傳給自己,未想給皇太極搶去了,然輪了一圈,還不是回到自己手中?想到這裡,多爾袞滿足地大笑起來。

與歷史情況不同,此時二白旗實力雄厚,豪格更死,福臨一個幾歲的小屁孩,當然不能與多爾袞爭搶。

人心惶恐,危難關頭,滿洲人需要的,是多爾袞這樣的狠角色,而不是福臨那樣,還可以吃奶的小屁股。

代善,濟爾哈朗等大臣,也不想大清發生內亂,所以都對多爾袞妥協了。

加上蒙古人支持,二黃旗旗主大臣,更沒有能力抗拒多爾袞的力量,所以在皇太極死後,沒什麼爭議的,皇帝寶座,就落在多爾袞的手中。

當然,各方對自己表示支持,大清團結的呼聲又很大,所以多爾袞爲快速登基,也作出一系列的妥協。

繼續用大清國號是一,善待福臨是二,登位後沒怎麼清洗是三,眼下情況看來,這些措施還是得力的,迅速穩定了大清國內局勢。

當然,留給多爾袞的,還有令人焦頭爛額的破爛局面。

遼東大敗,光滿洲兵,就戰死了一萬多人,盛京城內,幾乎家家披麻,戶戶帶孝。

此外還死傷很多蒙古兵,漢八旗更是幾乎完了。

外藩蒙古各部,很多部落,也慘遭王鬥搶劫,還是來回兩次,到處光光溜溜,若無大清救濟,很多幸存部落,一場風雪過來,可能就會永久的消失在草原之中。

更不談,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各部,他們之所以投靠清國,還不了爲了順勢佔便宜?眼下便宜洞佔到,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一部分蒙古人離心離德,已然不可避免。

更重要的,先前經過皇太極苦心經營,清國已然隱隱的,對大明形成了包圍。

眼下這種包圍圈,不出意外的,已經破洞處處,有等於無了。()

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484章 放肆!第90章 女營第384章 得知第119章 阿巴泰第85章 揚眉吐氣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192章 不負你第612章 勝利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543章 白熱化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105章 射殺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784章 算計第156章 隨軍第480章 輜重第756章 追諡第389章 潰逃第571章 譁然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544章 優勢第95章 仁與義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6章 狼煙第627章 嚴峻第748章 鼠疫第446章 血路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788章 全民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281章 斬殺第760章 馳檄第539章 離去第100章 值得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387章 襲城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85章 定計第86章 饑民第498章 隔河炮戰(下1)第725章 洪流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86章 激鬥(下)第450章 破營第311章 雄主第385章 定計第824章 完了第636章 淹沒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433章 關外第562章 雌雄第390章 伏擊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734章 掩護第382章 勝利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683章 老胡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78章 火銃改進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686章 溫疫論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683章 老胡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70章 舊日上司第490章 序幕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730章 傾瀉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21章 紅顏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766章 議南遷第679章 舌戰第1章 火路墩第647章 情報第4章 童養媳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399章 忠勇伯第776章 忠與順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143章 鬧餉第16章 小小心思第740章 預備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2章 甲長鍾大用
第149章 沸沸揚揚第230章 賜,寶劍盔甲第484章 放肆!第90章 女營第384章 得知第119章 阿巴泰第85章 揚眉吐氣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192章 不負你第612章 勝利第599章 調虎離山(上)第543章 白熱化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171章 水力鑽牀第105章 射殺第672章 微服私訪(下)第784章 算計第156章 隨軍第480章 輜重第756章 追諡第389章 潰逃第571章 譁然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544章 優勢第95章 仁與義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上)第6章 狼煙第627章 嚴峻第748章 鼠疫第446章 血路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上)第788章 全民第289章 方纔自己對王鬥輕視了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522章 怎麼還不死?第281章 斬殺第760章 馳檄第539章 離去第100章 值得第319章 新的天地第387章 襲城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385章 定計第86章 饑民第498章 隔河炮戰(下1)第725章 洪流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216章 多爾袞、阿巴泰第486章 激鬥(下)第450章 破營第311章 雄主第385章 定計第824章 完了第636章 淹沒第299章 伐明之策、鰲拜前鋒第433章 關外第562章 雌雄第390章 伏擊第304章 主動進攻、火銃戰法第180章 保安州城守備官第734章 掩護第382章 勝利第582章 戶部應對(上)第405章 權力本能第683章 老胡第811章 一箭糜爛數十里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78章 火銃改進第341章 如潮而來(下)第686章 溫疫論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下)第683章 老胡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70章 舊日上司第490章 序幕第674章 羣魔亂舞第123章 大敵來臨第372章 硬茬子,不好惹(中)第730章 傾瀉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621章 紅顏第506章 大決戰(上)第766章 議南遷第679章 舌戰第1章 火路墩第647章 情報第4章 童養媳第240章 高起潛的拉攏第399章 忠勇伯第776章 忠與順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143章 鬧餉第16章 小小心思第740章 預備第645章 繳獲、處置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644章 踏燕然兮,逐胡兒第2章 甲長鍾大用